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拒做炮灰 第56节

  她很清楚镇北王父子间名存实亡,关系不睦,可仗着穆晋轩受陛下宠爱,所以也没将注定要死的镇北王当回事,可早知道镇北王要当摄政王,她会早早讨好奉承了。

  为什么这一辈子什么都变了?陶元景提前几年来到京城高中探花,该死的镇北王没死成了摄政王,本该意气风发的穆晋轩却成了废人瘫痪在床上。

  陶玉珠觉得天眩地转,对未来和自己的命运终于迷茫起来。

  ***

  元景依照穆安成的交待,选择了一个适当的时候将水泥的存在,告诉了工部左侍郎俞大人,也就是俞霄的伯父,当然俞大人并非投靠镇北王的,但相比起原来的工部尚书,这位俞大人到底是能干实事的。

  水泥的出现让俞大人看到了自己升官的前途,对于陶元景这个侄子的好友更有好感了,这天他连忙叫来元景:“快,跟本官进宫,陛下和摄政王要我们进宫详细说说这水泥的作用。”

  得,元景知道这是在走程序,将水泥正式亮相于百官之前。

  原本元景将水泥弄出来就交给穆成安全权处置,没想贪这份功,毕竟他也是照搬后人的成果。

  只是穆成安却不这样想,这份功劳是元景一人的,谁也别想贪掉,大夏的百姓也该记住陶元景的名字。

  于是这才有俞大人在朝堂上进献水泥一物的出现,穆成安当堂表示重视,让水泥的制作者为大家讲解水泥的功效。

  元景理了理官服,随同俞大人一起进宫,顶着众多官员的目光,落后俞大人几步上前行礼,刚要跪下就被叫起,那声音自然是元景再熟悉不过的穆成安的声音。

  “你就是去年的探花郎?果然好相貌,听俞大人说水泥正是由你带着工匠制作出来的,就由陶大人来给大家说一说水泥为何物吧。”

  元景不知该作何表情,有这样夸人的吗?当着别人的面夸他好相貌?

  可其他官员却觉得再正常不过,他们还记得去年殿试的情景,这探花郎就是由先帝钦点的,没想到一年多过去,这探花郎长开了后更加出色了,让人见之难忘,如果这水泥真能发挥大作用,这位探花郎要高升了。

  元景只能跟着穆成安作戏,当成第一次见摄政王,扯开嗓子,用那清润的嗓音开始介绍水泥的作用,可用来铺路,坚比石块,可用来筑堤,牢固程度与投入成本都非以往能比,还可以用于修建房屋建筑诸如此类,用途广泛。

第089章

  俞大人在元景介绍完后补充道:“说得再多,不如亲眼见识一下,摄政王和各位大人可前往工部作坊一观。”

  摄政王当即说:“好。”

  其他大人能说什么?当然说好了,跟着摄政王一起去工部实地查看水泥的作用。

  元景作为一名六品小官老老实实地跟随在大队伍后面,不过摄政王时不时地会将他叫到前面问几句话,从头到尾都没有冷落了他。

  官员们知道了,这位探花郎真的入了摄政王的眼,等水泥真的发挥大作用,探花郎肯定前程似锦,之前消下去的想招他为婿的念头又冒了出来,决定事后打听一下,探花郎可订亲了。

  俞大人早命人铺了一片水泥铺的路段,还有浇筑好的一块块水泥板块,走在上面的官员无不惊叹,得知这东西成本又极低,纷纷赞起探花郎来,不用说,他肯定会得到摄政王的重用。

  有专人测试水泥板块的坚固程度,还有水泥路的承载程度,测试结果无一不表明,水泥是非常理想的材料,等他们见到水泥是什么样的东西又是如何铺路的时候,更是惊叹不已,这东西也太方便了点吧,对于水泥的推广以及用于修筑堤坝当然大力支持。

  再回宫,摄政王就将俞大人提到工部尚书的位置上,替换下原来那位占着茅坑不干事的老尚书,并命工部全力生产水泥,第一个任务是先配合人在江南省的沈大人修筑堤坝。

  工部立即投入了火热的生产,原本挺清闲的工部,也变得异常忙碌起来。

  元景也跟着忙了好几个月时间,一直到年底,这一事情才告一段落,他也趁机学了不少东西,理论他在行,可操作实践上的事却不如工部的诸位大人,这期间还跟着其他大人去了江南现场考查当地的水利情况。

  他前去江南省的时候,陶家有不少媒婆上门想给探花郎说亲,陶家的三个长辈都挺心动,然而他们对京城的官员两眼一抹黑,任媒婆将那些人家吹成了花,他们也没敢应承什么,因为对那些人家都不知根知底,哪敢答应下来,只推说这事还得等他们儿子(孙子)回来再作决定。

  等元景从江南回来,连家门都没进,就让乌一将他带去了一座宅子里,如果他没看走眼的话,这宅子就在镇北王府的隔壁吧,毫无意外,他在这里见到了穆成安。

  元景毫无危机感,看到穆成安还很高兴地跟他打招唿:“原想回趟家洗漱一下,再看有没有机会去找你,没想到被你抢先一步。”

  当着别人的面元景挺守规矩的,可私下里,元景跟堂堂摄政王就很随意了,这让有阵子没见到元景的摄政王心情好了点,可想到那些快将陶家门槛踏破的媒婆,穆成安的脸又黑下来了。

  乌一早熘了,人在江南随行保护元景的时候,就收到京城这边的信,隐约知道第一时间将他带到这儿的原因,所以这种事情他不掺合了,闪了。

  元景可不知道,但看得出来穆安成不高兴,又凑近了些,伸手扯了扯他的脸皮,捏出了一个笑脸:“要多笑笑,不然老得快。”

  穆成安圈住这人的腰将他禁锢自己怀里,咬牙切齿道:“是啊,我老得快,不如某个风华正貌的探花郎,让许多人家想招为女婿。”

  元景露出诧异之色,原来是为了这件事不高兴,可明明之前不是说好的么:“是我离京期间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不高兴了?”

  “是啊,本王的探花郎要貌有貌,要才有才,最近水泥在修筑堤坝上又发挥重大作用,所以不少人家包括勋贵都想抢你为乘龙快婿。”

  江南省的消息已传回京城了,修筑的堤坝结实又牢固,在百姓中收获许多赞誉,人人都知道,元景这回立了大功。

  元景一回京城就被带到这儿,还没来得及在京城中走一走,所以都没发现,有几条街道也铺上了水泥马路,如今正成为京城中的一个奇观,引得许多达官贵人和老百姓前去走一走踩一踩。

  所以元景成了热门人物。

  “噗,好酸。”元景笑起来,原来是醋上了,见穆成安的脸又要黑上了,赶紧安抚,“我会找个时间跟我爹娘说清楚的,原本的计划是想等元泽再长长大,等他将来娶妻生子陶家有了后,我再说什么对家人来说打击会小一些。”

  穆安成其实知道怪不得元景,元景年纪虽小,却不是那种游移不定的性子,既然当初说了不会成亲,就不会碍于家人的压力而反悔,他对这个少年向来有信心。

  好吧,他其实也承认自己是吃醋了,不能光明正大地告诉别人,探花郎陶元景是他穆安成的人了,谁也别想抢走。

  想想陶家的情况,穆成安又心软了,摸摸怀里人的发顶说:“算了,谁让我比你年长,年长的人就要吃些亏,你家里还是按照你的计划来吧,只要将上门的那些媒婆都推了就行了,我看了碍眼。”

  “真的?”元景讶异又感动穆安成的妥协。

  “这还有假?”穆安成挑眉,“要不我收回这话。”

  元景忙讨饶:“是我不该怀疑你的心情的,就按你说的去做,等到元泽成亲,我保准跟我爹娘和奶奶说清楚,不,到时不用我说,将你往他们面前一带,就什么都不用解释了。”

  穆成安轻笑起来,心情阴转晴这是这么快,只要看着这人,他的心情就能好起来。

  “我看把他们吓坏还差不多,那真不用解释了。”

  “胡说,我爹娘他们才没有这样软弱的。”

  “好,你说什么都行,都依你的。”铮铮汉子,就被元景化为绕指柔,以前从没想过会有这一日,可到了这一日却心甘情愿,恨不得将所有一切捧到他面前,所以舍不得他有丁点为难。

  元景跟穆安成说了好一会儿话,诉了分离的相思苦,穆安成才叫来乌一将元景送回去。

  穆安成没告诉元景,明日陶家会有一个惊喜。

  这次江南省的事,有过就要惩,有功也该奖,所以嘉奖元景的圣旨明日就会到达他府上。

  元景还什么都不知道,依依不舍的跟穆成安道别,又匆匆往家赶,在江南省待了一个多月,他也想家人,陶家人这晚自然欢聚一堂兴高采烈,犒劳元景好好吃了一顿后,就赶他回去赶紧休息,劳累了一个多月,回来明显瘦多了。

  元景想着过两日再提他媒婆上门一事,于是稍作休息又练了会大字练了会儿功后,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打算在家休息一日,第三天再去工部报到。

  上午巳时,外面有了动静,门房慌张又惊喜地前来传讯:“有圣旨到咱府上了,老爷太太们赶紧接圣旨,还有大少爷。”

  陶家立刻忙碌起来,接圣旨,这还是第一遭,等香案摆上,天使进了陶府,元景虽然有点惊讶,但也猜到了,很可能与水泥一事有关,这是等到江南事了等到大家看到水泥的功效,这才有嘉奖上门。

  跪地接圣旨的时候,元景还有闲心想,昨天见成安的时候居然什么都不跟自己说,摆明了是想给自己一个惊喜吧。

  果然,听完圣旨的内容后,元景和整个陶家都惊喜极了,不仅有对元景的嘉奖,封了他一个正二品的男爵,同时官升两级,成为工部正五品的员外郎,并恩封他的家人,祖母宋氏为淑人,母亲小宋氏为恭人,赐诰命服。

  老太太和小宋氏听懂圣旨的内容,喜极而泣,连忙谢恩,陶大勇也晕乎晕乎的,还是在管家提醒下给传圣旨的天使递了装银票的荷包,送走天使后,陶大勇都还没回过神来,有种在做梦的感觉。

  “大勇,看,这是娘的诰命服。”

  “相公,我也是恭人了。”

  “哎哟,这下咱家就大勇一个白身了,这下可怎生是好?”老太太突然想起来,拍腿叫起来,至于小孙孙陶元泽,将来读书考功名,自己挣出身去,可陶大勇却没办法了。

  陶大勇还是乐呵呵的,被小宋氏掐了一把立即清醒过来,看到眼前娘和娘子都捧着诰命服,圣旨还在香案上摆着,总算知道不是在做梦了:“娘,没关系,就算儿子是白身,可走出去那也是正二品男爵的爹。娘,元景,咱们快将圣旨供起来。”

  他们家其实都不太懂,不过来京里添置的下人基本都懂的,所以很快将这些事处理好,陶元泽也知道今天家里有喜事,同样高兴极了。

  前脚天使离开陶家,后脚京城里便传开了,那些勋贵文武百官都知道,陶元景从江南省回来了,并且还加官进爵了,一个才十五岁的少年,活成了所有人都羡慕的人生赢家,谁能比得过他?他可是从农家寒门走出来的。

  随后不少人家上门来祝贺,狄家当然是少不了的,狄毓早早就带着他娘备的礼上陶家的门了,平时元景没空,他倒是跟陶元泽关系处得不错,两人时常一起习武。

  陶家好好热闹了一日,元景才去工部走马上任,工部的老大对元景和颜悦色,可以说他这个工部尚书的位置,也有几分元景的原因在里面,再说也看得出摄政王对元景的看重,所以不会跟摄政王逆着来,小皇帝才一岁,等他成年接手朝政大权,至少还有十几年,谁想不开了要跟摄政王对着干?

  其实摄政王接手朝政的这半年时间,朝堂的风气清新多了,可以说比先帝在位的时候要来得政通人和。

  反倒是元景自己这一天有点心不在焉的,昨日的架势已经让他见识到,他陶元景现在在别人眼里就是个香饽饽,将他拉拢过来非常合算,所以前来祝贺的不少人言语里都透露了与陶家结亲的意思,就连陶元泽这个才八岁的小不点居然也有人盯上了。

  这让元景压力山大,但古代环境和现代不同,这里讲究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婚生子是所有人都应该要走的一条道路,如他这般不想成家的,属于异类中的异类,他这世的爹娘肯定接受不了,更别说疼他至深的老太太了,只怕要将老太太吓昏过去。

  唉,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就算没穆成安,他也不可能找个女人成亲生子,经历了两世,他非常明白自己的性向了,哪怕是相敬如宾也做不到,别的方面他都愿意妥协,可唯独这点不行。

  揪掉几根头发,元景跟同僚们道别,下班回家了,他得想个迂回点的法子让家人早点接受他不能成亲生子的情况,也许这件事,他还要找穆成安来配合。

  正这样想着,乌一带了张纸条过来,上面写了个地点与人名:

  白马寺,慧能大师。

  元景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穆成安真是急他所急,他想的也正是这样的法子,而成安在白马寺又有门路,借大师的口说他不能成家生子,也许会让家人受的打击减轻些。

  没想到还要靠成安来帮他善后。

  回到家中,在晚饭桌上,果然由老太太先提起元景的亲事,用老太太的话来说,大孙孙年纪不算小了,在陶家村这个年纪的男子早就订亲,快的都能抱上孩子了,如今大孙孙给陶家光宗耀祖了,对老太太来说还差一件事,就是让她抱上曾孙,人生就彻底满足了。

  说到未来儿媳妇,小宋氏也两眼放光,她跟老太太讨论了不少时候了,觉得如今眼睛都要看花了:“儿子,上回你师嫂带我们出去参加赏花宴,唉哟,那些小姑娘真是叫娘说不出的好,能说会道不说,而且能诗能文,这样的媳妇娶进门跟元景你也有话可说。”

  大概唯有陶元泽有点不高兴,哥哥分给他的时间本来就很少了,还要有个嫂嫂跟他抢哥哥吗?

  元景滴汗:“奶奶,娘,这件事不着急,你们看这京城里二十左右成亲的大有人在,我才十五。这样吧,我最近陪奶奶你们的时间太少了,这回休沐,我陪奶奶和娘去白马寺住上一天可好?对了,我听说出去云游的慧能大师最近回来了,京城多少大户人家都想见慧能大师一面,我们也去凑个热闹,说不定咱家运气好能见上呢。”

  一说到白马寺和慧能大师,老太太和小宋氏果然转移了注意力,老太太兴奋道:“我知道慧能大师,听老多人说起来慧能大师批命特别厉害,阿兰啊,不如就听元景的,我们去白马寺,找慧能大师算算咱家元景的姻缘算在哪家姑娘身上。”

  小宋氏连连点头:“就听娘的,我也听好几位夫人提过这位大师的名号了。”

  元景轻舒了口气,正好叫陶元泽看到,他眨巴眼睛,哥哥有问题,哥哥害怕娶媳妇?

  元景伸手弹弹小家伙的脑门,吃饭就吃饭,凑什么热闹。

  陶大勇最心宽,乐呵呵地看着家人讨论去白马寺的事,反正到时他只要当好跟班就是了。

  于是到了休沐这天,全家起了个早,吃了早饭就套上马车前往白马寺,这时已入秋了,气候还挺宜人,适合出门登高,再过些时候冷下来,老人家的身体就要吃不消了。

  到了白马寺发现这天的游客特别多,不用说都是冲着慧能大师的名头来的,大家都排队等着看能不能见到慧能大师,因为慧能大师放出话来,只见有缘人,而不是个个都能见到的。

  老太太和小宋氏特地去为儿子求了个姻缘签,就是想问姻缘,如果找不到慧能大师解签,那只好找其他的师父了。

  两人也不要元景和元泽兄弟俩陪着,难得出来一趟,让两个孙孙自己玩去,连陶大勇都不要。

  元景只得听老太太的,带着元泽玩去了,白马寺的风景还是相当不错的,得以放风的陶元泽,可劲地撒欢,元景一点不担心老太太和他娘能不能见到慧能大师,有穆成安在,这边的事情肯定一早安排好了。

  如他所想,老太太和小宋氏转了一圈发现见到慧能大师的希望极低,婆媳俩就准备放弃,先去四处转转,恰好就走到一处不起眼的后殿,一个小师父出来说有人想见她们。

  婆媳俩互相望望,老太太问:“是有大师想见我们吗?”

  “对,太师父说有缘人来了,让弟子领二位善人进去。”

  老太太和小宋氏都高兴起来,忙道:“好,好,小师父请。”

  跟在小和尚身后,老太太和小宋氏进入殿内,见到一位坐在蒲团上的胡须雪白的老和尚,老和尚也正好睁开双眼朝她们看来,两人一见这双眼睛顿觉什么烦恼都忘了,她们没念过书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但觉得这位大师就是个活菩萨,让人生不出丁点不敬之意。

  老和尚宣了声佛号:“老纳慧能,二位善人请坐。”

  “呀,果然是慧能大师,大师有礼了。”老太太和小宋氏肃然起敬,恭敬地给大和尚行了个礼,将求到的签放在大师面前的案桌上,“我们就想找大师解个签,为孙儿问下姻缘。”

第090章

  年纪一大把的老和尚又宣了声佛号,然后接过签看起来,看过后又是点头又是叹气摇头,老太太和小宋氏看得都胆颤起来。

  还是老太太撑得住,小心地问:“大师,可是我那孙儿的姻缘要生波折?”

  “老夫人不用着急惊慌,”老和尚一副悲天悯人的神僧模样,说,“老夫人孙儿的姻缘乃是天注定,只是与寻常人不同,若要强行将他们拆散,才会生出许多波折一生不幸,孤独终老。”

  老太太和小宋氏同时叫了一声瘫坐在地上,老太太又连忙爬起来:“大师是不是看错了?我那孙儿怎可能会是孤独终老的命?”

  “对啊,大师不是说我儿的姻缘已天注定了么,我和我娘怎会强行拆散?”小宋氏赶紧问道。

  “老纳只有八个字送给二位善人,望二位善人珍重:男身女命,一生无子。若不强行改命,这位施主则是大富大贵的命格,并流芳百世,受后人尊崇。

首节上一节56/45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