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姬 第416节

  与宝璋帝姬来说,论罪秦潭公,官员们意图弄权,薛青反叛都不过是一个帝王遇到的国事而已。

  帝王处理国事,理所当然。

  这孩子的性情跟她父皇一样,陈盛有些追忆过往的怅然,走出门大街很安静,远处的夜色里却隐隐有嘈杂闪过。

  这么晚了是什么?京城最近很安稳....

  “京城没有安稳。”有声音传来。

  陈盛收回视线看向自己的马车,马车边有人走过来,施礼:“老师。”

  不用看清身影,听着声音陈盛认出来了。

  “满子。”陈盛道,“你怎么还没回去?”

  正是他的弟子曲白曲满子。

  曲白伸手来搀扶,陈盛也自然而然的将胳膊交给他。

  “老师,那些官员被刑部抄家是因为什么?”曲白没有迈步而是问道。

  刑部?抄家?陈盛微微皱眉,知道是什么事了。

  “是因为真假帝姬的事吗?”曲白接着问道。

  陈盛看向他道:“不是真假帝姬,满子,帝姬没有真假,那薛青,是忤逆了。”

  曲白道:“但一直以来不是确实有真假之说吗?”

  薛青一直被说是真的,然后被指出是替身,非要说的话,的确这是有真假之说。

  “事情不能这样说。”陈盛道。

  话没说完曲白打断:“那该怎么说?是不让说了吗?只要说了是逆贼同党吗?”

  这质问让陈盛明白了,他看着搀扶自己的弟子,道:“满子,你要说什么?”

  曲白看着自己的老师,道:“我要说宋元是不是在窃国。”

  .....

  .....

  长街陷入安静,远处的喧嚣也似乎听不到了。

  陈盛看着搀扶着自己的弟子:“所以,这件事你参与了?”

  这件事指的是什么曲白知道,薛青同党在各地散布告示的那件事,他摇摇头:“我没有。”

  陈盛点点头:“我相信你。”轻叹一口气,拍了拍曲白的手,“满子,我知道你对宋元有偏见,他先前作恶是为了迷惑秦潭公,保护帝姬,是无奈之举。”

  曲白摇头道:“老师,我说这话不是因为对他的偏见,也不是受了谁的蛊惑,而是在说事实,现在的事实是,薛青的确一直有帝姬之名,百官心也的确有疑惑,既然有疑惑为什么不让说?”

  陈盛道:“没有不让说,是她逃在先,不肯来说,又蛊惑民众。”

  曲白道:“既然民众是被蛊惑,那更要为民众解惑,让大家畅所欲言才能解开疑惑,而不是现在这样,官兵在外将薛青当匪贼追捕,朝廷在内将官员们当逆党戒备,老师,你看看现在,跟当初秦潭公那时又有什么区别?”说罢抬手施礼转身离开。

  走了几步又停下。

  “还有,老师。”他回头道,“无奈之举,作恶也是真的。”

  .....

  .....

  “我没有想到,第一个来跟我说这件事的是我的弟子。”

  站在马车前陈盛说道。

  “大人。”老仆伸手搀扶,道,“曲大人一定是被人蛊惑了,他肯定是听了别人说话,况且曲大人一直与宋元不合,以奸佞论之,宋大人突然从奸佞变成了忠臣,他难以接受也是可以理解,到底是有偏见.....”

  陈盛轻叹一声:“又岂是他一人,可见一斑啊。”抬眼看向夜空,耳边嘈杂声似乎又起,如今跟当初秦潭公那时没有区别吗?

  那时秦潭公在外追杀帝姬,在内肆意抓捕官员,意图将帝姬在世自己谋逆的真相掩盖,不,不一样的,秦潭公要掩盖的是真相,他们现在针对的事并不是真相。

  而薛青以及藏在暗处的同党们要做的是用这些假象扰乱人心。

  “我的确没有想到,她竟然不是一个人。”陈盛道。

  “是王烈阳做的吗?”老仆道。

  陈盛摇摇头:“王烈阳肯定其心有异,甚至会推波助澜,但他不是会主动主导这种事的人,至少现在不是,他有太多的利害要权衡,在没有看到足够的利益之前是不会出手的。”

  是啊,目前的薛青根本没有利益,老仆不解道:“那是谁?不计较利益,又为了什么做这种事?”

  是啊,为了什么呢?陈盛看着浓浓的夜色,不为利不为益,为了薛青这个人吗?

  陈盛的眼前浮现那少年的形容,暗夜里安静而立,不声不响站在人群毫不起眼,但他动起来的时候,如君子试六艺,如金榜提名蟾宫折桂,如大殿之为青霞先生一跪.....

  这种人,耀眼夺目,见之难忘。

  “她不是一个人,好像也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陈盛苦笑,又肃容,“查,那些见过她的人吧。”

  .....

  .....

  深夜的黄沙道城灯火通明,大街一队官兵疾驰进了营地。

  但他们不是来歇息的,而是径直进了一间房屋内。

  “搜。”

  伴着将官一声令下,这间整洁又简单的屋子瞬时被翻乱。

  “大人,什么都没有。”官兵们很快结束了搜查,说道。

  将官审视室内,衣柜里是衣裳,其他的士兵多,桌子摆着一摞厚厚的书信....

  “这些都翻过了。”官兵说道,“郭子安的衣裳和家信每次都是搜检后才交付的。”

  将官的手捏起那些信看了眼,这些事他自然知道。

  “他还是什么都不说?”他问道,手指在书桌慢慢掠过。

  “他只说自己那日去搜查,不小心跌倒在黄沙道遗址的坑洞里受了伤晕过去。”官兵道,“坑洞我们也去看过了,确有这个地方,而且不止一个,掩盖在沙土之下,不小心是会跌落。”

  将官道:“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这也太巧了....嗯?”他的声音一顿,手停在一本翻开的书。

  哪里不对呢?

  他拿起书,哗啦一翻。

  “郭子安爱读书,家里总是寄兵书来。”一个官兵道。

  将官没有说话,翻动着书卷,然后停下来,视线落在一页,其有一个红色的印章,他再次翻过几页,又看到一个印章....他再翻回去,看着先前一页的印章,然后再翻过去,看下一页....反复。

  屋子里只听到书页响。

  “大人,怎么了?”一个官兵忍不住问道。

  将官道:“此时,平安。”

  什么意思,官兵不解看过去,见将官的手指将书页夹住折叠交错,这交错的书页都有红色的小印章,看似随意的扣在一行,这一行有两字,那一页那一行有两字。

  此时,平安。

第九十六章 秋毫

   黄沙道的大狱也是随同黄沙道城重建的,十年间里面的犯人并不多,因为这里是黄沙道,有皇后娘娘凤灵镇守,又有禁军,民风淳朴连吵架都很少发生。

  此时牢房里站着十几人,皆穿着铠甲,大牢的第一次出现这么多人却是官兵,并不是瞧不起狱卒们的审问手段,而是被关押的犯人是一个兵。

  “我不是犯人。”

  郭子安说道,从刑架抬起头。

  “你这是污蔑。”

  兵袍已经脱下,单薄的春衫凌乱撕裂,露出其内肌肤,起在家时倒是有些消瘦,但肌肉却是先前结实。

  再结实的肌肉鞭打也会留下痕迹,条条血迹,翻开了皮肉。

  将官将手里的书抖了抖:“我再问你一遍,这是什么?”

  郭子安道:“兵书啊,大人不认得兵书吗?”

  啪的一声响,长鞭落在他的身,凌乱的衣衫顿时飞扬撕裂,其间绽开血花。

  “郭子安,本官不是傻子,这面的印章是不是传递暗语?”将官的声音冷冷响起,“此时平安,谁平安?”

  郭子安抬起头,嘴角有血迹,道:“我平安,我在祈祷我自己平安,我特别喜欢看到平安这两个字,我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我虽然从军是自愿,但我心里还是会害怕,你们不害怕吗?”

  牢房里有几个官兵神情复杂,眼闪过一丝同情...

  啪的又是一声响,打断了郭子安的话,也打断了他们的走神。

  “这本书为什么有夹层?”将官道,又将一本兵书抖开,“里面放了什么?”

  郭子安道:“大人,那是为了保护书,免得被翻破了多加了一层书皮而已。”

  将官冷笑:“郭子安,不要装疯卖傻,你在做什么我心里很清楚。”

  郭子安看向他:“大人,你们日常查我防我,已经早认定我会做什么,你还问我做什么?”

  将官面色木然道:“我不问你,那等着别人来问吧。”转身大步向外而去,声音忽的又传来,咆哮。

  “给我打!”

  .....

  .....

  春日的牢房阴暗潮湿不见天日,鞭打声不知到多久停下来,脚步声散去,牢房里一片死静,两只火把照耀着悬吊在刑架伤痕累累的人。

  人昏死一动不动。

  “你死了吗?”

  有声音忽的响起,同时啪的一声轻响,一颗石头或者什么打在郭子安头。

  刑架郭子安动了动,乱发微微的抬起眼,牢房的角落一块石头呈现出一个蹲着的身影。

  “你怎么进来了?别被发现。”郭子安道,声音沙哑无力。

  黄居没有说话,在昏暗的角落里盯着他。

  “你别像个野狗一样盯着老子。”刑架的年轻人用无力的声音骂道,“老子还没死呢,算是老子要死了,你救老子吗?”

  黄居道:“不。”

  是不能还是不救,郭子安呸了声吐出血水,没有兴趣也没有力气再问垂头闭眼,昏暗里视线依旧盯着他。

  “你做这些是为什么?”黄居忽的问道,“你跟他们没有仇。”

  “你除了知道为了仇,还知道别的吗?”郭子安垂头道。

  黄居道:“不知道,还有什么?”

  郭子安声音有些恼怒,“能有什么,你的朋友被人追杀,被人欺负,你不帮忙吗?还能为了什么,他娘的这样而已。”

  黄居道:“我没有朋友。”

  郭子安呸了声:“没有朋友你为什么不让我烧死在地宫里?”

首节上一节416/4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