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姬 第467节

  王烈阳和李会仙都笑起来。

  “你个小东西,谁会在意你。”

  “你自己不要总是拿出来说好。”

  “拿出来说也无妨啊,算什么大事,帝姬殿下岂能如此不容人?”

  这边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笑,有两个男人端着酒杯前唤了声相爷。

  “关于新报来的一个案子,那事主想请相爷指点下。”一个低声说道。

  “相爷,刑部那边宋元的人清了太多,事务繁杂忙不开,有几个人想为相爷效力。”另一个说道。

  王烈阳嗯了声没有喝退,留他们说话。

  李会仙向后挪了几步,春晓低下头专心的削梨子,席间歌舞以及低语混杂。

  京城的繁华热闹,灯红酒绿对于深宫里的养伤的人来说,虽然只几道宫墙几条街之隔,也是遥远隔绝的。

  早睡早起,吃完睡睡完了吃,是目前薛青的日常,前几日经过太医们的研究,又王相爷等一干臣子们的斟酌,可以允许她去御花园走走,至于朝且不急。

  当然,朝事还是会定期送来,由王相爷或者太监们读来听,然后薛青再盖玉玺,便可以了。

  目前通过官员们的汇报可知,朝堂安稳,边境战事接连胜利,秦堂余孽追剿顺利,天佑大周万事如意。

  帝姬这个工作还是很轻松的。

  一夜好眠,薛青在大大的龙床滚了滚才唤了宫女们伺候起身。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神清气爽的坐到饭桌前,一道道御膳传时,蝉衣拎着药箱进来了。

  大礼参拜,薛青说了平身后,她从药箱里拿出一药包:“这是今日要用的丸药。”

  薛青看着药包,笑道:“孤,最喜欢吃丸药了,汤药有趣多了。”

  尤其是药包画着知知堂符号的丸药。

  外边又有什么新鲜事呢?

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好

   有几个捧着奏章的内侍走来,这是司礼监来送朝报,看到门外的内侍摆手便停下来。!

  “殿下还没用膳?”为首的内侍姓胡,是如今司礼监的大太监。

  这短短一年,皇宫里几经变换,宋婴入朝由陈盛宋元主持更换了一批,宋婴离开薛青归来又有王烈阳主持更换一批。

  “用过膳了,刚吃了药,在看书呢。”门口侍立的内侍道,“说不让人打扰。”

  胡太监透过窗缝向内看去,见穿着常服简单挽着头发的女孩子,斜倚在罗汉床,握着一卷书正看着,认真而专注,旁边的几案摆着一摞书卷,另有笔墨纸砚散落。

  “殿下真是喜欢读书。”门外的内侍低声说道。

  胡太监道:“殿下是读书人,真正的状元之才。”宫藏书甚多,而且多都是民间极少能见到的孤本古籍,哪个读书人看到不喜欢,除非是装腔作势假的读书人。

  殿下怎能是哪种人。

  胡太监微微一笑。

  “这些先不要送进去了。”他收回视线低声道,“不要打扰殿下读书,我们午间再来。”

  门外的内侍们看着胡太监带着人走开了,其一个年长的老太监摇摇头轻叹。

  “也是欺负人呐。”他低声道。

  旁边的小太监不解:“不打扰殿下读书不好吗?”

  老太监低声道:“不打扰读书人读书是好,但殿下不是读书人呐。”转头看了眼内里,“读书岂能国事重要?”

  小太监点点头明白了。

  “他们这是故意的。”老太监低声道,“天子其实很容易被欺负。”

  小太监是刚送进来的新人,跟着老太监学徒,听到这话眼睛瞪圆,天子这般尊贵的人还会被欺负?

  “长在皇城,坐在金銮殿,高高在,金口玉言,其实呢,是孤家寡人,臣子们拉帮结派,各有所图,天子能看到听到的,都是臣子让他看到听到的,一层层传来,经过各方删减真相早已经扭曲。”

  “除此之外,天子为天下人之表率,还要被各种声名礼节所束。”

  老太监低声细语,小太监听得似懂非懂。

  “这些事在宫里久了你看明白了。”老太监笑着收了话,不再多说。

  小太监是新人但知道在宫里要少问少说话,不过有件事不得不问。

  “师傅。”他低声道,看向胡太监一行人的背影,“那我们做些什么?”

  要不要提醒下帝姬殿下?

  老太监笑了,道:“我们做我们该做的行了,是伺候人。”

  那是什么都不做咯,看着殿下被欺负?小太监眨眨眼,他们是伺候人,伺候的不是殿下吗?

  “换了三波主人了。”老太监袖子里的手伸出来划一下,“我为什么还在这里?”看小太监,“你为什么能来这里?”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将手揣回袖,“我们伺候的是皇城的主人。”

  先前的小皇帝也好,半路的宋婴也好,现在的薛青,都不算是真正的掌控这个皇城的主人。

  他们为她做事,得不到保障,而且算做了事对她也没用。

  小太监似懂非懂,默默的在心里想着领会。

  “不过。”他忍不住又开口。

  老太监对他摇摇头嘘声制止,退回到门边揣着手眼观鼻鼻观心不再说话。

  小太监只得也学着他的样子回到门边站好,看着殿前的院落眼睛眨呀眨。

  不过,现在这个宝璋帝姬殿下,不是长在皇城的呀,还会被臣子们欺负吗?

  小太监忍不住悄悄的回头看去,门内罗汉床的女孩子忽的看过来。

  那一双眼亮的如同星辰。

  小太监吓了一跳。

  “来人。”

  帝姬殿下声音响起。

  小太监应声是,待老太监先进门才跟进来,殿内侍立的宫女们也都前跪地为帝姬殿下穿鞋子系腰带。

  “秋光正好,摆驾御花园。”帝姬殿下说道,手握书卷,长袖一甩负在背后,款款迈步。

  读书,赏景,再吟诗一首,这便是读书人的风流呐。

  ......

  ......

  读书人的风流不仅是吟诗作对,当夜晚来临的时候还有灯红酒绿。

  醉仙楼里人声鼎沸,走廊拱桥彩灯高悬,数百女妓行走其间彩裙飘飘,恍若仙境。

  但门口的对话并非是以往或者其他青楼惯语。

  “今日可能最高楼?”

  “不行啊,今日已客满。”

  听到这个回答来客们响起一片遗憾的叹气,然后才询问酒菜和妓女。

  那最高楼有什么?初次来京城长见识的外乡人很是好,难道是最高的花魁?

  “休得胡言,不可亵渎。”

  四周响起呵斥声。

  外乡人被呵斥的讪讪又莫名其妙,来青楼里提一句花魁怎么成了亵渎了?这还是青楼吗?

  “醉仙楼不是一般的青楼。”

  “醉仙楼里有帝姬殿下的亲笔状元章。”

  “在最高楼。”

  “啊,我想起来了,我听说过状元醉仙楼斗章。”

  “对哦,帝姬殿下可是考状元的。”

  “这可是帝姬殿下逛过的青楼,当然不一般。”

  七嘴八舌的解释介绍在大厅里响起,引来惊叹或者恍然,这是几乎每一天都会发生的事,张莲塘收回视线,从人群穿过向外走去。

  “张小大人,这么早回去啊。”有认识的迎客热情的说道。

  张莲塘与他们说笑几句走了出去。

  京城的夜市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张莲塘没有骑马坐车只带着一个书童穿行其,越过茶楼酒肆,从提篮叫卖的小贩处买了一包炸果子,与书童一边走一边吃,路过一间书铺时停下来。

  “张小大人,今日有新册刚送来。”站在门口的伙计熟稔的招呼。

  张莲塘将手的果子递给书童,让他在门外看花灯,自己进去了。

  走进内厅,关房门,推开书架,穿过夹道,三声轻响敲开一面墙,来到一间室内。

  室内已经坐了不少年轻人。

  “莲塘哥,今日要开什么会?”楚明辉问道,扭头看一旁,“连焉子都来了,这是大会啊。”

  角落里裴焉子正和张双桐解连环,很是专注认真,没有理会楚明辉的调侃。

  张莲塘在一个位子坐下来,道:“我也不知道。”

  咿?

  针对知知堂的搜捕早已经结束,朝廷也宣告了这是秦贼欲加之罪,大街知知堂的匾额已经重新挂,按照张莲塘的安排,设了一个小私塾,专供长安籍的商人们将自己家小孩子送来启蒙,街坊四邻们再次像以前那样可以白天借听晚借灯。

  知知堂只是一个读书的地方,没有人再多加关注。

  但事情终了后,知知堂在京城的人还是第一次这样全聚,今日大家接到级别最高的会议通知紧张的赶来全聚,召集的张莲塘却说不知道要开什么会。

  “也不算全聚。”张莲塘道。

  “春晓来不了。”有年轻人道,“结束后告诉她内容好了。”

  张莲塘笑了笑没有说话。

  叮铛一声轻响,裴焉子放下手里的九连环,道:“竟然能来吗?真是刺激。”

  谁?

  刺激?

  屋的少年们看向他,柳春阳神情已经变了,惊讶不可置信。

  “不会吧。”他脱口道。

  而此时临街的书铺外,一个少年正收回看向匾额的视线,灯下眉目清丽,神情几分羞涩,对迎客的伙计道:“天王盖地虎。”

  .....

  .....

  驳驳驳三声响起,室内少年们询问催促裴焉子的声音顿时停下,神情都变得有些古怪。

首节上一节467/4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