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1291节

可惜的是,旧金山49人根本没有分享更衣室秘密的打算,就连内部人士的消息渠道也没有打听出一个所以然来,记者们也只能自己凭空想象了。

旧金山49人客场输给了新奥尔良圣徒,迎来了赛季第四场失利,五连胜势头终止,即使没有陆恪不败光环的噱头,这场强强对决的结果也是本周重要新闻之一,但新闻所衍生出来的余波却远远低于预期,没有能够制造太多波澜,很快就悄无声息地平复了下去。

然后,常规赛第十一周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现在,是时候把失利暂时放在一边,把目光投向第十二周的比赛了。这就是常规赛,一周接着一周,一场接着一场,一路没有刹车地朝着超级碗狂奔,在冲过终点之前,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把比赛进程停止下来,即使是“陆恪输球”也不能。

又是一个周二。

早晨,陆恪五点准时起床,按照惯例,沿着别墅门口的山丘坡道一路慢跑,结束了固定套路的万米变速跑之后,回到家中,按部就班地结束沐浴结束早餐,然后就驱车前往烛台公园了。

虽然系统正式进入了休眠状态,但过去三年时间里,陆恪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训练计划,即使没有系统的监督,他也已经形成了惯性,生物钟和身体肌肉准时准点地提醒着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训练。

当然,训练内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实力的成长,因为风格的变化,因为伤病的影响,每周每周的训练内容都在做着相对应的调整,除了万米变速跑和瑜伽之外,现在的训练计划已经截然不同了。

整个生活习惯的形式和训练方式的框架,这些看不到的间接影响却是系统留在陆恪身上最深刻也最重要的烙印。

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失利,身心俱疲,那种空虚感和疲惫感都前所未有地汹涌,在陆恪短短的职业生涯里,这还是首次出现的情况;但经过周一的调整之后,陆恪就重新回到了轨道上,一场失利不是世界末日,他们需要为下一场比赛开始做准备了。

训练,对于陆恪来说,就是最好的疗伤方法。

抵达烛台公园之后,陆恪轻车熟路地进入更衣室,更换了一套训练服,紧接着就开始了早晨的第一阶段恢复训练。

本赛季,陆恪先后经历了两次伤病,现在也仍然在应对着手臂拉伤的困扰,这也使得他的训练内容发生了诸多改变,力量训练、有氧训练、柔韧训练以及带球训练的比例都发生了变化,就连热身训练也做出了调整。

比如说过去一周时间里,为了避免手臂伤势加重,同时也为了更好适应比赛强度,在热身阶段就需要让身体上肢能够完全活动开来,安德烈-理查森专门为陆恪制定了一系列手臂以及上身的热身动作,每天他都必须花费额外的四十五分钟来循序渐进地让手臂肌肉适应比赛强度。

这也再次证明了,伤病才是每一位职业球员的最大敌人,必须小心应对。

离开更衣室,陆恪朝着健身房的方向迈开了脚步。深秋时节的清晨依旧看不到朝阳的影子,整个训练场都笼罩在一片肃穆的雾霭之中,萧索之中带着些许落寞,但清晨时分的露水夹杂在空气里扑面而来,却总是能够让人精神抖擞起来。

陆恪很喜欢此时的训练场,虽然很多时候都只有他一个人,但恰恰如此,让他产生了一种独占整个训练场的惬意,仿佛这就是他的天地。那种静谧,总是能够让人想起烛台球场齐声呐喊时的汹涌和激昂,但睁开眼睛,看台上却空无一人,那种对比总是非常奇妙。

此时,静谧之中却隐隐传来了琐碎声响,并不明显,只是息息索索的杂音而已,有点类似清扫落叶时的响动,但细细分辨,却又有所不同。听声音,似乎是从训练场方向传来的。

这并不稀奇。

因为陆恪的存在,他总是以身作则地积极投入训练,球队的替补球员们和落选新秀们也格外积极主动。不少人都采用了陆恪的训练时间表,早早地前来烛台公园训练,偶尔,陆恪还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一起训练。

不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确保球队日常训练质量的前提下,在确保战术手册的学习不会拖后腿的前提下,每天还坚持五点起床进行自己的训练,这着实太恐怖了——尤其是战术手册的学习。

人们之所以称呼陆恪为训练狂人,不仅因为他能够自己安排训练,而且还能够整个赛季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除了陆恪之外,估计也只有JJ-瓦特能够整个赛季都如此高强度地完成训练了。

所以,破晓时分的训练基地,大部分时候都只有陆恪一个人。

今天陆恪似乎又有了同伴。

第1398章.1392 球队气质

陆恪喜欢破晓时分的训练场,喧嚣之前的静谧总是让人沉浸其中,仿佛进入平行宇宙的另外一个世界般。

当然,陆恪总是欢迎同伴的。训练总是枯燥乏味的,就如同沙漠之中的踽踽独行,某个瞬间就会进入一个孤独的星球,全世界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如果旁边可以出现同伴,不需要交谈也不需要对话,只是偶尔出现在视野里,提醒着自己双脚依旧站在地球上,而自己依旧不是孤独的,那似乎也不错。

就好像今天。

陆恪正在前往健身房,却意外捕捉到了训练场地传来的琐碎声响,他调转了方向,准备打招呼一下再进行自己的热身训练。

脚步绕过了隔离带,训练基地的景象就一点一点在眼前铺陈开来,但眼前的景象却让陆恪的脚步慢慢地、慢慢地停顿了下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副井然有序、热火朝天的独特景象。

泰德-吉恩为首的接球组成员们正在绕场慢跑,偶尔加速跑、偶尔高抬腿、偶尔倒退步、偶尔交叉步,简单的慢跑热身却充分利用不同的脚步切换来丰富节奏。队伍的不远处,洛根-纽曼提着水壶晃晃悠悠地走了过去,嘴里还在嚷嚷着,“现在就上强度?会不会太着急了?”

迈克-鲁帕蒂和艾利克斯-布恩正在有说有笑地搬着训练器材走入场内,乔-斯坦利则正在指挥安放器材的位置,他抬起头打量了一下四周,对着十码开外的贾斯汀-史密斯扬声喊到,“要不要先来五组对冲?”贾斯汀不知道回答了一句什么,然后周围的锋线球员全部哄笑起来。

加雷特-塞勒克等等一小群球员们则正在场边压腿拉伸,似乎刚刚结束了第一轮热身动作,正在舒展身体,轻风送来了塞勒克絮絮叨叨地低语呢喃,“鹰眼,内切;鹰眼,内切;鹰眼,内切”,那是战术手册的暗号,他正在尝试死记硬背的方式把所有跑动路线塞进脑子里。

粗粗放眼望去,此时场上至少有十五十六名球员正在热身,相较于偌大的场地来说,人员数量似乎有些单薄,但陆恪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这种空旷。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神色,注意力丝毫没有分散,全神贯注地投入热身之中;间或的扬声交谈也透露出一股轻快的氛围,那种积极主动的正面情绪在人与人之间萦绕流淌,点点滴滴地渗透到整个训练场地的角角落落,不仅没有空旷之感,而且还滋生出了一种满满当当的感觉,不知不觉就透露出一股明朗豁达的气息,在空气中涌动着。

这样的烛台公园训练基地,无比熟悉,却又有些陌生。

破晓时分的薄雾正在悄悄翻滚着,彻夜未熄的路灯依旧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奶黄色的灯光就这样一点一点晕了开来,如同潺潺流动的溪水般,在牛奶白的雾气之中轻盈地穿行着,以温柔的笔触勾勒出眼前景象的轮廓。

即使是深秋清晨的凛冽与萧索也没有能够打扰眼前的训练节奏,一切的一切就如同旧金山49人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重重困难横亘在眼前,层层艰险拖累了脚步,整支球队在昏暗的夜色之中艰难前行,每一个脚步都必须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而黎明的曙光似乎永远都不会到来了,但他们依旧收拾好情绪,没有抱怨,没有沮丧,更没有放弃,毅然决然地逆流而上!

这才是真正的强队气质。

终结了两个赛季的不败光环,这对于任何一支球队任何一名球员来说都是重要转折,有些球队或球员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再也找不回胜利的手感,就这样分崩离析地一路滑向深渊;有些球队或球员则可能陷入不稳定窠臼之中,状态的剧烈起伏让比赛变得大起大落起来,漫长的阵痛期让胜利和失败也都变得不确定起来。

只有很少很少的球队或球员能够快速收拾情绪,走出失利的沉痛阴影,不是让失利成为桎梏的心魔,而是让失利成为前进的动力——让每一次挫折都成为磨砺自己的磨刀石,让每一次教训都成为提醒自己的警钟,让每一次错误都成为纠正自己的导航仪,让每一次失败都成为走向成功的垫脚石。重振旗鼓,再次出发!

真正的强队不是“永远不会失败”的队伍,而是“失败之后能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后变得更加强大”的队伍!

没有人是天生的王者,也没有人是永远的胜利者。只有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磨砺和考验,才能够完成最终的蜕变!破茧成蝶,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成就了完美赛季的旧金山49人,现在就正在面临着又一关的严峻考验:失败了,他们可能就将被一夜打回原形,也可能就此泯然于众人;成功了,他们可能就将一飞冲天,正式开启球队历史上的第三个全盛时代。

眼前训练基地的景象,这是一个积极的开始。

“撕拉。”

就在此时,一抹橘色晨曦撕破了漆黑的夜幕,无边无际的苍穹之上就出现了一道强劲有力的耀眼光芒,如同出鞘长剑般滑过天际,锐利的锋芒强劲有力地穿透出一道弧线,划开了厚重辽阔的墨黑天空,然后就可以窥见到些许清澈见底的蔚蓝色,瞬间染上了橘红色,如同泼墨般,惊心动魄地铺陈了开来。

夜,结束了。

那浩浩荡荡的朝阳如同倾盆暴雨般一股脑地倾倒下来,从橘色到粉色再到红色最后到金色的渐变,如同魔法师般将万里无云的天空染上了层层叠叠的色彩,瑰丽而华美、浩瀚而磅礴,让语言都失去了意义。

整个训练场就瞬间明亮了起来,金色的阳光一点一点地勾勒出球员们的身型轮廓,那是希望的色彩。

陆恪没有上前打扰队友们的热身,而是转过身,朝着健身房迈开了脚步,每一个脚印都是如此扎实,前所未有地。

……

陆陆续续地,训练基地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1291/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