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 第81节

一会之后,还是由二麻子主动开口,问道,“支书,别生气,我们没说小浩的意思,就是想问清楚。”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鳝鱼最后养殖出来了,但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既然是合作社,利润一起分享,那么损失肯定是共同承担了!”刘广聚闻言,不假思索地说道。

这些都在他和吴思源昨天讨论的范畴之内。

这话一出,村民们的想法就更多了。

如果是包销还好,但是这种要一起承担损失的合作方式,很多村民就没有多大兴趣了。

都说了,养黄鳝而已。

刘家沟多水,到处都是黄鳝,很多人都不觉得养殖黄鳝会有多大的难度。

于是,这一个会议开得虎头蛇尾,很多村民憋着一口闷气离开了。

很多村民回到家之后,就开挖池塘或者水沟,并到处挖掘黄鳝,或者直接一点,就跟吴思源购买。

吴思源也没收多贵,同样30元一斤的价格。

就这样,很多村民都嫌贵,是咬着牙齿买下来的。

只有几个有心人留了下来,这其中,就有岁数大了的刘五爷,头脑灵活的二麻子,还有之前游泳被鳝鱼咬到的刘老三。

再加上以身作则,想要搞出点成绩,以期待高升,调回镇上的刘广聚。

因为他们知道,养黄鳝并不难,但大规模的养殖,就没有那么简单。

而且,想要卖出吴思源那个高价,更是困难。

吴思源已经有过成功的经验和门路,那么跟着他试一试,赌一赌,又何妨呢?

就这样,刘家沟第一个【黄鳝养殖合作社】成立。

初始成员有吴思源(刘军浩),刘广聚,刘五爷,二麻子,刘老三!

------------

第十二章 配方

时间不紧不慢,又过去了两个多月里。

这两个多月里,吴思源的黄鳝已经在县城里,乃至市里面,甚至都到了省城里,都卖疯了。

多少家高档餐厅或者酒楼,是追着王胜利要货,而不是以往,王胜利求着人家购买。

王胜利是马不停蹄地赶往吴思源的院子里,说尽好话才终于拿到了吴思源家的黄鳝优先购买权。

当然,收购价格也水涨船高,达到了40元的高价。

这两个月来,王胜利在吴思源这里,最少都收走了上万斤的黄鳝。

村民们都不知道他就一个院子,是怎么【生】出这么多的黄鳝的?

但40元的收购价,上万斤的黄鳝,这就是最少40万元的收入了!

这个时代的40万元,可不是后世那40万元能媲美的!

购买力方面就远远超出了!

虽然吴思源从没有说他赚了多少钱,但有心人都是会计算的!

刘家沟的民风再淳朴,但是村民们也忍不住眼红了。

不是没有村民找王胜利兜售自家的黄鳝。

平心而论,他们的黄鳝质量也还不错,毕竟是在野地挖出的,养殖没多久,还带着野生的风味。

不过吴思源的黄鳝【珠玉在前】,王胜利再去品尝村民的黄鳝,就有些【味同嚼蜡】了。

再加上他在省市里的名声打出来了,通过黄鳝他的生意做得更大了,他不想做这些砸招牌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怕引起吴思源的误会。

所以,王胜利委婉拒绝了村民的黄鳝。

其实这一点他纯粹是想多了。

吴思源忙着【修仙】积累修炼经验,他才懒得理会这些事情。

但是王胜利不知道,村民们也不知道。

王胜利担心引起吴思源的不满。

而少部分村民,又以为是吴思源从中作梗,对他颇有微词。

当然,吴思源【名声在外】,一般的村民也不敢在他面前造次,毕竟原身可是拿着菜刀站在村长家门口骂了半天的主!

所以一些村民是【心里有怨不敢发】。

不过,这不意味着吴思源每天可以悠悠闲闲,除了修炼之外,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用管!

他还要管【黄鳝合作社】的事情!

刘广聚,刘五爷,二麻子,还有刘老三,都挖开了家里的水池,从吴思源这里引入了黄鳝苗嗯,刘家沟人穷,所以吴思源跟他们约定,鳝鱼苗钱最后在利润里扣除!

等于吴思源这边先垫付提供生产资料!

跟着黄鳝苗一起过去的,还有吴思源【神农角空间】里的【灵泉之水】!

毕竟,别人不知道,吴思源还不清楚吗?

他家养的黄鳝,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离不开【灵泉之水】的滋养。

刚好,吴思源拥有了一门新技能【凝水术】!

他在【神农角空间】凝聚出一个个大水球,用【查看黄鳝养殖环境】的借口,给合作社成员的水沟或者池塘,都放入了一个【灵水球】!

果不其然,【灵水球】放入之后,那些原本有些萎靡的黄鳝,就像吃了【西地那非片】,一个个是生龙活虎,连带着,放入水沟或者池塘里面,作为黄鳝食物的水草还有泥鳅,都是神采奕奕。

让几个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看的是笑逐颜开,尽夸吴思源是一个能人,有本事!

但【灵水球】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因为【灵泉之水】的效果会不断稀释,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重新放入【灵泉之水】。

现在还是加入【黄鳝合作社】的村民少,吴思源还应付得过来,但以后要是多了,几十家,上百家,要吴思源每隔一段时间,就一家家地去给他们放【灵水球】,这也不现实啊!

吴思源思索了好久,终于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办饲料厂!

黄鳝的饲料厂!

而且,不做干饲料,专做湿饲料!

饲料厂的用水,就由吴思源提供,使用【灵泉之水】!

这样一来的话,吴思源就方便许多了。

一方面,吴思源不用挨家挨户去给人家【送水】,另一方面,通过他特制的【黄鳝饲料】,他也可以保证和控制黄鳝的品质。

当然,这种方法养殖出来的黄鳝,肯定是无法跟吴思源院子里的黄鳝品质相比。

办饲料厂并不是很难。

场地的话,吴思源直接找刘广聚商量,签订合同,每年交足足够的租金就可以。

这年头,刘广聚还巴不得有更多的工厂落户他们村子。

不过刘家沟实在偏僻,环境虽然好,但交通实在不便利。

这是一个制约的因素!

吴思源手头上有四十来万,建立厂房,购买相应的机器,办一个小饲料厂,也是足够了!

唯一一个问题是,黄鳝饲料的配方问题。

这年头不像后世,各种资料在网络上烂大街,很容易就找到!

不过,吴思源还是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相应的技术人才赵教授!

赵教授是王胜利的长辈,是大学里农业学科方面的教授,上次王胜利过来看吴思源院子里的火头,赵教授也跟了过来。

来了之后,他就被吴思源院子里生机勃勃的情景给深深吸引住了,不愿意走了!

这段时间他都是借住在吴思源这边,并且起了在村子里养老的念头,找了村里的村支书刘广聚,批了一块宅基地,建起了房子。

房子就建在吴思源的院子旁边,两人因此成了邻居!

当吴思源有次在院子里跟赵教授聊天的时候,无意之中说起了关于黄鳝饲料配方的事情,赵教授拍拍胸口,当场就说交给他弄!

第三天,赵教授就按照吴思源的要求,弄出了一份黄鳝的调料配方:

以“豆饼、秘鲁鱼粉、骨粉、玉米面筋、蚯蚓、啤酒酵母、大豆、血粉”为主要材料,混合吴思源这边提供的稀释版【灵泉之水】,以2:1的比例制造而成。

吴思源单独做过实验,用这种配方制造出来的饲料,黄鳝都爱采食!

吴思源估算过了,不计算【灵泉之水】的成本价值,用这种配方配置出来的饲料成本在1800元一吨,而正常的饲料成本应该是在3000-5000元一吨。

在这一块,吴思源就节省了不少的成本。

------------

第十三章 太岁(4000字大章求订阅)

投资了四十万元的小型饲料厂厂房,建造工程给青山镇有名的包工头赵振南承包,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本来小型饲料厂投资十几二十万就足够了,但是从后世过来的吴思源,知道环保的重要性。

小型饲料厂在生产的过程,无可避免会产生废水,废气,还有异味等问题。

吴思源宁愿多投资几十万购置相应的环保设施,也不想把山清水秀的刘家沟给毁于一旦!

赵教授也是因为吴思源这点【用心】,被他说动,加入了吴思源的事业当中,成为他这个小型饲料加工厂的技术专家,吴思源每月为赵教授开工资4500元。

这段时间以来,两人都是在一起研究新饲料对黄鳝的采食效果。

两人经过60天的实验发现,这种添加了吴思源池塘里稀释过的【灵泉之水】的新型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黄鳝的采食率是百分之百,而且,成长速度也要快出一大截。

正常来说,一条黄鳝一个月可以增长10厘米,九个月就达到300克。

在吴思源的【神农角空间】里面,一个月可以增长14-15厘米,3-4个月就可以达到商品鳝的体重。

在原身刘军浩院子的池塘里,同等条件下,黄鳝一个月可以增长12-13厘米。

而采用了这种新型饲料养殖的黄鳝,一个月的时间,平均增长12里面,两个月的时间,增长了25厘米,而且味道十足,虽然比不上刘军浩院子里的黄鳝,不过些许差别,一般人根本吃不出来。

赵教授估计,用这种新型饲料喂养黄鳝,可以提前一两个月达到商品鳝的标准。

也就是说,别人需要七八个月,黄鳝才能达到上市标准,而吴思源这边,只需要五六个月。

这是一种多大的优势啊!

更别说,吴思源的黄鳝在味道上可谓是一枝独秀!

8月,占地一亩,赵教授为其取名为【富华】的小型饲料工厂正式开业。

吴思源在附近村子雇佣了5个贫困户的村民,经过培训之后上岗,每月的工资是1200-1500元不等,包吃,不包住。

老实说,这个工资对于土生土长的村民来说,可不低了,何况还包吃!

不过吴思源多是聘请贫困户,虽然很多村民心里羡慕这个待遇,但嘴上还是得夸一句吴思源好人!

首节上一节81/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