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拒做炮灰 第43节

  老天爷!

  元景也不得不佩服陶二丫的胆量,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虽然干瘦干瘦的,长得却不差,不然也不能成为女主,可她居然在这个年代敢一人跑出去,换了他,除非被逼到绝境,否则轻易不会走这条路的。

第073章

  爷儿俩回到家中,陶大柱一家除了陶二丫都聚在这里,看得出王氏狠哭过一顿,当然是哭被偷的银子还是哭二丫头就不知道了。

  宋氏就只有这两个儿子,虽然不满意王氏这个儿媳妇还有胆敢害孙子的陶二丫,可在分家的时候也没太亏了老大一家,除了大屋没分,家里的二十五两银子,分了十两给老大,让老大两口修葺老屋还有添置家什的。

  别看二十五两银子不算少了,可那是老太太攒了多少年一点点抠下来的,原准备用来给宝贝孙子读书的。

  可刚到手的十两银子,被王氏娘家借去二两,零碎又用掉不到一两,还剩七两银子带一些铜板,陶二丫可好,将那七两连铜板全都带走了,一个大子儿都没给家里留下,也就是陶二丫走得没影儿了,不然被找回来的话,不用陶大柱动手,王氏就能打得她半身不遂。

  看大孙子回来了,老太太不愿意再跟老大一家掰扯,没好气道:“行了,回自己的家去吧,那是你们自己生的丫头,还能怪到我老太婆身上?粮食没少分给你们,省着点肯定能吃得地里的粮食下来。”

  “我可告诉你们,分家的时候我老婆子可一点没亏待你们,老大老二一家十两银子,剩下的五两是我老婆子的棺材本,你们是连我这点棺材本儿都惦记上了是不是?滚滚,都给老娘滚!”

  老太太拿起扫把赶人,挥舞起来虎虎生风,王氏本来就憷老太太的,老大更不敢跟老太太顶着来,只得拍拍屁股离开了。

  老太太今天也是一肚子火气,心说幸好将老大一家分出去了,要是那死丫头偷到她头上,那她宝贝孙孙可怎么办?还有卖人参的八十两银子说不定也要给祸祸掉,越是这样老太太越是要将这笔银子给藏好。

  老太太根本没想拿这八十两银子补贴老大一家,因为她知道甭看王氏是个老实的,可她真要掏出银子,指不定王氏就认为原本家中不止二十五两,都是她这个老婆子给藏起来留给大勇的的,这个家分得一点不公平,到时好心补贴没落得好不说,还要惹得一身腥。

  反正现在老大一家也不是没得吃就等着饿死,等实在过不下去了再说。

  看到越来越有读书人派头的孙儿,老太太又眉开眼笑起来,还是她的乖孙贴心,不像陶二丫那个死丫头,她算看清楚了,那就是个祸头子,走了也好,不然糟塌的可不止那七两银子。

  陶大勇和小宋氏也是一个心事,尽管他们恨不得掐死陶二丫,可是他们知道一旦这样做了,他们在村里不仅不会被同情了,还会觉得他们太心狠,毕竟到底是一家子,那是他们的亲侄女,所以跑了也好,他们落得个眼不见为净,省得每次看到她都升起一股火气。

  而且在他们看来,身上带着银子的陶二丫,很容易被人盯上,一个小丫头真以为自己能耐,还以为跑出去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到头来还不知被人抓住卖到什么地方呢。

  元景也觉得挺好,起码这几年他能过得省心点,省得要天天防着陶二丫又生出什么害人的心思,至于以后陶二丫是不是还能有剧情中女主的气运一路青云,那还是等以后见招拆招吧,他始终认为,在这古代环境下,男子做事比女子便利多了。

  为了防止剧情的不知变通,元景在读书更是下了死力气,争取早点考出头,他爬得越高,陶二丫越拿他无奈。

  不过还有件事需要大人出面去做,以防以后陶二丫出幺蛾子:“奶奶,依陶二丫的性子,她在外面混不下去还好,要是让她混出头翻了身,只怕会拿我们一家开刀,就算没这么做,她哪天惹出什么祸来,可会将我们一家和陶家村都带累上。所以,不如叫族长将族谱改一改,看是把陶二丫除名还是怎的。”

  这点族长应该比他更懂才是,而且以陶二丫害亲堂弟性命在前,又偷盗钱财在后,陶家也容不得这样的姑娘继续留在族谱里了。

  陶大勇立即放下筷子:“娘,我觉得景宝说得有道理,我看这死丫头就是个祸头子,挺能折腾的,将来景宝可是要科举做官的,万一被这死丫头给连累了大好前程……”

  老太太原本有些犹豫,可一听会牵连宝贝孙儿的前程,什么犹豫都跑光了:“好,娘吃好了饭就去找族长说叨说叨,死丫头跑了也好,就当咱家没生过这个人。”

  族长本来就对陶二丫做的事情恼得很,老太太过去一说,族长马上拍腿说好,找几个族老商量了一下,就开祠堂请族谱,将陶三丫提到了陶二丫的位置上,说来也巧,一年多后王氏又怀上了生了个女儿,原本该是陶四丫的,这下正好补上了陶三丫的空缺。

  改好族谱后,族长直接通知陶大柱一家这个结果,是通知,而不是征求他们的意思,陶家可没有这样道德败坏丧心病狂的族人,省得败坏了整个家族的声誉,族长可不管陶大柱两口子是不是舍不得这个闺女,并还通知所有陶家人,以后统一口径。

  于是,陶二丫,不对,是后来的陶玉珠就成了陶家村莫虚有的人物,现在的陶二丫才六岁,变成了元景的堂妹。

  陶家的二小子出生之前,先迎来了陶家村的秋收,这是庄户人家最辛苦的时候,也是最喜悦的时刻,因为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一个好收成,家里的粮仓又能装满,一年的口粮都有了,村民们哪能不喜欢。

  小宋氏挺了个老大的肚子,腰都没办法弯,当然没办法下地了,元景想要跟着下地干活,可被全家给拦住了,说他的手是用来拿笔杆子的,可不是用来拿镰刀的,元景硬要下地,老太太就一副要撞在他前面的模样,元景能怎么办?只好老实地在家待着。

  “我不下地可以,不过奶奶花钱雇两个人一起帮忙吧,咱家现在不缺这个钱,要真把奶奶和爹的身子熬坏了,到时看病吃药的钱都不止这点了,再说奶奶不想多活几年看着孙儿风光发达吗?”

  “这……”老太太心动了,她当然想多活几年,看她的乖孙出人头地,成为四邻八乡羡慕的对象。

  “娘,听景宝的,这样娘也能轻松些。”陶大勇也跟着劝。

  儿子孙子都孝顺贴心,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好,就听你们的。”

  陶大勇出去跑了一趟,就带回两个勤快老实的短工,花了两天时间,就将几亩地全都收拾好了,而待在家里的元景想办法让大家吃得好一点,才有力气干活。

  除了去镇上买肉外,他还在山脚下挖陷阱,浇了点灵泉水进去吸引山里的野物,因为剧情里陶二丫就这么干过,他照猫画虎,第二天一早过去,陷阱里真的有两只野兔子,高高兴兴地拎着它们的耳朵提熘回去。

  陶大勇也是惊诧不已,这样就能抓到兔子了?转念又一想,他家的景宝就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别人抓不到景宝能抓到,那实在是太正常了。

  换了别人从那么高的地方被推下去,又在山里待上一整夜,第二天还能有活气?

  陶大勇高高兴兴地将野兔料理了一锅炖上,一家子带两个短工吃得满嘴流油。

  农忙过后,元景就将那陷阱填了,因为做得太多了,反而惹人怀疑,还是另想办法改善家里的生活。

  秋收刚过,劳累过度的大家刚缓过来,小宋氏要生了。

  刚从学堂出来的元景看到他爹神色有些慌张,问怎么了。

  “你娘要给你生弟弟了,我出来的时候还没生出来呢。”

  元景要晕了,都要生了,他爹还跑过来接他干什么?“爹,快雇车请个大夫回去,万一娘不好生怎么办?”

  “可你娘这不是第一胎啊。”

  “不都说女人生孩子跟过鬼门关似的,爹,我可不要后娘的,我不放心娘。”想到剧情里这孩子都没能出世,元景就怕剧情有惯性力量来折腾他娘和这个孩子。

  “好吧,听景宝的。”

  陶大勇也不太放心自己婆娘,两人是表兄妹关系,自小就玩得好,后来顺理成章成了夫妻,不然也不会来接儿子的时候有些神不舍色,他一把捞起元景就往镇上医馆跑,又去雇了牛车往村里赶。

  一进院子,就听到屋里传来小宋氏的惨叫,听得元景两腿发软心脏发颤,这可不是现代社会,就是现代生孩子也会死人的,更何况这个年头了,明明有一手医术他却没办法亮出来,好在陶大勇听到这惨叫声也紧张起来,拽住老大夫往屋里跑。

  陶大柱和王氏都在,弟媳生孩子,他们当然要过来帮忙,不是说分了家就撇清关系的,不然会被村里人骂。

  看到陶大勇兴事动众的模样,王氏不快,嘀咕道:“弟妹真是金贵啊,生孩子还从镇上请了大夫来,我都生了四个了,也没有过这样的待遇。”

  “闭嘴!”老太太正好听到,横眉怒目,“不会说话就闭嘴,你是生了四个吗?你就生了三个!”

  王氏脸色一白,嚅嚅地不说话了。

  老大夫来得挺及时,小宋氏真的难产,老大夫没来的话指不定会怎样,当然这阵子还有元景用灵泉水帮他娘调理着,等着天完全黑下来,屋里终于响起婴儿啼哭声,陶大勇一屁股栽坐在地。

  元景早就想进去看看了,可宋氏认为产房晦气,绝对不肯让将来要光宗耀祖的乖孙进去的,孩子终于生下来了,元景抖着快成面条的两条腿走到门边,朝里面问:“我娘怎样了?”

  里面传来宋氏充满喜悦的声音:“放心吧景宝,你娘脱力睡过去了,等屋里收拾干净,再叫老大夫进来给你娘把把脉,你娘果真给你生了个弟弟。”

  这下元景跟他爹一样,也脱力坐到了地上,捶着无力的腿跟他爹相视笑起来。

  王氏又发酸了,第一胎是儿子,这第二胎又是个儿子,她知道了,在陶家她怎么也比不过这个妯娌了,谁叫她的肚子会生啊。

  她摸自己的肚子,不行,她得再生一个小子,不能让小宋氏比下去。

  元景一点不知道她们间的眉眼官司。

  等宋氏将包裹好的婴儿抱出去时,元景和他爹终于能站起来,凑过去看,陶大勇欢喜地要伸手抱他的小儿子,被老太太拍掉:“就你笨手笨脚的,可别把我小孙子弄哭了。景宝啊,快看看你弟弟,是不是很俊?”

  元景看到的当然是个红皮猴子,不过不是第一次迎接新生命,只是当哥哥却是第一次,喜滋滋道:“奶说得对,弟弟真俊,爹啊,给弟弟取什么名啊?”

  平时挺机灵的陶大勇,这时光抓头发傻笑了,老太太又将小孙儿往大孙子面前送:“你爹一个粗人哪里会取什么好名字,还是咱家景宝来取吧,也让你弟弟沾沾景宝的福气。”

  陶大勇起初失望,听到后面也跟老太太一起期盼地看向元景,元景无语之极,这样真的容易将他宠坏的,心里这样想,嘴上却高兴地接下了这差事:“好啊,我来取吧,弟弟就跟我的名这走吧,我叫元景,弟弟叫元泽吧,奶给弟弟取个小名吧。”

  “元泽?陶元泽?好,这名字好,不愧是咱家的读书人取的名字!”老太太合不拢嘴道,“小名就叫小牛牛吧,小孙孙以后长得跟牛一样壮实。”

  起贱名容易养活,可村里狗蛋儿之类的太多了,老太太转念就将小名取好并叫起来,可怜陶大勇当爹的,大名小名一样没捞着。

  元景真的挺高兴,这个在剧情里被女主祸害掉的弟弟终于出世了,娘也好好的。

  大丫和如今的二丫手牵手远远地站着,原本关系挺好的,可因为陶二丫的一出,让她们姐妹也不敢靠近元景了。

  元景对她们并没有迁怒的意思,看到她俩期盼和胆怯的眼神,朝她们招招手:“快过来看小牛牛。”

  二丫眼里露出喜意,看向大姐,陶大丫犹豫了会儿,终于向这里跨出步子,跨出第一步,后面就变得容易多了。

  也许小牛牛本就多磨难,生的时候难产,生下来后小宋氏奶水不足,宋氏只能给嗷嗷哭着要吃的小孙孙熬米汤,元景觉得这样不行,于是一天学堂中午休息的时候,在镇上转了转,看中了两头母羊,一只生了奶水正充足,一只还没生,跟卖羊的老汉说好下晚再来。

  于是陶大勇下晚来接儿子的时候,就被元景给忽悠着将两只羊都买了下来。

  牵着羊回家的时候,陶大勇总算清醒了,拍着自己脑门懊恼道:“你奶要骂爹了,怎花这个冤枉钱,你说爹怎就一冲动买下了呢?要不咱回头去退了?”

  元景对他爹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爹,羊奶比米汤养人,要是小牛牛喝不完,我和奶也能喝啊,还有,我想着给爹找个事情做做,爹你说咱家养羊怎样?就从这还没出生的小羊开始。”

  元景试验过了,灵泉水不兑水的话,能让植物的生长速度加快,比如需要一个月长成的菜园子里的菜,浇灌灵泉水只要十天,而且浇灌出来的菜味道也比没浇灌的好。

  不过他没特意给菜园子浇灌灵泉水,家里的水缸都兑了灵泉水,洗脸洗菜剩下的水都会浇到菜园子里,所以也就相当于兑了水来浇灌,一日日下来,生长速度只快了那么一点,宋氏也没怀疑什么,地里的菜味道也比原来好很多,宋氏虽然嘀咕了一两句,但也没太放在心上。

  元景心想,用兑了水的灵泉水来喂羊,又或是用浇灌了兑水的灵泉水生长的草来喂羊,这羊肯定养得比别人家好,等走上正轨后,可以买座山头扩大养殖规模,也不一定就要局限于羊上了,这样一来一年到头的收入也不会差。

  陶家和陶家村的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想给他们找别的营生怕他们也做不来,但种地养牲口总能做得来,当然现在这只是第一步,下面的等他考上秀才再说,这样一来在陶家村也有点话语权了。

  陶大勇怀疑地瞅瞅其中一只母羊的肚子:“真能养?”

  “怎就不能养了?反正养两头羊也不费什么工夫,爹不如就试试?反正我觉得能行。”

  陶大勇觉得自己大儿子是个有福气的,大儿子说行也许真的能行,要不就试试?

  “好吧,希望回去后你奶不会骂你爹。”

  “嘿嘿。”元景笑了两声。

  果然回到家,老太太一看陶大勇花了半两银子买了两只羊回来,气得拿起扫把揍他:“让你乱花钱,钱放手里发痒啊?真是个败家子。”

  元景看了好一会儿笑话,才开始忽悠他奶,乖孙的话比儿子有用多了,因为老太太跟儿子一样认为乖孙是个有福气的,而且乖孙说了羊奶养人,除了给小孙孙喝,还让她跟乖孙一起喝,哎哟,她的乖孙就是孝顺贴心。

  于是老太太揉着乖孙叫心肝啊肉的,看得陶大勇在一旁无语望天,他都要妒忌自己的儿子了,怎在他娘面前待遇差别这么大呢。

  还在月子里的小宋氏知道外面的官司,也觉得儿子孝顺贴心极了,还不是儿子看自己没多少奶水,这才动了心思买母羊的,在她看来,自己要喝羊奶只是个借口,她当然知道喝羊奶跟喝米汤长大的孩子当然不一样了。

第074章

  接下来几天,陶大勇没再到镇上找活干,而是待在家里收拾出一个羊圈出来,儿子觉得养羊能行,那就得认真起来将羊照料好了,收拾出一个干净的羊圈是少不了的。

  第一只母羊的奶在小牛牛喝完后只够元景喝的,元景也没推托,用杏仁煮过的羊奶一点膻腥味都没有,他觉得这辈子先天条件差了点,再不好好补一补,可能身高还不如前两世高,而前两世的爱人都比他高,这让元景有点不服气的,所以,趁现在还在长身体,要努力长高一点。

  至于爱人身在何处?元景也不知道,但他直觉跟自己在一个时空的,就不知道这回爱人会以什么身份何时才会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等第二只母羊的三只小崽子生下来后,羊奶就充足了,每回晚上睡觉前,老太太都笑眯眯地喝上一小碗,喝了几天后,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老太太觉得夜里的觉真的好睡不少。

  而元景跑去陶大勇常割草的地方洒了点灵泉水,母羊刚回来的时候也趁大人不注意,给它们喂了点。

  转眼两年过去,这两年风平浪静,要说最大的变化,那就是陶家村陶大勇成了养羊专业户了,养了上百头羊,这不还圈了个小山头专门养羊,准备再扩大养殖规模,他养的羊肉质鲜美还没什么膻腥味,远近都出了名的。

  起初陶大勇还要靠自己四处奔走推销他养的羊,现在买羊的人都自己找上门来,也越发让陶大勇看到了养羊的前景,所以这一次不用元景来忽悠,他就这两年攒下的银子买了小山头,身上还有得剩。

  老太太的小日子也过得美滋滋,羊养多了,这羊奶自家也喝不完,元景就教了老太太一个办法,将羊奶制成奶粉和奶糖,老太太带着小宋氏一起做,两年下来,婆媳俩也攒了不少私房银,手里有银子,底气就足,人的精气神也越发的好。

  十岁的少年个子比两年前蹿高一大截,再不用陶大勇接送,自己来回走了。

  这天从镇上回家,家里正好有客人,是从邻县赶来看羊的,他跟陶大勇一起背着手从山上回来:“你家的羊养得真好,干净不说,我看每只羊都健康得很,看来老兄弟养羊的确是把好手。”

  陶大勇心中得意不已,嘴上却谦虚得很,他知道,之所以有这个结果跟他儿子分不开的,儿子定期会找来一些草药让他拌在草料里一起给养喂下,所以养的羊才很少生病,羊也比别人家的壮实。

  他的儿子就是聪明,看了几本书就懂得这么多,他学了两年,才将那几种草药给认全了。

  当然这些东西他是不会往外说了,这得成为他们陶家的养羊秘方,一代代的传下去。

  有客人在,元景没说自己的事,客人在陶家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绑了十头羊离开了。

  在去学堂前,元景叫住又要去忙碌的陶大勇,除了还在睡觉的小牛牛,家里的人都在,元景说:“夫子说我今年可以下场试试了。”

  下场?试什么?

  陶大勇眨了会儿眼睛才醒悟过来,兴奋地搓着手说:“陈夫子真这么说的?是不是太早了点,景宝你今年才十岁。”

  老太太拍了儿子一巴掌:“咱家景宝本来就聪明,陈夫子一直夸景宝功课好,既然夫子说可以下场,那景宝就去考呗。景宝你别担心,大胆去考,奶奶支持你。”

  “还有娘和牛牛。”小宋氏补充道。

  “娘,”知道在儿子面前,自己要退后一地,陶大勇哭笑不得,“我没说不相信景宝,我听人说过,这种考试辛苦得很,我担心景宝年纪小吃不消。”

  “这……”老太太也担心了。

首节上一节43/45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