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 第80节

有天,吴思源的院子外面,突然热热闹闹来了一群人。

为首的就是刘家沟的村支书刘广聚。

他正殷勤地带着几个一看就不是刘家沟的人,进入了吴思源的院子。

一进门他就喊道,“小浩,快出来迎客,你小子要发财了!”

听到这声音的吴思源从屋子里走出来,看着村支书刘广聚后面人群中,两个戴眼镜的家伙。

其中一个,身上穿着短汗衫,鼻梁上挂着一幅眼镜,正当壮年。

另外一个,同样戴着眼镜,但年龄要大了许多,气质儒雅,一看就是知识分子。

吴思源心念一动,知道他要等钓的【鱼】终于上钩了。

不过他脸上依旧不动声色,道,“支书,啥事?”

“你这孩子,怎么就跟变了性子一样!以前没事的时候,四处转悠,现在成天窝在自家的房子里,都不知道在干什么?”刘广聚抱怨了一下。

吴思源只得笑笑不语,干什么?当然是【修仙】了!

不过此中不足为外人道也!

吴思源又问道,“支书,说吧,啥事?不然我就回去睡觉了!”

村支书刘广聚知道刘军浩就是一个愣子,说得出做得到,他连忙给吴思源介绍那个壮年汉子,道,“这是县里的王老板,听人说你钓了一个大火头,想来买,人家可是准备出五百块一头!”

“两头就是一千了,我说你小子发财了!”刘广聚叼着烟得意洋洋地说道。

“不卖!”吴思源断然拒绝道。

“小兄弟,是不是嫌低了!这样子,我豪气一点,一头八百元,两头一千六,你觉得怎么样?”这位县城里来的王老板,刚才看到两只火头鱼凶猛捕食的场景,兴趣就更高了。

他知道这东西的价值,放到市里面,或者到省城里,最少能卖一两千块,两头的话,价值更高,说不定一只两三千块都卖得出,转手他就赚几千块,不香吗?

哪知道吴思源还是摇头,道,“王老板是吗?首先我谢谢你,不过,不好意思,我没有卖火头鱼的打算!倒是我这里,还有一些别的水产,你要是有兴趣,看上了,可以卖给你!”

“说实在的,我这里的黄鳝,味道真的不错!”吴思源自卖自夸地说道。

刚一说完,有点变胖的罗圈,就第一个跳了起来,道,“这个我可以保证!刘哥这里的东西,真的很好吃!”

王胜利听了只是笑笑,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人,他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推销。

“真的!”罗圈一看王胜利不信,就有些急了。

吴思源喝住了他,“罗圈!”

罗圈才闭上了嘴巴。

吴思源转头对王胜利道,“王老板,这样子,来者是客,要不你们中午就别走了!我炒几个菜,一起吃吧。”

王胜利和旁边老者商量了一下,看起来很尊重他的意见。

老者进来吴思源的院子里之后,没有去关注过火头,就只顾看着瓜果蔬菜,眼眸里满是惊叹之色。

此时听吴思源留客,犹豫了一下后,老者便点头了。

于是王胜利等人就留了下来。

吴思源从水沟里捞出几条几斤重的黄鳝,又在院子里摘了一些瓜果蔬菜,配上【十三香】,就收拾出了八个分量十足的菜肴。

王胜利,刘广聚等人一开始态度还相对随意,但尝过第一口之后,就被这些沾染上灵气物质,口感和营养都发生变化的肉菜给勾走了。

尤其是黄鳝,这黄鳝吃起来酥软无骨,嚼在嘴里特别烂,酥软中却透着滑腻,爽口中又带着浓香,让他们是欲罢不能!

不到半个小时,所有的菜肴就被一清而空。

王胜利吃完之后,松开了腰带,对吴思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兄弟,你这里的黄鳝,我全包了!”

“你确定?”吴思源反问王胜利。

【神农角空间】有缩短动植物最少百分之四十五的生长周期,植物还好,影响不大,但动物的话,就有些头大了。

其他动物很少,【神农角空间】里面主要是鱼类的问题。

他现在的【神农角空间】真的是鱼满为患啊!

光靠他一个吃,怎么吃得完!

所以才有他反问王胜利的话。

“我老王说话一口唾沫一口钉!三十块钱一斤,小兄弟,没问题吧?”王胜利问道。

这个价格在黄鳝当中算是高价了,虽然吴思源觉得他的这些黄鳝,价格绝对不止这个,不过也要看时代的消费力,还要看市场的接受度。

所以他略一思考,就答应了,“好!”

刘广聚在一旁看得眼睛都睁圆了,狗日的,这就挣了几千块?

王胜利动作雷厉风行,吴思源答应之后,他立刻就打电话通知他的员工第二天将水产车开过来。

吴思源还补充了一句,“一辆车不够哦!”

王胜利一听,咬牙就喊了两辆水产车过来。

当天晚上,他们就在村子里住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两辆水产运输车在一干熊孩子的围观下,开到了吴思源院门口。

------------

第十一章 开会

吴思源昨晚连夜从【神农角空间】里捞了上千斤黄鳝丢进去水沟里。

搞得池塘和水沟到处都是黄鳝。

生存环境一下子就变得恶劣起来。

就是俗称的【内卷】!

不过好在只有一个晚上,问题不大。

王胜利的水产车一到,吴思源就让罗圈下水去捞黄鳝了。

黄鳝虽然【滑又滑】,不过数量实在太多了。

罗圈忙活了一个上午,捞出了一千两百斤。

按30块一斤算,这就是36000元。

这个时代的36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事实上,就算是吴思源所在的2014年,36000元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说出来的话,一口承诺一口钉,王胜利不想第一次合作,就给吴思源留下不好印象。

他咬咬牙,掏钱出来,跟吴思源结算了这次货款。

然后他就跟着两辆水产车,离开了刘家沟。

而他花了36000元,包了吴思源院子里的黄鳝这件事,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整个刘家沟,连带着附近的村庄,都有耳闻了。

36000元,可是一笔巨款!

谁都有暴富的心态!

于是,从早到晚,吴思源家的院子,都没安静下来过。

七大姑,八大婆,二麻子,刘老三等等,一群人可谓是把吴思源家的院子围得水泄不通!

池塘、水沟里面剩下的黄鳝是被看了一遍又一遍。

人人争向询问吴思源财富密码!

吴思源是被烦得不行!

别说【修仙】了,就连吃饭都不得安宁!

老是被【热情】的村民叫起,“小浩,去我家吃饭吧,整一桌!”

靠,你家的饭有【神农角空间】的饭菜充满灵气吗?吴思源不屑地想着。

吴思源被乡亲们烦得实在不行。

不过,他占据了男主的机缘,就算他离开了,也想给他留下些什么,于是他找到了村支书刘广聚。

两人在他家里商量了半天后,最后定了下来,达成了统一意见。

第二天,村支书刘广聚出面,聚集了村子里的各户村民,说出了他们两人昨天讨论的结果。

“什么,办合作社?”村民们听到这个计划,纷纷议论不休。

“支书,怎么个合作法?”刘家沟最滑头的二麻子,第一个站出来,问出了广大村民的心声。

在原著里,刘家沟的二麻子,可以说是头脑转得最快的,而且还特别会折腾,一开始是养野猪,养野猪失败后,后来又想养鸡,养蜗牛,最后还开办了一家农家乐。

这些项目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总体而言,二麻子还是赚到钱的。

“很简单,”村支书刘广聚润了润喉咙,然后才老神在在地说道,“小浩提供黄鳝苗和饲料,而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则付出劳动,自建鳝鱼池或者挖鳝鱼水沟,统一养殖,最后统一价格售卖,利润方面,小浩占六成,剩下的四成,则是由参加合作社的村民的劳动成果分。”

“总之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养殖多的家庭就能分到更多的利润,养殖少的家庭利润就会分得少了一点。”

“我们不吃大锅饭!”

“勤劳致富!”

“对了,还有一点,小浩说了,必须严格按照他的要求来养殖,如果最后品质不达标,导致卖不出去的话,后果自负!”

村支书刘广聚一口气说完合作社的基本框架,口有点渴,就拿起杯子的茶小口喝了起来。

村民们听完又忍不住陷入议论当中。

一会,二麻子又站了出来,代表村民们发问。

第一个问题就是,“支书,这个黄鳝养起来不也挺容易的吗?小浩凭什么占据这么高的利润分成?”

“小浩昨天跟我说了,是否加入合作社,全凭自愿!你如果觉得你有本事,也可以不加入!”刘广聚道。

“……”这话就把一干村民呛得不行,包括二麻子在内。

好吧,养鳝鱼的确不难,但是把黄鳝卖出30元一斤的高价,这个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好一会儿二麻子才恢复过来,想了想,又问,“支书,小浩说提供鳝鱼苗,这个鳝鱼苗是免费提供的吗?”

“要钱!不过小浩说了,会给一个实在价!”刘光聚回道。

“饲料呢?”二麻子追问。

“一样要钱!”

有几个村民就有意见了。

“小浩真是钻钱眼去了,什么都要钱!”他们小声嘀咕着。

刘广聚耳尖,听到这诋毁之语,脾气就上来了,骂道,“你出去买东西不用钱啊!看看人家的黄鳝卖什么价格!都说了要不要加入全凭自愿,能接受就加入,不能接受就走,不要在这里叽叽歪歪!”

刘广聚的威望还是有一点的,村民们被他骂得没有说话。

现场气氛沉闷。

首节上一节80/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