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95节

上午的训练结束时,防守组愣是被打得没有脾气。两名脾气火爆的球员,握紧了拳头就想要冲上来,好好教训陆恪一顿,真正地让这名新秀吃点苦头。

结果被吉姆及时呵斥住了,“训练就是为了调整状态、为了寻找漏洞,看看你们刚才的训练,简直像是一块臭不可闻的抹布,在正式比赛里,球队此时输得就连底裤都不剩了,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识相的话,你们应该在我发火之前,一个个都开始反省!真是丢人现眼。”

最后一句话,确实是让球员们一个个脸颊都开始着火:一名新秀四分卫,一名华裔四分卫,在训练之中,将防守组打得满地找牙?这……这着实有些说不过去,更何况,那名四分卫看起来是如此瘦弱,轻风一吹就要倒了,他们却还打不过。丢人,真丢人。

于是,即使忿忿不平,但还是纷纷收回了视线,灰溜溜地离开了球场。

“斑比,还是你带感!”马库斯一路小跑地冲了过来,星星眼地看着陆恪,“每一档进攻传球成功之后,所有人的视线就停留在你的头盔上,感觉像是一记记耳光,啪啪响个不停,那些老油条简直被虐得找不着北了。”

洛根却是摇头晃脑,一脸遗憾的表情,“我觉得,球队的状态真是令人担忧。看看那防守组,就连斑比十分之一的功力都招架不住,常规赛,估计要被杀得片甲不留了;还有那科林,我看他就是一个跑卫,哪里是四分卫,传球准度太糟糕了,老实说,他到底是怎么二轮的?给斑比提鞋都不够。”

就连阿尔东也过来凑热闹,满脸无奈,“斑比,你好歹提前预警一下。”阿尔东是防守组,今天上午真是接受了震撼教育。

客观来说,在传球训练之中,所有的项目和内容都是围绕四分卫展开的,某种程度来说,四分卫确实是会占据某些优势;再加上防守组没有完全提升状态,为了避免太早出状态,明天季前赛反而不在正常的轨道上,所以今天一直在收着打。一进一出,这才造成了天平的倾斜。

但即使如此,陆恪大杀四方、火力全开的模样还是太恐怖了,简直就是杀红了眼。正如洛根所说,阿尔东也不由开始怀疑,科林和陆恪,到底谁才是二轮秀,谁才是落选新秀,这位置似乎不太对劲。

看着眼前的两个活宝,现在还要加上一个,陆恪皱起了眉头,一本正经地说道,“阿尔东,我没有料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人!”

阿尔东满脸错愕,瞪大了眼睛,“我怎么了?你说说,我到底是怎么了?冤枉,真是冤枉。”那六月飞雪的无辜表情,惹得洛根和马库斯两个人都哧哧地笑了起来。

“嘿,陆恪。”不远处,肯达尔满脸生涩和尴尬地站在原地,用力挠了挠头,别扭得不行,“上午在更衣室,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抱歉。”

陆恪用食指敲了敲自己脑袋上的头盔,轻笑了起来,友善地说道,“相信我,这是我需要担心的所有问题之中,最轻微的那个。”战术手册,战术手册,战术手册,这才是当务之急。

肯达尔这才释然地长长吐了一口气,“老实说,他们真的太过分了。球队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团结,他们还在计较这些小事情……”这伙计一看就知道是个老实的,就连背后说被人坏话都不敢下狠手,说着说着,声音就渐渐消失了,在喉咙里含糊了两下,却是老实得可爱。

“陆恪,你说,你刚才那样还击,会不会有事啊?他们……”肯达尔也跟在了他们旁边,一起朝着更衣室方向走了过去,满脸担忧地询问到。

陆恪将头盔摘了下来,满头大汗,就像是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明天就是季前赛了,比起教训一年级生来说,球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相信我,他们不会愚蠢到如此地步的。”

如此一句话,几个菜鸟新人们纷纷哄笑了起来,上午的郁闷和阴霾,彻底烟消云散。

正如陆恪所说,时间不够了,精力也不够了。

季前赛正式进入了倒计时,球队进入全力备战状态,即使想要好好教训陆恪,还有其他一年级生,未来也还有无数时间,不急在一时。

严格来说,今天他们甚至就连闲聊和午餐的时间都没有,上午训练比往常提早了三十分钟结束,球员们回到更衣室,快速沐浴冲澡,更换日常服装,而后就鱼贯地坐上了球队大巴,浩浩荡荡地前往旧金山国际机场。

下午,他们就飞往新奥尔良,参加2011年季前赛的第一场比赛,在客场对阵圣徒队。

短短几个小时之后,所有球员就已经在新奥尔良的客场酒店完成入住,随后进入客场训练基地,开始热身。赛季的脚步声,已经来到了身边。

第119章.118 战术手册

季前赛的第一场比赛,陆恪再次来到了新奥尔良,如此感觉颇为奇妙。

在新秀训练营的时候,他几乎以为,自己可能将会加入新奥尔良圣徒,跟随德鲁-布里斯的脚步,学习四分卫的技巧;但,峰回路转的最后,他加入了旧金山49人,而后在职业生涯的第一场正式比赛之中,对阵圣徒。

虽然,他仅仅只是一名替补,坐在板凳之上,进行观摩;虽然,这仅仅只是一场季前赛,比赛双方的目的都不在胜利之上,而在磨合战术和球队阵容;但,如此巧合,还是让陆恪觉得颇为奇妙。

尤其是在抵达新奥尔良的第一个晚上,即将离开训练基地时,陆恪意外地遇到了乔-隆巴迪。乔居然依旧记得陆恪,主动打招呼,两个人还闲聊了一会。这就让命运变得更加有趣起来。

可惜的是,陆恪没有首发上场,这场“宿命”的对决,终究没有能够形成真正的圆环。

季前赛的安排是有战略的,一般来说,四场季前赛,前两场比赛是检验战术和打磨配合的过程,主力四分卫可能上场一节或者半节比赛,找找手感、热热身;剩余的比赛时间,则有两位或者三位替补四分卫轮流上场。

一方面,替补四分卫们之间也是存在竞争的,第二四分卫、第三四分卫,这些位置都是有讲究的,季前赛就是他们最好的表现舞台;另一方面,演练进攻组战术,还有绝对主力、次要主力和第一替补球员也轮流上场,尝试不同的排列组合。

第三场和第四场比赛,相对而言是更加重要的。主力四分卫很有可能会打满半场比赛,其他主力球员甚至可能打满全场,真正地检验一下赛季中的状态和能力。

但,今年旧金山49人的情况却有些特殊。

半支球队都是全新的,所有球员都仅仅磨合了一个训练营而已,主力四分卫更是一年级新生,就连教练组都是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所有的战术、所有的配合、所有的组合,全部都必须从头开始。

尤其是教练风格。吉姆-哈勃是一位独特、鲜明、犀利的教练,执掌49人的教鞭之后,他需要寻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带领球队取得胜利。

所以,季前赛就成为最重要的练兵场。完完全全按照吉姆的风格进行。

对于陆恪来说,那就意味着,他必须坐在板凳上,观看比赛;整支球队围绕着科林-卡佩尼克为核心,全面展开,不仅是在打磨战术,同时也是在给予科林机会,让这位新秀四分卫快速成长起来。

季前赛第一场,陆恪仅仅只是在第四节比赛的中间时段,上场打了六档进攻。原因是,为了给科林和基普交流的时间,随后,陆恪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科林再次披挂上阵。

最终,旧金山49人以“3:24”的巨大分差,干脆利落地输给了新奥尔良圣徒。

科林-卡佩尼克的表现堪称一场灾难,十八次传球尝试,仅仅成功了七次,成功率甚至不足百分之五十,仅仅推进了四十一码;跑球进攻的表现相对好一些,自己冲球拿下了三十八码;另外还有两次抄截。

全场比赛,旧金山49人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进攻端和防守端被全面压制。

但对于陆恪来说,收获却不仅仅只是六档进攻的上场时间而已,这场比赛成为了他观摩实战、演绎战术的最好载体。

进入球队仅仅第三天,战术手册仅仅翻了三分之二——只是翻阅,不是理解,更不要说吃透和运用了。陆恪必须充分利用所有时间,尽快地适应职业四分卫的工作,战术手册将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第一步。

于是,陆恪坐在板凳之上,开始观察每一档进攻,不仅仅是49人的,还有圣徒的,然后结合战术手册,进行理解,并且运用。有些战术没有理解的,那么他就记下这一档进攻的比赛时间,准备回去之后,观看比赛录像,再进行进一步分析。

不仅如此,基普和吉姆商量进攻战术的时候,陆恪也积极主动地站在后方,侧耳倾听,随后再观看球队的实际战术运用,真正地以职业球员的视角,全盘推翻重来,重新审视战术、重新安排战术、重新解读战术。

比赛,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当比赛终止的哨声响起时,陆恪没有注意到比分板的数字,也没有注意到科林的表现,而是意犹未尽地在脑海里回放着整场比赛,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翻阅战术手册,开始学习和重温。

为什么新秀四分卫站在球场之上,可能会手足无措?为什么新秀球员在战术执行方面,可能会漏洞百出?为什么人人都说NFL的战术完爆NCAA?为什么新秀赛季,球队往往倾向于给新秀球员留下更多学习时间?

真正地进入季前赛之后,真正地以替补球员的身份观摩比赛之后,陆恪终于窥见了冰山一角。

两万多种战术,这就好像象棋或者围棋一般,成千上万种战术排列组合,博弈成为一种艺术;但橄榄球又更进一步,精神的博弈,还有身体的对抗,只有同时运转起来、同时调动起来,并且带领着自己的千军万马,取得比赛的胜利。

在正式开球之前,战术布置过程中,四分卫的任务可以分成简单的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指挥进攻锋线,阅读防守组的阵型、预判防守组的走势,然后针对性地安排进攻锋线。对于传统口袋四分卫来说,这是他们的必备技能,因为进攻锋线就是口袋保护的屏障,他们需要更多的观察时间和传球时间。

像佩顿-曼宁、德鲁-布里斯这样的传球大师,往往可以通过战术的切换和改变,调/教出一条出色的进攻锋线,给自己提供更多保护。至于那些普通的四分卫,就只能自祈多福了,希望球队能够拼凑出一条顶尖的进攻锋线。

第二部分,指挥接球球员,包括外接手、近端锋和跑卫,不同的战术组合,球员的跑动路线都是不同的。球门路线、旗杆路线、边线路线、中间空档、交叉跑动,这所有的跑动路线都有丰富的搭配组合。

简单举例,球门路线。外接手启动之中,率先前冲十码,然后朝着球门的方向内切,在球门门框对应的区域内部跑动,等待接球。这只是最基础的一条路线,具体执行还可以区分为短传、中传和长传,以及其他球员的搭配掩护,还有互相拆挡等等。

首节上一节95/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