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法宪回忆录 第12节

我们把这个方案报告了林彪,他表示同意。我和梁兴初当即找了政治处的几个宣传员,还找了当地的几个老百姓,一齐把我们的话传上去。最初他们死不开门,后来我们又喊话说,你们除了投降,是没有别的出路的,如果你们不缴枪,我们就开炮了,我们一炮打进去,你们就全完了。其实当时我们没有炮,这叫“兵不厌诈”。这下他们答话了,要我们再等一下,让他们考虑考虑,商量商量。我们说,好,但要快,限他们一小时,天黑前如果不投降,就要坚决消灭他们。我们还再一次保证说,只要他们缴了枪,就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家各走各的路,不然一到天黑,我们就开炮了。很快,他们就答应了投降,并打开了窑洞的大门。

看到他们打开窑洞的门,梁兴初和我带着十几个人就上去了。为防止他们捣鬼,我们在下面架起了机枪。他们放下了枪,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地下去了。就这样,一百二十多人全部缴了械,一共缴了六`七十支枪,其中有驳克枪,花机关枪(冲锋枪)。这些人,包括团总在内,当场统统都放走了。那些团丁大都是胡子兵,年轻的不多。

在缴来的枪中,有一支很好的驳克枪,梁兴初看到后拿起来用手一顶,想试试枪好不好,不想“叭”地一声枪响了,把他的手打了个窟窿,鲜血直流,把手打残废了。当时是大意了,没有注意到那支枪是上了顶瞠子弹的。手一顶枪口,当然就响了。以后纵队卫生部派人来把梁兴初的伤口包扎好了。这是我们离开哈达铺以后的第一次战斗,也是一次没有打枪的战斗。

从三岔镇出发,走了三天,就听说前面红一团在青石嘴消灭了马鸿逵的一个骑兵团。因为敌人没有想到红军竟然来得如此迅速,没有准备,才在一团的突然袭击下很快被消灭了。一团缴获了不少的马和枪,还抓了不少俘虏。我们这时也提高了警惕,防备“马家军”骑兵随时可能的袭扰。同时我们打骑兵的信心增强了,觉得打骑兵并不困难,骑兵也并不可怕。但是我们二团在北进的途中,一直没有和“马家军”的骑兵遭遇上。

二十五` 到达陕北根据地

在继续前进两`三天以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我们终于到达陕北的吴起镇,胜利完成了整整一年的长征,完成了红军这次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

吴起镇是个小镇子,地处黄土高原,石头较少,镇上大都是用土砖垒起来的房子。另外,还有一些窑洞,街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也没有卖东西的,但却看到了墙上写有“红军胜利万岁”`“共产党万岁”`“苏维埃万岁”等标语。看到这些标语,我们不禁喜泪交加,我们明白终于到达了陕北根据地,即将与陕北红军会师。虽说吴起镇只是根据地的边缘,是一个“赤”“白”交界,你来我往的地区,到处都是断垣残壁,人烟稀少,但当时给我们的感觉却是:我们终于到家了!

经过吴起镇,我们来到二道川住下,准备在那里休息几天再往前走。就在这时,“马家军“约四`五个团的骑兵队伍,已尾追我们到达了头道川,并在那里袭击了我们的后续部队,抓走了我们的一些人。支队领导赶紧组织部队,准备进行反击。

我们二团的部队首先赶到阵地。上级就命令我们沿梁上进入头道川,堵截敌人,掩护整个部队进入根据地。骑兵在山上行动不便,只能沿着沟跑,所以我们居高临下,守住了阵地。

之后,二团的部队往前去了,我与邓华在山梁上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的动静。一股敌人突然从后面摸了上来,等我们发现这个情况时,他们已经上了山梁。我们的身边已没有了自己的部队,只有几个警卫员和通讯员,想从容撤走都来不及了。我们拔腿就跑,一连翻过两个川,并在两个山梁之间来回奔跑,终于从敌人的间隙之间冲了出来。幸亏当时我们年轻,跑得快,而骑兵在山上又无用武之地。接着,我们的部队很快就把敌人挡住了。邓华的一个叫刘家才的警卫员,把一支二十响的驳克枪丢给了人家。回来后邓华处罚了他,把他调离了团部,但整个部队没有受到什么其它的损失。

由于尾随在后面的这些“马家军”对我们的威胁越来越大,在中共中央机关和支队部都到达了吴起镇以后,毛泽东下决心要砍掉这条尾巴。十月二十日,陕甘支队一纵队的一团`二团`四团`五团在毛泽东`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先将马家军的四个骑兵团诱入洛河河谷地带,我们一阵猛烈攻击,就将敌人打得落荒而逃。经此一战,“马家军”的骑兵队伍就退回了甘肃,从此再也不敢向陕北进犯了。

这一仗,我们一纵队共俘获“马家军”三`四百人,还得到了四`五百匹马和几百条枪,仅我们二团就缴获了一百多支枪和上百匹马。我们团长`政委等团里的主要领导和各营营长都换上了好马。

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写了一首诗来表扬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打完这一仗,部队稍事休整,就沿着洛河东岸继续向东南前进。路经保安西部时,看到洛河西岸山上有个寨子,驻有国民党地方保安团好几百人。这个寨子就像江西宁都的翠微峰一样,是国民党长期留在陕北根据地的一个据点。由于这个寨子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因此陕北红军一直没有把寨子里的敌人消灭掉。我们路经洛河东岸时,纵队部通知我们先不要管它,因此我们也没有去动那个山寨。

部队又继续往前走了五`六天,来到了套洞地区。部队奉命在这里停下来进行休整。这里已经是陕北根据地了,人家也较多,再也不愁没有粮食吃了。在经历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以后,我们到这时才更加感受到,只要有了根据地,什么都能有办法。

通过介绍我们得知,在一九三四年,以刘志丹为司令员,谢子长`高岗为红军政委的红二十六军创建了这个陕北根据地,包括了二十个县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一九三五年五月,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七军在陕北的李家岔会师,刘志丹任前敌总指挥。九月,红二十五军在徐海东`程子华的率领下,自豫西来到陕西安定与陕北红军会合。不久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组成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任司令员,刘志丹任副司令员,程子华任政委,高岗任政治部主任。据说毛泽东是在哈达铺的邮局找到国民党的一些旧报纸,才从报纸上知道陕北有一大片苏维埃根据地,而且刘志丹和徐海东也都在那里,这才下决心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来到陕北的。

不过,当时我们在下面的同志并没有见到十五军团的同志,因为他们住在洛川的那一边,相隔还比较远。只是领导同志之间保持着接触。

在套洞地区休整时,上级给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我们已经整整走了一年,历经十一个省,没有休息,部队相当疲劳,因此第一个任务就是好好休整,恢复体力。第二`加紧整训,增强政治`军事素质,提高军事技术,提高政治觉悟,准备同陕北红十五军共同迎接新战斗,粉碎敌人新的“围剿”。第三`调查了解陕北人民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陕北根据地扎下根来,同红十五军团一起巩固和发展陕北根据地,使之成为全国抗日的前进基地。第四`向红十五军团学习,发展和巩固兄弟部队之间的团结友谊,搞好和他们的关系,协同作战。第五`当时蒋介石正在部署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要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争取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另外在休整期间,我们还进行了一项重要工作,整编部队。根据军委命令,陕甘支队一纵队和三纵队(即原红一方面军的一军团和三军团)合编为中央红军一军团,原一纵队纵队部和三纵队纵队部的一部分合并为一军团军团部。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副军团长陈光,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政治部副主任罗荣桓。军团下面恢复师的建制,由原来一纵队的一团和三纵队的十三团,加上新组建的三团编为红一师,师长陈庚,政委扬成武,副师长扬得志,参谋长耿彪,政治部主任谭政。原一纵队的二团`四团`五团编为红二师,师长刘亚楼,政委萧华,副师长李天佑,参谋长钟学高,政治部主任邓华。原三纵队的十团`十一团和十二团,组建成为红四师,好象师长由陈光兼,政委彭雪枫,这个我记不太清楚了。

我当时的名字还是叫吴文玉,被任命为红二师二团的政委,接替了邓华的工作。团长是李英华,参谋长是胡发坚。邓华被调任红二师政治部主任。部队整编后,每个团都有一千多人。如我们二团整编后有七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警卫排,其它团的兵力也和我们差不多,有的还更多一点。

在军事训练方面,当时红一军团教育科长陈奇涵和副科长孙毅专门来我们师坐镇帮助。他们在军事训练上很有经验,天天从班教练`排教练`连教练,一直到军容`风纪等各个方面,对部队进行全面训练。这是我们自离开江西以来,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正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同时,我们对部队还进行了政治教育。重点是总结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经验,使大家理解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目的是让大家明白,在经历了长征这一重大考验以后,我们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将无所畏惧。

陕北根据地的群众对我们非常热情,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积极给我们腾房子,打扫卫生,帮我们烧水`做饭。行军时,他们主动给我们带路,帮我们挑担子,并牵着驴子`推着小车帮我们送东西。伤病员也有了寄托的地方。大家都非常感动。我们队伍一到驻地,地方政府就为我们准备好了粮草。

只要头天同当地村长联系好,队伍一出发,带路的人和帮助运东西的马`车就都来了,过去我们是一边行军一边开展扩兵工作,现在则由地方政府负责动员补充兵源,总而言之,到了陕北后,我们许多事情都可以依靠有关组织和地方政府去搞。我们逐渐同陕北人民真正打成了一片,军民亲如一家。

陕北人民做的这一切,也促使我们更加尊重地方政府,爱护人民群众。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陕北人民的风俗习惯有一些和南方不一样。比如说对商店主人的称呼,在南方我们一般尊称人家为老板或老板娘,但在陕北这样叫就不行,因为这里只有开妓院的人,才称之为老板,对别的买卖人应当尊称为掌柜。

再有,我们在南方到了宿营地,就下人家的门板,对人说,借个板子睡睡觉,但在北方这样就不行,一说这话,一些年轻妇女就都跑了,会以为你要对她有什么不规矩的行为呢!还有,陕北窑洞的门上都吊着一个铃,你要进去,就要先拉响这个铃。虽然他们窑洞的门都是敞开的,可如果你不拉响那个铃,不经许可就跑到里面去,人家会不高兴。另外,陕北的窗户纸都是糊在外面的,这个纸不能随便碰破,碰破了他也会不高兴。

另外,陕北地区水源贫乏,没有水井,人们吃的大都是河里的水,他们的窑洞大都建在山沿上,但水在沟里。挑水就要从沿上下到沟里去,或是人挑,或是用驴子驮,这一上一下,要走好几里路,很辛苦。了解到这些风俗习惯之后,我们就及时对部队进行教育,群众对我们好,我们就应当更加爱护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我们就让大家多帮助老百姓挑水,每天都要注意把他们的水缸挑得满满的。

这个时期,部队的政治机关发动广大指战员做了大量的群众工作,宣传党中央`宣传中央红军`宣传长征的胜利`宣传发展和巩固陕北根据地的意义。部队还经常派人到群众中去检查纪律,征求群众对部队的意见。我们还经常以连为单位与各个村子开联欢会,战士们自己演点小节目,并与群众一起搞活动,做游戏,打篮球。地方的青年学生也不时跑到部队来打篮球。可以说,军民之间真正是鱼水情深,关系十分融洽。

有了根据地,粮食`蔬菜`肉类等都有根据地群众供应,使得部队的生活比长征时好得多。战士们吃得饱`睡得好,晚上睡觉,白天训练,体力逐渐得到了恢复。另外,部队也得到了充实。大家都情绪高涨,朝气蓬勃,信心百倍。

不久,冬季到了。由于部队基本上都是南方人,一开始对北方的冬天睡热炕不大习惯,因为在南方都睡床。不过慢慢地也适应了。长征路上,大家穿得都很单薄,这时候上级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套棉衣,布是陕北当地土制的,里面是羊毛,没有经过硝制处理,一穿毛就跑到外面来了。尽管这样,大家还是感到非常温暖。团以上干部还每人发了一件羊皮大衣,也是毛茸茸的。此外,每人还发了一双鞋子,没有被子的也补发了被子,只是衬衣裤没有解决,因为一时赶制不及。总之,所有一切,都比长征路上好得太多了。

长征结束了。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日我们渡过江西的于都河开始,到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到达吴起镇,我们整整走了一年。我们先后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建国后撤销)`甘肃和陕西十一个省。近年来有文章说,红军长征共经过了十二个省,因为在青海也发现了红军经过时所写的标语,但那可能是红四方面军所写的。红军行程两万五千里,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我们长征到达陕北后,一个同志用原有的曲子填上新词,创作了一首歌。这首歌实际上是对红一方面军整个长征的总结,因为各个方面军所走的路线不相同,经过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我忘记了那首歌是红一军团政治部的什么人写的了,但由于它的曲调比较上口,当时流传很广,我们红一方面军的同志差不多人人都会唱。

记得这首歌的歌词大意是:中央红军胜利反攻,出发自江西,十二月长征,历经险山和恶水,战胜白军与团匪,转战十一省,行程两万五千里,大小五百余仗,溃敌四百一十团。英勇的红色英雄,无坚不摧,终于到达陕北苏区,会合红十五军团,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胜利向前进!

第四章`战斗在陕甘宁边区

一`直罗镇战斗

我们到达陕北时,中华民族正面临严重的亡国危机。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我国东北之后,正进一步入侵华北。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蒋介石却坚持反共,坚持“攘外心先安内”的方针,拒绝对日作战,说什么“和平未到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为此,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指出‘抗日反蒋是全中国民众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然而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抗日要求,在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加紧部署兵力,准备对陕北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

这次“围剿”,蒋介石以东北军为主攻,共两个军`五个师,兵分两路。一路是第六十七军王以哲率领的第一一七师,沿洛河经黄陵`洛川向富县北上。另一路则是第五十七军军长董英斌亲自率领的,由第一0九师`第一0六师`第一0八师和第一一一师组成。这一路,董英斌以一0九师为前卫,让一0六师`一0八师`一一一师依次跟进,从甘肃庆阳出发,经合水进入陕甘交界的太白镇后,沿葫芦河急速向鄜县(今富县)东进。这两支进攻部队一个由西向东,一个由南向北,其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合围在洛河和葫芦河之间的地区。

毛泽东审时度势,决心在陕西鄜县的直罗镇打一个歼灭战。为打好这一仗,他亲自组织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十五军团的战前准备工作。林彪和徐海东等人则多次实地侦察地形,准备战场。他们一起研究制定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和计划,考虑周到细密,对敌人行动了如指掌,整个战斗计划完善无隙,是我们到陕北后最有组织最有准备的一次战斗。一切完全按照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和计划进行,打得干脆利落,犹如是一九三0年十二月在江西龙冈粉碎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那样漂亮的一次歼灭战,一切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上旬,我们开始进行战前动员。首先,红一军团召开团长政委以上干部会议,林彪`聂荣臻`左权在会上讲了话,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红一军团的战斗任务作了传达和布置。

第一步就是地形侦察。按照分工,我们红一军团主要看的是葫芦河以北的梁上地形,而红十五军团则是在河的南边梁上侦察,军团长林彪率领各师师长及各团团长着重侦察了直罗镇至黑水寺及和尚塬一带的地形情况,把每一个山坡`小河`水沟`树林`村庄都侦察到了,大小道路也搞得一清二楚。林彪一边看地形,一边对部队的行动任务作了具体部署,详细规定了各部队隐蔽`伏击和进攻的出发点,明确了攻击目标。

看完地形,团长李英华回来告诉我,说那里的地形好得很。从黑水寺到直罗镇之间是一条大川,最宽的地方两边相距一至二公里,最窄的地方仅五`六百米。川中有条葫芦河,河水不深,早已结了冰。沿川边修筑有一条公路,公路的两边是黄土高山,山上草多树多,很适宜隐蔽和集结部队。敌人如果沿着这个川的公路行进,就很好打。我们可以在那里以逸待劳,诱敌深入,等于是做好了一个口袋让敌人往里钻。

李英华说,林彪和刘亚楼告诉他,陕北游击队已开始在黑水地区假阻击`真诱的行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还准备派一个主力部队前去,以引诱敌人进入我们预定的合围地区.引诱的办法就是“如果敌人不前进,我们就主动袭击他们,等敌人一靠近,我们就马上退却。这样边打退,一直退到直罗镇为止。这是我们过去经常运用的诱敌深入的策略。

他还告诉我,这次战斗准备两面夹击敌人。我们红一军团由毛泽东亲自指挥,埋伏在葫芦河以北的山上,红十五军团由彭德怀指挥,埋伏在葫芦河以南的山梁上,等敌人进到直罗镇后,我们从南北两面同时发动攻击,把敌人消灭在直罗镇的川中。李英华最后强调说,这是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等人的集体决策,这个战斗计划暂时还不能往下传达,但要准备好打这一仗的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对敌情作了侦察。南面的敌人有几个师,北面的敌人有几个师,哪个师在前面,哪个师在后面,各个师的大致装备`战斗力如何等等都摸得清清楚楚。

最后,大家对民情也作了分析,认为这次战场是选在我们根据地的边缘,背靠陕北根据地,我们是民心所向,保密条件也好。而国民党军队来到这里则是完全孤立的,等于是聋子和瞎子。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打好这一仗的有利条件。

总之,直罗镇战斗,从军事训练`后勤安排`形势教育`政治动员`战场准备`地形侦察`敌情研究,一直到部队的行动部署,都事先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是事先组织`准备得最为充分的一次战斗。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二日,即战斗开始的前一天,红二师师长刘亚楼`政委萧华`政治部主任邓华`参谋长钟学高召集各团团长`政委开会,又一次讲了敌情`地形情况之后,传达了军团给二师的主攻任务是从北面的山上向直罗镇发起攻击,二师三个团,包括二团`四团和五团齐头并进,共同攻击,是主攻部队。师里要求各团一定要做到猛打猛杀,犹如猛虎一般扑向羊群,坚决完成自己的战斗任务,坚决消灭敌人。

我们负责打的是东北军一0九师,也就是董英斌率领的那一路敌军中最前面的一个师,这个师的师长叫牛元峰。如果我们把这个一0九师消灭了,后面的三个师很可能就不来了。师里要求各团把自己所担负的战斗任务,向自己的部队交待清楚。首先要向共产党员和排以上的干部把这次战斗的任务`胜利的条件等都讲清楚,要大家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任务,多抓俘虏多缴枪。现在伤兵有卫生机关收容,粮草有群众支援,军队已无后顾之忧,因此一定要猛打猛杀,坚决拿下直罗镇,彻底消灭第一0九师全部。

从师里开会回来后,我们立刻召集排以上干部会议,对师里的指示精神作了传达和布置。晚上,李英华`胡发坚和我三人睡在一起,大家议论`商量第二天怎么出发,怎么行进。

十月十三日凌晨两点钟,我们就起床吃饭,准备出发。出发前,我们又集合全团队伍进行了一次战前动员,告诉大家当天作战的主要任务和应注意的事项。李英华在前面跟着师部一起前进,以便就近接受任务,而我则带着部队走在师直属队的后面。部队战士穿着都是羊毛棉衣,任何人都不带包袱毯子,轻装前进,战士们走得很快,当我们走了将近五十里路,到达了指定的埋伏地点时,天还没有亮。当时天上正下着小雪,山上一片白雪皑皑,山下川里都是冰。我们静静地待在山头后面的雪地里等待命令。根据命令,不准点火`不准抽烟。军团`师部领导,包括林彪`刘亚楼`萧华和团长李英华都在山上。

就在我招呼好队伍之后,李英华跑回来告诉我:“毛主席也来了,正在上面和林彪`聂荣臻他们在一起。”我惊讶地说:“啊,毛主席也亲自来指挥了!”

李英华告诉我,他是专门下来告诉我这个消息的,马上还要上山去和林彪`聂荣臻`刘亚楼`萧华他们在一起,等接受完任务后,就回来带队伍。

一听说打仗,大家都很高兴,但陕北的冬天实在是太冷,冻得够呛,时间一长,大家就冻得直打哆嗦。一方面精神上很兴奋,但另一方面冻得实在不行。坐在隐蔽的地点,身上穿着的棉衣好像根本不管用。只想起来活动活动。可一走就会有动静,又不行。最难受的是两只脚,冷得生疼。怎么办?只有自己拿手去搓,有的直接用雪来擦脚,结果越擦越热。后来大家都用雪来擦脚擦手,才总算是保护了我们的手脚没有冻坏。

在待机的过程中,战士们十分着急,都说要打就快打嘛!天太冷了,这样干等着太难受,冲下去算了。我们不断地做工作,要大家耐心等待命令。同时还明确规定:第一`要注意保密,不要大声喧哗;第二`不准点火柴,不准冒火光;第三`每个人都要用自己手巾系在左手上,走路时一个跟着一个,不能掉队。

首节上一节12/9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