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拒做炮灰 第46节

  俞霄在一众学子中颇有名气,对于他介绍来的人,还是年纪比他小的县试案首,大家都表示好奇,元景随大流地跟着大家吟吟诗,并没抢了俞霄的风头。

  相比他来说,俞霄真的是少年天才,才思敏捷,功底也扎实得很,元景毫不怀疑,将来殿试中必有他的身影。

  因为元景表现平平,别人对他也不太重视,县试案首太多了,不是谁都能走到最后,元景一点不介意他们怎么看自己,心态平和得很。

  这天外出回来,看到他爹也回来了,冲他使了个眼色,元景便回到房中,他爹跟过来了。

  “元景,爹打听到了。”

  “爹你先喝口茶,慢慢说。”元景给他爹倒茶。

  陶大勇喝了杯茶,然后将打听的情况告诉元景。

  这严家在文昌城虽是个经商的富户,但严家主有个亲妹妹嫁去了京城的侯府,嫁的人是侯爷的弟弟,所以在文昌城颇有地位,大家看在京城侯府的份上对严府挺客气,并没有因为严家是商户而看低。

  只是最近严家运势不断走低,先是严家主外出时淋了场雨,回来后就一病不起,请了城里最好的大夫都没能挽回他的性命,而严家主本人的嫡子还年幼,继续不了严家的家业,家业必定要落到旁系身上,到时严夫人和她的孩子地位就会比较尴尬,因而严夫人索性放出话,要进京投奔孩子的姑姑去。

  “那天去山上的寺庙是请菩萨保佑的,从山上回来后第二天,他们一家子就离开文昌城去京城了,我想陶二丫既然跟着那府里的小姐,肯定也一起跟着走了,这下爹可以少担些心了。”

  元景眨眨眼:“她运气真好,从陶家村离开后,居然一步步走到京城去了。”

  陶大勇也很感慨:“元景你说得不错,老天爷真不走眼,怎能让这丫头有这样好的运道?当然,咱家的元景也向来是有福气的。”

  元景笑了笑,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将来去到京城,他肯定会再听到陶玉珠的消息的,他算看出来了,这次的剧情惯性或者说顽固性真的非常大,陶玉珠被他揭穿真面目后,居然也能一步步混到今天的地步,就连他也不得不佩服陶玉珠的运气和手段。

  说不定去到京城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他,元景总觉得事情不会这样简单。

  不过除非借助男人的力量,在这个古代,后院的女人想要对付他一个男人难度可不小。

  而且,与陶玉珠记忆中的前世相比,元景这次进京城的时间会早得多,陶玉珠要是一味依靠记忆的话,未必能在那时盯上自己。

第077章

  又到了放榜日,俞霄早早定好茶楼位置,邀元景和孙文敏一起过去等待。

  孙文敏挺紧张的,一大早就起来了在院子里转圈,看他眼下青影,元景怀疑他夜里就没怎么睡好,陶大勇也没好多少,就元景还有孙文敏那孔武有力的书童一觉安睡到天亮。

  看吃了早饭出来的元景神清气爽,孙文敏苦笑道:“愚兄痴长几岁,还不如元景你来得沉稳,不过我想这也是因为元景你胸有成竹的缘故吧。”

  至于他,陈夫子说了,在可上可不上的线上,运气好就能高中,而且是吊尾车,运气不好就落榜了,不过前来文昌城的路上他跟元景交流了不少,住进这小院子里又让元景点拨了一下,孙文敏觉得自己有点长进,所以这得失心就更重了些,希望自己还是能考中的。

  “走吧,俞霄估计要等急了。”

  一行人到达茶楼时,里面已人满为患,外面也是人,只是对面的门还紧闭着,没到放榜的时间。

  俞霄在楼上朝他们招手,陶大勇让儿子赶紧上去,他们就不去了,留在下面等放榜时好早点看榜,元景知道这回拦不住他爹了,只得由着他去。

  这段时间也认识了些学子,一路上楼,同不少人打招唿,可元景个头太矮,远不如孙文敏醒目。

  楼上的俞霄还是挺受欢迎的,他们上来时,正有位约莫二十多岁的学子在恭维俞霄,个头矮了一大截的俞霄,偏昂首挺胸,一副傲娇的模样,大有舍我其谁的架势,当元景他们走到桌边时,这位学子只朝他们微微颔了下首,看来不太将他们当回事。

  元景没在意,只是好奇,俞霄的身份显然比他意想的还来得高,不过也不着急,等将来去了京城,他的家世肯定会揭晓。

  等那人走了,俞霄撇了撇嘴对元景说:“这一大早的,都在说谁最有可能拿下这次的案首呢。”

  元景笑道:“俞兄你的唿声不小吧。”

  俞霄在别人面前挺骄傲的,不过跟元景接触了,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他从元景身上感受到威胁,但不妨碍他与元景交好,他结交的朋友当然要与他水平相当,这样才能匹配不是?

  俞霄再撇嘴,指了指那边的一个家伙:“看到那边的骚包了么,不少人真心实意觉得那骚包会是这次的案首。”

  孙文敏看过去,对俞霄的形容忍俊不禁:“是邹蔚廷啊,我也知道此人,少小年纪便有才名传出来,他十四得中县试案首,之所以现在才来参加院试,我以为正是冲着院试案首来的吧,不然早就一股作气拿下秀才功名了。”

  俞霄不屑道:“正是这样我才看不上他,有本事当年就一气将县案首和院案首一起拿下,等了两年再拿算什么本事。”

  正说着话,那邹蔚廷居然过来了,冲元景与孙文敏拱拱手后便对俞霄说:“俞弟,前几日去找你,可你都不在,原来是结交到新朋友了。”

  俞霄没好气道:“姓邹的,我可跟你没什么关系,别一口一个俞弟的叫着。”

  邹蔚廷一副好脾气地笑笑,显得很包容俞霄的坏脾气。

  俞霄话峰又一转:“别以为你这次案首十拿九稳了,姓邹的,我就赌这次你拿不到案首。”

  邹蔚廷挑眉:“难道会是俞弟你?”

  俞霄伸手往看戏的元景身上一指:“我赌是我这位好兄弟。”

  元景刚喝了一口茶,然后就喷了,邹蔚廷这才第一次认真地打量元景,眼里露出讶色,这一位,比起俞霄还来得稚嫩吧,俞霄也别为了打击他胡乱指点一个人出来吧。

  俞霄再接再励:“如果我赌赢了,以后你就别来我面前碍眼,有多远滚多远。”

  “我是你输了呢?”邹蔚廷笑。

  俞霄耸耸肩:“莫说我不会输,就算输了,也满足你一个要求便是。”

  “好,俞弟爽快人。”邹蔚廷就相当于一个会发光的球,走到哪里都聚焦不少眼球,因而这一桌也成了众人关注焦点,对俞霄与邹蔚廷的赌约,大都不看好俞霄,不过那半大的少年是谁?

  有人这两天文会接触过元景,便说出他的身份,原来又是一个县案首,还比俞霄年纪小。

  “放榜了!放榜了!”

  再没人有闲心聊天了,纷纷往外看去,他们在茶楼上可以居高临下,将对面的情景尽收眼中,当然需要目力极好的,才能将张贴出来的榜单上的字迹看个清楚。

  元景不能,那么其他人也没这个可能了。

  元景早找不着他爹的身影了,俞霄最定心:“放心吧,我找了好几个人进去看榜单,谁最先看到就会最快送出来。”

  元景只能冲他竖起大拇指。

  “少爷,少爷考中了,”有人挤出人群,鞋子都挤掉了,依旧边跑边叫,“少爷考中第三名,陶少爷是案首!”

  “什么?我才第三?第二名是哪个王八糕子?”俞霄趴在栏杆上探出上半身问。

  那小厮跑到了茶楼下面,叫道:“是邹蔚廷邹少爷。”

  “该死!”俞霄火冒三丈,谁占据第二名都比邹蔚廷来得好,凭什么姓邹的要压他一头?

  “元景你又是案首?!”孙文敏惊喜道。

  俞霄又立即高兴起来,并哈哈大笑,四处找邹蔚廷的人:“姓邹的,你听到没有,我好兄弟得了案首,你排他后面,刚刚的赌可是我赢了,叫你瞧不起人,你姓邹的也有今天。”

  还在等待的人都震惊地看向依旧一脸淡定的元景,真这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孩拿了院试案首?有人还想怀疑是不是看走眼了,然后前面又有人报出案首的名字,依旧是陶元景,没错的。

  “少爷考中了,”这回是孙文敏的书童从人群里挤出来,有一个孔武有力的书童这时候就显出优势来了,“少爷考中第四十九名!”

  这次一共录取五十名,孙文敏倒数第二,可依旧在录取行列中,孙文敏顿时乐得合不拢嘴,元景向他道喜。

  “走,我们快回去,接下来喜报要送上门了,俞弟,下回我们再约。”孙文敏催促元景回去接喜报。

  “我跟你们一起下楼吧,我也该回去了。”

  被留下的邹蔚廷还处在失神中,等他的人找过来,再次向他确证他考了第二,案首是陶元景,邹蔚廷才苦笑起来:“没想到真被俞霄这家伙料中了,也是,这家伙虽然臭屁自大,可眼光并不差,让他看入眼的陶元景,想来是有可取之处。”

  下去与高兴坏了的陶大勇汇合后一起回小院子,敲锣打鼓的喜报送上门时,左右邻居都上门恭贺,陶大勇更是灿烂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下不来了,要不是接下来还有行程,他都要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回家向家人报喜讯了。

  “爹,说不定报喜的官差,会在我们回去之前就到陶家村了。”

  “真的?”陶大勇既高兴又有点遗憾,不能在那样的场面待在家中。

  放榜之后就是由学政以及知府大人主持的鹿鸣宴,元景和俞霄、孙文敏再度一同行动,到达地方时,又不可避免地跟邹蔚廷撞上,这次邹蔚廷很认真地跟元景打了招唿,没再因为他的年纪与稚嫩看轻了他,一同参加院试,当然知道能拿到案首的人可不仅仅是凭运气。

  进去后,因为元景是案首,他的位置当然排在最前面,不过无论是学政大人还是知府大人,看他这么个小小少年,做出少年老成的举动,都忍俊不禁。

  阅卷时可都是煳名的,最后揭封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录取的案首会是这么半大的孩子,可不得不说,这个案首实至名归。

  两人都很爱才,如果不是一个将要回京,一个也将要离任,都有将元景收为弟子的念头,不过本着惜才之心,两人联手举荐院试前三的学子进入白鹭书院读书。

  当学政大人放话出来时,元景三人连忙起身谢过,其他学子纷纷露出羡慕妒忌的眼光,白鹭书院鼎鼎大名,可出过不少进士的,就是状元榜眼探花都有,进入书院深造,将来必定能考中进士授官了。

  三人是带着两位大人的名帖和举荐信离开的,元景挺高兴,目前他能接触到的书籍太少了,对朝廷的了解也甚少,白鹭书院那地方,应该能满足他的要求,唯一不好的,就是离家太远了,没办法时常回家了。

  三人约定了时间一起启程前去白鹭书院,便分头回家了,元景和孙文敏一同踏上归途。

  他们离开文昌城时,元景便发现那些身上带血腥味的一帮人也离开了文昌城,他没再去城外的山上,以他爱人这回的身份地位和本身的能力,应该能躲得过这次的死劫吧。

  出城第一日晚上投宿客栈中,午夜进入梦乡中的元景,突然心有所感地睁开眼警惕地朝窗户看去,就看到那窗户被推开伸进来一只手,似乎察觉到有人醒了,那只手僵便了一下,然后继续将手里的东西抛进来。

  元景迅速翻身起来推门走出去,是个黑衣人,那人远远站着朝元景一拱手,然后转身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是他!元景知道只有一个人可能会这样做,这意味着他已经安全了吧,元景转身回房间,捡起地上的东西,一方手帕里包着一张纸和一块玉佩,那张纸上龙凤飞舞写着几个大字:

  凭信物来换人情。

  元景露出笑容,这人真的安全了,黑衣人是他的手下,替他送信来的,看来自己的行踪对方了如指掌。

  他将那张纸理理平,然后找了本书夹进去,至于玉佩,元景厚脸皮地权当定情信物了,找了根绳子系起来挂脖子里了。

  这玉佩一看就品质极佳,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拥有的,所以还是贴身放安全。

  嗯,就是这样的。

  另一边,一座宅子里,黑衣人飘在进来推开书房门,穆成安看向他:“东西送到了?”

  “是,只是……”

  “他察觉到你了?”穆成安见手下一言难尽的模样,猜道。

  “是,王爷英明,陶小秀才还追了出来。”

  穆成安笑了一声:“果然是个胆子大的,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王爷。”

  穆成安一边喝茶一边想着陶元景的事,看他行事一点不符合他的年纪,十岁的孩子哪有这样的警惕性,可落在陶元景身上,他却偏偏不觉得意外了,还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不过,有哪个十岁的孩子能连夺县试案首和院试案首的?当然和别人不一样了,穆成安挺期待几年后陶元景来京城与他见面。

  他们在回家路上时,果然跟元景说的一样,喜报已由官差送到陶家村了,敲锣打鼓的将全村人都吸引出来了,等听到结果时,更是个个欣喜若狂,宋氏和小宋氏喜极而泣,当场抹眼泪,还是族长提醒喜钱的事,这才没冷落了报喜信的官差。

  “好!等大勇和元景回来了,咱家杀猪宰羊请大家伙儿好好热闹一下。”

  村民纷纷向他们道喜,盼着元景他们早日归来。

  十岁的小秀才公,便是在整个大夏也是稀罕吧。

  元景和孙文敏先去拜见了县令大人,又去见了陈夫子,然后才各回各家,相约办席的时候互相捧场。

  元景和他爹刚回到陶家村,就被热情的村民们给包围起来了,各种恭维的话跟不要钱似的撒出来,更让元景哭笑不得的是,有的婶子抱着自家孩子,想着法子让自己孩子摸一摸元景,哪怕只是摸到衣角也是好的,沾点小秀才公的才气和福气。

  到家第二日,再没人能拦住宋氏杀猪宰羊大肆庆祝的动作,陶家好好热闹了两日,除了本村人和元景陶大勇邀请的客人,还有些人不请自来,送来了不算薄的礼,这些事都让元景交给了他爹。

  他爹这些日子在外面不是白待的,有些道道弄得比他还清楚,知道什么该收什么不该收,绝不会让儿子的前程沾上半点阴影的,他的眼皮子才没那么浅。

  元景吃过孙文敏那边的酒席回来后,有些事情就要提上日程了,如今他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族里的人不会再将他当成没毛的孩子办事不牢了。

  他要去白鹭书院读书,一年到头也许只能回来一两趟,所以要将家里这边的事落实好,他也才能走得放心。

  元景让他爹将族长还有几个族老请到家里来说话。

  “元景你想做什么?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有爹在呢。”陶大勇拍拍胸脯,他现在走出去,人人都说那是小秀才公的亲爹,他甭提多有面子了。

  “爹,咱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和村里人还有族人的差距不断扩大,这样不好,所以我想了个法子,让咱村的人一起过上好日子,这几年牛牛也要在陶家村生活,村里环境好了,对牛牛也有利。”元景将自己想法告诉他爹,还有个顾虑,陶玉珠的存在总是颗不定时炸弹,就算族谱里没她了,族长和族人也会站他一边,但谁让这女主太能折腾了,不能不防着一手。

  他能让村民和族人都跟着他家过上好日子后,陶玉珠再使什么法子,在陶家村也没有发挥的余地了吧,谁上这年头的文人名声极为重要。

  “真的?元景你想让大家伙儿做什么?跟爹一起养羊?”陶大勇不得不说儿子顾虑得比他这长辈还周全,不愧是他的儿砸。

  “爹,羊就我们一家养好了,不过大家可以一起种草药增加收入。”

  “真的能行?”

  “当然行了,这两年我做了试验的,院子里我圈的那块地就是我种的草药,这两年攒了不少种子。”

首节上一节46/45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