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犯罪十万次,我竟成王牌神探 第121节

  “我昨天特意看了卷宗,受害人是软件专业的毕业生,然后家庭经济情况并不算好,申请了贫困生。”

  “甚至就连学费,都是申请了国家的助学贷款,平时生活吃饭更是非常的节俭,后面工作成为码农后,经济情况才稍微好了点,能够去看电影之类。”

  “但以受害人向来的节俭来看,有没有一种可能......”

  “就算是没吃完的感冒药,他都会特意的留着,用来下次感冒时候吃。”

  “如果身体的难受,源自于是同一症状的话,受害人根本就没必要再去购买药品,吃先前所剩下的药物便可。”

  这一刻。

  刘洋顿时就愣住了,当时他们相城刑侦大队,根本就没想到这个细节。

  但苏铭的推断还未结束,眯了眯眼认真的继续分析道。

  “相较于感冒药而言。”

  “我其实更倾向于,凶手很可能是把氰化钾粉末,伪装替换成胃药。”

  “因为受害人的码字工作,注定加班多,工作忙碌起来三餐不定,同时大学期间为了省钱,想必早饭都是能省则省。”

  “根据专业的调查问卷报告,在大学生行列中,家庭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得胃病的概率,比起条件好的学生,要高了不少。”

  “而胃疼发作的时间点,大多是在吃完饭的晚上,或者没吃饭的早上。”

  “死者在深夜被毒杀,我觉得大概率是他之前为了防止胃疼,提前服用了一颗类似于奥美拉措的胶囊药物。”

  “常年胃疼的上班族,基本都会备有各种临时止疼的胃药,像受害人这样节俭惯的人,自然更不舍得每次胃疼都去医院看病,买药备用非常正常。”

  “但问题就出在了......”

  说到这里。

  苏铭略微停顿两秒,而后轻点着白板眯眼缓声道。

  “受害人既然是常年胃痛,那他必然是有所克制,不会暴饮暴食,会尽量减少胃疼的次数。”

  “那么在被毒杀的当天。”

  “受害人为什么会提前服用胃药,是不是他猜到自己当晚可能会胃疼。”

  “还是说......”

  “已经胃疼的他,不舍得放弃已经买了票的电影场次,因此吃药硬撑?”

  “所以我现在非常怀疑,受害人在被毒杀的当天,很可能是有一场无法拒绝的特殊饭局或聚餐。”

  “而凶手则是专门围绕这场早已通知过的饭局,制造了这起......”

  “私人影院氰化钾毒杀案!”

第123章 查阅死者医保信息,证实推断的关键线索!

  受害人死前参加了无法拒绝的聚会?

  这个猜想和推断。

  令在场的众人都是眼睛一亮,更有些说不出的惊叹和感慨。

  因为。

  这是完全凭借猜想和生活常识推断出来的结果,并非是有什么人证物证、天眼监控的信息来源。

  或者说。

  仅仅就大致确定了行凶方式,苏铭就利用受害人的职业,以及家庭经济条件,便将众多细节给完善了。

  就比如,在刚刚刘洋作为亲历者,重复案件概况的时候。

  通过死者臀部有针孔痕迹,但又没能发现注射器,以及受害人都没机会求救、呼喊这点推断出......

  行凶手段很可能并不是注射氰化钾,而是服用胶囊药物。

  再将胶囊药物作为最终结果。

  结合死者的职业条件、家庭经济来进一步完善细节。

  首先。

  根据卷宗中所记载的死者家庭经济情况,申请了贫困生以及助学贷款这些线索。

  以此继续大胆的推断出......

  死者的节俭以及大概率不会随意丢弃药品,所以生病时会服用曾经购买的药品,给凶手提供了替换胶囊药品的机会。

  紧接着。

  根据死者的码农职业,还有不舍得花钱的节俭,判断出死者之所以要服用药物,很大概率是因为胃疼。

  最重要的是......

  胃疼不同于感冒发烧之类的疾病,基本都需要服用数天或者一个疗程的药物。

  像死者这类节俭习惯的上班族。

  基本在平时胃疼的时候,肯定就只是吃一颗药来缓解,不会每天都固定的吃药。

  这也就导致了。

  再对死者进行尸检时候,体内自然是检测不到代谢的药品残留。

  因为。

  死者当时唯一吃下的那颗药,可不是所谓的胃药,而是被凶手替换后的氰化钾,真正致命的毒药。

  如此一来。

  胶囊的明胶外壳被胃液融化,而死者血液内又没有药品残留,再加上最近几周没有医院看病的记录。

  即便是进行了全面的尸检,那自然也很难与胶囊毒药联系起来。

  死者臀部的针孔伤口。

  必然就成为了当时相城刑侦大队的重点目标,只是注定不会有任何的结果和发现。

  而这还没结束。

  继续结合现实情况和人际交往来联想推断下。

  既然死者会随时备着胃药,那说明已经是胃疼过不少次,肯定也会特别注意各种饮食避免疼痛。

  因为体验过胃疼的人,绝对都会尽可能的避免或预防,而非是疼起来再吃药缓解。

  早上定时吃饭,晚上尽量少吃。

  做到这看似简单的两点,便能够很好的缓解胃部负担,胃疼也基本发生在早上或者深夜。

  所以在这里便延伸出一个问题......

  当天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情况,让死者需要服用胃药来止疼,或者预防可能到来的胃疼。

  对于一名宅男码农来说。

  似乎也就只有公司聚餐,或者部门饭局之类,才能让他没有办法拒绝,必须要前去参加否则就是不合群。

  毕竟在软件公司中不合群。

  那可就代表着更多的工作,年终不合格的绩效,以及大幅度增加的被优化裁员概率。

  公司或者部门聚餐。

  基本都是会提前通知,让职员把时间安排出来,这无疑就给凶手提供了极好的行凶机会和手段。

  ......

  此刻。

  经验丰富的林天,在脑中将先前苏铭所说的众多信息过一遍后,眼神凌厉的讲述道。

  “小铭。”

  “按你刚刚的推断结果。”

  “那岂不是说明了,这名代号为毒药的凶手,其实很大概率就是跟死者在同个公司的职员。”

  “只有这样才能调换死者的药物,精准抓住具体的聚餐时间。”

  “以及最重要的是......”

  “给死者的臀部留下一个针孔伤口,这必定是要关系密切的人,才有机会做到这一点。”

  “我觉得要想确定刚刚的推断有没有偏差,最简单的就是......”

  “查受害人的医保消费!”

  “直接确定里面有没有购买胃药的记录。”

  “像死者这般节俭的人,即便是到药店买药的话,大概率都会用公司所交的医保来进行消费。”

  “就是不知道。”

  “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医保消费记录还没有留着?”

  话音刚落。

  面前摆放着笔记本电脑的安权,便是扶了扶眼镜肯定答道。

  “林局。”

  “大概率还能够查到消费记录。”

  “我们龙国各省市的医保消费记录保留时间各不相同,粤省的医保消费保留三年,而姑苏市所在的苏省医保消费都会保留五年。”

  说到这里。

  安权直接打开这起毒杀案的卷宗,将死者身份证号码复制下来,登陆苏省的内部医保界面。

  一边敲击着键盘查询,一边缓声解释道。

  “虽然医保消费记录保留五年。”

  “可目前案件也已经快过去快五年了,案发前大致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可以查询,所以我也不能确定是否查到。”

  “但只要死者在被毒杀的前几个月,有刷医保购买药品的记录,那就应该能够轻松查到。”

  “因为。”

  “为了方便家属报销逝者的医疗费用,我们龙国各省市的医保单位都非常的人性化。”

  “即便是户口注销了,也能够查阅到医保消费记......”

  还没说完。

  登陆苏省医保内部平台的安权,立刻便看到了受害人被毒杀前四个月的医保消费记录。

  根本没有任何的迟疑和犹豫,安权连忙抬起头惊喜道。

  “找到了!”

  “我在受害人医保消费的记录中,发现在被毒杀的四个月前,他在位于相城区中心街的国大药房,购买了一盒专门治胃病的......”

  “奥美拉唑胶囊!”

首节上一节121/2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