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声 第203节

第186章 省委书记的干兄弟

肖金丰立即两眼放光,清越的老脸瞬间涨得通红,激动地肩头都有些抖颤,他缓缓伸出手去,慢慢放在了安在涛的肩膀上,眼神迷离着,眼中投射出的热度让安在涛微微觉得有些不自在。

接下来,老头子坚持要按照他们南洋肖家的风俗习惯,让安在涛单膝跪地,给他献了一次茶,叫了一声干爹,让肖作年作证,简单完成了一次拜认干爹的仪式。当然,因陋就简,献的不是茶而是咖啡。

完成了这个仪式,老头子就很是兴奋,坐在了安在涛身边,紧紧地抓住他的手去,问长到短问东问西,搞得安在涛有些哭笑不得。

肖作年笑吟吟地坐在一旁,看着肖金丰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盒似是早已准备好的东西来,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小安,你看看,老爷子都给你准备好见面礼了!”

安在涛微微一笑,心道既然这干爹认都认了,拜也拜了,收老爷子一个礼物也不为过。不过,当他打开盒子之后却吃了一惊,原来这个木头小盒里装了一枚古色古香的乳白色玉佩,上面雕刻着两条鳞爪飞扬的盘龙,雕工极其细致精美栩栩如生。虽然不懂玉器,但他一看就知道这枚玉佩绝对不是凡品,应该是价值昂贵的古董。金银有价玉无价,像这种有了很久年头的古董玉佩,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不是金钱所能来衡量的了。

“干爹,这个,呃,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安在涛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即将盒子盖紧,然后又推了回去。

肖金丰皱了皱眉,“我这当干爹的送你一点小礼物怕什么?我又不是给你行贿!收起来,你记住,这是我们肖家祖传的一枚玉佩,之前由金邦佩戴,金邦没了,你现在就是我的儿子,这枚玉佩就送给你了……”

肖作年也笑着在一旁劝了几句,安在涛见老头子兴致高涨,心道我怎么能收你们肖家的传家宝?但他想了想,还是临时先收了起来,准备过一段时间等老头子心情平静下来再想办法还给他。

……

……

安在涛没有能够脱身回家。整整一个晚上,肖金丰都扯住他的手不肯放松,一口一个“小涛”,让他在宾馆的房间里陪着自己说话。从南洋肖家的发家史,一直说到他亡故儿子肖金邦的生前轶事……一直到了凌晨3点左右,老头子才因为困倦精力不支沉沉睡去。

肖金丰一开始非要将肖氏集团旗下的肖氏报业的5%的股份转让在他的名下,但被安在涛坚决地婉言谢绝。他之所以肯认肖金丰为干爹,一来觉得也挺有缘分的,在茫茫人海中竟然有人跟自己生得如此相似,不能不说是一种奇异的缘分;二来看在老爷子一番真诚渴望的份上,不忍让老人伤怀,这才答应下来。但他绝无意于肖家的巨额财富,更不想卷进肖家这种豪门的财产纷争——虽然老爷子没有后代,但是这么一笔庞大的遗产,不引起“争抢”才是邪门了。

见他的态度非常坚决,肖金丰只得退而求其次,强行逼着他表态:如果一旦在官场上混不下去,或者说对仕途产生了厌倦,就必须要到南洋去替他掌控管理肖氏报业。安在涛无奈之下,只好含含糊糊地敷衍了过去。

安在涛疲倦地从沙发上起身,给老爷子盖了盖毛毯,然后悄然出门,沿着走廊下了楼,点上一颗烟,站在归宁宾馆的大院中默然望着已经露出鱼肚白的天宇,深深地吸了口气。

清新的空气吸进肺腑,他精神一振。但旋即,他马上又觉得昨晚的遭遇着实有些传奇色彩: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他就成了省委书记肖作年的干兄弟——如果要说出去,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吧?

苦笑了一声,他转身向停车场走去。打开车门,钻进自己的车里,他慢腾腾地发动起车离开了归宁宾馆。

开着车飞驰在空旷无人的县城街道上,他的心头一片宁静。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他人生路途上的一幕小小的插曲,这样的插曲并不能代表什么。无论是过去、现在亦或是将来,他始终都会沿着自己规划好的人生之路努力前进——至于这个爱国侨商干儿子、省委书记干兄弟的身份,不过是一抹早已翻过去潜藏在心底不为人知的记忆罢了。

……

……

上午十点钟,省委书记肖作年正式结束了资合镇的调研活动,在市县领导的殷殷送别下驱车离开归宁。路上,肖作年笑吟吟地低低道,“三伯叔,咋样?这回干儿子也认了,该是心满意足了吧?”

肖金丰开怀一笑,“嗯,不错,我觉得神清气爽,感觉很好。这一次回国,真是收获不小!国内有了这样一个干儿子,将来我老头子叶落归根也有人祭扫墓地了。”

听见肖金丰和肖作年如此说话,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张晓明心头巨震:干儿子?肖老的干儿子?难道是小安书记?他心头一凛,赶紧又竖起耳朵仔细听起两个人的小声谈话来。当然,这些谈话他是绝不会跟别人泄露半个字的。作为省委书记的秘书,如果他的口风不严,怎么可能受到肖作年的信任。

“昨晚,我提出将肖氏报业5%的股份送给小涛,但是被他坚决拒绝了——这个孩子啊,还真是跟金邦很相似,都有一身傲骨——我今天不叫你肖书记,就叫你一声大侄子,你是这省里的领导,小涛在你的治下,看在三伯叔的面上,你可要关照一二!我可是知道国内的官场非常复杂……实在不行的话,日后我慢慢地劝他,还是出国到南洋去帮我才好。”肖金丰抓住肖作年的手,神色非常地郑重。

“呵呵,三伯叔,你就放心好了。其实,你这也是多虑了,小安虽然年轻,但却非常成熟,做人行事沉稳有度,颇有几分权谋,怕天生就是一块做官的材料……”肖作年微微一笑,眼前浮现起安在涛那张英挺淡定的面孔来,他突然皱了皱眉,讶然了一声,“嗯,我怎么突然觉得小安似乎还很像一个人呢……小张,你有没有觉得这资河的小安同志跟我们省委机关里的哪位同志有些相似?”

张晓明一怔,想了想,回头来笑道,“肖书记,没有吧,我倒是没注意呢。”

肖作年哦了一声,也没再说什么。

……

安在涛凌晨5点多回到家里,倒头就睡,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等他醒来,刘彦已经打电话从街上的小饭馆定了几个菜回来,拨通了他的电话,“安在涛,赶紧起来吃饭!”

安在涛迷迷糊糊地刚接起电话,电话里就传来刘彦那温柔的声音。起床匆匆洗漱完毕,他去了刘彦那边,见刘彦撑着身子的不适在摆着碗筷,便赶紧走过去帮忙。

刘彦笑着瞥了他一眼,柔声道,“你不用管了,我已经不要紧了。嗯,你去看看报纸吧,这是部里上午刚刚给我送来的报纸,我看上面有你和省委肖书记的合影——喏,你这回风头出大了。头版就是,东山日报和东山晚报都有。”

刘彦虽然在家里养病,但宣传部办公室每天都会打发人过来给她送一些文件和当天的报纸。

安在涛嘿嘿一笑,赶紧拿起茶几上的报纸就翻看了起来。关于省委书记的报道,自然是头版头条,这毫无疑问。虽然资河镇的这点事不大,但领导参与就无小事,有肖书记的出席活动,资河镇的这事儿就成为东山省昨天最为重大的新闻事件。

东山日报的大标题很传统很“党报”——“南洋爱国侨商捐建公路,省委书记肖作年山区调研”,小标题则是“肖书记在归宁县资河镇考察调研时指出,交通不畅是制约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东山日报相比,东山晚报的报道就做的相对“通俗”一些,侧重点也不同——黑色的巨幅标题“一次不同寻常的握手”,整篇报道用较大的篇幅将肖作年的讲话“原文照登”,有意突出了安在涛和资河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成绩。而且,还配发了一张肖作年和安在涛在盆栽苹果温室里的一张合影照片。

安在涛明白,这种有意的“突出”,明显是奕辰的功劳。如果没有奕辰的关照,东山晚报记者报道的重心肯定全部都转移到肖作年一个人的身上。他笑了笑,当即给奕辰打了一个电话,两人心照不宣地在电话里闲扯了一通,然后才挂了电话。

刚要过去跟刘彦一起吃饭,他突然接到了丈母娘石青的电话。在电话里,石青的声音很急促很惶然,甚至还带有一丝哭腔,“小涛,不好了,你赶紧回来一趟吧……”

安在涛吓了一跳,赶紧急急道,“妈妈,你怎么了这是?有话慢慢说,您先别着急,别着急啊。”

第187章 图穷匕见(一)夏天农失踪

“小涛,你赶紧回来一趟吧,晓雪不在家,妈妈心里乱……你爸爸的秘书张凤阳昨天晚上突然被市纪委双规,当晚你爸爸回来就很晚,我问你爸爸,他什么都不肯说。今天一早,他就不知道去了哪里,然后我再打他的手机就关机,办公室电话也没有人接,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他的下落。”

石青几乎要哭出来了,“我问了市政府的同志,大家都不说不知道,不清楚。我给市委孙书记打电话,孙书记也说不太清楚……”

石青的话就像是晴天霹雳,突然在安在涛的耳边炸响。难道自己的老丈人被双规了?出问题了?不会吧?!

“妈妈,您别着急,你仔细给我说说……”安在涛定了定神,突然又急急道,“妈妈,您啥也别说,您就在家里等着我,我马上就赶回去!”

说完,安在涛扣掉手机,准备回自己的房子换衣服马上赶往滨海。刘彦皱了皱眉,小声道,“咋了?你老丈人出事了?”

“我也不太清楚,刘彦,我先回去看看。”安在涛顾不上跟刘彦说什么,匆匆就往门外走,刘彦叹了口气,“你记着路上买点东西吃吧——对了,有啥需要我帮忙的,赶紧给我打电话,我随时等你电话!”

……

……

安在涛一路飞驰,下午4点多的时候就赶到了滨海。在夏家楼下,他匆匆将车停好,小跑着上了楼,摁响了夏家的门铃。

石青神色非常得憔悴,她打开门一看是安在涛,眼圈立即一红,眼看就要落下泪来。安在涛心里也是着急,“妈妈,您别慌神,您仔细把事情给我说一遍。”

石青穿着一件白色的大体恤衫,头发披散着,看来是也没顾上洗漱,脸色有些苍白。她坐在沙发上,肩头有些抖颤,“小涛,具体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是昨晚你爸爸回来就跟我说了几句话,说是他的秘书张凤阳突然被市纪委双规……”

石青语速很快,说话几乎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听着她前言不搭后语的讲述,安在涛渐渐地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中。

张凤阳犯了事,牵连到了自己的老丈人?还是,自己老丈人犯了事被人先动了张凤阳?他突然失踪,难道是被省纪委双规了?毕竟,像他这样的副厅级领导干部,要被双规也是由省纪委来进行的。

安在涛想了想,抬起头来盯着自己神情憔悴的丈母娘,低低道,“妈妈,爸爸有没有说——自己有没有……”

石青疲倦地摇了摇头,“没有,你爸爸只是看上去有些气愤,但也没说跟自己有关……”

首节上一节203/9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