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把宅子最大的院子留给了老太太,依旧叫寿安堂。
他亲笔书写,让人做了牌匾挂上。
盛的字可是得官家赞赏过的,这次能够入京,也是官家看到他的字钦点的,写的自然是极好。
感谢各位兄弟的推荐票、月票和订阅。
偷偷的告诉你们哦,月票今天不用就过期了。
第92章 耳旁风(求订阅)
一进院子,盛就笑著介绍道:“母亲,这里是您和父亲当年住的院子,儿子让人打扫修缮过了,还叫寿安堂。”
盛老太太看著熟悉又陌生的院子,有些缅怀,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说道:“这是主院,你们住就行了,我一个老婆子随便弄个院子就行了。”
“母亲这是说的哪里话,您身边现在不还有明兰和长林嘛,自然要住的大一些。我和官人住在左跨院,让人把旁边的院子一起打通,也不小了。”王大娘子笑道。
之前在扬州林小娘经常出来给她添堵,来到汴京后,林小娘也老实了下来,基本都待在林栖阁,很少出来。
盛也经常在她这边过夜,对林小娘冷淡了许多。
王大娘子的心情也好了起来,对老太太的气也消了不少,话说的很是漂亮。
其实他不知道,盛是因为刚到汴京,本来嫡母不在,外面就有谣言再传,哪里还敢宠著林小娘。
在扬州他宠妾不算什么秘密,但是在汴京他就不敢这么做了,深怕被人抓著把柄。
不管怎么说,都是盛和王大娘子的一片孝心,老太太也不会推辞,点了点头,在盛的搀扶下,进入了厅堂。
刚进厅堂,盛老太太回身,看向跟在后面的一个妇人,说道:“亲家快进来。我这见到小辈,一时高兴,倒是忘了给你介绍了。”
盛和王氏之前只顾著陪老太太说话了,没有注意身后跟著哪些人。
此时听到老太太的话,才看到身后还跟著一个妇人,领著一个七八岁的女孩。
听老太太称呼对方亲家,更是疑惑了。
等老太太介绍后,他们才知道是大房的淑兰的未来婆母,盛微笑著打了个招呼。
王大娘子虽然也打了招呼,却略显冷淡。
方氏略显拘谨的会了礼,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老太太将这些都看在眼里,说道:“好了,进去说话吧。”
众人落座后,闲聊了一会,老太太说道:“对了,庄学究那边给答复了么?长柏他们的学业可不能耽搁,航哥儿过两年也要参加科举,要是庄学究那边迟迟没有答复,就要另做打算了。”
“母亲放心,前些日子庄学究已经给了回信,不日就到汴京,算算日子,也快了。”盛笑道。
庄学究本是一个举子,屡试不中,心灰意冷之下,便开了个私塾,教导学生。
不成想,庄学究虽然在科举上天份一般,教导学生却很有一手,他教导出来的学生,考中进士的有七八人,举人那就更多了。
盛长柏在扬州时一直在官学读书,平常盛闲暇之余也会亲自教导。
老太太之前说了几次想给长柏请个名师,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盛偶然之间听说庄学究年老准备关了私塾,回乡养老,就提出请庄学究来家中教导盛长柏,正好还能连带著长枫一起教。
老太太也听过庄学究的大名,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盛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了过去。
早年盛对庄学究有恩,庄学究接到书信便答应了下来。
“母亲,您是不知道,汴京不少人家知道咱家把庄学究请来,都托人上门,想把自己孩子送到咱家私塾读书。都被官人推了,只有齐国公府和宁远侯府推脱不了,只能答应了下来。”王大娘子笑道。
小公爷和小侯爷都要到她家私塾读书,王大娘子觉得很有面子。
老太太自然明白所谓的不好推脱,其实就是得罪不起,想了想说道:“多两个学生,想来庄学究不会介意,不过家中新添了不少下人,规矩可要教好了,万不可丢了咱们盛家的脸面。”
齐小公爷和顾小侯爷,毕竟都是外男,身份尊贵。
老太太担心家里下人起了攀龙附凤的心思,做出一些败坏盛家门风的事情来。
“母亲放心,儿子的意思是把中院的侧院用来当私塾,平常除了哥儿们的长随跟著,不安排人伺候。”盛说道。
“嗯,如此考虑倒是周全。”老太太闻言点了点头。
王大娘子说道:“母亲,我觉著庄学究只教四个哥儿,有些浪费了,想让如兰和明兰也跟著去听听课。”
盛闻言瞪了王大娘子一眼,之前王大娘子就提过这事,他并没有答应。
庄学究能来,也是看著当年的恩情,让他教导女子读书,难免心有不快。
要是只有自家人都还好说,还有两个外男,多有不便。
没成想,王大娘子竟然在老太太面前又提起了此事。
“虽说女儿家不必满腹经纶,不过为人处事,明理是第一要紧的,读书也能多懂些道理,总是不错的。既然要让她们学,就一视同仁,把墨兰也算上吧。”老太太说道。
老太太虽然很瞧不上林小娘,但是对于两个孩子并没有什么偏见,知道王大娘子不待见林小娘和她的两个孩子,因此特意这么说。
“是,母亲。”王大娘子有些不乐意的点了点头。
她提出让明兰也去,就是想向老太太卖好,现在老太太提出让墨兰也去,她尽管心中一万个不乐意,也不好拒接。
不过她很快就释然了,她想让如兰去读书,目的就是想让女儿和齐小公爷培养培养感情。
齐小公爷是家中嫡子,未来必定能继承爵位,要是能看上如兰,弄不好如兰就能成为国公府的大娘子了。
要是以前,她倒是不会有这个想法,现在自家官人成了京官,虽然品级不高,胜在清贵。
大女婿还是伯爵,未必高攀不上国公府。
明兰和墨兰去就去了,反正是庶出,对女儿也没威胁。
“母亲,庄学究那边未必愿意。”盛为难道。
老太太摆手道:“问一问,不愿意也无妨,三个姐儿也到了识字的年纪,庄学究不愿意,再聘请一个夫子来教便可,反正她们又不考科举,识字明理就可以了。”
闲聊了一阵,丫鬟进来禀报,饭菜好了。
众人移步偏厅用了饭后,已经傍晚时分了,袁文绍便领著华兰告辞离开了。
从盛家出来,袁文绍安排人送方航一家前往提前租下的院子。
本来方航一家可以住在他那,但是现在他和淑兰定了亲,住他那就不合适了。
因此在船靠岸后,袁文绍便派人在外城租了个院子。
这样也好,等庄学究来了后,方航去盛家读书倒也方便了许多。
不过袁文绍本意是想找个幕僚,没成想成了妹夫。
而且方航接下来还要读书备考,能帮他的也不多,回头他还得找个人才行。
“官人,咱们回来了,张安和翠蝉的婚事也该办了。”华兰提醒道。
“嗯,明日去拜见一下爹娘,回来便找钱妈妈说说这事。”袁文绍点头道。
回到家里,华兰想叫府上管事来询问一下最近家里的情况,被袁文绍阻止了。
一路舟车劳顿,华兰还有身孕,哪里经得起这么折腾。
第二日一早,夫妻二人早早的起来,收拾妥当,带著一些礼品,前往了忠勤伯府。
“孩儿(儿媳)拜见父亲母亲。”
“哈哈,不用多礼。”
袁维昌笑道:“听说你娘子有了身孕,为父甚是开心,一会跟我去祠堂给祖宗上柱香,告知祖宗一声。”
“是。”
袁文绍应了一声,看向袁文纯和冯氏拱手道:“见过兄长嫂嫂。”
华兰也跟著行了一礼,笑道:“这次我从江南给嫂嫂带了一些胭脂水粉过来,也不知道嫂嫂喜不喜欢。”
“呵呵,江南的胭脂水粉在整个大周都十分有名气,虽说汴京也能买的到,也不知道正不正宗,弟妹带过来的,自然是正宗的,嫂嫂谢谢弟妹了。”冯氏笑道。
袁文绍离京的时候,给康晋安排了差事,自然也不会忘记答应袁夫人的。
娘家弟弟有了差事,以后还得仰仗袁文绍,冯氏对他们夫妻也客气了很多。
唯一不开心的就要数袁夫人了,除了袁文绍开始行礼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到现在都没开过口。
在她看来,袁文绍告假陪著会娘家,已经算是给盛家脸面了,竟然还去参加婚礼。
袁夫人本想著摆个脸色,袁文绍会询问一二,谁成想袁文绍跟没看到一样,清咳了两声,说道:“二郎啊,舅舅有个族侄想托你给安排个差事,都是亲戚,你看看能帮就帮一把。”
袁文绍
你当朝廷是我家开的啊,想给谁安排差事就安排差事。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他得势了,安排那么几个人,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谁也说不上什么。
但是左一个右一个的,其他人能没意见?
再安排一个他不是做不到,但是看她母亲的样子,要是轻易答应,估计后面还会有。
袁文绍都有些后悔当初答应下来了。
“你说的什么混话?咱们袁家宗族的人少了?多少人求我,让我跟二郎说给他们安排个差事,都被我推脱了。你天天没事不要胡乱答应。”袁维昌没好气道。
“我怎么就胡乱答应了?二郎都能给康家安排差事,给我娘家亲戚安排一个怎么了?”袁夫人不乐意道。
“母亲,不是孩儿不安排,是目前真没办法了。要是再安排,还有人弹劾孩儿结党营私了,到时候表弟现在的职位都有可能丢了。”袁文绍说道。
冯氏一听到自家弟弟的差事会受到影响,连忙说道:“母亲,二郎说的是,你就别难为他了。”
“哼。”袁夫人不高兴的冷哼一声,也没再多说。
袁文绍在忠勤伯府用了早饭,又跟父亲去祠堂上了香,闲聊了一阵,了解了一下朝中的局势,便告辞离开了。
出府的时候,看著多了一辆装著慢慢货物的马车,袁文绍奇怪道:“这是?”
华兰笑道:“这都是母亲听我有了身孕后,准备的一些补品和孩子用的东西。”
袁文绍闻言一怔,心中刚刚对袁氏的怒气也消散了许多。
“官人,母亲有时候虽然过分了一点,但是到底是你生母,心里还是关心你的。你有时候也顺著她一点,别和她顶。”华兰说道。
袁文绍摇了摇头,搀扶著华兰上了马车,坐下后说道:“不是我要顶撞母亲,我要是不拒绝,后面这样的事情少不了。”
“我不是让官人答应,官人可以说想想办法先拖著,过一段时间说安排不了不就行了?你这么直接拒绝,母亲的面子往哪搁?这一点你要学学我,我母亲有什么也有些无理取闹,不过我都是当时听听,根本不会照她说的做。”华兰说道。
“原来你一直把岳母的话当成耳旁风呢?回头我定要告诉岳母。”袁文绍笑道。
华兰嗔怪道:“我给你说正事呢。”
“好好好,我记著了,以后母亲说什么我先应下,等拖不下去了,再告诉她没有办法。”袁文绍说道。
“母亲那个人就是好面子,到底是你亲生母亲,自然不会害你。”华兰说道。
夫妻二人说著话回到家里,华兰让他去和钱妈妈说张安的婚事,自己则是去召集府上管事,了解最近家中情况了。
袁文绍叮嘱她别累著,自己来到正厅,让人把钱妈妈找了过来。
“见过主君。”钱妈妈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