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延州方面也爆出猛料,八路军独立营为策应根据地反九路围攻,攻破泽州城,歼灭25师团部以及朝香中将领衔的大本营观摩团,重创泽州守军138联队,消灭朝香中将、25师团冈本中将以下2300余人,缴获大量的武器装备,取得泽州大捷;
这下更是引爆了舆论,各大城市民众自发组织游行,庆祝泽州大捷,国人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独立营成了明星部队,很多人都在打听八路军386旅独立营,以加入独立营打鬼子为荣;
鬼子起初极力否认,只承认朝香中将遭到卑鄙的支那小股人员刺杀,并且在《朝日新闻》一篇名为《名将之花凋零在太行山下》,将朝香老鬼子吹成了帝国军人的概模,并扬言要用更大的行动来推进圣战。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延州方面也不是吓大的,就算没有朝香这一档子事,鬼子该扫荡还是会扫荡,该烧杀抢掠还是会的,因为这是他们的本性。
延州方面再次拿出了大量的实证,都是一些攻破鬼子师团部拍摄的现场照片,指挥部内那一地的高级军官尸体彻底的打脸了鬼子的谎言,也实锤了独立营攻破泽州城歼灭大量鬼子的事实;
特别是一张用朝香中将、冈本中将等高级将领人头,垒成的类似于京观的照片,彻底点爆了舆论界,连国外的主流报纸都大篇幅转载。
这张照片被苍鹰国《时代周刊》列为了封面照片,题目就是“屠夫的下场”,当期的《时代周刊》卖到脱销,并且加印了几刊,倭国外交部为此还专门给苍鹰国提出了严厉的抗议!
两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苍鹰国方面只是回复这是新闻报道的自由,民间行为,政府无法干预。
东倭国也只能抗议完后,不了了之,他们暂时还不敢挑战西方大国;
由于鬼子刚刚经历治安战的惨败,一时半会儿也无法组织新的报复行动,此事就停留在打口水仗的层面,难得的一次捏着鼻子认怂了一次。
386旅独立营算是彻底上了鬼子的黑名单了,只要他们缓过来必定会重拳出击,除之而后快的,这是后话。
全国民众倒是实实在在地庆祝了一段时间,抗日的热潮进一步高涨,人们纷纷捐钱捐物支持抗战,特别是海外侨民,他们自发场组织捐款,这笔钱最后通过苍鹰国这条渠道送到了延州,解了延州的燃眉之急。
苍鹰国与延州的谈判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以民间捐赠的形式支援了延州一笔巨款,装备什么的不好运过来,只好私下支援一些资金,他们现在还没跟鬼子彻底翻脸,所以做的并不明显。
国府那边为了摘桃子,也通电嘉奖了独立营,晋升楚雄为中校营长,都是一些虚的东西,一点实际作用没有;
楚雄看完后直接拿来擦了屁股,不能浪费一张好纸,柳城根据地经费紧张,能省则省!
这一仗独立营实其并没有得到太多实际性的东西,还伤亡了大量的老兵,光伤员的医治就花费了根据地大量的储备金,好多药品都是用黄金淘换过来的,现在老营的账上只剩下15万银元了,之前从安平弄回来的黄金都换成了药品,根据地要过一段紧巴巴的日子了。
楚雄并不后悔,能灭了朝香老鬼子,付出再大代价都值!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收获,现在的独立营已经名声在外,全国各地开始有人慕名而来,都是一些有本事的人,根据地来者不拒。
兵工厂的没良心炮又进行了改良,射程增加到800米,精度也得到了提高,开始批量生产标准化炸药包。
炸药包的重量由5公斤减少到4公斤,但威力并没有减少多少,主要是改善了炸药包里面的材料,全部换成了不规则的小钢片,这个杀伤力更大;
第一批生产的炮筒全部淘汰回收,换成了第二代炮筒,总共生产装备了32门,16门配置在老营,16门单独成立一个炮连,这样根据地就有了两个没良心炮连和一个机炮,其中一个配置在老营;
楚雄派人到黑市高价大量采购黄色炸药,很多都是中央军和晋绥军的军需品,只要舍得花钱,枪他们都卖给你。
三个主力连在外围搞副业,楚雄难得的成了一个闲人,他的注意力又开始回到了根据地的建设上来,开始玩起来微服私访的游戏。
经历过根据地重建的阵痛,他得看看老百姓的日子是否过的下去,他选择的第一站就是高家村!
第 一一一章 屠夫的下场
第一一二章:猪肉炖粉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很快就进入到冬收季节
高家村的村民夏收后种下去的土豆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忙着收土豆,有了这一茬土豆,村民们的生活就算缓过来了。
收土豆这个事不是很赶时间,所以根据地也就没有组织互助组帮助,只是没有再组织民兵训练,各自在家收土豆;
楚雄带了几个人直奔高大栓家而去,他之前帮高大栓家盖过房子,彼此都比较熟悉。
之所以选择高大栓家,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家四世同堂,吃饭的人多,干活的人少,如果他们家日子都能过得下去,别人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楚雄等人赶到的时候,他们一家都去地里收土豆去了,只留下老奶奶一个人在家看家,连狗儿和小花都去地里帮助去了;
楚雄跟老人家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去地里了,到了地头正好看到他们在挖土豆,狗儿和小花在开心地捡土豆。
“大娘、高大哥,收庄稼呢!”
高大栓一家一看,这不是帮自己建房子的八路军同志嘛,一家人开心地打了个招呼,农村人,在收庄稼呢,没那么多讲究。
楚雄等人就开始帮着收庄稼,高大栓谦让了两句也就没再客气,现在根据地的老百姓与八路军就是一家人,都不会太生份。
“大哥,今年这个收成怎么样?”
楚雄边干边拉起了家常,他还真不知道这一亩地收获多少才是好的收成。
他知道的都是后世经过良种选优的,一般亩产在3000到5000斤,特别高产的能够达到8000斤,现在这个农业条件肯定是达不到的。
“陈同志,好着呢,俺估摸着这一亩地得十担以上,就是太多了怕放不住啊!”
楚雄上次没用自己的真名,用的是陈九的名字,所以高大栓还是叫他陈同志,楚雄的名字在根据地太响亮了。
高大栓的话倒是提醒了楚雄,土豆产量是大,但不利于贮存,容易发芽,一旦发了芽就不能吃了,有毒!
传统的贮存方法就是窖藏,通过隔断氧气来阻止土豆发芽以达到长期贮存的目的;
可现在的问题是根据地的土豆太多了,就按一亩地十担来算,高大栓家六亩地,那就是六十担,6千斤以上,这得挖多大的地窑才行?
整个根据地呢?得多少斤!
万一贮存不好,这一年辛苦就白瞎了,看来高大栓的担忧是很有必要的。
卖掉更不可能,整个根据地家家户户都吃不完,卖给谁去?
独立营也收不下这么多,他开始开动脑筋想后世的处理办法,他突然想起后世爱吃的一道菜来猪肉炖粉条!
“有了,可以做成粉条,这个技术难度并不大,适合大规模的生产,或者直接做成土豆粉,这个淀粉含量高,能饱肚子……”
楚雄终于想到了办法,决定就这么干,少部分窖藏,大部分做成粉条子,根据地可以成立一家粉条厂,大规模的生产!
想到这里楚雄的心里就底了,开始安慰起高大栓来:
“大哥,这个土豆贮存的你不用担心,你可以窑藏一部分过冬吃,其他的做成粉条子或者卖给八路军都行!”
“陈同志,这个做粉条,得用石磨磨,费时费力,太麻烦,产量低,不划算!”
高大栓的话提醒了他,用土豆做粉条的历史可以追追溯清末民初,可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产量都不高,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粉碎机,靠石磨,家庭作坊生产,产能低。
这次根据地的土豆何止几百万斤,这么大的量靠石磨得磨到什么时候?
得引进粉碎机才行,粉碎机这种机器,科技含量并不高,这种机器在国外早就出现了,只是一般家庭根本买不起,但根据地可以买的机器,这种民用机器,鬼子的封索不严,完全通过商人到大城市能采购到,有了粉碎机,大批量生产粉条就不再是问题了……
楚雄已经没有心思再在高家村干活了,几百万斤土豆的收获不差他一个人,他还是去解决机器的事才是正途。
“高大哥,你们忙,我先去给你们找粉碎机去!”
楚雄与高大栓告辞后就回了柳镇,找到柳镇最大的买办商人杨鲲鹏,找他商量一起合资开一家粉条厂或者帮忙到申城去买粉碎机;
本来杨鲲鹏只想赚个差价的,在听取了楚雄的忽悠后就改主意了,这个粉碎机泰源城就能买到,根本不用去申城,柳镇的土豆何止几百万斤,将它们做成粉条利润的确很大,是一个长久的买卖,而且八路军答应给兜底,生产出的土豆粉和粉条八路军按市场价收购。
“楚营长,粉碎机的事我负责采购,我选择第二个方案,跟八路军合资办粉条厂,这个股权和利益分配的事你看?”
商人嘛,在商言商,利益分配的事得说到前面,这个楚雄也是懂的,只有让他们赚钱,这个事才能长久。
最终经过双方的友好磋商,股权确定为独立营占6成,杨鲲鹏占4成,出资也是同按样的比例,由独立营控股,高万诚出任董事长,杨鲲鹏担任总经理。
说干就干,敲定了合作方案后双方共同出资5万银元成立了柳镇粉条厂,柳鲲鹏发动他的关系到泰源城采购粉碎机,只要机器到位,粉条厂就可以上马了。
有钱还真是好办事,不到半个月,十台苍鹰国生产的粉碎机就运了进来,柳镇的土豆也基本收获完毕。
正在老百姓为家里几千、上万斤的土豆发愁的时候,柳镇传来一条好消息,新成立的柳镇粉条厂大批量收购土豆,价格还不低!
老百姓纷纷将新收获的土豆送到了镇上,卖给了粉条厂,粉条厂正式开始投入生产,不仅解决了土豆贮存的问题,还解决了数十人的就业,独立营收增加了大量的贮备粮,一举多得的好事。
高大栓一家今年的土豆大丰收,6亩地足足收获了70多担土豆,堆成了山,为了不让它们发芽,他决定自己留下20担窖藏起来做一年的口粮,其他的全部卖给粉条厂,拿到钱后将房子好好的粉刷一下,这日子就过得红红火火了!
同样高兴的还有楚雄,解决了根据地的土豆贮存问题,以后就不愁老百姓增产不增收的事了,有了粉条,以后就可以实现猪肉炖粉条的自由了。
当粉条厂生产出第一批粉条后,楚雄就迫不及待的拿回了一大把,亲自下厨,并且跟石头显摆道:
“石头,今晚哥请你吃猪肉炖粉条,管够!”
第一一二章:猪肉炖粉条
第一一三章:冬训(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时间进入到38年的冬天,楚雄来到这个时代整整一年了,他已经逐渐融入到这个时代,将自己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紧紧的连接在一起……
抗日的烽火已经燃遍了神州大地,华夏之大已经容不下一张安静的桌子,每一个有热血的华夏人都在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战斗,楚雄非常庆幸来到了这个苦难与激情同在的时代,也非常庆幸在他的身边,团结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同志。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
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
壮士一去不复返……”
在一首雄壮的《中国军魂》歌声中,根据地“冬训”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除了在外发展的三个主力连以外,其他部队和武装全部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冬训,四连、炮连、机炮连、骑兵排、守备连、各村的民兵以及猛虎特战队;
鬼子来了就打鬼子,鬼子没来就训练打鬼子的本领,三三制的步兵战术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熟练掌握;
白天练战术,晚上还必须参加识字班!
楚雄从慕名来到根据地的知识青年和华侨子弟中,招收了数十名中学以上文化水平的年轻人担任文化教员,每个人每天必须要学会十个字;
根据地未来两到三年,部队的规模都不会太大,太多了养不起,所以只能在提高战斗力上下功夫,走精兵路线;
每个人都是未来的种子兵,既然是种子兵,那多少是要识一些字的,至少要看得懂命令、基本的文书等,尽量降低文盲率。
教导队的骨干全部支援到民兵连,指导他们步兵战术和各种游击战的战术,每人训练用弹30发;
经历过上次大扫荡之后,根据地的老百姓已经彻底的领教了鬼子的凶残,这不是改朝换代,这是亡国灭种!
跟鬼子之间就是你死我活的战斗,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双方的战斗只能有一方彻底倒下后才会结束,要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家园就得团结一心,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逃避,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李家村,经历了上一次的反扫荡后,李耀祖这个老顽固已经不再反对李辰南参加民兵训练,偶尔兴趣来了还会带着李三远远地看一会,就像之前看自己的庄稼一样。
“老爷,你看二少爷越来越有当官的派头了,我可是听说陈连长年后就不再兼民兵连的连长了,新的连长从三个排长中挑选,二少爷是最有希望的!”
李三的消息还挺灵通,这事没几个人知道,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打探过来的。
李耀祖听完后,表面上虽然不屑一顾,心里面却记下了这事,像这些乡绅地主,骨子里对自己的子弟前程的事还是很在意的。
虽然只是一个连品级也算不上的民兵连长,但在他们心里,连长就要比排长好,李家的子弟怎能屈居村里那些泥腿子之后!
“李三啊,乡党们训练也挺辛苦的,特别是武工队,伙食得跟上去,送两扇猪肉过去给乡党们改善伙食。”
“记得一定要送到陈连长手下啊,就说是乡绅们一起凑份子劳军的!”
李耀祖说完就离开了,有些事情做的不能太明显。
训练场上,李辰南排正在进行班组训练,在教导队马班长的指导下,李辰南已经彻底明白了三三制的精髓所在,在他看来,创造菱形战术的简直是个军事天才。
不得不说李家三兄弟在带兵打仗方面都是有天赋的,他们陇西李氏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著名的关陇八大家之一,在军事方面的底蕴不是一般家族能比的。
即使到了李耀祖家这样的旁支子弟,他的三个儿子在军事领域方面的天赋也是很强的。
李辰南现在对游击战术的领悟甚至已经超过了陈二喜,再加上陈二喜的有意培养,胜任民兵连连长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李大勇,你的机枪是全排的火力保障,其他人跑位的时候,你就得趴着,压制住鬼子的火力;
你也跟着跑,不就被鬼子一锅给端了!”
“李铁牛,大勇跑位的时候你要保护好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