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99节

  他最凶狠的战绩,就是1942年按照冈村宁次的命令,指挥华北日军实施了代号为“C号计划”的大扫荡,以两个师团主力及四个混成旅团,对八路军太行、太岳根据地进行扫荡,造成了八路军总部地区的严重损失。

  副总参谋长,就是牺牲在这一次扫荡中。

  《亮剑》世界里,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也是在这次大扫荡中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兵力,包括骑兵连长孙德胜、二营长沈泉、神枪手王大奎等亮剑前期角色,都牺牲在这一战中。就连李云龙自己,都差点连同魏和尚被鬼子们烧死在破屋里。

  此人,确实是八路军的一个劲敌!

  ………………

  1941年1月3日,清晨。

  北平华北日军的司令部里。

  岩松义雄正在踌躇满志又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冈村宁次的到来。

  指挥室内,硕大的钟表滴答奏响,让人倍感压抑,而岩松义雄则是下意识来回搓弄着自己的白手套,暗自思索着一会的对答。

  咔咔咔……

  一阵急促的军靴急速行走声音传了过来,紧接着是很重的推门声,冈村宁次快步走了进来。

  岩松义雄下意识起立,行礼。

  冈村宁次示意他坐下。

  “筱冢义男在山西战场的表现如蠢猪一般,让山西局面陷入了如此危局,我对此不满意。”一脸倦色的冈村宁次开门见山,毫不留情面地在对着岩松义雄贬低着前任第一军司令。

  好吧,冈村宁次其实知道此次作战自己也聪明不到哪里去,但是他自然不会在下级面前展现自己的无能。

  “你对山西的局势如何看?”

  岩松义雄倒吸了一口凉气,幸亏自己有备而来,倘若交了白卷,岂不有失总司令对自己信任。

  “冈村阁下,我觉得您说的很对,山西目前陷入了危局。”

  “第一军虽然表面上控制了山西局势,占据了山西大部分精华之地,但是山区八路军部队越发壮大,晋绥军蛇鼠两端,国民政府部队盘踞山西最南端,一旦三方合流,第一军危矣!”

  “过去一年来,筱冢义男明明知道山区八路军不断发展强大,却一直没有什么明显动作,让独立支队发展到如今地步,实在是令人扼腕。”

  听了岩松义雄的答话,冈村宁次点了点头,表示了基本赞同。

  随后他又补充道:“第一军控制的山西地区,不仅厂矿众多,资源丰富,更是帝国控制华北平原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不容有失。”

  “你对下一步作战有什么计划?”冈村宁次继续追问道。

  “麾下认为,八路军能够在困境中生存和发展,在于其领导层的斗争意志和谋略,因此要不择手段除掉之。”岩松义雄胸有成竹地说道。

  “很有意思,你继续。”冈村宁次杀人魔王的兴趣被点燃。

  “组成特种部队,秘密潜入八路军驻地,找准敌人的大脑与中枢据点,同时与大部队配合作战,诱敌深入,出其不意。”岩松义雄胸说道。

  “之前筱冢义男竟然培养了一支穿着与山西百姓和八路军完全迥异的特种部队,穿插近百公里,结果被敌人发现踪迹,消灭在中途,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如今八路军部队已经发展壮大,哪里是小部队可以撼动的,唯有伪装成他们的样子,才能不断接近敌人的核心!”

  “另外,则是拉拢晋绥军,分化国民政府军,防止他们合流。如此不说大败八路军,限制他们发展还是没有问题的!”

  冈村宁次满意的点头:“嗯……,思路很有意思,我觉得这个突袭计划会是个新的突破点,我需要更详细的计划,你来做一下,尽快向我汇报。”

  “另外,要加大对晋绥军的拉拢力度!国民政府那边会有帝国统一去处理。”

  “是的,冈村阁下!”岩松义雄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便退出了华北日军总指挥室。

第502章 青山一郎归来

  北平,在华北方面军指挥部里。

  冈村宁次正在满脸凝重地看着华北地图,思考着关于山西的军事局势。

  经过晋中攻防战失利之后,冈村宁次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耗为代价,终于摸清了八路军部队的虚实。

  他惊讶且惶恐地发现,帝国华北军数十万兵力,竟然已经对晋中山区的八路军部队有些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虽然帝国目前同样也对国民政府的部队有些无可奈何,但那是掌握了数百万公里土地,一亿多人口的对手。八路军,不应该有这样的实力。

  不过,哪怕已经无可奈何,哪怕对八路军的发展充满了疑惑,他仍然打算对晋中山区开展一些动作。

  岩松义雄的策划虽然看似不错,但是却无法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第一军最核心的物资供应动脉--正太铁路,还握在独立支队的手里。

  同蒲铁路北段虽然目前已经修复通车,但是从华北平原经京张线、张绥线、同蒲铁路北线运输补给物资的距离太长,成本太高,十分不划算,只能补充运输部分弹药和兵员。而且这些铁路线暴露在草原、山区、戈壁等地形中,也很难避免物资运输途中被袭扰的情况发生。

  可以说,失去正太铁路后,皇军在山西征集到的粮食、盐矿、铁矿等资源已经很难大规模运输出来。

  想到这些,冈村宁次真的觉得如芒刺在背。

  这些困扰,会让大本营“以战养战”的策略无法实施,那后续占领山西的军事部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难以为继。

  正在他思考的时候,参谋长笠原幸雄走了进来,对着岗村宁次汇报道:“将军,原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旅团长青山一郎,已经被带到了。”

  冈村宁次点了点头,随后两人离开指挥室,来到了司令部宪兵队设置的审讯间。

  审讯间是宪兵队专门针对皇军内部人员所设置的专门审讯室,以便对逃兵、叛徒等进行审问、审查。如今鬼子宪兵把青山一郎押送到这里,其中意味自然不言而喻。

  此时,原本英武挺拔的青山一郎,经过30多天的扣押和蹉跎,已经很难看出曾经的意气风发,如今他有些脸色灰败,满面胡须,整个人显得十分颓废和心事重重。

  “青山君,你认罪吗?”笠原幸雄按照冈村宁次的吩咐,对着青山一郎大声呵斥起来。

  青山一郎有些有气无力地说道:“笠原参谋长,请一定要相信我,我真的是无辜的。”

  笠原幸雄更大声地质问道:“之前,你经营阳泉城一年有余,构建了大量的地道和工事。结果,两万皇军驻守其中,却一夜之间被独立支队完全消灭。除了是你暗中私通,让八路军做好了准备甚至提供了暗道之外,我们想不到其他可能性。”

  青山一郎满脸恐慌,有些无辜地解释道:“将军,对于阳泉城一夜沦陷的作战结果,我也非常奇怪。在城内工事的建设过程中,我就已经开始十分重视保密工作了。建设地道工事时,所使用的都是我们蝗军内部人员或者是帝国公民,所以理论上不应该存在泄密的可能。”

  思考片刻,他又补充道:“不过,地下工事建设周期长达一年,动用的侨民众多,八路军或许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相应的情报,甚至是详细工事地图,这才会造成阳泉城迅速沦陷。”

  冈村宁次在后面听着不禁默默点头,这番话暗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确实正如青山一郎所言,如果八路军部队提前掌握了工事的情报,确实很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攻入工事,从而围歼了驻守阳泉的部队。

  这时候,青山一郎继续补充说道:“而且,关于阳泉城的地理地形位置,我是最清楚不过的。那里从来不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相反,由于狮脑山的存在,阳泉城很容易就会被敌人居高临下,炮火轰击,沦陷是早晚的事情。”

  “冈村宁次将军,阳泉城其实是一块死地。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在那里驻守,那还真不如仅留少量兵力在那里。”

  冈村宁次听到这番话,被撩拨起了心弦,似乎眼前一亮:“青山君,你觉得帝国还有把握能够重回阳泉吗?”

  青山一郎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应该有可能。事实上,我感觉独立支队并不想完全控制阳泉和正太铁路。实际上,我怀疑这是他们的一种政治斗争,独立支队似乎与八路军其他部队格格不入,颇有些养寇自重的感觉。”

  “如果我们与他们达成一种默契,似乎帝国重返阳泉,并重新控制正太铁路也是不难的。”

  冈村宁次闻言,心中大喜。

  正太铁路直接关系到第一军的物资供给,甚至关系着山西的控制权。如果不能重新掌握正太铁路,那帝国很可能会失去对山西全境的控制。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他冈村宁次恐怕军事生涯和政治生涯就走到了尽头。

  “青山君,我相信你对帝国的忠诚,而现在是需要你展现自己忠诚和能力的时候了。我会尽快安排补充兵员,重组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由你带队收回阳泉,并重新控制正太铁路。我允许你自行与八路军接触,尽可能保障正太铁路的通行。”

  “如果成功,我不仅会恢复你的荣誉,还会向帝国为你请功。”

  青山一郎闻言顿时惊讶起来。他其实已经做好了被帝国处决的准备,没想到竟如此的峰回路转。

  冈村宁次将军,或者说,帝国,竟然已经被八路军逼迫到这种地步了吗?

  虽然青山一郎内心深处有很多不安和惶恐,但是这样绝处逢生的机会,他自然会抓住。

  ………………

  几天之后,冈村宁次就为损失大半兵力的独立第四旅团补充了2000多名新兵。

  不过,是大阪商贩兵!

  是的,因为现在各地兵员紧缺,所以,冈村宁次为他补充的是各路部队都嫌弃的大阪兵。

  大阪兵,对后世的伪军迷来说,可谓是大名鼎鼎。由大阪商贩组成的鬼子第4师团,以其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中国战场闹出了不少的“笑话”,被日本帝国内的很多狂热部队视为耻辱。

  也因此,很多部队不愿意接受大阪兵作为补充兵源,使得这些兵团滞留在了国内。

  如今华北方面军兵力紧缺,冈村宁次只好把这些补充兵员要了过来,专门补充给了独立混成第四旅团。

  这时的他恐怕也没想到,这支基本由商贩组成的兵团,今后会给他带来意外的“惊喜”……

第503章 异动

  民国30年,1月2日。

  副总参谋长带着警卫兵,再次熟门熟路的来到了正太军分区的无名山驻地。

  作为最为关注和支持独立支队的总部领导,副总参谋长去年中有近两个月时间是在正太军分区度过的。

  他不仅带队考察了军分区的兵工厂、民用厂建设,考察了地方经济发展、农业水利设施和良种培育推广等等,还陪着军分区打仗,甚至战场激烈的时候还充当着军分区参谋长的角色,带领军分区参谋班子帮助张云制定作战计划,协调后勤物资等等。

  凭借着亲民和务实的作风,副总参谋长赢得了军分区各部队及干部们的广泛信赖和支持。也因此,军分区后勤部专门为他在无名山驻地的山体指挥室里预留了一间专门的休息室,以供他和警卫员休息使用。

  也算是把他当成了自家人一样。

  此次他过来,是专门负责协调阳曲县移交事宜的。

  按照总部的工作部署,正太军分区在目前控制的榆次、寿阳、阳泉、平定、昔阳、井陉、赞皇等7县外,额外增加阳曲县作为其控制范围,当地民兵部队、游击部队同样纳入军分区管理。

  这样一来,正太军分区控制的区域,不仅完全包含正太铁路的广大区域,也完全覆盖了太原东部山区,可以很方便的对太原北部进行侵袭作战。

  考虑到阳曲县之前是晋察冀军区的游击区域,副总参谋长此次专门过来,协调晋察冀军区和正太军分区的交接事宜。

  ………………

  不出意外的,两个军区军分区之间移交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

  不说之前晋察冀军区与正太军分区有丁伟冀中22团以及井陉县移交工作的先例,一切都有章法可循,只说这一次晋中攻防战中,晋察冀军区数万部队以及独立支队7团、8团在丁伟指挥以及正太军分区后勤支持下顽强守住了东线,并在战斗中加深了互相的了解,奠定了深厚的战友情缘。

  这一次攻防战,晋察冀军区的战士们算是见识到了正太军分区的火力水平。己方部队凭借着灵活多变同时又铺天盖地的迫击炮炮火,不断击退石门方向数万鬼子的持续进攻,给鬼子造成了重大的杀伤。

  也因此,晋察冀军区对与正太军分区的合作十分欢迎,而张云更是额外提供了10万发重型迫击炮炮弹,作为拿走晋察冀军区近两千民兵及游击队部队的补偿,并约定后续两个军区互通有无。

  一时之间,双方皆大欢喜。

  …………

  正事谈完后,张云、副总参谋长、晋察冀聂性参谋长三人在指挥室里聊着闲天,并对着全国地图讨论着各地局势。

  “参谋长,长江南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张云回忆起历史上几天后发生的“奇冤事变”,不得不主动询问起来。

  这不是张云不提前提醒总部。实际上,这个事变的爆发已经酝酿了很久,甚至总部和老家也是有所察觉的,但是因为新四军部分将领还是心存侥幸,不舍得奋斗数年的基业,未能迅速撤离,才被国民政府军7万余人包围。

  事变爆发,其实是必然因素和偶然失误的结合。

  实事求是的讲,国民政府在前线顽抗鬼子,确实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很多精锐部队不断损耗,却仍然失地陷土,整体上陷入了低潮。相比之下,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占区,在敌后不断发展壮大,实力却在不断上升,这让国民政府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心。

  从国民政府的角度看,我打鬼子付出这么多,你却偷偷的发展壮大,这不是养虎为患么!

  说白了,就是随着八路军、新四军不断发展壮大,国民政府越来越感觉到了压力,因此宁肯不打鬼子,也要优先打击八路军、新四军。

  这里面,其实还有很深刻的原因。要知道,国民政府的核心支持者既不是小农,也不是民族工业者,更不是亿万普通百姓,而是靠着国外发财的买办阶级和官僚资本。在他们看来,其实国家越穷、产业越弱,赚钱越容易(当然,他们不同意国家被鬼子强行占据,不然他们从哪里搜刮赚钱)。他们是绝对无法接受搞集体主义、产业经济的GC主义的,这简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然是极力打击,极力限制。

  但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这却绝对是不应该发生的。

  如今日军猖狂,国破家亡,就连国民政府的国都都被鬼子占领和屠杀,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民族陷入危亡之际,全民族团结抗日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些敌占区本来都被鬼子占领,国民政府部队在敌后又无法生存和站稳脚跟,那凭什么不让有组织力的八路军、新四军重新在敌占区发展起来,带领人民反抗呢?

  总不能你们干不成,也不让其他人做,对吧!

首节上一节199/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