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真觉得丧尸很弱吧 第990节

那玩意儿会逐步吞掉宿主,最终在宿主的基础上诞生。

“威廉G”到第三形态时,基本看不出威廉本来的面貌。

但“Mixture”感染中,最严重的人都不过是身体迅速腐烂,只是变异幅度并没有那么大。

不过是死亡速度和死亡率高得有点惊人罢了。

而毒力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实际上却十分难以界定。

这导致莱顿无法回答克里斯蒂娜的问题。

促使人类有高概率向怪物发生转变这回事,能否以此来证明该人工病毒极具危害性。

传统的无毒理论,即病原体为了能在宿主中永远复制和传播应朝着良性发展。

虽然这个想法有内在的动人逻辑,但是对于某些情况下逐渐增加的病原体毒力和长期稳定维持高毒力的病原体的观察,表

明这个理论并非如人们一厢情愿的那么通用。

克里斯蒂娜的下一步行动,就得根据有专家团队给出的“毒力”和“传染模型”来决定。

因为最广泛意义上,毒力可以被定义为病毒影响宿主健康代价的大小。

她倾向于将“促使人类异化”这点归入影响毒力判断的重要部分。

第十二卷 清算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近乎完美的军事商用产品

克里斯蒂娜有两种办事效率,一种像蜗牛似的爬行,另一种像真空里的光速。

她刚到临时研究中心的驻地,就拿来一台电脑以邮件的方式写好了一份报告,并请求授予择机处理的权限。

许多人搞不明白,在现代化武器和各种军事理论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为什么有如此多人对B.O.W.的开发如此执着。

研究这玩意儿又浪费钱,又扛不住现代化武器的攻击,你说这帮人到底在忙活些什么。

投入数十亿资金弄出来个没趣儿的病毒,传播效率和杀伤效率还被人为限制,到头来还不如12枚2000磅航弹一股脑扔下去来的快。

那些摄取到足够养分的丧尸或其他什么东西,而诞生的不稳定变异体就算了。

那些真正使用了前沿生物技术的稳定B.O.W.,被投放到正面战场却经受不住任何重火器的猛攻。

有人将他们的反应视作过往经历再现产生的应激行为,并将坚决打击生物武器的人戏称为“浣熊市系”,以讽刺他们结成利益攻守同盟的事实。

他们好像根本不在乎浣熊市和高橡树市死亡的数十万冤魂。

话又说回来,保护伞、威尔法玛、三联制药、圣亚等公司,孜孜不倦致力开发新B.O.W.是为了什么呢?

就连现任国防部长莫瑞斯伯德及其党羽一干人都卷入其中,又图个什么呢?

资本加入无非是逐利行为,看到有广阔的钱竞。

要解答这个问丫题,就得把时间回溯到1998年9月29日的晚上,保护伞使用CH-53E超级种马直升机在市内投放的暴君。

除了编号为“T-000”和“T-001”的暴君被投放到警署以解决Echo-Six小队和幸存者组成的小队外,

其余四个暴君被投放到了P12A焚化处理工厂,

伏击前来营救威廉伯肯一家人的海军陆战队所属的精锐特种部队。

其目的就是为了测试T-103型号暴君的战斗数据。

警署有一支三角洲特种部队的完整战斗小组,还有基本确认叛变的研究员铃木洋子。

而三角洲特种部队是世界上训练最有素、装备最齐全、资金最雄厚和战斗经验最丰富的特种部队之一。

所以,保护伞的现场指挥官调拨了两个T-103暴君进入警署。

另一边,海军陆战队的精锐特种部队进入P12A处理工厂,除了收集情报外,还承担着接应威廉伯肯夫妇的职责。

如果能将他们全部击败,就足以说明T-103可以完美应用于军事领域。

至于战斗结果嘛,P12A处理厂里的海军陆战队的12人和4只T-103暴君同归于尽;浣熊市警署的三角洲特种部队阵亡3人。

其中一只暴君因束缚抑制外衣被破坏而暴走,其余暴君均在常规状态下死亡。

经过这次测试可以得知,一只T-103型暴君就可以在特定环境下干掉两个或以上的Tire-1级别作战人员。

而一个顶尖的Tire-1作战队员,每年的固定支出就在300万美元左右,该数字每年都在上涨。

这还不算死亡后的家属抚恤金和训练的费用,以及在成为T1队员前的T2部队的服役训练费用。

也就是说,每损失一个顶尖的作战队员(Operator),几乎等于损失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投入。

而成熟生产线上下来的T-103暴君的生产费用,连一个T1队员的1/5的价格都不到。

而且只需要简单训练它们,就能用来完成一些相对复杂的战斗任务。

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军费的开支。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超廉价的B.O.W.出现后,要调动能够解决它的装备和人员,期间产生的损耗和运营费用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不是因为它承受不了现代武器的杀伤,所以才毫无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种东西投放到战场上,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反正死的不是人,被炸弹或者炮弹弄死了,再送几个上来不就好了。

撑死损失一些耗材和运输费用。

所以,从开发公司的视角来看,可以稳定量产的B.O.W.就是一个廉价、体能优异、应用场面广泛且使用起来毫无心理负担的货架式军事商品。

尤其是考虑到近年来,美军深陷质安战的泥潭中,类似暴君定位的产品将会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场景。

毕竟在缺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治安战里,一个廉价且听话的B.O.W.,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就算投放到正面战场,例如东斯拉夫内战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场景。

东斯拉夫的“自由斗士”不是很喜欢躲藏在地下吗?

那就让暴君化身挖掘推土机,直接进楼抓人。

建筑物里重火力无法理想发挥,敌人开火就暴露自身目标,不打更是不行,这玩意儿会一直拆墙。

用暴君省下攻楼人员,显著减少人员伤亡。

而拆楼的弹药消耗和时间成

本,这个价格非但不昂贵,实际上非常便宜。

刀枪不入不说,还能徒手碎墙,简直攻楼神器。

这就是那些公司、组织坚持在有机生物武器上持续投入的原因,也是莫瑞斯伯德等人决定引入并推进“Mutamycete-E”项目的根本原因。

该项目的素体“菌主”不仅可以将感染者纳入同一意识领域,还能以消耗生物材料的方式,从无到有制造菌兽。

重点是,这东西还只是个素体。

对“菌主”进行相应的战术思维培养和训练,那么它不仅可以熟练使用班排级别的战术,

还能理解来自上级的命令,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情况进行调整。

几乎是完美的填线兵器,而且造价极其低廉。

当然了,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十余万大头兵和军官团体的想法,执意推行的时候自然就出现了问题。

首节上一节990/990返回目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