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 第381节

  今天就准备去试一试。

  虽说这个办法有点过于反人类,但怎么说呢,看起来真的很好玩,难以抗拒!

  不仅如此,诸葛君打开手机一搜,才发现类似逆天操作不止这一个。

  越来越多像园区主管一样不当人的玩家站了出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不当人玩法!

  拿硅基小人当柴火烧,这只是最基础的操作。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衍生操作。

  每一个都惨绝人寰,都是足以按照反人类罪判处的终极恶行,纳粹看了都要流泪。

  跟这些罪行相比,原本玩家们只是简单地搞点瞒报、搞点渎职,都已经算是人类群星闪耀时了。

  甚至还有“爱硅基人士”发出呼吁:

  “求求你们还是研究研究怎么争权夺利吧,研究研究执行官和元首怎么互相算计吧,别再折腾这些可怜的硅基小人了!”

  毕竟执行官和元首再怎么争权夺利,顶多也就是俩玩家互相之间有矛盾,硅基小人们的生活还算是勉强过得去。

  可一旦执行官和元首开始整这种活,硅基小人们真就一点活路都没有了。

  而面对这些呼吁,“甲级战犯”们不以为然。

  甚至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

  “我寻思着我的行为挺正义的啊?

  “失火和严寒本来也是天灾,因为执行官和元首的无能,导致的天灾死多少人了?

  “现在我们只是牺牲掉了一些对社会没什么贡献但事情又多的老硅基人,但供热解决了,资源节省了,科技树攀得更快了,从长远来看救下了更多的人,难道这不是功德无量吗?

  “难不成不看结果只看过程?

  “一点不越线、一门心思做好事,然后因为资源不足最后造成火灾或者严寒弄死了一大片人,难道这样就是对的?”

  不得不说,这种说法也挺有迷惑性的。

  因为按照这么玩,确实比常规玩法的容错率高多了。

  这就有点变成电车难题了:牺牲一个人救十个人到底行不行?

  从现代道德和法治观念角度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在彗星这种严酷的环境下,随时面临着种族灭绝的危机,似乎这么干又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只能说,玩家们也没想到玩个游戏还玩出道德困境了,虽然是左右为难,但也确实成了《星辰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话题。

  ……

  晚上,莉莉丝看着网上舆论的变化,表情有些震惊。

  “顾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不理解!!”

  莉莉丝发现负面情绪突然变少了,追根溯源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大量出生玩法的出现。

  但是这些人为什么用这种出生玩法会产生正面情绪啊!

  莉莉丝深感人心险恶。

  顾凡轻咳两声:“莉总,这个似乎是因为硅基小人的燃烧参数问题……而且这不是BUG。”

  莉莉丝黑着脸:“我知道!”

  因为这个燃烧参数当时就是莉莉丝授意过的。

  确实如诸葛君推测的一样,莉莉丝之所以要把这个参数调高,就是为了让彗星上的火灾变得更加不可控。

  如果一个硅基小人烧不了多长时间的话,那么这点热量根本就不足以引燃附近的大型建筑,火灾自然也就闹不起来。

  如果只是烧死了大量的硅基小人,但工业区却成功保全下来,那么玩家就可以很快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但如果硅基小人燃烧时间长、产生热量高,就会引燃旁边的生产线,从而产生连锁反应,让局面变得无法收拾。

  基于这种考虑,才做出的设计。

  只是没想到,此时这种设计却反而被玩家利用,变成了一种“基于硅基小人燃烧特性的低能耗供热系统研究”。

  但不管怎么说,这并非bug,自然也找不到甩锅的人,甚至没有甩锅的必要。

  “没事,没事,既然这游戏还没出bug,那就问题不大。

  “至少埋的雷还是稳稳的。”

  莉莉丝确实也没多问,也没尝试着找人背锅。

  虽然负面情绪的产出降了,但毕竟元首和执行官互相算计的这个负面情绪产出点还在,而且还占大头。

  更何况还有追杀机制,整体还是稳的。

  莉莉丝再次打开直播平台,想看看什么时候她精心设计的追杀机制能够真的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连锁反应。

  这个追杀机制从最开始就是为了让玩家之间互相伤害而设计的,当开始可能还不太明显,毕竟大家还没有彻底撕破脸,有素质的玩家相对比较多,还都得装一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摆烂,就会进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循环。

  好好玩的玩家变少,摆烂的玩家越多,产生的负面情绪自然也就越多。

  莉莉丝快乐地期待着。

第507章 开始互相伤害

  晚上,李文浩继续直播。

  “好了兄弟们,今天还是直播《星辰计划》啊,我感觉这游戏差不多也快摸透了,争取今天能更完美通关一次,试试能不能去新的星球上搞个奇观出来!”

  作为这游戏进度比较快的一批玩家,李文浩此时也已经顺利通关了。

  他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固定的游戏搭子,之前跟城市化的合作还不错,但通关一次之后,俩人的游戏时间就不一定每次都能刚好凑到一起。

  所以李文浩也经常去匹配一些小号,带带萌新。

  对于观众来说,也能换换口味,搞搞其他的节目效果。

  只是虽然游戏通关了,但可直播的内容还有很多。

  尤其是最后这个结局,理所当然地也把李文浩给气得够呛。

  怎么刚飞到新星球上,游戏就结束了!

  新星球上的资源很多,甚至可以看成是开了无限资源模式,玩家们都还以为,这是苦尽甘来了,抠抠搜搜那么长时间,终于可以好好爽一爽了。

  李文浩也是如此,第一次通关的时候,他特意在这颗庞大的行星上进行了宏大的规划。

  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工业区,还规划了一支足以征服全宇宙的庞大星际舰队。

  当时李文浩的想法是,就一直玩这个存档了。

  毕竟像这种建造类游戏主要的爽点就是建奇观,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去一直开新档呢?

  可没想到游戏预判了他的预判,在他庞大的计划刚打了个基础的时候,游戏结束了!

  宏大的计划当场烂尾,就像是文物一样被封存在了博物馆里。

  让李文浩气得牙痒痒。

  他很气,很想当场不玩了,但最终还是平复了心情,又开了一个新档。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游戏在彗星阶段的游戏时间,相较于一般模拟经营类游戏还是比较短的。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太熟悉游戏机制,资源要么是严重匮乏,要么是积压严重,因此不敢频繁地使用时间加速功能。

  所以一局游戏的时间比较久,可能会有六到八个小时左右。

  但随着玩家的熟练度提升,能够更好地进行规划,游戏时长自然也会不断压缩。

  就比如李文浩现在,即便是带一个萌新,在他亲自操刀执政官的情况下,也能在4小时左右的时间内通关。

  甚至再极限一些的话,这个时间还能进一步压缩。

  至于通关时间短了有什么好处吗?

  那当然也是有的。

  李文浩发现,从彗星上离开得越早,到新的星球上能持续玩的时间也就越长。

  当然,这个规则其实很复杂,好像会同时受到游戏内时间、真实时间这两个因素的因素的影响。

  而且在星球上增加的时间也不会特别多,基本上正常游戏时间挤出一小时,在星球上最多也就新增十分钟而已。

  有时候甚至还不到十分钟。

  这就让李文浩感到相当的疑惑。

  这到底是个什么奇葩规则啊?

  到底是bug,还是故意这么做的?

  如果是故意的,那这么设计的意义何在?

  李文浩不理解,但网上的玩家们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已经开始尝试着卷通关时间。

  想要尽可能地把游戏内通关时间压缩到极致,然后看看到新的星球长最长能留多长时间。

  而后在这段时间内,尽可能通过极限的规划,构建一个看起来相对完整的工业基地。

  换言之,即便是留赛博墓碑,也尽量留一块完整的石头。

  当然,也有人对此抱有期待,万一,彗星上的时间压缩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解锁无尽模式呢?

  或者那时候新星球上的游戏时间就变成无限制了呢?

  怀着各种各样的期待,玩家们不断地开始新的游戏。

  李文浩也不例外,此时他只是初步摸清楚了《星辰计划》的玩法,但要说了如指掌,那还差得远。

  因此还想试试其他的发展路线,试试和其他元首玩家的配合。

  “好,咱们再开一局游戏,看看今天是哪位幸运观众来担任甩手掌柜。

  “什么?出了新世界的无限时间mod?

  “算了,这个mod还是先别用吧,毕竟现在游戏机制都还没完全摸清楚,到底有没有隐藏机制还不确定。

  “再说了,用这个mod会影响联机功能的。”

  李文浩一边跟弹幕聊天,一边准备新开一局游戏。

  此时弹幕里已经有人在提醒新mod的事了。

  考虑到逆天堂游戏永不更新的特性,旗下所有游戏的mod社区也几乎是全网最活跃的。

  《星辰计划》虽然才刚正式发售没多久,但也已经有大佬制作了mod。

  目前mod的功能非常简单,就只是强制移除了最后一阶段飞到新星球上的时间限制,让玩家可以永远地玩下去。

  也相当于是变相开启了无尽模式。

  很多玩家立刻就下载了,选择不受官方的气。

首节上一节381/4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