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 第45节

虽然很大一部分资金使用在一些固定资产,如冷链车还有冷库方面。

但这样的花钱速度,还是让财务主管林美仪有些焦虑。

而且,随着春节的到来,公司势必要支出更多的工资,这让她更是担心得不得了,已经多次找到吴思源,问他是否要裁员以减少支出!

当然,每一次都被吴思源拒绝了。

吴思源是想要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人,哪里会裁员减少自己的影响力?

而且,他看得很明白,目前公司旗下的五家水果店,其实态势还是不错的,虽然开业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但得益于水果品质的稳定和甜美,已经有了不错的顾客口碑,可以说,在市场上,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小名气。

前段时间,甚至有一个客户打电话到了公司,询问是否可以加盟【神农果园】。

苏世贤请示了吴思源。

吴思源考虑了一下,还是让苏世贤委婉拒绝了。

诚然,开放加盟的话,公司能收一笔加盟费,管理费,以及水果铺货费用。

吴思源也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收割更多的影响力光芒。

但是,如果有加盟店商家贪小便宜,嫌弃公司进货贵,而私自在外面批发市场进货,这样的话,就会出现水果品质不好控制,客户买到烂果坏果的可能,进而影响到【神农果园】这个招牌。

这个是吴思源不能容许的。

当初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的【千果园】也曾经开放过加盟。

但在后来,【千果园】还是将这些加盟店经营权一一收回。

原因无他,加盟店不好控制水果品质,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私自在外面进货水果。

这其中就会有很大的品牌风险。

因为消费者在【千果园】体验不好的话,那么他会连带着对整个【千果园】体系都感觉不好,而不是单单那家门店!

同理,【神农果园】也是一样。

吴思源可不想【神农果园】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一点点好名声,就这样被轻易败坏掉了。

回到公司的经营情况上来。

公司目前的亏损看起来很严重,但其实,一个主要原因是进入水果销售淡季,赶上春节假期,人员回流。

另一个问题是门店的数量还不够多。

水晶1号冷库使用率还不到一半,最起码还能辐射5家以上的门店。

只有五家门店的【阳城神农果业有限公司】是亏损的。

但拥有十家,十五家门店的【阳城神农果业有限公司】就会是盈利的。

很多成本都是固定的。

门店越多,成本也就会被平摊得更少。

综合起来,就会产生盈利。

当然,这是建立在新开门店依旧有盈余的状态,如果门店不但不能收支平衡,反而还会亏损,那么别说盈利了,可能吴思源就真的要亏到姥姥家了。

别说四百五十万了,就算是四千五百万,都不一定够亏的。

不过,吴思源拥有那么粗的金手指,【侦测灵光】可以帮他降低水果损耗,保持水果品质稳定,【神农角空间】可以不断种植出大批量的高品质水果,不算他本人的人工的话,这些水果几乎是不用钱的。

如果吴思源这样都会亏到做不下去,那吴思源就不知道谁能在这一行业发展下去了!

------------

第十三章 增长

春节过后。

初八。

【阳城神农果业有限公司】正式上班。

在领到吴思源的【利是红包】100元之后,他们也收到了吴思源新年下发的第一个任务:开出八家新的【神农果园】门店!

36岁的苏世贤不想又一次被公司淘汰,遭遇中年危机,于是带着去年没有多大存在感的运营部,就风风火火搞了起来。

不得不说,有了公司之后,有专门负责的部门,做事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如果是吴思源一个人去做这件事情,给他两个月的时间,都不一定找够合适的店铺。

但现在,他只要一个命令吩咐下去。

半个月之后,围绕着【水晶冷库1号】,方圆二十公里之内,八家条件适合的店铺就相继签下合同,营运部联系的装修队伍已经入驻。

平均每家店铺初期投资十五万元,总计又是一百二十万元的硬性支出。

公司的流动资金只剩下一百八十万元。

按照一家店铺招收3名销售员的标准,预计要招收24名销售员,公司的员工总数将达到71人。

71人的工资支出妥妥在50万元以上,加上其他成本,每个月公司的开支,都上到了70万了。

如果这十三家门店无法产生足够的盈利的话,那么公司破产的时间就不久了。

林美仪为此担心得不得了,但她无法改变吴思源定下的公司大战略,只得在财务的角度上,帮他算好每一门账!

好在事实告诉林美仪她的担心是多余的。

每个新开店的【神农果园】,采取的是老员工新员工搭配的架构,以老带新,力求店铺经营快速走上正轨。

跟水果路边摊,和夫妻水果店相比,【神农果园】干净,品种多样,品质稳定。

跟【千果园】、【佳果园】这类连锁水果店铺相比,【神农果园】物美价廉,而且各个级别档次的水果都有。

口感出众的有机绿色水果和桃源谷蟠桃,更是大杀器。

最重要的是,每家新开的店铺都有七天的优惠大酬宾,力度特别大。

公司副总苏世贤宁肯这七天之内少赚一点钱,或者不赚钱,都要把气势打出来,把人气烧出来。

水果算是人的一种刚需。

凭借着过硬的水果质量,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独家的桃源谷蟠桃,各个区域的【神农果园】迅速积累了一批回头客。

在店铺优惠力度结束之后,回头客带动新客,让店铺的业绩不至于下滑得特别难看,反而是稳中有升,蒸蒸日上。

2013年3月9号,【神农果园】十三家门店总计销售水果11700斤,销售金额是67860元,毛利润是35965元。

2013年3月17号,【神农果园】十三家门店总计销售水果14300斤,销售金额是87230元,毛利润涨到46231元。

2013年3月25号,【神农果园】十三家门店总计销售水果15531斤,销售金额是91632元,毛利润是49481元。

2013年3月29号,【神农果园】十三家门店总计销售水果16387斤,销售金额是101562元,毛利润是53827元。

当日,【神农果园】所有门店加起来的营业额首日突破10万元,毛利润首日突破5万元。

此后,【神农果园】每日销量都在一万五千斤到一万六千斤之间徘徊。

2013年3月,经过统计,当月营业额达到280万多,扣除掉百分之五的损耗(店铺多了,不可控因素多了,损耗也相应增加了),毛利润有137万元,扣除运营成本,包括员工工资,店铺租金,纳税等等,最后剩下来的利润还有47万元。

虽然赚得不是特别多,算起来,利润率只有百分之十六,但这是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扭亏为盈,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只要没有大规模的投资,那么公司的利润就一直会有保证。

林美仪在看到这些数据之后,终于放下了心。

进入2013年4月,过了阴雨绵绵的清明假期之后,位于南方的阳城天气开始变得闷热起来。

闷热的天气,没有比来一瓶冰凉的可乐和一块冰冷的水果更让人心情愉悦的。

饮料行业和水果行业双双提前进入旺季。

吴思源的【神农果园】自然也是如此。

在经过一个月的口碑积累之后,各大门店的销售业绩更上一层楼,日均水果销量达到了18239斤。

而且,苏世贤在仔细研究过【神农果园】石岗分店的“公司下午茶项目”之后,在公司销售部里成立了一个专门针对这些B端客户的团队,依托公司十三家分店,主动出击分店附近的各大写字楼,开拓“水果下午茶项目”!

团队成立了一个多月,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谈下了一些客户,每日销量大约可提升1000来斤。

当月,公司销售水果555780斤,营业额突破300万,毛利润有149万,差一万就达到了150万,扣除运营成本之后,利润还有58万。

公司是真的一步步在变好,变强。

员工拿到的奖金是越来越多,工资自然是越来越满意。

公司副总苏世贤越来越意气风发,林美仪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但管理着采购的吴思源,却是越来越头疼。

因为,他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水果不够卖了!

------------

第十四章 布局水果上游行业

十三家门店可不像以前两家门店那样小打小闹。

每天的水果销售就有万把来斤。

其中属于有机绿色水果的销量,又要占去百分之三十,这就是四五千斤的量。

一天四五千斤,十天就是四五万斤,一个月就是十来万斤。

吴思源【神农角空间】里存储的水果,也就是二十万斤,算上枝头挂果的,也不到三十万斤。

照这样的销量,这几十万斤水果也就是支撑两三个月的时间。

事实上,这么多个月的销售,【神农角空间】里的水果,只剩下不到10万斤了。

这点水果可能连一个月都撑不过去。

而要等到【神农角空间】果树大规模结果的话,就算空间的条件得天独厚,那也要几个月的时间。

几个月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

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绿色水果可以说是现在的【神农果园】的一张王牌,不容有失。

没办法,吴思源只得降低各大门店的有机水果配额。

但这势必又会引起门店销售业绩的降低,和一些忠实顾客的意见。

难!

普通水果这方面也有问题。

【神农果园】的销量大了,是水果批发市场的大客户了,那些水果批发老板看到吴思源表情都是笑嘻嘻的。

但……市面上的好果数量是有限的。

换句话来说,是品质好的水果是有限的,吴思源靠着【侦测灵光】拿走了水果批发市场品质最好的那一批货。

但这个数量越来越难以满【神农果园】的销售需求。

而其他的水果,相对而言,品质就没有那么好,也就是说,损耗会比较高,进而会拉低整个公司七八个点,乃至十来个点的利润率。

吴思源也很为难,只能跑另一个水果批发市场进货。

但这个水果批发市场距离吴思源所在区域就比较远了,这样一来的话,不仅运输成本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吴思源的时间也被浪费了很多,有一种越来越难兼顾的感觉。

他在公司月会上,说出了这个问题,“水果品质是我们公司的生命线。”

“随着我们公司业绩的提升,水果销量的增长,单纯依靠水果批发市场供应已经越来越难满足我们的需求。”

首节上一节45/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