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抗日之铁血远征 第153节

“轰轰轰……”

追的过急的羽田小队吃了个大亏,在民兵连猛烈火力的打击下死伤了一大半,剩下的十几个鬼子交替掩护着撤离了伏击区域。

“同志们,一排掩护,二排、三排打扫战场!”

刘宇宸并没有选择去追击鬼子,因为他知道,民兵连打个顺风仗还成,追起鬼子来容易脑袋发热,被鬼子打了反击就麻烦了。

刘家村的民兵迅速打扫战场,鬼子死的并不多,受伤的占大头,打扫战场就是给鬼子伤兵补刀,这是楚团长定下的规矩,不要俘虏,没那么多粮食养这群畜生!

民兵连两个排80多人,很快就打扫完了战场,什么军装啊、钢盔啊都扒下来了,每个鬼子就剩一条兜裆裤,刘铁生兴奋地对刘宇宸说:

“连长,消灭了37个鬼子,又搞到两挺歪把子,三把大盖缴获了20多支!”

“铁生,带上战利品,撤!鬼子大部队要过来了,我们继续溜鬼子!”

刘宇宸作为连长,参加过镇里面组织的游击队长培训班,游击战16字方针他也是背下来了的。

以前在晋绥军,他非常看不起八路军这一套,打了几个胜仗后,他现在已经快成游击战的铁粉了。

民兵连刚一撤离,鬼子吉野中队的主力就赶到了,早就没有了土八路的影子,只见到一地被扒的光溜溜的鬼子尸体。

“八嘎呀路!土八路不是武士的干活!”

吉野大尉拔出祖传的指挥刀,对着空气猛砍了几刀。

“中队长阁下,继续追击吗?”

羽田少尉壮着胆子问道,他的小队只剩下十几个人了,彻底被土八路打歼。

“叭叭叭!”

吉野正愁满腔的火气不知道往哪里发,羽田这个猪头就把脸伸了过来;

吉野毫不客气地就给了他几巴掌,这才消了些气。

“八嘎呀路,追什么追?大队长阁下有令,所有部队撤回柳镇集结!”

吉野已经接到了集结的命令,他的中队本来在村子里只伤亡了20多人的,现在好了,一家伙就损失了37人,他都不知道怎么向大队长阁下交代。

“转进,杀鸡给给!”

吉野中队开始交替掩护着向山外撤离,不仅仅是吉野中队,在乡下扫荡的五个大队,都收到了撤退的命令,噩梦结束了!

“连长,连长,鬼子好像撤退了,我们胜利了!”

刘宇宸本来还想溜溜鬼子的,没想到鬼子认怂了,他们撤退的非常坚决,不仅撤出了大山,还撤出了刘家村……

李家村、高家村、赵家庄、小王庄……

“我们胜利了!!”

“鬼子撤了!”

“鬼子逃跑了”

……

飞狐陉的山山凹凹里,人们奔走相告,鬼子被他们打走了。

这一次,他们靠着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灵活多变的战法,靠着袭击战、伏击战、袭扰战、破击战的战术,用自己手中的钢枪将凶恶无比的鬼子赶走了!

他们不仅消灭了大量的鬼子,还缴获了大量的装备;

歪把子、三八大盖、甜瓜手雷、王八盒子、小炮筒子、钢盔、刺刀……

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胜利属于人民!

五个大队的鬼子陆陆续续撤回到了柳镇,他们不仅没有抢到一粒粮食,没有抓到一个老百姓,还损兵折将,再集结后,没有一个小队是整建制回来的;

粮食、弹药、兵员都消耗严重。

“将军阁下,下乡扫荡的五个大队,总共玉碎了700多人,伤300多人,弹药消耗了一半以上,携带的口粮几乎消耗怠尽……”

铃木大佐的统计报告让横山一勇几乎晕眩过去,这等于多来了4000张嘴!

第264章:漫天雷飞

“将军阁下,横山支队还有八千勇士,神仙岭上最多不会超过两千八路军,四比一的兵力比,优势在我,消灭楚雄,未尝……”

铃木的声音越说越小了。

“铃木君,你不用安慰我,战争又不是打的是人多!

这八千勇士,那是八千张嘴,饿着肚皮的勇士能有多少战斗力?”

“将军阁下,我们还有司令部的空投!”

铃木并没有放弃,也许更多的为了说服自己。

“铃木君,空投只是杯水车薪而已,神仙岭楚雄所部粮弹充足,地形险要,别说是一个星期,半个月也不一定打得下来!”

“在又多了4000张嘴之后,我们的补给最多只够支撑5天,弹药甚至连5天都支撑不住,整个柳镇根本抢不到一粒粮食,安平的补给已经被八路军抢走,就算收复了安平,也只是一座空城,我们现在只能靠自己了!”

横山老鬼子不愧是鬼子中的智将,横山支队的困境他已经看的明明白白,整个晋东南已经打成了一锅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八路军其他部队是不会眼看着皇军从他们辖区撤兵的。

“将军阁下,司令官阁下真的派不出援军了吗?泰源城还有两个师团!”

铃木还是不死心,泰源城附近可是还有两个守备师团的,只需派出一个就能解柳镇之困。

“铃木君,补给呢?你是参谋长,出动一个师团需要调集多少补给你不知道吗?”

铃木可是参谋本部的高材生,出动一个师团需要调集多少补给,最快需要多少天,他比谁都清楚。

这不是出动一个大队,这是一个师团,前面为了准备三万人的作战,司令官几乎将整个泰源的物资都调空了;

就这也准备了将近一个月,再准备一个师团的作战物资,筱卓义男可不会变魔法。

铃木大佐终于开始接受现实了……

“将军阁下,我这就去制定撤兵方案!”

横山一勇长舒一口气,打起精神说道:

“哟西,铃木君,不用太悲观,九千帝国勇士,也不是楚雄能吃的下的,他没有那么大的胃口!

撤兵方案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明天上午就撤兵!”

横山一勇终于下定决心撤兵了,这一撤兵,不管顺不顺利,他在军中的前程算是彻底到头了。

独立团指挥部,六大常委集聚在一起,研究追击方案,参谋长钟国梁首先发言:

“同志们,从山下鬼子的迹象来看,鬼子要跑了,首先给大家明确一个共识,不能让鬼子跑了,咱们根据地,不是鬼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所以今天只讨论怎么追击鬼子的问题,初步的方案是:

首先将上一次团长带回来的一千名由矿工组成的新战士,全部补充到守备营中,加上机动营的5个连,总兵力3千人,这是这次追击鬼子的主力;

警卫连留守老营,炮兵营、骑兵连协助追击。”

“四营三连发动群众,将柳镇到陈家岭之间的公路全部毁掉,二营、三营主力在陈家岭至安平城之间设伏,将鬼子堵死在陈家岭至安平一线;

游击大队、独立一连、独立二连主力与一营会合后作为预备队,由一营长李青统一指挥!”

接下来就是发扬军事民主的原则,对参谋处制定的作战方案进行讨论,这个时候每个常委都有权利和义务给方案提出自己的修订意见,可以有争论,也可以有分歧,但只要议定了方案,所有人员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对作战方案中几处纰漏进行了完善,最终由楚雄敲定了最后的作战方案,虽然与楚雄最初的方案有一些出入,但他还是按集体议定的执行。

军事民主不能流于形式,制度的养成需要坚持。

当天下午,四营三连发动了数千群众,在柳镇到陈家岭的公路上,埋下了几千颗陶制地雷,彻底封死了出镇的道路。

游击大队、独立一连、独立二连开始向安平城集结,安平城的老百姓开始向周边乡村疏散,多余的粮食全部分给了城中的老百姓,安平城成了一座空城。

二营、三营也完成了集结,由二营长张宇统一指挥,埋伏在陈家岭往安平城方向王家洼,这里地势开阔,适合大兵团作战;

一营、游击大队、独立一连、独立二连主力共计2500余人,警戒泽州和潞州之敌。

当天晚上,月朗星稀,横山支队安排了警戒部队后,其他部队像往常一样在野战工事内休息;

野战指挥部内,横山少将和铃木参谋长以及几位联队长,在连夜商量撤兵事宜,各部队的建制中只剩下骑兵联队、炮兵联队比较完整,战车大队已经只剩下5辆坦克了!

最后敲定的撤退方案是由战车大队剩下的5辆坦克开道,骑兵联队护卫两翼,两个步兵联队将炮兵联队和辎重大队护卫在中间,8千大军滚桶式撤离,最后由横山少将发言:

“诸君,八路军楚雄部不会让皇军轻易撤离的,他们一定会沿途袭扰,我们的目的是安全的撤出柳镇,对于八路军的袭扰以驱赶为主,我们八千人抱成团,不给楚雄部各个击破的机会,八路军还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吃掉皇军八千大军!”

“皇军并没有失败,我们此次的任务是收复安平城,这是司令官阁下赋予横山支队的使命,胜利一定会属于皇军,天皇陛下万岁!”

横山老鬼子还是有一套的,明明是逃跑却被他说成了是收复安平城,这下部队的士气就起来了。

凌晨三点,大部分鬼子都进入了梦乡,在神仙岭,一支支幽灵般的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从一条条坑道中钻了出来,然后按照各自的建制开始集结;

机动营5个步兵连、守备营新组建的10个步兵连已经集结完毕;

炮连的24门飞雷炮和30多门迫击炮,炮口都支了起来,7门野炮也架了起来,目标就是鬼子位于野战工事中心的辎重大队;

楚雄可没想过靠这15个连3000多人去消灭8000鬼子,他的目的是击溃鬼子,趁乱毁掉鬼子的辎重!

没有了这最后的辎重,8000鬼子就是一头被拔掉牙齿的老虎,独立团想怎么弄他们就怎么弄他们。

凌晨五点,天开始蒙蒙亮了,总攻的时间到了

“团长,时间到了!”

参谋长钟国梁过来向楚雄请示

楚雄看了一下手表,正好五点整,冲钟国梁点了点头。

钟国梁掏出信号枪,对着天空发射了三枚信号弹,总攻开始!

“轰轰轰……”

“咚咚咚……”

炮连的几十门火炮开始向鬼子的野战工事发起了猛烈的炮击,一枚枚炸药包呼啸着飞向鬼子阵地

漫天都是雷在飞!

第265章:残忍的反击

“轰轰轰……”

“八嘎呀路,重炮!”

“八嘎呀路,我的眼睛!”

“八路太卑鄙了,放毒气,我要抗议!”

……

挨了炸的鬼子也是什么鬼话都出来了,加了辣椒粉、生石灰粉的炸药包,不仅把鬼子的五脏六腑震碎了,还在阵地上施放了大量的疑似化学武器,辣的没死的鬼子眼泪横飞,有的被石灰粉直接弄瞎了眼睛……

那些生锈的小铁片,爆炸后喷的到处都是,360度无死角,挨上一片当场虽然不死,但伤口感染,根本救不过来,惨烈的叫声非常影响士气!

躲在环形工事里也没用,一炮下去,巨大的冲击波都是将鬼子活活震死。

鬼子从来没有挨过这么猛烈的炮火……

“轰!”

一枚75毫米野炮炮弹,不小心落入到鬼子的辎重中,又非常幸运的击中了炮弹堆,引起了一连串的殉爆,将鬼子炸的屁滚尿流。

首节上一节153/18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