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 第123节

“不错!不错!”

视察完垃圾处理厂后,大领导很欣慰地说道,他更是表示,像这样优秀的企业,就应该多加点担子。

大领导的视察暂时告一段落。

据政府相关人士告诉黄育平,大领导们很满意,【超群集团】会有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

不过这都要领导们开会决议,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吴思源现在处理的是另外一件事外卖公司的业务经理未经他们公司同意,就私自在后台给他们上满减活动,而这个活动费用是由他们公司承担的。

说到这个事情,首先就要说一下外卖行业。

外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在正规化,规模化的外卖公司还没有冒出来前,外卖这个商业活动行为,就广泛存在一些商家之中,包括但不仅限于餐饮商家。

------------

第十五章 外卖发展,强上活动(求订阅推荐月票)

一开始还是主要通过电话下单,商家自行配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外卖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

在2008年的时候,几个大学生在魔都大学里面创立了【吃了么】,一开始只是服务大学里面的学生。

在2011年的时候,【吃了么】经营得不错,获得了银沙江100万美金的a轮融资。

2012年3月的时候,【吃了么】上线了第一版的app!

到了2013年1月的时候,【吃了么】app功能已经齐全,并拿到了600万美金的b轮投资。

在2013年【吃了么】开始正式全国化布局,2013年11月,【吃了么】获得红杉中国领投的c轮2500万美元融资,这时【吃了么】已经开始领先所有外卖竞争者1年时间,包括线下布局、app开发以及资金实力方面。

但【吃了么】的红火发展也引来了巨头对外卖行业的觊觎,巨头们纷纷开始下场。

2013年11月,【丽团】火线冲入外卖领域,成立【丽团外卖】。

12月,电商巨头成立【淘点点】,搜索行业巨头【千度】也亲自下场,成立了【千度外卖】。

这里要重点关注的就是【丽团外卖】。

【丽团外卖】的母公司是【丽团】。

【丽团】是一个o2o团购公司,在【千团大战】这种惨烈的战斗之中活了下来,并笑到了最后,成为当时在团购方面数一数的大公司。

不仅锻炼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地推铁军,还积累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客户。

【丽团】的客户经理只是过去跟那些客户商家说了一声,这些商家就很轻易地同意在他们平台开启外卖服务。

再加上有资本雄厚的资金支持,【丽团外卖】很快就跳过了起步阶段,在全国范围内,跟【吃了么】进行激烈的竞争。

当然,【淘点点】和【千度外卖】同样有资本支持,他们的发展速度也并不慢。

到了2014年的时候,【吃了么】以30.58%的份额暂时领先,【丽团外卖】27.61%的市场份额紧追其后、【淘点点】只有11.20%,【百度外卖】更低,只有8.55%!

2015年,【吃了么】先后获得9.8亿美金的融资,【丽团外卖】也不甘示弱,1月份的时候,就拿到了7亿美金的融资。

再加上其他几个大型的外卖公司,也相继拿到了不低的融资。

外卖公司靠大额补贴培育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几个外卖公司的战火烧遍全国。

但到了这个程度,市场的补贴,公司的资金固然重要,但公司本身的管理能力,也越来越重要了。

与脱胎于【丽团】的【丽团外卖】,【吃了么】就有点像草头军,创始人的管理能力并不足以完美驾驭越来越庞大的公司,内部就相对比较混乱。

【吃了么】的市场份额,就这样一点点被【丽团外卖】反超。

在很多公司,【吃了么】的实际市场份额其实是不如【丽团外卖】的!

当然,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一个公司总是有办法美化自身的数据,让它以更好的面目呈现出来。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其实又何尝只【历史】一种呢!

表现在市场占有率数据上,【吃了么】(34.8%)、【丽团外卖】(31.2%)、【千度外卖】(23.7%),三大外卖公司占据了市场的大半壁江山,而【淘点点】则是彻底掉队。

几大外卖公司拼命烧钱抢夺市场份额,培育市场,自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外卖平台。

就连一些世界五百强企业,大型的连锁洋快餐也不能例外,纷纷下场。

【超凡集团】旗下的【神农果园】在华南区域也开始崭露头角。

三大外卖公司自然有上门拜访,希望达成合作。

彼时,外卖行业这么火,苏世贤也有借外卖平台进一步提高【神农果园】销售额的打算,于是认真考察了三家外卖公司。

【千度外卖】之前是主打精品外卖,以服务白领人群为核心,看起来逼格好像高一点,但市场份额是最低的,第一个被苏世贤否决掉。

而【吃了么】因为管理混乱,在早期时候,很多业务经理通过手中权力,贪污腐败,管理层难以解决,于是通过一刀切的政策,来约束业务经理的违规行为,但也带来一个弊端,就是运营比较呆板。

上门拜访的【吃了么】业务经理无法给予苏世贤更大优惠力度,最终苏世贤选择了【丽团外卖】,并签订了所谓的【独家协议】,以此来获得【丽团外卖】的优惠力度。

比如说,一般的店铺抽成是20%-23%(使用丽团配送的),每单最低抽成4元,而连锁品牌的抽成是15%。

而【丽团外卖】给予【神农果园】的抽成力度是13%,优惠了两个点。

另外还有排名支持和相关的物料支持之类的。

2015年3月,一百多家【神农果园】入驻【丽团外卖】。

【丽团外卖】虽然抽成,但是外卖平台的出现,确实帮商家拓宽了销售范围,由原来服务三公里之内的人群,扩大到更大的区域。

甚至可以进行全城配送嗯,一般是蛋糕行业会这么做,不过也很少!

商家扩大了销售范围,自然销售额也会相应增加,这样一来,抽取的佣金也就是无所谓。

再说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丽团外卖】抽他们公司佣金,抽他们公司服务费,那么他们公司就提高产品售价,把被抽走的利润从消费者身上弥补回来。

总而言之一句话,赚钱是要的,亏钱是别想的。

不仅仅是【神农果园】这么做,很多入驻的商家都是如此!

商家的价格贵,但是【丽团外卖】或者【吃了么】,或者【千度外卖】都是推出红包券或者联合商家推出满减活动或者特价活动。

这么弄下来的话,消费者买到手的外卖价格,也就不至于太贵,偶尔遇上大额红包,还能便宜吃外卖。

【神农果园】一直都是走中高端路线的,逼格还是有那么一点的。

所以【神农果园】上线平台之后,满减活动不参与,平台后台推送的活动也基本不报名参加,反正它就卖那个价格,爱买不买!

嫌贵的客户就宁愿多走几步路去线下购买,而不差钱的客户,更享受送货上门的贴心服务。

------------

第十六章 交锋

但不管怎么样,【神农果园】的销售额还是有所增长的。

毕竟它有自己的客户群体在。

【丽团外卖】平台得到订单和客户数据,而【神农果园】也有所得,两者算是皆大欢喜。

所以一开始的合作,彼此双方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丽团外卖】负责他们公司的业务经理,可能是受到上面考核的压力,在后来就开始搞一些小动作。

这小动作当然不是想搞死【神农果园】,毕竟双方无冤无仇的,之前合作还很愉快的。

相反,【丽团外卖】的业务经理反而是想【神农果园】的销售额增长地更多嗯,线上的销售额。

但是【神农果园】在2015年6月份的时候,借助自家种植的特优品【糯米滋】荔枝的火爆,【神农果园】让很多客户注册了会员,通过会员模式来营销。

这毕竟是亲生儿子,所以【神农果园】重心有一大部分就放在这会员上面,相应的,【神农果园】线上的销售就有所影响。

【神农果园】在【丽团外卖】的销售额降低了,负责【神农果园】的连锁品牌业务经理就急了,不经过【神农果园】方面同意,就擅自在后台,给【神农果园】所有的连锁店铺,开启了【新客优惠】的活动。

这个新客不是指平台新客,而是店铺新客。

也就是说,以前没有在【神农果园】线上店铺购买过的客户,来到他家店铺下单,就属于新客,会自动减免2元。

不是新客就没有这种福利!

客观上来说,这种活动就跟商超弄得促销活动一样,有一定的引流作用。

这个活动上线了几天,【神农果园】的线上订单就有所增加,不过增加的不多。

这事情要在三天之后,才被【神农果园】知晓。

因为【丽团外卖】是三天一对账,三天之后,【丽团外卖】打回【神农果园】公司账户的款项,和【神农果园】公司财务算出来的账目有出入。

出入不是很大,但问题却很严重,于是一路调查,最后发现是这个【新客优惠】活动的原因。

【神农果园】公司的运营部经理立刻质询【丽团外卖】的业务经理。

一开始该业务经理还死不认账,说是公司统一开启,后来运营部经理直接打电话问【丽团外卖】公司总部客服人员。

这些互联网的公司,对外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司,客服回复【神农果园】的运营部经理说公司不会统一帮商家开启这个活动,而是由商家自愿开启。

说的十足十的好听!

但实际上,这些互联网公司,每个月都会给下面的员工制定各种kpi,也就是各种考核指标。

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就是内部行业俗称的【bd经理】,为了完成公司的各种指标,都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

有时候,还会强制帮商家上活动。

【丽团外卖】公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目的达到了。

投诉意见很大的情况下,再把犯事的【bd经理】丢出去顶锅就是了。

有趣的是,这家公司的宣传口号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这么多年以来,这种套路屡试不爽。

毕竟外卖的市场已经培育出来,很多商家不得不仰人鼻息,很多时候心有怨气,也不得不咽下这口气。

【神农果园】这件事情闹到最后,也是这样,平台说会严惩犯事的【bd 经理】,关掉【新客优惠】活动,并且保证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丽团外卖】方面果然是秋毫未犯,真的没有出现这种强制上线活动的事情。

当然,风声过后,【神农果园】的运营部经理发现自家果园在【丽团外卖】上面的排名似乎下降了。

找【丽团外卖】的业务经理,该业务经理说是由于平台最近新上线的新店铺太多了,影响到了排名,之后就会恢复。

新店有一段时间的排名保护期。

不过该业务经理的说辞也是搞笑了一点,搞得【神农果园】的运营部经理是三岁小孩一样,什么都不懂。

不过那时候【神农果园】的重心不在【丽团外卖】身上,于是改运营部经理也懒得理会。

倒是【神农果园】因为【糯米滋】荔枝的事情,搞得名声远扬。

就算没有活动,就算贵,还是有不少的客户,在【丽团外卖】上面下单。

【神农果园】在【丽团外卖】上面的销售额是不减反增,倒是把后面的【bd经理】给看傻眼了,他把流量都给了同为水果连锁企业的【千果园】、【佳果园】,但两家的线上销量加起来,硬是干不过【神农果园】!

该【bd经理】也只能无可奈何。

首节上一节123/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