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宦医妃之厂公真绝色 第422节

可任何时候,也不能小看了一个母亲的爱子之心……施清如心下却仍颇有些不安,一路随着小杜子去了司礼监。

韩征却还在御前。

毕竟太后若真以死相逼的话,隆庆帝出于大局考虑,可以不召丹阳公主回来,却是可以招萧琅回来的,他不得不未雨绸缪。

不过他先做的却是呵腰请罪,“皇上,臣实不知方才太后娘娘为何会那样说臣,臣自问向来忠于朝廷与皇上,对太后娘娘和长公主亦是一片忠心,从不敢有任何的不敬与违逆,却不想,在太后娘娘心里,臣竟……但不管怎么说,惹得太后娘娘那般生气,都是臣的不是,还请皇上降罪。”

隆庆帝郁闷的摆手道:“不与爱卿相干,太后她分明就是伤心糊涂了,你没听见她连朕一块儿骂,甚至还以死相逼朕吗?分明就已是明明白白的事,等她伤心过了,冷静下来了,自然也就能接受了。哼,寻常人家出了这样的事,尚且遮掩且来不及,何况天家?不过寻常人家也纵不出这样的女儿来,当娘的第一个便要严加管教了,真是气得朕头痛!”

韩征忙道:“皇上息怒,千万要以龙体为要才是,话说回来,出来这样的事,母女连心,也不怪太后娘娘难以接受,便是臣乍然听闻噩耗时,心里都好生难受,惟今也只能交由时间来冲淡太后娘娘心里的伤痛了。只是方才太后娘娘提的那几点要求,具体要怎么做,还请皇上示下。”

隆庆帝长吐了一口气,那总是亲娘,他也不可能真做得太绝。

沉吟片刻,道:“母后要亲去看皇姐可以,但必须要轻车简从,不惊动任何人。亦不能召了琅儿和丹阳兄妹两个回来,一旦皇姐的死因传扬开来,那就不止是在京城丢脸,在大周丢脸了,更是把脸丢到了南梁去,以后丹阳在南梁可该以什么脸面示人,只怕亦会影响两国和平。所以朕决定,还是按爱卿之前谏言的,先不公布皇姐的死讯,只说她病了,一直在府中养病,等过上几个月后,再宣告她不治身亡,便既不会担心走漏了风声,也可以让她有一场体面的身后事了,也省得母后嫌减薄,又伤心生气。”

韩征听得暂时不召萧琅回来,心下稍松,迟疑道:“就怕太后娘娘不会同意,至少不召丹阳公主和萧大人回来这一点,不会同意……偏因如今不能声张,知道的人有限,也不能请了德高望重的宗亲们进宫劝慰太后娘娘,那要是太后娘娘凤体有个什么闪失,可就……”

隆庆帝冷声道:“先国后家,太后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朕也先是大周的皇帝,然后才是她的儿子、皇姐的弟弟!这事儿爱卿就别管了,朕自会劝得太后答应的!”

韩征自是正中下怀,忙道:“那皇上可千万缓着点儿与太后娘娘说,到底太后娘娘那么大的年纪了,又大病初愈。只是还有一点,太后娘娘既那般憎恶臣,连带常司正与恭定县主,只怕她老人家也会一并恼上,前番太后娘娘忽然不肯再让恭定县主给自己问诊了,便是长公主谏言的……”

“臣实在担心太后娘娘恼怒之下,凤体受损,所以就想着,要不暂时别让他二人去仁寿殿给太后娘娘问诊了,就让江院判等人去便是了,横竖太后娘娘瞧着也大好了,江院判等人亦都是医术大家,定能保太后娘娘凤体无恙了。”

隆庆帝这会儿哪有心情理会这些细枝末节,道:“那就让江院判等人随时待命便是了。”

横竖他瞧母后的样子,分明中气十足,精神极好,尤其骂他时,更是一点大病初愈的样子都没有,自然也不必像之前那般所有医术最好的太医都随时待命了。

越性说句不孝的,母后如今若病倒了,就跟之前一样,反倒省心了……这个念头实在不该有,隆庆帝忙一甩头,将其甩出了自己的脑海。

韩征便应了“是”,又陪着说了几句话儿,便叫了崔福祥进来好生服侍着隆庆帝,自己却行退下了。

等他一路回到司礼监,就见施清如已经在巴巴的等着他了,一见他进屋,便立时起身上前,紧紧抱住了他。

韩征心里霎时一片柔软,伸腿把门给勾上了,才回抱住了她,低笑道:“最近怎么都这般黏人?我近来几乎就没有时间陪你,还当你心里肯定恼我了呢,没想到你还是这么乖,不定得多少人羡慕我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儿呢!”

施清如静静听了一会儿他的心跳声,方低声道:“我是觉着这几日发生了太多事,觉得世事实在太过无常,心里颇多感慨罢了。”

韩征轻轻揽着她到榻上坐了,握起她的手,送到唇边轻轻一啜,才道:“三个月内,最迟不超过一百日,应当一切便可以尘埃落定,你也可以彻底安心了,就再坚持最后一段时间,好不好?”

施清如轻轻“嗯”了一声,“只要我们都能好好儿的,我能坚持的。对了,我听小杜子说,太后已经知道福宁长公主的死讯和死因了,是吗,那她岂不是很激动?”

韩征嘴角一哂,“再激动也是于事无补,谁让那毒妇死得那般不光彩,让皇上至今都还没消气?是召萧琅兄妹回来也没答应,给那毒妇大办丧事也没答应,仍采纳我的谏言,对外只说那毒妇病了,要闭门静养,得过上四五个月后,再宣告她不治身亡,也就不会惹人怀疑了。所以你别担心,小麻烦肯定会免不了,却绝不会有任何真正的危机。”

施清如点点头,“那就好了,我今晚也能睡个安稳觉了,这两晚我都没睡好,今晚再不好生睡一觉,可要撑不住了。倒是督主,瞧着也有黑眼圈了,今晚也得好生歇息一番才是。”

韩征歉然道:“我今晚还是不能回府去陪你,不过已经与皇上说好,以后你和老头儿都不必去仁寿殿了,省得太后迁怒你们。”

施清如忙道:“太后为何要迁怒我们,莫不是她,怀疑你了?”

“嗯,她是怀疑了,当场就要皇上下旨杀了我,说那毒妇的死势必与我脱不了干系。”韩征道,“可惜无凭无据的,皇上怎么可能相信她?但正好给了我理由,让你和老头儿短时间内不用再去仁寿殿了。所以打明儿起,你和老头儿便轮流进宫,其他时候,就待在府里好生歇息,等过些日子天儿更热了,还可以去城外的庄子上小住一阵儿,如今歇足了,几个月后,才好有精神投入加倍的忙碌中去。”

施清如皱眉道:“我和师父定然都不会有事儿的,倒是你,她既当着皇上的面儿与你撕破脸了,后面还不定会如何对付你,甚至鱼死网破,同归于尽都在所不惜,你可千万要加倍小心才是。”

韩征抬手抚平了她的眉心,笑道:“她虽是太后,说来尊贵无匹,手下却没几个人能用的,娘家又指望不上,那就跟一只纸叠的老虎一样,不足为惧。我自有主意,一切也尽在掌握之中,你就别什么心都操了,我可听说心操多了长不高,是不是就是因为这样,你才自我第一次见你至今,就没怎么长过个儿,至今瞧着都跟个小女孩儿似的?”

换来施清如的白眼,“我分明就长了两寸多好吗,如今跟寻常女子比起来,也不算矮了,何况我肯定还要长的。倒是你,既然说我至今瞧着都跟个小女孩儿似的,又是怎么下得去口的?还真是有够禽兽的!”

韩征不待她话音落下,已忍不住挑眉笑起来,低沉道:“这不是饿了那么多年,有些饥不择食了,有的吃就凑合着吃呗,不然继续饿着不成……”

让她一把抓过手,咬在了手背上,忙识趣的告饶,“咝,轻点儿,别给我留印子了,回头让底下人瞧见了,还不定背后怎么说呢……好好好,你想咬多重就咬多重,只仔细着些,别硌坏了牙,那我可要心疼的。”

施清如这才松了口,满意的看着自己留下的一圈牙印,嗔道:“下次再敢嘴欠儿,再敢得了便宜还卖乖,我可不会口下留情了。”

韩征看着自己手背上那一圈浅浅的印子,不但不觉得疼,反而觉着说不出的可爱,笑道:“是是是,以后再不敢嘴欠儿了,谁让家有河东狮呢?

她便立时红了脸,啐起他来:“呸,真的个不要脸的臭流氓……”

太阳渐渐升高,将柔和的光洒进了屋里时,一时间满室的温馨与情意。

太后面色苍白的躺在榻上,眼睛已经干涸得流不出泪来,人也是说不出的疲累与无力,但心里的仇恨之火却烧得越发的旺盛了。

她的福宁绝不会无缘无故就死去,还是那样不光彩的死法儿,是,她私下里是狂放了些,可那也是因为她心里苦,并不是因为她生性就如此,太后自己的孩子,自己还能不知道吗?

她也绝不会那么蠢,吃那些不干不净的东西,还把跟前儿服侍的人都远远喝退了,一个都不留,——分明就是那该杀千刀的幕后主使特意设计的,为的就是让皇帝为了面子体统,直接把事情大被一床给罩着,混过去就算完,让她的福宁死了也白死。

偏偏皇帝还真的信了,就为了所谓面子体统,就任自己唯一的姐姐那样枉死,他难道忘了当年他姐姐为了他能登上大位,是如何的殚精竭虑,诸多牺牲,忘了这世上他就只有这么一个最亲的亲姐姐了!

皇帝能忘掉这些,能越来越冷血薄情,早不在乎自己最亲的人,她却绝不会让自己唯一的女儿枉死,绝不会放过韩征那个狗阉竖,哼,以为她没有证据,就不能确定是他干的了吗?

除了他,还有谁有那个本事,又还有谁那般胆大妄为,那般恨福宁的?

别以为皇帝会一直纵着他,她一定会让皇帝下旨杀了他,将他碎尸万段的,不管要付出什么代价!

只可恨自己日日都待在深宫里,娘家又落败成那样儿,竟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太后想到这里,眼睛又是一阵的酸涩,胸口也是一阵钝痛,她忙伸手捂住,大口喘起气来。

一旁段嬷嬷见状,忙红着眼睛低道:“太后娘娘可是心口又痛了,奴婢再给您揉揉吧?您也真的不能再这样伤心下去了,不然身体就真要伤心坏了……那长公主岂不是走也走得不能安心了吗?”

太后接连喘了几口气,才哑声道:“扶哀家起来。你说得对,哀家现在的确不能垮,福宁的身后事还等着哀家给她做主,她的冤屈也还等着哀家给她声张,给她报仇呢,哀家怎能现在就倒下!你即刻让人去备辇,哀家要出宫看她去,她、她走得那样的狼狈,也不知道如今妆扮过了没?”

“当年哀家进宫都三年了,才有了她,虽然心里也曾遗憾过,她为什么不是个皇子,却也同样疼爱她,经常亲自给她穿衣打扮。可惜等到她后来渐渐大了,哀家也越发忙了,便再没亲自给她妆扮过了,如今她这辈子的最后一次,哀家说什么也要亲自再给她妆扮一回,让她走得体体面面的才是……”

段嬷嬷见太后瞬间苍老衰败了十岁一般,本就因病枯瘦了一圈儿的身体,也越发单薄得连身上薄薄的中衣都撑不起,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哽声道:“太后娘娘,您身体只怕撑不住,要不,还是奴婢代您走一趟吧,不然万一……”

“哀家撑得住!”太后却沉声打断了她,“若连去送哀家的女儿最后一程都撑不住,给她亲自妆扮一回都撑不住,那后边儿哀家还谈何为她伸冤报仇!你只管让人去备辇便是,哀家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一定撑得住!”

段嬷嬷无奈,只得让人备辇去了,又亲自选了一件深色的通袖衫来,服侍太后更衣。

太后却忽然想到了施清如,“那个小贱人去哪里了,她之前不是还在仁寿殿吗?即刻传她来,哀家要当面杖毙她,哀家倒要看看,韩征看到那小贱人的尸体后,会是什么反应,又能把哀家怎么样!”

韩征害死了她最亲的人,她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打死小贱人,让他也尝尝失去至亲至爱的滋味儿。

可惜韩征跟前儿随时都随从众多,她这个法子不能也用到他身上,不然得多解气,多痛快!

段嬷嬷早知道施清如已经离开了,只得小声道:“太后且不必着急,您要那小贱人的命,不过是时间早晚的区别而已,且说到底,那小贱人就算死了,除了能让韩征伤心一阵儿以外,也对他造不成任何实质的影响。倒不如擒贼先擒王,等把韩征给踩在了脚下,自然那小贱人亦只有死路一条了。”

“况也得防着韩征回头狗急跳墙,对公主和大公子不利,那我们可就真是鞭长莫及,悔之晚矣了,何必非要拿细瓷去碰烂瓦罐呢?还请太后娘娘千万三思。”

首节上一节422/4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