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46节

  老唐这个大算盘都有些傻了,他结结巴巴的说道:“这些钱,都花掉?”

  张云点头!

  (严格说起来,缴获空间加成的纸币应该算假币吧……张云默默想着,但是反正就算我们不用,鬼子很快也会伪造法币,还是我先用吧!)

第113章 好用的云式(云烟造)手榴弹

  在张云和独立支队的干部们正在部署开展大采购工作时,晋察冀根据地反围攻战斗已经掀开了帷幕。

  1938年9月20日起,日军为实现“南取广州、中攻武汉、北围五台”的作战计划,在华北集中第26、第109、第110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第4旅团等部共5万余人,以分进合击战术,对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实施多路围攻。

  面对严峻的形势,按照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部署,各部队采取以广泛的游击战阻击、消耗和疲惫日军,并寻机歼敌的战略。

  经过一年多的迅猛发展,晋察冀军区已经拥有了数万的兵力,但因为大部分兵力都分布在冀中、冀北,反而北岳地区兵力并不多。同时,各部队因发展太快,造成武器配置非常不足(仅三分之一的战士有枪,且很多枪的膛线已经磨平),很多战士们不得不拿着大刀、红缨枪去迎战敌人。

  但幸好,晋察冀根据地早早有了自己的修械所,可以自产一部分黑火药手榴弹,让战士们已经熟悉了如何利用手榴弹对抗敌人。而张云提供的20万颗手榴弹,也被军分区提前下发给了主力及民兵部队,成为了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反围攻的利器,让战士们如虎添翼!

  ……

  五台山附近弯曲陡峭的山路上,趴在山石后观察山下鬼子的年轻民兵问着旁边的民兵连长:“连长,鬼子这么多,我们这一战怎么打呀?”

  连长同样一边观察着鬼子一边说道:“咱们这点人怎么跟鬼子硬拼,之前营长不是说了吗,咱们要以游击战消耗敌人。看到鬼子侦察部队没有,咱们专门打他们!”

  说罢,他稍稍低下头,躲过了鬼子侦察部队的视线。

  现在的鬼子也精了,在山区行军时不会大摇大摆的排队前进,一般会有一到两支侦察部队,在左右两侧的山上先行侦察,以便提前发现埋伏的八路军大部队。

  当然,这样行军速度就会慢下来,为根据地军民从容撤退留下了充足时间。同时这样的安排也为小部队作战提供了方便,毕竟仅有七八人或者十几人的侦察部队,更容易被游击队埋伏。

  现在山下的鬼子就是这样安排的,两侧山坡上各有一个由4个鬼子和4个伪军组成的侦察小队,其中靠近游击队所在一侧的鬼子伪军已经逐渐接近了游击队所在。

  鬼子伪军毕竟都是初次来到这里的山区,对地形很不熟悉,山石嶙峋下哪能发现有心隐藏的游击队。这不,游击队连长专门带着15个人藏到了石缝里,而鬼子侦察部队已经接近了却硬是没有发现。

  看到日伪军侦察部队已经接近自己30米范围内,游击队连长和旁边的队员们纷纷从腰间手榴弹袋取出来一枚“云烟造”手榴弹。大家撸了一下铁环,扣紧了外置破片,然后打开下面金属盖,拉响引线,随后16人同时隔着山石,向着石头后面的鬼子侦查队扔去。

  刚刚扔出去,刚才的小战士提起自己的梭枪(红缨枪)就要向前冲,被连长一把抓住。

  “轰”、“轰”……剧烈的爆炸声从山石后面不断传来。

  这时候连长才举着驳壳枪,带着其他战士们跨过了山石,向着鬼子侦察小队方向冲去。

  之前他们使用自制的黑火药手榴弹,16颗手榴弹砸过去也就炸死炸伤三四个日伪军,甚至有可能一个都炸不着。所以战士们才会习惯扔出这么多手榴弹,并接着就往敌人那里冲。

  但这一次情况大不一样,等他们翻过山石冲向敌人时才发现,山石后面的8个日伪军都已经倒在了地上,大部分人被密集的弹片直接击毙,仅有一两个人还在抽搐着,但也是弥留之际的样子。

  “乖乖,这手榴弹威力贼大啊,竟然把鬼子都炸死了!”小战士兴奋地说道。

  连长却很冷静的举着枪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捡枪和子弹去,抓紧撤!”

  战士们如梦初醒,兴奋的走过去从尸体上扒拉下步枪和子弹带、子弹盒、手榴弹等,正还想仔细翻翻口袋,头顶已经飞过了子弹。这是山下的日军听到爆炸声后,发现了被伏击的侦察小队和游击队员,并向着这边进行射击。

  “别捡了,快走,快走!”连长可是知道鬼子枪法精准的,他弯下腰,督促着战士们离开,并顺手从腰里拿出两颗边区自制的手榴弹,向着鬼子方向扔去。

  鬼子还远在山下着呢,怎么可能炸着,他这是把黑火药手榴弹当烟雾弹了,利用产生的硝烟遮挡一下鬼子的视线。

  大家麻利的翻过了山石,躲过了敌人的枪口。就算这样迅速,还是有一个战士被山下的鬼子击中了,但幸好子弹仅仅是从胳膊上穿了过去,也算躲过一劫。大家一边沿着蜿蜒的山路往里走,一边帮着这个战士包扎着伤口,热烈讨论着刚才的战果。

  “这云式手榴弹威力真大,”一个战士背着枪,从腰里抽出手榴弹,用手指头叮当敲着,薄钢板冲压支撑的弹头清脆作响。

  “之前上级过来发手榴弹的时候就说了,这个手榴弹加头套可以炸15米,不加头套是3米。你这小鬼就没好好听,要不是我拉着你,你得被自己的手榴弹炸着。”连长没好气的拍着小战士的头。

  “嘿嘿”,小战士还是傻乐,“连长,我捡到了1支三八大盖,还有4盒子弹,我也有枪了!以后,我也是主力队员!”

  “是啊,是啊,我也有枪了!”旁边的战士们也兴奋起来。

  消灭日伪军8人,缴获步枪8支、子弹500余发,而自身仅有1人受伤。这对游击队来说,真是难得的胜利!

  游击战、游击战,既然是游击,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没有什么缴获。大家也就是放放冷枪,或者突然组团袭击敌人。但鬼子毕竟实力强大,人数也不少,有时候明明击毙了敌人,却根本没有机会去打扫战场。

  很多战士们为了缴获一支步枪,不得不冒险接近敌人,扔出去一颗黑火药手榴弹,然后冒着敌人的子弹冲上去白刃战。

  而更多的战士其实连黑火药手榴弹都分不到,他们仅仅参与训练,然后等待着战友牺牲后捡起武器继续战斗。

  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就是凭借着这些低劣的武器,一直跟鬼子抗争着。

  但如今大部分战士发现,手里这两三枚云式手榴弹(对云烟造手榴弹的称呼)竟然杀伤威力如此巨大、制作如此精良。这样的武器,如果用好了,不仅可以消灭敌人,甚至可以借此缴获敌人的枪支武器。

  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根据地军民都知道了云烟造手榴弹的好用!

  于是,游击队和主力部队们就纷纷开动脑筋,想尽办法,怎么利用好这些云式手榴弹伏击敌人并获得缴获了。

  ……

  一个中队的鬼子紧紧的追击着根据地主力部队,从险峻的山路穿梭着,突然山崖上方下起了手榴弹雨。这是主力部队安排的精锐伏击部队,30多名装备着8枚云式手榴弹和手枪的战士每人错开10多米,在鬼子路过时突然拿出准备好的手榴弹,拉开引线后在手里停留2秒,再使劲往下砸去。

  “轰”、“轰”、“轰”、“轰”

  手榴弹在空中爆炸,弹片飞溅四方,纷纷击中了山崖下的鬼子,顿时鬼子伪军惨叫声一片。等后面的鬼子拿着掷弹筒和轻机枪找到射界,打算消灭山崖上的敌人时,战士们早已经翻过山石消失无踪,只留下数十个阵亡的鬼子伪军和近百伤兵在哀嚎。

  这么多阵亡士兵和伤兵,还追击什么敌人,鬼子中队长愤怒的哇哇大叫,却不得不庆幸自己刚才不在山崖下。

  ……

  一个小队的鬼子进入山村,鬼子们两两一组挨家挨户搜查群众并捉鸡逮羊寻找补给,突然路过一家院子的两个鬼子发现,旁边院子里上竟然有一只拴住的羊在咩咩叫着。

  “呦西,”两个鬼子你看我,我看你,小心谨慎的进入了院子。但谨慎根本不管用,旁边隐藏在夹墙里的民兵拉响了云式手榴弹,等待两秒后然后朝着鬼子扔去。

  两个鬼子看到地上的手榴弹亡魂大冒,急忙向旁边卧倒,但是这么近的距离这么短的反应时间,云式手榴弹威力又极大,仍然轻易将两个鬼子炸死当场。

  民兵轻巧的从墙上翻过来,上前捡起两支步枪和子弹,沿着屋檐轻松爬走,又换了一个隐蔽藏身之所。

  仅留下闻讯赶来的鬼子兵们看着尸体无能狂怒!

  1枚云式手榴弹+1只羊换了两个鬼子和两支步枪,值了!

  ……

  丁大团长的补充2团此时已经是晋察冀军分区响当当的主力团了,此时正担任阻击任务,借助阵地工事阻击一个鬼子联队的连续攻击,掩护军分区机关医院等部门撤离。

  此时丁大团长有些心疼的看着自己的重机枪被敌人掷弹筒和九二式步兵炮摧毁,急忙吩咐道:"轻机枪要及时移动点位,别怕敌人冲上来。咱们有这么多云式手榴弹,还怕敌人的冲锋么!"

  过了一会,数百名鬼子果然开始冲击阵地,但是很快就被战士们密集投掷的云式手榴弹炸了回去,阵地下方已经留下了数百具日伪军尸体。

  “丁团长,军分区说可以撤了。你们辛苦了!”

  丁团长惋惜的看着阵地前方被击毙鬼子留下的武器,但也知道鬼子不可能给他机会打扫战场。还真是多亏了云式手榴弹,不然面对一个联队的鬼子,想守住阵地可就难了!

  “咱们完成任务了!机枪掩护,咱们撤!”

  ……

  随着反围攻战斗的越发激烈,云式手榴弹“好用”的名声已经慢慢传遍了晋察冀。

  云烟造,开始迈上舞台中央!

第114章 突如其来的师部命令

  “队长,对方要求价格再涨三成,但是数量可以加倍!”

  在云烟造手榴弹响彻晋察冀,云烟兵工厂将逐步露出真容的时候,张云、刘长青、 邢志国、老唐等几人正在小王村支队会议室里秘议。

  “加一倍,那可是大量西药,他们哪来的这么多药品?再涨三成,真是想钱想疯了!”

  邢志国副队长有些生气的说道:“我们的钱也是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缴获过来的,不是大风刮过来的!”

  张云笑的拍了拍邢副队长的肩膀,说道:“这不是还在讨论吗,生气什么。唐部长,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西药吗?”

  老唐想了想,说道:“据中间人说,这一家原来是山西开医院的,本来就有很大的药品储备。后来太原沦陷,他们的药品都砸在手里,也在四处找人出手,想赚个大钱。而且现在他们搭上了阎锡山的关系,还可以拿到国外进口的药品,不过估计打通关系也没少花钱。”

  张云一听,斩钉截铁道:“买,大量买!不过唐部长是有经验的,不能把咱的底线露给他们,还是要再谈一谈价格。咱们要尽量放长线钓大鱼,建立长期的购买渠道。”

  大家看到张云决定了,也不再说什么。药品一直是困扰八路军的大问题,虽然价格高点,但是现在手头上有钱,多储备一些总是没错的,再过几个月,可能想买都来不及了。

  随后老唐又简单汇报了一下这两天的采购收获。自独立支队成立以来,老唐一直负责采买物资,也是跟各个大户方面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现在局势尚好,只要肯出钱,很多物资还是可以采买到的。

  张云,刘长青、邢志国等也认真倾听的,从老唐汇报的几个数量中,感受着基地的物资储备开始变得更加丰厚。

  正在讨论中,突然门口传来警卫员战士的报告声,过了一会儿,大宝带着一个陌生的战士走的进来。

  “队长,这位战士说是师部的通讯员,有命令传达给咱们独立支队。”大宝介绍道。

  张云等人神色一凝,互看了一眼。邢副队长直接过去问了通讯兵几个问题,确定了一下他的身份,随后向张云点头。

  “张队长,邢副队长,刘副队长,我是129师师部通讯员王秋云。这是师部传达给独立支队的命令。”陌生的战士从文件包中取出一个信封,上面还画着火漆。

  邢副队长接过信封,打开看了一下,又交给了张云。

  命令很是简短,目前晋察冀根据地形势危急,所有靠近晋察冀根据地的部队,都要积极开展破袭和游击作战,从外线给予鬼子压力,以援助晋察冀反围攻战斗。

  作为之前旅部上报师部登记过的部队,独立支队一直在师部的名册上,而且驻地位置也已经标明。但毕竟之前不过是500余人的新兵部队,驻地还在敌占区,还是旅部直属部队,师部便从来没有越级下达命令。

  但现在晋察冀形势危急,按照总部的要求,120师一个主力旅已经进入晋察冀协助作战,而129师也要调动晋察冀周边所属所有的部队给予援助。师参谋部查找了一下周边的部队,便把独立支队列入其中,并直接下达了命令。

  好嘛,这可是独立支队接到的第1次正式作战命令,张元捧着这简短的命令都有些激动了。

  “唐部长,物资采购工作做的很好,继续努力。安排一个可靠的同志,陪着师部通讯员王秋云同志去刘家镇好好休息休息。”张云安排道:“长青,召集所有连排长们开会!”

  之所以安排通讯员去刘家镇休息,自然是因为张云还不想完全暴露驻地情况,毕竟山体工程还需要一个多月时间。等11月底所有工程完工,张云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老唐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好的,队长,我这就安排。”说完带着通讯员就出去了,门口还传来老唐对通讯员客套和恭维的声音……

  刘长青也点点头,随后就走到门口,安排队里的通讯员去联系去了。现如今,独立支队各个训练场、各个队部、各村等都有电话相通,通知的速度很快,不过各部队分开的比较散,连排长们赶过来需要不少的时间。

  邢副队长、刘长青都耐心的等着,张云则是让人在墙上挂了一张硕大的地图。涵盖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然后标注着敌人各个师团的位置及人数。

  这张地图,可是张云利用缴获地图调换出来的,不仅精准而且清晰。同时,张云早早就安排老张派侦察部队前往井陉、石门、保定等地侦察情况,并逐步点亮地图页。

  邢副队长、刘长青看着地图,顿时想起了前几天张云要去河北平原上闹一闹的豪言,再一次感叹张云的预判精准。

  现在正是好时候!

  过了一会,1连长张苗、2连长老胡、3连长秦盛、4连长孙大勇、5连长章胜利(邢副队长推荐,擅长新兵训练),炮连连长王大川都赶到了会议室。

  张云也没有废话太多,先让邢副队长宣读了师部的命令,然后说道:

  “晋察冀现在被鬼子第109师团、110师团、26师团、独立第2旅团、独立第四旅团5万余人围攻,目前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的县城和交通线,形势很危急。目前根据地军民采取了坚壁清野,避敌锋芒,开展游击作战,并伺机歼敌的战略,但也是勉力维持。”

  “我们现在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直接举兵进入晋察冀,协助兄弟部队歼敌。但是大家也看到了,敌人五万余人,有飞机大炮相助,硬抗肯定是不行的!咱们过去也得跟着兄弟部队钻山沟,打游击,寻找战机。但是咱们炮弹负重太多,恐怕还拖累友军的速度。”

  “第二个,就是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武汉会战尚未结束,敌人华北地区本就空虚,现在因为鬼子对晋察冀的进攻,之前鬼子重兵防守的正太铁路空虚,阳泉、昔阳空虚,井陉、石门空虚,保定周边空虚,可以说冀中冀北都空虚!”

  “你们说,下一步咱们怎么干?”

  大家一边听着张云的分析,一边看着地图。晋察冀根据地北岳地区插满了敌人的标志,但是整个河北地区却仅有少量的敌人,凭借着独立支队的实力,显然可以在河北大地上闹个底朝天!

  3连长秦盛大大咧咧的说道:“队长,师部本来就让我们去破袭,咱们肯定不能去北岳区那个鬼子窝啊。反正师部也没规定具体的破袭地点,咱们直接去河北吧!”

  1连长张苗却说道:“正太铁路这么空虚,顺手破袭一下啊,正好让民兵们也参与参与。咱们的民兵们还没打过仗呢!”

  随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所有人都认可张云的建议。

  敌后破袭,可比钻山沟痛快多!

  (八路军注重部队民主,会共同研究战斗战略,但是共同决定下达后,就需要所有人全力完成!)

第115章 再次出征,目标河北!

  经过讨论,张云确定了此次破袭作战的战略。

首节上一节46/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