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文英听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口中叹道:“不瞒相公、军师,我传先贤秘诀,授祖师玄文,最擅天象观星。”
“前者北斗四周天罡地煞闪耀,正应在梁山。南方将星,皆是暗淡无光,朝廷气数也是似断非断。以此,借着这次星宿异象,编造谶言,又说服圣公,与相公联姻,只为求一条后路。”
吴用听了道:“监正不看好圣公?”
浦文英回道:“将星入吴地,而江南群星晦暗,不利也。圣公起事,初尚能散财于百姓。势强,对麾下诸将反失了管束,为祸不下朝廷。如今失了润州、常州、宣州三处,两支兵马正攻湖州、苏州,距离杭州会师不远。”
“一旦会师,圣公回转余地便小了许多,虽有几处关隘阻隔,只怕也不是对手。”
赵祯听了道:“我虽在梁山,也曾听闻岳丈麾下三元帅、四总管、八骠骑,殿前太尉、左右丞相各个武艺高强,攻城略地,战无不胜,如何突然间就敌不过朝廷军马?”
浦文英道:“一者当初对敌的多是地方厢军,如今面对的却是朝廷精锐禁军。二来,圣公麾下守御地方,兵将分散,朝廷以多击少,攻守之势转变,自然多有不敌。最重要的便是,我等南人,长于水战,这陆地上的本事略差一筹,以此势弱。”
“如今得了相公这一批军械,倒足够支应一阵。”
赵祯闻言点头:“梁山遭青州贼肆虐一回,如今还不曾恢复旧观。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旁的也是无能为力。”
“如监正所言,如今江南形势不明,若真有一日,我这里也算是岳丈一条后路。躲入梁山,隐姓埋名,朝廷自然也无可奈何。”
浦文英道:“圣公自负,只怕宁愿躲入山中,也不愿寄人篱下。不过,事有不谐,圣公麾下兵将家眷,或可送来在梁山安置,免得血脉断绝。”
第615章 圈套
听了浦文英这话,吴用道:“浦监正,不知联姻之议是哪个提出的?”
“却是小人和左丞相娄敏中提议。”浦文英回道。
“娄敏中?”吴用问道。
浦文英答道:“左丞相原是清溪县教学的先生,广有见识。圣公起兵,多有他筹措功劳。我因观天象,见齐鲁之地群星闪耀,告知娄丞相。丞相与我感叹一番,说起相公,丞相便叫我在朝廷里以星象说事,提议联姻,丞相随后觐见,这才定下来。若真说起来,娄丞相反而是相公媒人。”
吴用听了,暗叫一声苦,偷偷给赵祯使了个眼色。
赵祯见了,假装更衣,结束了筵宴。
不一时,吴用偷偷回转,赵祯见了,问道:“学究,何事要避着浦监正?不是要拉拢这厮?”
吴用急忙道:“相公,却是我失算了。”
赵祯不解,问道:“学究何意?”
吴用道:“相公,我等中计了。”
“中计?”
吴用道:“若只是浦监正提议还好,这事既是左丞相娄敏中提议,必然不肯遵守约定,只暗地里联姻,留条后路。这厮必然要大张旗鼓宣扬,如此一来,朝廷两路官军必然要起疑忌。趁此机会,方腊那里必然要反击。胜败且不去说它,我等这里却无宁日。”
“朝廷本就防着我等,汴京最精锐的宿卫禁军、殿前侍卫、殿前诸班直不说,捧日、天武、龙卫、神卫上四军早就调动到汴京城东,如今若是听闻相公与方腊联姻,只怕大军就要出京,前来征讨。”
赵祯道:“我等与王庆不也通商吗?”
吴用道:“相公,同王庆、方腊做生意的,绝不止相公这里一处。朝廷里不知多少人也干着呢。只不过不敢像我等这般,大批卖甲胄兵刃。可这联姻便不同了,这是表明我等要反叛朝廷。”
赵祯听了,吃了一惊,连忙道:“这可如何是好?”
吴用道:“好在如今尚能挽回。我有上下两策供相公抉择。”
“学究快说。”
略一犹豫,吴用道:“这上策吗,相公狠下心来,将金芝公主主仆并这个浦文英一同送去朝廷表明心迹,如此最简单。”
赵祯听了,摇头道:“一日夫妻百日恩,说起来,金芝也不过是受害者。学究且说下策。”
吴用道:“下策便是趁如今李俊兄弟还不曾赶去杭州,相公书信一封,一封送去枢密使军前,一封却送去朝廷,并献上【飞天神雷】图样。”
“送去朝廷的,便说相公伤重,要纳贵女冲喜,正遇着方腊前来勾结,索性将计就计纳了方腊之女。一来为相公冲喜,二来也是以结盟迷惑方腊,好叫前线准备,反埋伏方腊一阵。”
“送去童枢密使的一封信,一是叫他早做准备,二是要叫他与相公统一口径,就说早探的方腊计谋,与相公合谋设计,要乘机破湖州。”
赵祯问道:“我那岳丈只怕”
“相公放心,童枢密使那里必然会配合。相公信中就说为了稳住江南来人,不及商量,就自作主张应承。一来,相公若勾结方腊,他枢密使之位只怕也要不保。二来,若是能趁机破了湖州,枢密使何乐而不为。童娘子那里也正好去一封家信,说些金芝娘子坏话。”
当下,赵祯按照吴用所说,亲自动笔,用了印信。
送去湖州的一封,连同童娇秀的家信,叫【神驹子】马灵送去,汴京这一封叫【神行太保】戴宗跑一趟。
二人接了将令,不敢耽误,一个使出神行法,一个拴缚甲马,出了梁山飞奔前去报信。
却说戴宗在汴京等了一日,而后将公文投递到通政司,再隔一日,马灵也带着童贯公文送去通政司一封,并有一封私信,送去蔡太师府上。
送完公文,二人也不打探消息,立马折返梁山。
赵祯听了二人所说,心里舒了口气。
正如吴用所预料的一样,童贯看了赵祯书信,果然大怒,骂赵祯色令智昏。因赵祯信里所说计策,又转怒为喜。
走前,还告诉马灵,新准备的木料并奇花异木、怪石古玩、皮毛刺绣已装船,不日就送往梁山。
汴京城里,一连收到赵祯、童贯二人公文,天子召蔡京、高俅问计。
蔡京早就收到童贯书信,以此并不吃惊,开口道:“圣上,若只有梁山公文,尚做不得准。如今有童枢密使公文,想来是这翁婿二人计策无疑。”
高俅听了道:“圣上,虽对江南战事有利,这二人也太过胆大。瞒着朝廷就敢定计。若是计策成了还好,若是计策不成,岂不是动摇出征大军。况且,这个赵祯竟真个娶了方腊女儿。”
蔡京道:“这厮是个没见识的,真以为能靠着冲喜转好。”
高俅听了,笑道:“他本就出身草莽,太师还指望他能有多少见识。不过,这个方金芝却要如何?”
天子听了二人言语,开口道:“这厮不是说了,已在圣旨上添了方金芝之名,如今是朝廷册封的孺人了。”
高俅听了,张了张嘴,又闭上。
这道空白圣旨还是自己当初提议的,本来是用来羞辱梁山赵泽,败坏赵泽名声的。如今满汴京城都知道赵泽好色之名。
如今却叫赵泽打了脸。
如此一来,方金芝就不好轻易处置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装作不知。
再说方、包道乙二人回了扬州,把船上盔甲等物尽皆搬了下来,使军士押运着送去睦州清溪。留李俊一行人在江上停驻,却不许众人入城探听虚实,一应吃穿用度,都使人采买了送上船来。
方腊听闻赵祯果然被方金芝美貌吸引,娶了金芝公主,更运来许多甲胄兵刃,不禁大喜。
当下左丞相娄敏中上前禀道:“圣上,江湖传言不虚,赵祯果然贪恋女色。如今他既已娶金芝公主,我等这里正好去阵前宣扬。朝廷官军只要听闻梁山起义,攻打汴京,必然生乱,毕竟,他等家眷都在汴京。”
第616章 打探
右丞相祖士远也道:“不错,湖州、独松关、德清三处,最是冲要。留守弓温多曾发来求救文书。如今弓温全凭坚城防守,此时,正应出兵湖州,趁童贯这厮兵乱之际,杀败童贯这一路。”
方腊听了,点头道:“苏州那里呢?”
祖士远道:“苏州那里有三大王并麾下八骠骑,个个都是身长力壮,武艺精熟的,再有东厅枢密使吕师囊相帮,麾下兵马七万,对付谭稹这一路兵马,绰绰有余。”
“谁人可统兵去湖州杀败童贯?”方腊问道。
殿前金吾上将军内外诸军都诏讨皇侄方杰、马步亲军都太尉骠骑上将军杜微二人闻声而出,方腊见了,点头道:“着皇侄方杰为帅,骠骑上将军杜微为先锋,统兵五万,暗地里潜入湖州。左丞相娄敏中前去湖州、右丞相祖士远去苏州,先行一步,散播消息,惑乱朝廷大军。”
当下,众人听令,各去准备。
再说杭州城外李俊这里,头几日尚好,李俊同【分水犀】朱小八、【潜水鲲】于贵、【金鲤鱼】史全几人,每日在船上吃酒,等候方腊这里将说好的货物交付。
一连几日,并无半点动静,每日在船上饮酒,李俊四人早就不耐。
这日,【金鲤鱼】史全饮酒间说道:“都道杭杭州富庶,我等来一趟,连岸上都不曾踏足。”
【分水犀】朱小八道:“哥哥,按理说,相公与方腊联姻,我等来此,这厮总该以礼相待才是,虽然酒食无缺,倒像是将我等禁足江上一般。”
李俊听了,略一沉吟,开口道:“来前,军师就曾同我等说过,来了江南,以保全自身为主。今日午后,等杭州城送来酒食,我同史全两个夹杂在其中,混入城中打探一二。若是城中正筹备财货,就再等他一等。”
计议一定,李俊和史全二人各自换了一身衣服,趁着混乱,潜入水中,从远处上岸,随着人流混入杭州城中。
二人先去成衣铺子,换了一身衣衫,打听一番,直奔瓦子而去。此地人流荟萃,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打探消息自然是首选。
挑了一处最热闹的酒楼,二人施施然走了进去。跑堂的见了二人,连忙上前搭话,史全道:“找个临街的雅座。”
小二听了,引着二人上了楼。
坐定后,李俊开口道:“小二哥,我二人初来杭州,不知你家店里有什么拿手菜,只管上来。”
小二听了,喜道:“员外来对地方了,我家在杭州也是数得着的。若不是战乱,还要热闹许多,这临窗的雅座,不提前预定,绝难碰到。”
“要说这杭州名菜,这【西湖醋鱼】必然是要吃的,再有【东坡肉】、【龙井虾仁】也是不可不尝的。别的菜式不说,这三样数我家做的最好。其他的点心、小吃,像【叫花鸡】、【洗手蟹】、【虾爆鳝面】等各有各的滋味。员外若是在杭州留几日,都是要尝尝的好。”
史全撇嘴道:“小二哥莫说大话,你家厨子还比得上大太子南安王家私厨?”
小二听了,拍着胸脯道:“员外是有见识的,我家大厨与大太子家的大厨是兄弟两个,都是家传的手艺。”
史全状似不信的“嘿嘿”笑了两声。
小二听了道:“员外不信时,可去外头打听一下,看小的可是说大话了?”
李俊道:“小二哥推荐的六道菜都要了,再来一壶好酒。我二人还要回转家乡,不能多留。若是要验证也不用去外头打探,要说你家大厨与大王子家有干系,那小二哥必然知道如今城里有什么大事。”
小二闻言笑道:“员外忒小看人,如今城里大事谁不知道。不就是梁山【小孟尝】赵大官人与大王联姻吗?如今城外还能见钱塘江里许多海船,都是梁山战舰,护送甲胄来的。听说城里正到处收买茶叶、绢绣、漆器、铜镜等物,听相公二人口音,可是江州?”
李俊道:“小二哥好本事,上千里的江州口音都听的出,看来小二哥所言非虚。小二哥你且催下菜肴,我二人也尝尝这杭州名菜,好点心也安排些来。”
不一时,李俊、史全二人又去城中看了一眼官库所在,果然见人来人往,大宗茶叶、布帛等物进进出出。
二人看罢,心里有数,换了衣服,悄悄出了城。找了个僻静处,打算沿着江边下水,潜回江中船队。
二人正要下水,只听一声呼哨,从一处小水汊中窜出二十余艘小渔船,二人见了,连忙去躲,哪里来的及。
只见船队中分出一条小船,飞也似的奔到二人身前。
只见船头上一人,赤须黄发,穿着领青绸衲袄,问道:“二位,可要新捕的大鲤鱼?”
李俊摇头道:“我兄弟二人也是渔户,要吃鱼,自己捕就是,何必要你的?我听闻江里停着几十艘北边来的大船,正想着潜过去问问船上人可要大鱼。”
这汉子听了,哈哈笑道:“你莫非是傻子不成?虽说如今战乱,这鱼不好卖,可去船上卖鱼,你如何想得到。”
李俊道:“你难道不曾听闻,这伙人都是军士,哪里会捕鱼?”
这人听了,收住笑声,拱手道:“兄弟说的也是,听说江上的船队也有三两千人,每日消耗不少,只可恨官府不叫接触。”
李俊道:“我二人也是见城里买鱼的少,想着冒险弄些花销。那处船队极大,兄弟可要入伙?”
大汉听了,说道:“哥哥少待。”
说完,驾船返回了船队。李俊见大汉招呼一声,又聚拢过来两艘船,几人对着李俊这里指点一番,大汉又驾船返回。
这大汉对李俊二人道:“我等几个也非杭州人氏,初来乍到,尚在谋生。今日遇到兄弟,正是缘分。这事,却是我等沾哥哥些便宜。”
李俊摆手道:“哪里话,船队就在哪里,如何绕过巡河的水军,也是一桩麻烦。我二人正打算潜过去询问一番,成与不成还是两说。兄弟若是想好了,可随我二人潜过去。”
大汉道:“这个不难,我等跟在船后,等水军驱逐时,我等趁乱潜水过去便是。不成也无损失,若是成了,每日鱼获能赚好些钱财,只可惜,这事不长久。”
计议一番,这大汉又叫来一个黑面长须的汉子,二人与李俊、史全都下了水。船队直奔江中梁山船队而去。
不及靠近,有巡哨的走舸快船,呼喝着驱离船队。
四人从水底暗暗潜入船队中,借着船体掩护,四人沿着船上扔下的绳索攀援而上。
第617章 太湖四杰
早有【分水犀】朱小八过来,叫人送来一身衣裳,叫三人进船舱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