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犯罪十万次,我竟成王牌神探 第120节

  苏铭看向身旁刘洋,伸了伸手示意道。

  “刘局。”

  “作为相城刑侦大队的负责人,你应该是在当时就接触过这起毒杀案了吧?”

  “随着这几天贩毒组织被挖出,众多未解悬案又被提起了。”

  “我觉得...您最近肯定也是有看了好几遍这起毒杀案的卷宗,所以能不能麻烦你大致说下案件的经过?”

  相较于在场的其他人而言。

  作为相城刑侦大队负责人的刘洋,自然对这起案件是更加清楚,随即轻轻的颔首点头,梳理下思绪道。

  “那起私人影院氰化钾毒杀案,具体发生时间是2018年7月25号,距今差不多也已经四年多快五年了。”

  “虽然已经过去了挺久,但大致情况我倒还是记得挺清楚,因为当时就是由我带队去进行探查线索和寻找凶手。”

  “首先报警时间是凌晨一点左右,这也是指受害人尸体被发现的第一时间,当时接到警情后我们立刻便驱车前往。”

  “等到现场的时候,受害人就已经失去了抢救必要,瞳孔浑浊、失温严重,但面色樱红,手脚还有痉挛的表现,当时我便已经怀疑是氰化物中毒,所导致的受害人死亡。”

  “因为如果换成其他的致命化学毒物,受害人应该是会有呼喊和求救送医的机会,而非一被发现就失去抢救必要。”

  “对了,关于这些毒杀药物。”

  “沈法医应该是比我懂,氰化钾应当是泛用较多吧?”

  听到这里。

  尸检经验丰富的沈琳,扶了下金丝半框眼镜,颇为认真和肯定的接过话头道。

  “氰化钾确实是常用的毒杀药物,也是安乐死的常用药。”

  “比起铊或者蓖麻毒素,起效都要更为快速,毒性更为剧烈,只需要几毫克便能轻松毒杀成年人,关键由于其起效快,痛苦性则是要低不少。”

  “无论是吸入、误食、皮肤黏膜接触或注射等,都会导致氰化钠中毒,其中更是以注射中毒起效最快。”

  “根据剂量的不同,最快只需十秒钟,便可以让受害人失去意识瞬间心脏骤停而死。”

  “而要想验证是否氰化物中毒,其实也非常的简单,更是法医尸检的基础要求。”

  “氰化物中毒身亡者,面色会呈现樱红色,并且皮肤黏膜也会呈现为鲜红色。”

  “至于血液的话。”

  “并不会是暗红色,反而将呈现为鲜红色,同时凝结产生尸斑的时间,也会比正常要短不少。”

  “如果受害人当时没有任何求救的声音发出来,那说明就很有可能是被注射了氰化钾导致死亡。”

  “那就必然会有针孔存在,我觉得这一点,当时姑苏市的法医应该能轻松检查出来,卷宗里面也会有描述。”

  刘洋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颇为不解的紧皱眉头道。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按照我们当时的推断,能够让受害人如此快速的死亡,连呼叫声都没有传出来,注射无疑是最大的可能了。”

  “同时在尸检之后。”

  “当时我们姑苏市的法医,也在死者的臀部位置,发现了针孔伤口。”

  “臀部位置的伤口,自然就严重怀疑影院座椅有问题,有人把注射器或者别的东西,藏在了座椅下。”

  “导致在受害人坐下的时候,不小心坐到了针筒上,由于氰化钾起效快,所以就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但我们仔细搜寻受害人所坐的椅子数遍,竟没有发现注射器的存在。”

  “没有注射器,受害人为什么臀部又有针孔伤口,以及药物会生效的如此之快,这实在是太离谱了。”

  “而且给这起案件带来难度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

  “私人影院和正规电影院不一样,根本就没有安装摄像头,无法查看案发时受害人的具体情况。”

  “这就是案件难以侦破的原因。”

  “找不到凶器,也没有监控,更又找不到可疑人员,一下子让案件陷入僵局难以进展。”

  听着刘洋的描述。

  林天习惯性嗅了嗅满是烟草味的左手食指,略有些不解道。

  “刘局。”

  “私人影院没有监控我理解,但为什么会找不到可疑人员呢?”

  “按照你刚刚的讲述,当时在同一个小型影厅的时候,应该不止受害人一个才对,其他人没有行凶动机吗?”

  刘洋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认真回答道。

  “虽然说是小型影厅。”

  “但实际上,那个放映间也能够容纳大概20-30个人,专门放映那种国内禁播或者已下架的影片。”

  “那场电影一共有十二个人观看,受害人当时买得是最后一排的座位,其余人都在他前面。”

  “所以直到电影结束,全场的灯光亮起,才有人发现了受害人的异样。”

  “根据我们的认真审讯和查阅,当时已经是能够大致确定,剩余的十一个人和受害者都没什么交集,单纯只是碰巧在这场遇到而已。”

  “很难,这起案件线索极少,我感觉凶手都没接触过受害人,侦破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啊。”

  话音落下。

  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思索中。

  苏铭眯着眼考虑数秒后,随即看向不远处的沈琳,意有所指的问道。

  “沈琳法医。”

  “我想问下,如果是口服氰化钾,而非注射的话,大概需要多大的剂量,才能让一名成年人极短时间内死去?”

  “一颗胶囊感冒药大小的剂量够吗?”

第122章 凶手早有预谋,提前通知的饭局!

  胶囊大小的氰化钾粉末,能不能在短时间内致死?

  苏铭的这个问题。

  瞬间让在场几人都眼神一亮,立刻便不约而同想到了某种可能。

  沈琳则是愣了下,随即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认真肯定道。

  “自然可以。”

  “就以我们国内常见的药物举例,胶囊内所装的粉末重量在0.5克到1克之间。”

  “当然这是指胶囊内的药品粉末重量,并不是整颗胶囊的重量。”

  “而氰化钾的致死量,大致在0.1克到0.2克之间,就能让成年人短时间内中毒致死。”

  “倘若是将剂量提升到0.5克,甚至1克以上,我觉得一旦胶囊外壳溶解后,必然会在极短时间内,让人失去意识、手脚痉挛、心肌梗塞而死。”

  “那种短时间大剂量的氰化钾,会让人直接因心脏骤停而引发黑视昏迷,自然也就来不及呼喊求救了。”

  “同时。”

  “如果包裹粉末的胶囊外壳,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那么在胃中融化的所需时间也将会不同,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控制行凶的时间。”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

  “即便氰化物能够极快的致死,但由于明胶制成的胶囊外壳,只需要温水便可融化消失。”

  “所以即便受害人失去体征,靠着逐渐降低的温度,也能够将胶囊外壳彻底融化,令尸检时的胃容物查不到胶囊外壳。”

  “氰化物在胃底会被黏膜吸收,极快的溶于血液之中。”

  “只要受害人尸体被发现的时间,拉长到死后一个小时,那么单论食用和注射的死状表现,那就是基本一模一样了。”

  当沈琳说出这番专业的法医尸检知识后。

  即便是刑侦技术退化,现在更加擅长于官场的刘洋,都是立刻明白了先前苏铭询问胶囊的用意。

  穿着西装的白羽,把玩着手中烟斗,若有所思的分析道。

  “按照铭哥的想法。”

  “那这起影院毒杀案的手法应该是......”

  “凶手并非是利用注射器,将氰化物毒药注射到受害人身上,反而是用胶囊药物来进行隐藏。”

  “只需要处理包裹粉末的明胶外壳,那么自然就可以控制大致的受害人中毒时间了。”

  “然后。”

  “受害人臀部的那个针孔伤口,很可能就是纯粹用来混淆视听的假线索罢了,但感觉也已经是能够大致得出凶手的范围了。”

  “首先,正常人可不会吃陌生人递来的药物,可现在受害人偏偏大概率是服用了胶囊药物而死,那就说明了......”

  “凶手很可能认识受害人,甚至两人的关系还非常密切,才能够对药物进行调换。”

  “其次,要想在受害人臀部造成针孔伤口,如果是关系亲近的朋友,制造起来并不算难,打闹时候或者将针头藏在床上都能做到。”

  “在这种推断下。”

  “那么这起案件的凶手,大概率是熟知受害人的身边人才对。”

  “按理说,一旦有案件发生,受害者的身边人都必然是要第一时间排除嫌疑,但氰化钾的特殊性,应该是让当时的相城刑侦忽视了这一点。”

  “因为。”

  “氰化物的致死速度极快,在短短的几分钟,乃至于几秒钟内,便可以让受害人心肌缺血而亡。”

  “再加上,尸检出的死者臀部针孔伤口,无疑是将警方的目光,全部都凝聚在了电影院的座椅,或者现场人员上面。”

  “而真正的凶手,只需要在受害人胶囊化开致死的时候,拥有绝对的不在场证据,那在警方眼中就能彻底的洗脱掉嫌疑。”

  “在柯南和其他破案作品中,这算是较为常用的案件手法了。”

  “但不得不承认,确实能够很好的躲过警方追查,特别是再加上氰化物的致命毒性。”

  “确实是有遗漏的可能......”

  听到这里。

  刘洋认真的回忆数秒,而后便摇了摇头皱眉道。

  “不对。”

  “我刚刚回想了下,当初我们相城刑侦大队,虽然是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影院附近,筛查谁有行凶可能。”

  “但处于严谨考虑,其实也有查过受害人是否存在服用药物、生病就医的情况。”

  “可同样是没有结果,至少是在几个星期内,受害人都没有在医院看病的消费记录存在。”

  “尸检后的血液中,也没有药物代谢的残留情况啊。”

  对于刘洋的反驳和不解。

  苏铭并没有多想,便随之是立刻讲述道。

  “刘局,有个细节你忘了。”

首节上一节120/2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