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真觉得丧尸很弱吧 第580节

“马上?”

“是的,长官。它已经造成相当的损害。”

“是不是我们的提议”

“不是的,总统先生。是其他的事情,我不是在开玩笑,它的后果可能会相当严重。”

“好吧。五分钟后下来,我想你能等到我刷完牙吧。”

亚当的一点点小

幽默。

电话断了。里昂缓缓放下话筒,五分钟。他朝旁边的白宫特勤点头示意,从他手上接过装满资料的手提包。

第十卷 高橡树镇之灾 : 第二章 寻求合作

里昂和亚当要讨论的事是一所学院发生的丧尸食人事件,他们应该做出何种反应才会显得不那么突兀。

但说来说去,这起生化灾难并没有美方人员死亡,以至于幕僚们给出的建议最好是无视这一事端。

随后,来自参议院的压力也集中过来,那帮伪圣心态的虫豸们却又要求亚当提供“人道主义救援”。

总统坐在宽大的办公桌上,眺望着窗外的景观,而他的脑里则开始计划该做些什么,不过事情已经发生。B.S.A.A.的部队也已经入场,正在执行清理任务。

天气十分晴朗,天空呈现蓝色且万里无云。眼前所见一片祥和的景象。绿色草坪外的街道上,大多都是拿着旅游指南呼朋引伴的游客。

他不禁感到奇怪,人类为什么在屠杀自己人这件事上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

但事实便是如此,战争和杀戮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一开始出现在这星球时。人类第一次组织化的对立亦是再次进行的,时至今日已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至少目前还没有。

……

莫斯科,Russia的首府。

这个诞生于苦寒之地国家的面积相当于整个北美洲。由于辽阔的疆域以及陷入窘境的经济发展,空中交通并不算太过拥挤。

这架专机得以相当迅速地获得了空管的批准,正逐渐降低高度。飞行员把飞机带到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时,气流还算平稳。

几分钟后,这架C-20公务机滑入停机坪,机上的人员打开前机门。

尽管已经做过准备,舱门放下的瞬间就是股寒流扑面而来。

洋子顿时打了个激灵,而后她才顺着舷梯走下客机。

阴影下的机场温度已经到了可以让水面结冰的力度,更糟糕的是,机场宽平的布局让寒风平添几分凌厉,使得她的脸部好像如弯针刺痛一般。

来接他的是大使馆里的参赞,以及安全人员,还有俄方关于伊欧尼亚的情报官员。

双方按照外事礼节,短暂寒暄之后,便迫不及待地乘上温暖舒适的轿车内。

“飞行愉快吧?”这位使馆参赞问道。

“还不错,这里一切都准备好了吧?”

“是的,长官。”

“好吧,让我们尽快完成它。”洋子摘下手套,双手放在一起搓了搓。

“上级指示,最多只能陪您到门口。”

“没错。”

“你也许想知道,目前新闻界还没有向我们询问这件事的看法,华府这次应对得非常好。”

“那些政客会怎么应对,与我们无关。”

“我叫瓦列里,既然这是贵方发起的提议,就让我们尽快进入正题。”

瓦列里收起心中的那抹轻视,立即将专业情报官员的架势拿了出来。按照双方沟通的那样,进行最基础的信息沟通。

让他颇为舒适的是,对方从来不越过边界,只是询问曾经活跃在高加索山脉的极端势力的事,以及伊欧尼亚与俄罗斯边界发生的异常。

这些消息都很重要,因为事关“保护伞”。

瓦列里想起最近才解除保密的文件,早在2004年,俄军就有一次在高加索山区的特殊作战行动。尽管有专业人士的带领,还是不可避免地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如今能有更加敏锐的同行

,那就再好不过了。

“很好。”

这也许是冷战以来第一次在特殊领域展开合作,那边派来的官员好像还不错,瓦列里想到。

莫斯科是个大都市,但不太像西方的大都会。眼前的一切几乎都充斥着古典艺术的味道。

要知道芭蕾舞这种爱好,在沙皇时代是典型的贵族爱好,而后来居上的苏联将这种高端爱好变为全民文化。

熟悉那个时代的人都会发现,就算是普通的工人也基本有第二爱好。

例如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她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宇航员之前,她还是一名跳伞运动员。

但这一切都已经埋葬在历史之中。

时隔近20年,关于苏联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人们好奇为什么如此强大的超级大国,会兵不血刃的解体。

洋子想了想,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卢比卡杨欢乐大酒店以及西伯利亚土豆终生游这种烂梗。不过,她从未看轻过曾经的红色帝国。

侮辱它的本质,就是在侮辱与它激烈竞争了46年的美国自己。

“欢迎来到我的国家,洋子女士。”

瓦列里提前下车,对铃木洋子伸出一只有力的手。

“谢谢。”

“请你跟我来,好吗?”

“荣幸之至。”

瓦列里领着她和她的助手进入联邦安全局的大门,等候

已久的工作人员迎上来,交付了两份访客通行证,并且告知他们能够进入的区域。

洋子和她的助手都很守规矩,不多张望,只是淡定地跟着瓦列里,听他做基本的介绍。

这样做在外人看来似乎很丢人,因为根本就不像间谍、特工电影里表现的那番神勇。但这对于当事双方来说,这种态度就让人感到非常舒服了。

毕竟是来寻求合作的共同对抗生化、生物兵器的研究、生产和使用而不是来给对方找麻烦。

若是想要竞争的话,那为什么不把精力放到调查所谓的“保护伞”身上呢?

目标办公室门前站着两名卫士,很容易认出来。他们挺拔的胸膛和魁梧的身姿,显然都有特殊的从军经历。

当瓦列里和洋子他们经过时,两人都行了个军礼。

“我曾经停过许多你的事情。”

“希望都是一切好事。”洋子回答道,试着放轻松一些。

“我认识一些同行朋友,你应该也认识。臂如罗斯哈里,你应该很熟。现在还常练习手枪的射击技巧吗?”

“我并没有外勤资格。”

瓦列里挥手请洋子坐下,“有些东西再忙也得抽出时间。”

两人坐定之后,话题便转为正事。此时,出现两名抱着厚重文件箱的职员走了进来。他们拆开包裹,里面容纳的全都是情报文书。

而后进来的职员为他们奉上了三杯咖啡,随即退去。

“那么,我们开始?”

洋子啜了一口,觉得浓烈得苦口。

“很好。”

第十卷 高橡树镇之灾 : 第三章 交接仪式

天空暗得愈发早了。将近下午五点,晚霞已经染红了一小片天空。

云彩像是炉中烟气,萦绕在空中,微风吹着它们微微旋转,上下层次分明,形态上各有别致。

克里斯蒂娜面无表情地坐在观众席上,身上海军白色列队礼服多少让她有些不舒服。但这是相当重要的场合,不想吃挂落的话,最好还是不要想搞什么小动作。

服装配饰也是按照规定来的,而不是如同往日那样随意,不合规矩。

抬头望去,老舰长左胸前挂着的勋略章总计六排,共获得十八枚勋章。

克里斯蒂娜甚至还扫到了代表陆战队的勋章,这意味着他是从陆战队那边跳槽进入海军系统的。

比起她胸前的四排略章,老詹姆斯的嘉奖在这个级别是非常典型的,一点也不例外。这说明,他所有的嘉奖都是圆满完成一个岗位的部署周期后获得的嘉奖。

譬如,功绩勋章(Legion of Merit),他就获得过三次。这说明老詹姆斯获得一次这个勋章,意味着他之前担任过别的上校级别岗位。

和她这种全靠战功积累勋章的不同,他是扎扎实实一步步向上爬的那种存在。

舰长交接仪式,跟海军草创之初约翰保罗琼斯时代没什么不同。在当今这个年代,很难想象这支海军诞生之初时的窘境。

在独立战争爆发前,美国根本没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海军,私掠船(Privateer)在很长一段时间竟成了主要的作战力量。

而著名水手约翰保罗琼斯就是私掠船时代的重要代表。

仪式比原定时间提早了两个星期,于下午16点32分宣告结束。

而卸任的舰长则不得不提前到国防部报道,那是个被称之为职业坟场的地方。

这艘护卫舰在海湾战争中挨了两发反舰导弹,之后又耗费了1.5亿进行修复。重整后的它还未重新驶上大洋,就被发配到军事学院充当教练船。

老舰长詹姆斯洛里上校陪同她走过了漫长的岁月,陪她度过了第三次大修后的性能试航及安装全套的模拟作战设备,还

有厂方的测试及海军测试。

然后带着她多次出海,以培训未来的军官学子。

现今属于老詹姆斯的任务结束了,返港的第五天,他和这艘战舰的关系终于告一段落。

他将她交给临时舰长布卢姆菲尔少校的手中,以保证她在迎来新舰长之前,使战舰保持正常运转。

当在这个交接仪式后,便是老詹姆斯告别最后一次住舱生涯。身为这艘战舰的第七任舰长,他有权要求某些纪念品。

传统上,大多数的舰长都能得到一副甲板纸牌,这是种纸牌游戏,利用有空的甲板木和木钉计分,他可是此道中的好手。

船上除了副手执行军官外,鲜有人能敌过他。

纪念品还有写有战舰名称和舷号的小铁杯,以及他与这艘船的最后合照。

白色大檐帽的后缘,印有烫金字体的C.O.(Chief Officer指挥官)及第七任舰长的字样,还有船的饰盾、全体学员官兵的签名团体照。

这些都将成为他永久的收藏品。

“……今天在座的,有曾经在这艘船上服役的老兵,有些人还……”

埃里克将军站在舰艏的高台上发表着演说,对于正下方列队站正、一丝不苟的五年级实习船员们来说,日子相当不好过。

首节上一节580/9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