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还不如直接后仰,省去翻身的动作。
几人说的情况,唐森都考虑到了。
“感觉不太对。”
唐森抿抿嘴,撂下一句你们等着,快步离开了训练场。
不大会儿,唐森带着一个安保人员返回。
他叫拉斐尔。
人挺激动,跟唐森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特别喜欢打球,就是太矮了。
他的确不高,布里滕纳姆估摸着他只有一米六出头。
“拉斐尔,你来防守我。”
唐森背身倚靠住拉斐尔,当自己站直,拉斐尔压低身体,脑袋只到自己肩膀的时候。
视野开阔。
唐森默默点头,这个感觉才对嘛。
估计姚明在场上,面对大多数只有2米1内线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感觉。
拉斐尔水平有限,唐森随便一个节奏变化,就能把他晃的晕头转向。
就这还是降低了速率。
不过唐森主要是找感觉,哪种进攻方式更好,自己心里有评判标准。
一次次尝试。
唐森背身靠住,发力向后顶,僵持住。
而后右肩微微一沉,有那么一个重心要改变的趋势,而后在炸球的同时,重置脚步,左脚向后,向上线不露痕迹的移动了一小步。
右脚蹬地发力,左脚为轴,直接向上线转身。
把虚晃的前摇动作减少到最低程度,在炸球启动的阶段,完成脚步重置。
细节左脚卡位置,转身之后直接起跳。
跳的不高,但是加了后仰。
拉斐尔经验匮乏,反应慢,所以他没吃晃。
但更好,他跟着唐森同步上压,伸手封堵。
不过这个时候,身高臂展的优势显现出来了。
唐森稳稳命中。
落地之后,唐森回忆了一下整个过程,伸手示意再来。
还是同样的位置,就直接转。
这一次,炸球转身的时候,唐森就已经开始起球,在面框起跳的时候,球已经举了起来。
减少起球时间,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姿态的保持和调整上。
后仰,空中有那么微微一顿,投出篮球。
“唐,这个感觉有点儿对了。”
布里滕纳姆眼前一亮。
唐森微微点头,是找到那么一点儿感觉了。
但特德斯基还是不同的看法,道:“唐,你直接转身,是减少了虚晃的前置动作,让出手更快。”
“但翻身跳投依旧会降低出手的稳定性,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投的准,真不如就直接后仰。”
唐森思索一下,摇头。
“弗雷德,你得考虑姚在场上所面对的环境。”
姚明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先要位,要到位了,背身接球。
如果直接后仰,还要加一个转身面框的过程。
而这个时间,可能对方已经协防过来包夹了。
从背身接球的时候直接转身,加快了出手速度,可以让对手来不及包夹。
特德斯基一点就透,道:“的确,是要考虑实际情况。”
唐森继续试验。
半晌停下。
“我怎么发现,试来试去,最后还是帕特里克那些东西。”
唐森先感谢了一下拉斐尔,然后对特德斯基几人道。
减少虚晃,直接转。
这其实就是去年自己教布朗的东西。
也就是尤因的东西。
尤因没有奥拉朱旺那种速率,腿不够长,一脚迈出去的步幅也赶不上奥拉朱旺。
他的翻身跳投就是直接转,没什么虚晃动作,靠对抗,靠扎实的脚步,靠一些脚步卡位的小细节。
而在他巅峰的时候,算是还有一些爆发力,所以起跳的发力还可以。
最重要的,他投篮准。
只能说万变不离其宗,尤因这个中锋教科书,其实把中锋能玩儿的东西都玩了一遍。
当然,具体到个人,肯定要调整。
像布朗。
他年轻,爆发力十足。
夏天布朗练的翻身跳投,唐森给出的方案是转身之后,向外迈步,主动去拉开空间。
他可以用爆发力,弥补步幅过大所造成的发力不充分。
而到了姚明。
他腿上的爆发力是不如布朗的,如果靠更大的步幅去拉开空间,他起跳会不够稳定。
那就换条路,用后仰去创造空间。
这也算是因人而异。
对于他们这种级别的球员来说,毫厘之间的差距,就注定姚明很难走布朗的道路。
提起尤因了,布里滕纳姆深以为然的点头。
他在尼克斯干了这么多年,尤因的技术有多好,他深有体会。
“对了,这个赛季打完,帕特里克是不是该退役了,那他退役之后,是不是可以回纽约,帮忙培养一下姚?”
总冠军拿到了,圆梦了,尤因都40了,合同走完,他估计是应该要退役了。
尤因怎么想的,唐森可不知道。
不过去年在魔术,尤因是没少帮助自己训练布朗。
“就这样吧,下午让姚试一试。”
唐森叫停,感谢了一下拉斐尔。
自己试了,有感觉。
但这没用,得看姚明能不能找到感觉。
下午的训练还是四点开始。
训练开始之后,唐森就拽上姚明和钱德勒,然后一板一眼的教姚明去转身。
就从篮筐左侧,低位这个点位开始。
“先顶,在炸球之前,做一个向右侧下球的动态。”
“在炸球的时候,脚步要重置,尤其是注意我的左脚。”
“然后转,右脚蹬地直接起。”
唐森演示。
动作上,姚明学的很快,一次次转身,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动作协调了不少。
唐森给姚明换了【后仰大师】的标签。
有标签的专项理解。
【风情】,【脑子】,【长脑子】。
这些徽章都可以增加技术理解。
最后还有【实践】这枚徽章增加经验的转化。
再加上姚明自身技术过硬,所以在起步阶段,他很快就练的有模有样。
这些都是基础脚步的应用,他问题不大。
关键还是在有人防守下,转身之后的后仰出手。
毕竟加了后仰,投篮的难度可想而知。
一上来,姚明是咣咣打铁,投不进。
可让唐森有些意外的是,就练了一会儿,姚明的命中率还上来。
唐森敏锐的注意到,他调高了出手点。
叫停了姚明,唐森走过来问他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么做。
姚明说也没什么特别考虑,就是很自然的调高了弧线。
唐森心说你可不是这样的。
后仰跳投,调高球的弧线很正常。
但别人调高弧线,是增加小臂的行程。
而姚明刚才呢,是单纯的拔高出手点。
他用了近乎于直臂投篮的方式。
在中国的时候,姚明有很多直臂投篮。
但跟着唐森训练之后,慢慢的还是回到了标准的三个九十度。
关键后仰加直臂跳投,试试就知道有多难了。
哪怕姚明后仰的幅度不大。
因为这么投太依赖手腕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