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 第44节

吴思源拿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民国金条!

当天他问了不少店铺,没有一个老板派小弟跟踪他,自然也没有“黑吃黑”的动作。

不过吴思源还是有一点失算了。

他原本预算这批金条能卖到500万元,但不想,最慷慨的金铺老板,也只肯拿出460万元。

原因很简单,吴思源拿出的这批金条纯度不够,没有达到千足金纯度。

对此,吴思源也心知肚明,毕竟那是清末民初的时代,不能对那个时代的金子提炼技术有过高的期待。

于是,稍微考虑一下(其实是做个样子),吴思源便同意了这笔交易,找了个出价最高的老板。

四百六十万的巨款,当场就通过银行转账,打入吴思源的账号。

…………………………………………………………………………………………………………………………………………

有钱了。

冷库的建设资金不用担心了。

运输工具也可以买更好的冷链车。

钱是英雄胆!

吴思源原先一些想做但是没做的想法,也可以实施了。

他把林美仪找来,跟她说了一下自己的计划。

“小源,你打算要开公司?”林美仪问。

“对!我打算开一个果业销售公司,将【神农果园】这几个店都归入其中,采取正规化的运营。员工也是如此,统一购买社保公积金。”吴思源点点头,肯定地道。

“这样子对你资金的压力会不会大了一些?”林美仪站在吴思源的角度,替他着想。

吴思源笑了笑,他道,“这个你不用担心,这家果业销售公司,我打算注资450万元。”

他这次卖金条收入460万,除了留下10万元自用,其他前吴思源都打算作为果业销售公司的注册资金。

“哇,这么多钱?”林美仪惊叫起来。

“是的!”吴思源道,“美仪姐,我打算调整你的岗位。你之前不是学财务出生的吗?我想让你来负责公司的财务!”

“负责财务?我好久没有做过相关的工作了,小源,我担心……”林美仪欲言又止,不够自信。

吴思源安慰她道,“业务不熟可以慢慢熟悉,但重点是,我信任你!有你帮我在财务上把关,我放心!”

------------

第十一章 公司

吴思源说让林美仪负责财务工作,其实她最先做的事情,却是行政的工作。

她被吴思源派去忙注册公司的事情。

而吴思源则负责招兵买马的工作。

毕竟一个公司开起来,就不像一个水果店那么简单了,方方面面需要的人员都不少。

折腾了一个月之后。

【阳城神农果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办公地址选择在【神农果园】石岗分店附近的恒益大厦一间一百平方米的办公室,简单装修一下,购置办公用品之后就投入运营!

公司的营业范围包括水果采购,门店零售,物流仓储,还有水果种植。

水果种植是吴思源未雨绸缪,随着他未来事业的发展,想要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影响力的话,势必要伸手进入水果行业的上下游。

对此,吴思源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想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的话,吴思源还能进入别的行业发展。

不过那是未来的事情了,目前还是关注当下吧。

【阳城神农果业有限公司】法人和总经理皆由吴思源担任,总经理下设副总经理一名,协助他处理各项日常工作。

这一方面吴思源是付钱委托猎头招聘,最后在猎头提供的几个人员当中,选择了一个叫苏世贤的35岁男子,他曾在一家中型连锁商超负责过生鲜业务,因为内部斗争的问题,所以惨遭淘汰。

吴思源主要是看中他的经验还有做事踏实。

因为公司刚起步,组织架构方面只设立了六个部门,行政人事部,财务部,采购部,销售部,仓储部,营运部。

行政人事部和财务部自然不用说。

采购部可以说是一家水果销售公司的灵魂,吴思源拥有【侦测灵光】这个技能暂时无可替代,所以该部门直接由吴思源负责。

仓储运输部接管了冷库,还要负责分拣,花了几十万购买的两辆冷链车,也归属这个部门管理。

而营运部则是负责寻找适合地址开设新门店,以及后续运营的部门。

公司的日常事务都是交由苏世贤负责,而林美仪从旁协助。

吴思源主要是把握整体布局,查漏补缺,让公司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下去。

不得不说,公司的建立,就像从游击队转变成正规军。

苏世贤心思缜密,又有多年的相关经验,公司的事情被他处理地井井有条,发展像是按下了快捷键。

2012年12月15号,冷库建设完成,公司内部命名水晶1号冷库,仓储运输部门入驻。

吴思源每日采购的水果从仓库转移到冷库。

2012年12月19号,最后一家【神农果园】分店装修完毕,从其他分店调任过去的几名员工,迅速进入了状态。

自此,五家【神农果园】全部进入了营运状态。

…………………………………………………………………………………………………………………………………………

2012年12月26号。

【神农果园】繁花分店。

一个带着椭圆形镜框,家庭主妇打扮,提着一个篮子的中年微胖女子,走进了这家水果店。

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正在挑选水果的熟人。

微胖妇女顿时就热情地喊了起来,“郑太,你也来买水果啊?”

“周太啊,对呀对呀,家里来了客人,我下来买点菜回去做饭,顺便买点水果!”一个相对瘦高的妇女回头看到了微胖妇女,脸上顿时露出了微笑,“周太,你也来买水果?”

“来水果店,不买水果买什么?”微胖妇女周太笑道。

“哈哈哈,”瘦高妇女郑太发出一连串的笑声,道,“周太,你平日里不都是在【千果园】里买水果吗?”

周太的家境不错,属于水果自由的财务水平。

“不过还真别说,这家新开的水果店,品质不差,物美价廉,我来买了好几次,每次水果的品质都让我很满意,说真的,我觉得不比【千果园】差,就是包装和名气差一些。”郑太说道。

“其实我是专门来买这家店的蟠桃的!”周太面上露出了无奈之色。

“蟠桃?”郑太有些疑惑。

“别提了,上次我家那小公主路过,看到了这家店的蟠桃,就馋嘴了,我那时候就买了一个给她。后来她吃完之后还想要。”

“我去【千果园】里买给她,结果她吃了几口就不要了,说不是这个味。”

“没办法,我只得来这家新开的水果店,给她买几个蟠桃去。”周太嘴上说着埋怨的话,其实眼神里都是宠溺。

瘦高妇女郑太不动声色地看了一下这家水果店的蟠桃价格,心里就是咂舌,“乖乖,16.8元一个!吃不起吃不起!”

“啧啧啧,这蟠桃价格好贵啊。”郑太忍不住说道。

“可不是!”周太也这样附和着,“不过人家说,这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水果,我家那公主喜欢,再贵也得咬牙买啊。”

说着,周太就拿了六七个有机蟠桃放进篮子里,然后看了一下旁边的有机水果,又拿了不少,放在篮子里。

然后上电子秤上一称,算好价格,“201.5元。”

周太随手就付完款了,问悄悄挡住自己手中水果的郑太,“郑太,你买好了吗?要不一起回去?”

“不了!我还要再挑点水果,你先回去吧,别让你家小公主饿着了。”郑太笑了笑,道。

“那好,我就先走了。”周太提着篮子自信地离开了。

而郑太则看着手中的普通水果,又看看一旁的有机水果,无声地叹了口气,也放到了电子秤上。

“你好,一共是46.8元。”【神农果园】的销售员对郑太说道。

“好的。”郑太用付完款,心里自我安慰道,“虽然比不过人家,但这水果味道也不会比她的差!无非是智商税而已。”

郑太转身离开,临走前,又忍不住看了一眼那“16.8元”一个的绿色有机蟠桃,心里叹了口气。

------------

第十二章 淡季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之间就来到了2013年1月24日。

距离传统的春节还有一个星期。

整个阳城也慢慢地在变成一座空城,每天总有大批的打工人,背上行囊,像候鸟一样,不辞辛苦,只为一个信念回家。

加上本来就是冬季,水果销售的额淡季时期。

吴思源的五家【神农果业】生意自然大受影响,每日的销售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一开始十二月份的时候,五家店的水果日均销量加起来有4100斤,但到了一月份的时候,五家店的水果日均销量加起来就不到2000斤。

几乎是腰斩,而且每天还在不断下降!

这点销售额自然支撑不起公司的开支。

哪怕吴思源直接管理着采购环节,水果的进货损耗一直很低,而且吴思源又往里面掺“私货”,以莫须有的供应商名义,低价提供一批质量优异的天然有机无污染绿色水果。

总体算下来,公司的毛利率才能做到51%这个比较高的程度。

当然,公司支付给那个莫须有的供应商的钱,实际上是进入了吴思源的口袋里,相当于左手进右手。

如果这些钱都算进去毛利润的话,那么这个毛利率还能再涨个十几二十个点。

但就算如此,还是改变不了【阳城神农果业有限公司】处于亏损的局面。

事实上,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公司副总苏世贤也曾经向吴思源汇报过这件事情,委婉地提示公司在人员开支方面有些过大了。

的确,门店销售人员才不过15个人,但是公司方方面面的人员加起来,有47人。

因为吴思源坚持走正规化,所以每个人都会给他们交社保公积金,也因此用人成本很高,平均每人每月支出7850元(算上高层),公司每个月在工资方面的开支,就要接近37万元。

这还没有算上冷库的水电租金,冷链车的油费,公司办公地点的租金,五个店铺的租金,全部加起来的话,就要往50万走了。

如果按照这样计算的话,那么五家店铺,平均每家店铺每个月就要赚取10万元的利润,整个公司才能达到收支平衡因为还要纳税方面的支出!

每家店每个月赚取10万元?

哪怕是旺季,也只有生意最好的【神农果园】石岗分店才能赚到这个钱!

何况现在还是生意惨淡的冬季。

不是平淡,而是惨淡。

注册公司的450万资金,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花了近两百万。

首节上一节44/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