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真觉得丧尸很弱吧 第694节

就在飞行期间,早先提前部署在羽田机场的部队已经简要了解计划。他们听说正酝酿大行动,但直到情况通报会上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很麻烦,除了那些游荡的丧尸之外,还有我们的老熟人复眼魔。总之情况很复杂。”

“我需要一个具体的行动方案。”克里斯说。

“整体的方案是疏散港区的幸存者。这就需要大量的部队清理逐个街区的丧尸和B.O.W.,然后维持秩序。”

这都是标准步骤,克里斯很快就明白了整体的处置方式。东京两个片区的问题没有新闻和情报链里传达的那么可怕,因为幸存者的大量存在,所以主要方略是维持秩序为主。

至于是否要执行撤离程序,还得要同东瀛政府进行交涉。

“那是什么?”

克里斯看向机场边缘停靠的汽车,好些人扛着设备拍摄场内的情况,还有打扮穿着得体的女士正拿着话筒,侧身向镜头介绍里面的情况。

“卫星转播车。东瀛电视台的记者,他们大概认为在附近停留能得到很好的庇护。”

“实际上也是如此。”

“我更担心的是等下任务分派下来后,他们当中会有不要命的跟着我们

。”

这些隶属于各大新闻电视网的转播车,全都停在围墙根上。还有些较小的转播车,应该是地方性的电视台,好想要跟全国性电视台的转播车打擂台一样。

此时的天气已经十分压抑了。

受台风影响,即便没有过境,对行进区域附近的气象影响也极为显著。

……

“噪音接触,目标一,距离45。声纹对比是:弗吉尼亚。”

随着声呐员的播报打破让人心悸的沉默,指挥舱内的官兵都长出了口气,似乎悬在心头上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柯姆朝声呐室看了一眼,没有急着下达命令。

声呐控制台前,中士目不转睛的看着显示屏,没有注意到艇长投来的目光。

反倒是让兰伯特有点惊讶,不知道为什么继续保持沉默。

过了好几分钟,中士才再次开口说道:“目标航向1-5-5,误差2,航速15,深度200,误差10。”

静默航行了快20个小时,柯姆瑞斯克认为时机已经快要到了。但还是没有达成最终决策。一旦决定行动,那艘艇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很快就会被一条装了上百公斤的烈性炸药的重型鱼雷击中。

即便不被炸得粉身碎骨,也会被头顶的海水压扁,肯定死得很惨。

“很奇怪,目标自身还有奇怪的声音。”

“怎么个奇怪法?”声呐长问道。

“除去潜艇自身的噪音外,它还不时发出些类似烟花爆炸时的动静。”

“啊?”

虽然“德克萨斯”号的噪音变得非常微弱,夹杂着海洋背景噪声,已经超过了人耳的极限分辨能力。但此时,“俄勒冈”号的计算机能够过滤部分海洋背景噪音,从中找出对方的特征噪声。

与数据库里的数字信息进行对比,就能准确掌握“德克萨斯”的行踪。

不是说对手有多高明,而是对手的目的一直很明确,尽可能降低音量的同时向东瀛海域前进。

这让柯姆瑞斯克舰长很是不解。核潜艇不是常规潜艇,不存在蓄电池的电能耗尽、氧气与淡水用光的问题,只要冷库里还有食物,就能呆在海里。极限情况下,核潜艇的持续活动超过120天也不是问题。

这艘船失踪这么久,显然有势力在为其提供后勤补给。

只要有耐心,找一处地点坐沉,就能等到海军放弃搜索。

换个立场,柯姆也会这么做。

“长官,我们的支援机返航了。”

“下一批在什么时候?”

“20分钟。”

拖下去,对“俄勒冈”号更加有利。

柯姆瑞斯克很有耐心,在成为中校艇长之前,他在三艘潜艇上服役了十三年,还在匡提科海军学院深造三年。作为一名出色的艇长,最不缺乏的就是耐心。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柯姆不但没有半分焦虑,反而觉得局势已定。

再过两个小时,对方就处于MK48鱼雷的最佳射程范围内。

之所以拖到现在才收到开火许可,是因为中央司令部要确认每一条己方潜艇的方位。而远距离收发报使用的是长波电台,一篇完整的电文收到和发出所需要的时间都不短。

第十卷

高橡树镇之灾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冷酷无情

哀嚎与呼救的声音在人声鼎沸的街道中高声作响。

尖锐的声响毫无顾虑地嘶吼,甚至可以说是在混乱上增添一层噪音。

沿着声音看去,有些市民聚集在购物中心,疯狂争抢着宝贵的生活物资。

机会稍纵即逝,错过最后的机会就要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忍饥挨饿。

在现代城市里生活,一旦物流体系不能正常运转,物资匮乏是必然的。又不是塔科夫世界的神秘物品箱,被人摸走物品后过段时间还会刷新出来。

“……呼啊。”

克里斯蒂娜稍微打了个呵欠。手枪已被她收了起来,这边还没有需要使用的必要。

站在街角看了看其他方向,周围白漆外墙建筑物并立,各项悬空而立的招牌还未失去霓虹光彩的映照。纯粹站在街景中发呆也颇有一番趣味。景色虽然和吵闹喧嚣相称,但倒不是无法理解。

可惜现在不是发呆的好时机。

暂时感染者暂时还未扩散到这片区,克里斯蒂娜单手捂着左耳,口中默念道,利用喉部的振动向数个街区外的据点报告。

现在她就是行走在外的眼睛,为里昂提供第一线的报告。

"Charlie-9,Delta-6区吗?……好的,我记下了。"

里昂拿起笔在地图上写上标记。

港区的地图已经被重新切割过,横向用A、B、C等字母来表示,纵向以‘1234……’来表示,然后切分出一个个方块区域。再接着针对每个方块细化,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标注,就能得到一副相对简略的地图坐标。

这样一来,前方人员汇报后,很快就能找到相应的地区。

更加细致的地图不是没有。

但现在人

手稀缺,根本就没办法使用。

毕竟此时在外行走的只有克里斯蒂娜,知晓她在那些小方块移动即可。虽然不太准确,消息也有带着相当的主观性,但总比从天上看下来好得多。

看来每个区块的感染迹象都有所不同。

右肘搭在左手背上,嘴唇微微咬上食指骨节。克里斯蒂娜背靠墙根,回想高橡树市的状况与这里的不同点。

快速沦陷是因为有大量“美人()兽(Lepotica)”的出现,还有“庞然者(Whopper)”的存在,多点同时爆发的缘故。

东京都的港区则完全不同,一开始只是都市传说,仅仅作为怪谈出现在2ch类匿名论坛上,充作冲浪乐子人们的谈资。而后才出现了食人事件的目击报告,克里斯蒂娜在白宫所见的影像资料就是其中的一起。

是这样没错了。

但是……在这座常住人口超3700万的城市投放病毒,又是怀抱着怎样的想法呢?

克里斯蒂娜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说是恐怖袭击?根据恐怖势力的习性,他们在达到目的引起全世界关注后,会跳出来虚伪地表示“该次事件由我负责”等屁话。

到目前为止,什么反馈都没有。

还是缺乏足够的信息,以至于身处爆发中心却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就算她想要站在加害者角度进行演绎,反向推测他们的目的也做不到。

“真是恶心……想不明白啊。”

“监视者,怎么想不明白?”

“为什么。”克里斯蒂娜问自己,也是问那些分析师们。

“什么为什么。”

“中情局、情报总监办公室、军事情报部队、安全局、情报分析室……有一个算一个,对这些事件半点消息都没有。我不相信,我不相信这么多人都是废物。”

“我也不知道。”

过去,克里斯蒂娜关注的主要是情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但现在,别说准确性了,他们连时效性都没办法保证。

真是见鬼。

往常那种连山沟里藏匿的恐怖分子都能找到,没有理由说找不到成规模、有组织行动的病毒施放者群体。

她不敢去猜测,因为早前总统遇袭事件里,克里斯蒂娜发现前来的两只小队应该是某个保密单位的特别单位。还不是那种普通的雇佣人员,精良的装备和坚毅的战斗意志,都不是杂鱼能拥有的。

连说三次“FUCK”之后,她强迫自己必须认识到后方的精英人士并不那么值得可信。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利用这种恶毒手段赚取利益的家伙,出卖或拦截信息的回报永远是是最丰厚的。

“监视者,准备返回。”

“收到。”

克里斯蒂娜看了眼手表,现在时间还未到正午,赶回去正好能赶上午餐时间。

有人靠过来图谋不轨,但少女根本不理会这家伙,快步绕行离开。对方就算开始奔跑,也跟不上看起来依旧是行走的少女。

绝大多数人在混乱中无助地向人求助,克里斯蒂娜对他们视而不见,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看似冷酷无情,实则是习以为常。

习惯于生死边缘行走的人,对这种可怜的存在不感兴趣。

真正的大乱还未降临,所以抓紧时间搜集物资、寻找庇护所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而不是衣衫褴褛地坐在路边寻求帮助。

他们看起来很可怜,生命也的确遭到了威胁,就算当下伸出援手,对他们也丝毫没有帮助。充其量不过是暂时的安慰,脱离庇护后又会重新陷入窘境,搞不好更容易丢掉小命。

毕竟实力强大者,总会遇上与之匹配的敌人。说不定,更容易死在追随的过程中也不一定。

如果真心想要帮助他们,就不该现在停下脚步,而是想办法重建秩

序。

对他们如此,对待整座城市也是如此。

只有恢复秩序,才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届时是撤离也好,封锁也好,都能将伤亡降至最低。

回到据点时,克里斯蒂娜发现已经有安全行动部的特工小组在周边建立了观察点。他们不只是要观察情况,还要清理游荡而来的丧尸和复眼魔。

“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还好,丧尸的数量不是很多。”

“……这样啊。”

首节上一节694/9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