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宦医妃之厂公真绝色 第21节

小杜子见他不愿多说,也不敢多问,只赔笑着递上了已经温度适中的茶,“干爹喝茶。”

一行人很快经过了施家众人,消失在了巷口。

施延昌这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他当然是见过韩公公的,可都是远远的见到,像刚才那么近,还是第一次,当真是气势如山,令人不敢逼视,难怪能压得满朝文武都看他的脸色行事,差点儿都要忘记这江山还是宇文家的,而不是韩家的了!

不过刚才韩公公看过来那一眼是怎么回事,莫不是认得他?还是他们一行人哪里让他不顺眼了?那可就糟糕了……

念头闪过,就听得施老二爷压低了声音问道:“大哥,那是谁啊?”

施延昌回过神来,就对上施二老爷满是艳羡的脸,沉声道:“那是东厂提督、司礼监掌印太监韩公公,权倾朝野,谁要是能入了他老人家的亲眼,就等着平步青云,富贵荣华享之不尽了。”

可惜韩公公这样的大人物,不知道多少人上赶着去讨好,根本轮不到他一个从五品的闲散小官儿。

万幸眼下他总算还是等来了机会,只要他和伯府能顺利将清如送进提督府,只要韩公公肯留下清如,他平步青云自然便指日可待了。

施二老爷已叫道:“‘他老人家’?他看起来至多也就二十来岁吧,怎么就成老人家了?不过他再风光再排场又如何,原来只是个太监,根本不是个男人,我刚才还羡慕他得不行,不过现在,只冲这一点,我也不羡慕他了……”

“闭嘴!你不说话没人会当你是哑巴!”

施延昌怒不可遏,既为弟弟无意中打了他的脸,奚落他叫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老人家’,更为弟弟的愚蠢无知,不知天高地厚,“东厂的番子无处不在,你想死只管自己一个人死去,别拉上全家人给你陪葬!”

竟还敢说韩公公‘根本不是男人’,哼,到了韩公公这个地位,就算一辈子不能人道又如何,一样不知道多少人愿意成为跟他一样的人,跟他一样权倾朝野,当真是无知得可笑!

施二老爷见大哥动了真怒,他虽一直身在乡野,对东厂及东厂的可怕还是多少耳闻过的,立时捂了嘴,“大哥别生气,我以后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施老太太心疼小儿子,忙也帮腔:“老大,你二弟少见多怪,你慢慢教他便是,千万别与他一般见识。”

施延昌这才不再看施二老爷,一声令下:“都上车吧,省得再耽搁下去,下午赶不上进城门了。”

于是所有人都分头上了车,施老太爷与施二老爷一辆,施老太太与施兰如一辆,没人敢跟施清如坐,正好施延昌还有话与她说,于是父女两个坐了一辆,再由李妈妈夫妇带着随行的四个婆子并行李一辆车,一行人很快出了巷口,驶上了官道。

施延昌等马车行得平稳了,方笑着与施清如道:“清如,爹爹昨晚上思来想去,你说你得了奇遇后,忽然就会认字写字开药方子了,也就是说,你现在会医术了?”

施清如还沉浸在竟这么快便见到了韩公公的惊喜里,听得这话,一下子提高了警惕,点头道:“的确如此。”

施延昌“嗯”了一声,“你既会医术,那于药理必定也是精通的,要让井水变红,要灭掉善宁那个江湖骗子的所谓‘三昧真火’,再变出更厉害的火来烧得他狼狈逃走,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惜家里一个读书的人都没有,不怪都让你给唬住了。”

施清如倒是没想到施延昌这么快便想明白了个中关窍,低头无声一哂,怪道都说“人从书里乖”,“读书使人明理”呢,可惜施延昌的过人天赋与才智都用到了邪门歪道上……嘴上已淡笑道:“老爷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心下则很是庆幸昨日与施延昌开诚布公的达成了交易,不然她现在势单力薄,还真极有可能仇没报成,恩更没报成,便先死在了施延昌手里。

施延昌见施清如被自己戳破了她装神弄鬼的真相,也一点不惊慌,不由暗忖,倒真是个能成大事的,那“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她能助他平步青云,之前的一切他都犯不着再计较。

因笑道:“清如,你既不愿意说,爹爹也不问了,老家的一切本来就是你外祖父留给你娘,你娘又留给你的,当然全部都该是你的,你要怎么处置,我也都不会过问。只是一点,昨儿你猜测的那个大人物,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厉害一些,却更不是良配,甚至,他极可能还会有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怪癖,你将来的路也势必不会好走,你确定事到临头时,你不会反悔,不会觉得爹爹是要推你入火坑,因而怨爹爹、恨爹爹?”

韩公公的皮相自是一等一的好,还手握滔天的权势,只要他愿意,他可以给女人乃至任何人所能想得到,甚至想不到的一切。

但致命的是,他是个太监,下边儿缺了一块的,于这世间哪个女人来说,便都绝不是良配了,他还心狠手辣,喜怒无常,想来正是因为没了男人的尊严,所以只能靠强权在其他方面,把尊严找补回来吗?

施延昌虽官小位卑,常宁伯府却是传承了近百年的老牌勋贵,自有消息渠道,因此知道如今二十四监里排得上号的大太监们,几乎都是有对食,还有好些大太监的对食不止是宫女,甚至有低位妃嫔的。

可哪怕是曾经的妃嫔,落到了那些太监手里,依然不当人看,花样百出的虐待,还有闹出人命的,就更不必说宫女了,只没人敢多嘴而已。

韩公公既是众太监之首,手段自然也只有更凶残更多样的,施延昌不得不把丑话说在前头。

第三十一章 京城好啊

施清如听了施延昌的前半段话,只想冷笑。

他还知道她娘留下的一切‘当然全部都该是她的’?

她若不是先自己拿了回来,只怕又得像上辈子一样,继续用来供养那群吃人不吐骨头的禽兽了!

及至听完施延昌的后半段话,施清如就更想冷笑了。

若韩公公那里都是火坑了,施家得是什么?得是地狱吧!

前世施清如被送到提督府后,发现与她一起被送去的还有好几家的小姐姑娘们,都是韩公公的心腹们为了他能有个知冷知暖的贴心人,背着他特意选甄选的几个小官的女儿,让他挑选。

韩公公本来没想过要收对食的,却在见过她后,改变了主意,留下了她,并且在让人问过她的意愿后,让太医院的常太医收了她为徒,教授她医术。

所幸施清如小时候跟着祝氏学过认字,纵后来渐渐都忘了,到底底子还在,因此跟常太医后,只学了一年认字写字,便开始学习药理医理了,不然纵此番能得以重生,她一时半会儿间只怕也奈何不得施家众人。

施清如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方知当初韩公公会留下她,是因为早年他在外流亡时,曾经受过一个少妇的一饭之恩,那个少妇便是祝氏,施清如跟祝氏长得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韩公公才会难得动了恻隐之心。

可不管韩公公是为了曾经的一饭之恩,还是难得动了恻隐之心,于施清如来说,他都是她的大恩人,没有他,便没有后来终于明白了一切,不再糊涂浑噩的她,更没有如今涅槃重生的她。

所以她怎么会认为韩公公身边是火坑呢,她巴不得现在就能去他身边!

施清如沉声说道:“老爷不必担心,这条路既是我自己选的,当然无论有多少荆棘坎坷,我都无怨无悔。老爷也请千万记得昨日的话,等将来您平步青云,不用再受人辖制后,务必第一时间为我娘请封诰命,让满京城的人都知道,我娘才是你的原配,万丈高楼平地起,老爷能有今时今日,我娘更是居功至伟,也务必让祝家香火有继。只有我为她争得了这口气,也让祝家的香火得以传承,我相信她在九泉之下,方能真正瞑目。”

施延昌放心了。

只要这丫头有所求便好,有所求便不易失控,更不会轻易翻脸不认人。

话说回来,她这般执着于为祝氏正名,应当也是她“奇遇”时祝氏的心愿吧?

祝氏终究是他的亡妻,自来夫荣妻贵,想要为祝氏正名,让祝氏能享死后哀荣,也的确只有先助他平步青云;想要祝家香火有继,就更得靠着他了,就算只是庶子记做嫡子呢,那也得叫祝氏一声‘母亲’,也得奉祝家先祖为祖,四时八节不敢有任何懈怠,——这两件事可都是她纵有天大的本领,也办不到的!

施延昌叹了一口气,“清如你放心,若真有那一日,我一定立即为你娘请封,让祝家香火有继,当年……都是爹爹对不起你娘,事后也碍于骨肉亲情,至今没能还她一个公道,虽说爹爹都是有苦衷的,可错了就是错了,也只有将来去到那边后,再慢慢的向她,也向你外祖父外祖母忏悔赎罪了。”

施清如没有再说,只状似难过的低下了头去,心里却是冷笑连连。

我除非傻了,才会信你的话!

申时末刻,施家一行四辆马车自阜成门进了京城。

施老太爷施老太太和施二老爷立刻被京城的繁华和阜盛惊呆了,撩起车帘一边看一边啧啧有声,只觉眼睛都不够用了,本来都还有几分故土难离,觉得京城就算再好,肯定也没有以前好的,现下也不这么想了。

便是一直都满心惊惶与不安的施兰如透过撩起的车帘一角,看得外面的热闹景象后,也是眼花缭乱,暂时顾不得忧心了。

自进城后便下了车,领着四个随行婆子步行跟车的李妈妈将此情此景看在眼里,不由撇嘴,果然是一群乡巴佬,眼珠子都要掉下来,口水也要流地上了,亏得没遇上相熟之人,不然连她的脸都要跟着一并丢光。

惟独最前面一辆马车的车帘一直罩得好好的,动都没动过一下,让李妈妈大是意外,那施清如也是第一次进京,又正是十几岁、爱新奇与热闹的年纪,怎么看起来却对外面的景象一点不感兴趣的样子呢,果真她这般沉得住气?

首节上一节21/4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