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 第12节

◎李渊旋即下令攻城

不料刚一开口,李建成就被陈叔达大骂一通,匹夫贼子的羞辱一番,又令军士放箭。李建成只好抱头窜回,气得咬牙,促劝父亲赶快攻城。  

绛郡是个小城,城墙低矮,守卒弱少。攻其有何难哉。李渊旋即下令攻城。  

令旗一挥,战鼓一擂,义军跟玩儿似的,飞步赶上城头,隋军一触即溃。李建成一马当先,冲到通守府,把在大堂下正襟危坐的陈叔达抓了起来,五花大绑,解到李渊军中大帐,请求下令立即将陈叔达斩首,以解先前诟骂之恨。面对死亡,陈叔达神色恬然,立而不跪。李建成刚想上去踹他两脚,让李世民止住了。李世民来到父亲身边,附耳说道:“叔达为官清明,为人正直又有才学。目下我军正是用人之际,请父帅以礼感化之。”  

李渊点点头,喝退刀斧手,走过去,亲手为陈叔达解去绑绳,并命人看座,以礼相待。陈叔达本是义人,感李渊真诚,表示愿意归顺。李渊马上安排他和温大雅一块同掌军中机要。  

安抚好绛郡,十五日,李渊兵至龙门,恰逢出使突厥的刘文静又从突厥带来五百突厥兵、两千匹战马。李渊见突厥兵少马多,心中窃喜,嘉褒刘文静说:  

“我大军已至龙门,即将渡河,突厥来援,且兵少马多,卿之功也。”  

刘文静拱手说:“全赖唐公威名远播,事情才如此顺利。”  

李渊高兴地拍着刘文静的肩说:“走,叫上李建成、李世民。我们到黄河岸边观察地形去。”  

黄河从丛山叠嶂中走来,在荒原上流去。她波涛滚滚、浩浩荡荡,一泻万里。龙门段上,嶙峋壁立,河水贯穿在两山之间,地势骤然下陷,庞大的河水从绝壁上摔下来,汹涌澎湃,狂涛乱卷,发出惊雷般沸腾的轰鸣。浑黄的河水闪着晶亮的泡沫,激射半空,形成茫茫银雾,笼罩在龙门上空。天近残秋,河水喷出的雾气,泠泠透人骨缝。李建成打了个寒噤,缩了缩脖子,说一声:“这里还怪冷哩!”  

骑在马上的李渊望着奔腾咆哮、云雾迷茫的龙门,爽朗地笑了,他马鞭一指,问李建成和李世民:“你们俩谁知道鱼跃龙门的故事?”李建成抢着回答说:“这事我知道。每年开春,江河湖海中的黄鲤鱼,都逆流而上来到这里,来的再多,但一年之中,能跃登龙门者只有七十二条。登上龙门,即有云雨相随,天上神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蛟龙,从此一飞冲天。”  

李渊含笑点了点头,他见李世民眼望滚滚河水沉默不语,问:“二郎在想什么?”  

李世民从浮想联翩中醒过神来,他远望苍茫的关中大地,一字一顿地说:  

“鱼跃龙门,雄踞关中,号令天下,我李氏就将成为代代相传、黄袍加身的真龙天子了!”  

李渊哈哈大笑道:“吾有此佳儿,何愁天下不定也!”  

回去后,李渊即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强渡黄河的问题。汾阳人薛大鼎认为从龙门渡河最为合算。过河后,占领永济仓,传檄各处,关中可定。李渊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但也有人表示反对,原冯翊韩城尉,河东县户曹任gui拜见李渊说:  

“我在冯翊为官多年,郡中豪杰多有结识,大将军给我一纸诏令,我就可以召他们归顺。义军若从梁山渡河,我必领人响应。大军兵指韩城,一直逼郃阳,冯翊太守萧造,乃一介文吏,必望风臣服。然后据永丰仓,虽未得长安,关中已定。”李渊见任知gui说得有道理,当即任命他为从二品银青光禄大夫,让他去冯翊、韩城一带去开展工作。  

八月二十一日,李渊军至壶口,预备建立水师南渡黄河。百姓闻听义军征船,积极配合,几天之内,竟征得木船数百只。二十四日,关中最强的小股义军孙华,在李渊的感召下,率兵自郃阳前来归顺。李渊大为高兴,令李世民率轻骑前去迎接。孙华被李渊任命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领冯翊太守,其部下也依次授官,又各赏以金银。孙华感恩戴德,自告奋勇,率军先渡黄河。  

此时,河南、山东一带发生水灾,饥民饿死者无数。瓦岗军主将徐世勣 率精兵五千人,东下攻占了黎阳仓,开仓赈济灾民,数十万饥民得救。瓦岗军趁机扩军,得强兵二十万。先后攻占了武安、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等山东大部地区。山东形势的变化,切断了屈突通南下的路线,使河东隋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李渊兵渡黄河时,屈突通未敢有所动作。在分析敌情会议上,李渊认为:屈突通精兵不少,相距五十里,而不敢前来与我军交战,足证明其畏惧怯阵。决定派左统军王长谐,率步兵六千,从梁山渡河,从韩城围攻屈突通。  

李世民认为此举有些冒险,不同意孤军冒进。但李渊不听,李世民遂遣部下刘弘基,史大奈率骑兵同行,以防不测。王长谐率兵至韩城,驻扎在饮马泉。屈突通不甘坐以待毙,于是派虎牙郎将桑显和率精兵五千人,乘夜色偷袭王长谐军。义军丝毫没有准备,仓促应战,损失上千人,幸亏驻扎在左冀的刘弘基、史大奈的骑兵从背后向敌军发起猛攻,桑显和支持不住,自绝桥梁,退回城中坚守。  

九月八日,冯翊太守萧造降,蒲津、中氵单二城皆降。李渊大军一时间扩充到近二十万人。将屈突通团团围困在河东。河东非比霍邑,城高壕深,且地势险要,凭河拦阻。李渊指挥将士攻了几次,都失败而归。李渊心中忧闷,又欲放弃河东,径直西取长安,但拿不定主意,于是召开将佐会议讨论对策。

◎灭了屈突通长安不攻自破

裴寂胸中虽无多少谋略,但交好李渊,官高位尊,于是第一个站起来发言道:  

“屈突通拥大军,凭坚城,若舍之而去,西取长安而不得,河东趁机袭我后,则腹背受敌,如何是好?不如先攻克河东,然后挥师西进。长安依恃屈突通为援,若灭了屈突通,长安不攻自破。”  

李建成认为裴寂言之有理,说:“城再坚也有攻破的时候,如若调集优势兵力,四面围攻,谅也破城不难。”  

李世民却深思远虑,反驳道:  

“与其在这与屈突通耗着,不如挥兵西进。兵贵神速,我军恃累胜之威,安抚归顺之众。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径直入关。长安隋军,必望风惊骇,智不及谋,勇不及取,且代王侑乃无能之人,攻取之如振动槁叶。如果留在这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坐废时日,一旦情势有变,众心离散,则大势去矣。况且关中义兵蜂起,未有归属,不可不及早去招安。”  

“我军西进,若屈突通从背后袭来,如何是好?”李建成问道。  

李世民轻蔑地说:“河东四面楚歌,屈突通龟缩城内,仅能自保,何足为虑,早晚会被我擒获。”  

李渊权衡双方意见,决定采纳李世民的建议,西进长安,同时为防不测,留下一部分人马,由李建成统率,监视屈突通。九月十六日,李渊率主力部队进入朝邑,统帅部驻扎在长春宫。关中士民前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  

李渊的妻侄窦轨,也率兵千余人,迎谒于长春宫。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等关中起义军,皆向李渊请降,李渊一一接见,亲自抚慰,任命官职,让他们各居其所,统归李世民指挥。  

在军事安排上,除李建成、刘文静率王长谐等各军数万人屯驻永丰仓,守潼关,防备屈突通等东方隋军外,派李世民率刘弘基等数万人进攻渭北地区,彻底扫清长安外围隋兵。李渊则亲率大军,形成对长安的初步包围。  

李世民已拥兵十万,他年纪虽轻,但为人豪爽,赏罚分明,作战时身先士卒,吏民和义军归附如流。进攻渭北隋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司竹。  

李世民率军进阿房宫城稍事休整。军帐内,李世民排开盛宴,招待新入伙的一班关中游侠。这些人俱为勇悍死士,一见面,就被李世民拜为亲军校尉。  

交趾太守丘和之子丘行恭,身长九尺,虎背狼腰,擅长近战肉搏,李世民委之为步军先锋;侯君集使一把快刀,身轻如猿,最喜偷袭侦察,为探军头领,其他如公孙武达、郑仁泰、李孟尝皆身怀绝技,手段不同一般。  

李世民平生最喜和豪侠们交往,如今一班意气相投的朋友围坐一桌,自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慷慨激昂。酒至二八盅,天下英雄没有入他们眼里去的。  

酒喝得差不多了,丘行恭欺侯君集身材矮小,面皮焦黄,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走到他跟前嘲笑道:  

“常听人说你人虽瘦小,不值一提,但却如夜鼠一般,穿门入户,将钢刀置于人枕上,讹人钱财,可有其事?”  

侯君集在座位上欠了一下身子,眯着眼不理他。丘行恭更为得意,嘲笑道:  

“鸡鸣狗盗之徒,欲随李公平定天下,赚得封将入相之位吗?”  

侯君集抬起头,冷冷地说:“我知道你出身于太守之家,也算一个贵门。今幸同为李公门下,不然,凭你刚才几句话,我早叫你脑袋搬家了。”  

“你窟窿不大,口气不小!”丘行恭伸出铁爪般的大手,探过身子欲来抓侯君集。  

侯君集人影一闪,已藏于李世民身后,他冲着丘行恭笑道:“丘八将军,摸摸你的后脖颈吧!”  

众人一听这话,方注意到丘行恭的后脖领上不知什么时候已插上一把雪亮的匕首。众人哈哈大笑。丘行恭急忙伸手向脖子后一摸,从衣领上拔下一把匕首来。匕首一拃多长,一道血槽,两排锯齿,闪着蓝光,上镶“侯记”两个小字。丘行恭顿觉脑后发凉,嘴也结巴了:  

“侯……侯校尉,你啥时候把它插在我衣领上的?”  

侯君集大笑道:“你已经死过一回了,还问这事干啥!以后记住,尊敬我侯君集就行了。”  

一个小插曲,大大活跃了酒场的气氛,李世民提议大伙连干了几觥,并带着酒意,躇踌满志地说:“天下是武功换来的,众兄弟绝技在身,只要团结一心勇猛向前,何愁天下不平!”  

“平了天下,我等都跟着李公当王爷做将军!”众武夫叫嚷起来,大脑兴奋,又吆五喝六地开始猜拳行令。不长时间,七、八瓮美酒,已喝得底朝天,李世民也醉醺醺地舌头僵直,说话咬不清字眼。这时,军帐外阔步走进一个人,见满目狼籍,人员东倒西歪,皱了皱眉头。李世民见状,忙走过来,拉住来人的胳膊——“舅兄,你如何现在才来?”  

“借一个清静的地方说话。”——来人是长孙无忌,晋阳起兵之初,他自告奋勇,四处云游,为李世民招纳关内才俊。两个人手拉手到了偏帐,长孙无忌兴奋地说:  

“这下好了,关内二个最有才学的文士让我给请来了。”  

“是谁?赶快领我去见!”  

长孙无忌道:“乃临淄房玄龄,杜陵杜如晦。此二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玄龄善于谋略,如晦能当机立断,得此二人,天下就得了一半了。”李世民大喜,扯着长孙无忌向帐外跑——“快领我去见!”  

帐外不远的大树下,但见有二人立在那儿。其一人年约三十以外,身着蓝丝绸大褂,白袜云履,策杖而立。另一个年约四十,身体微胖,面如紫蟹,手拿团扇,正站在那里左顾右盼,军营之中,好似山中看景,显得悠哉悠哉。  

李世民带着酒意,满面笑容迎过来。军帐里饮酒的丘行恭等人听说来了两个高明贤士,都跑来看新鲜。李世民老远就伸出手来,嘴里叫着:  

首节上一节12/10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