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很戏剧化,也是出气。一战之后,就属法国对德国压的最狠,德国不报复你报复谁?否则,德国也不会特地选在那节火车厢内签约,这纯粹是报复与羞辱。
周卫国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也不得不说几句,“一战之后,法国的百姓们都不想再次经历战争了,包括执政高层,所以他们才会花了重金建了马奇诺防线,但不论是他们,还是英国,甚至是美国,都不会想到,德国会绕过这条防线直奔法国腹地。”
“这条防线被他们寄予了厚望,所以,当德国人绕过它的时候,很多人是崩溃的,包括法国高层。”周卫国顿了顿,“所以法国人中出现了不少的主和派,然后,主和派的领袖贝当组阁了,贝当害怕德国人继续打,就命令军队停火了,结果呢,你看看,这都签的什么条件。”
“所以,战争二字,容不得任何软弱,一旦在战场上露出怯意,那就是敌人下狠手的时候。”
刘远点点头,被周卫国这么一解释,忽然觉得,“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至理名言,千古以来一直被验证。”
周卫国眯起了眼镜,是啊,即便身处和平,也不能忘记战争,忘记他现在的和平,是多少先辈以鲜血换得,“所以强国强军,是有他的道理的,因为只要有人不忘记,那这个国家也就不会真正的灭亡。”
刘远叹气,“其实何其相似,清政府自以为天朝上国,重视所谓的马上取天下,不重视武备,结果呢?”这几天,北平的一些珍贵遗留文物开始慢慢被收集起来,但其数量,也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件事,是刘远负责的。“这几天我看到了乾隆时期的《钦定工部则例造火器式》,里面记载了各式各样的火炮。还收集到一本野史,说是在崇祯一朝的时候,有一本《军器图说》刊印成册,罗列了各种火器,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等,只不过到乾隆四库全书时候被全部焚烧殆尽了。而这本书里记载的自生火铳,就是一种燧发枪!几百年啊!这群人竟然将先人的心血焚烧殆尽!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换来了帝国主义的敲关叩门!”
越说,刘远越激动。
周卫国能怎么说呢,火药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人最多的是用来做炮竹,他不敢告诉刘远,事实上,在顺治朝的时候,虽有火器,但是制造极少,而且,多用于观赏。虽说民间可以持枪,但也需要备案,只有在深山附近,防备野兽才能用。结果,民间火器有些泛滥了,然后乾隆下令收缴,这一收缴,就收上来各式枪支4万多!事实上,如果不是清朝统治者们畏惧火器如虎,或者清朝统治者们有一个长远的眼光,中国火器的发展是不会这么缓慢的,甚至于被西方领先这么多年,“好了,哥!”
周卫国还是打断了刘远的激动,“不管谁知道这段历史,都会激动与惋惜,但那已经过去了,现在,中国已经不一样了。”
刘远点头,也意识到自己是有些激动的,可那段历史……刘远叹口气,不再去想,于是又对周卫国道,“国军的6万部队已经到了海阳了,咱们八路军的3万也已经到了北平,很快就会到达济南,然后去海阳。”
周卫国点点头,这支组合的远征军,终归是要走出国门了吗?“尽快通知老烟吧,让他做好准备,顺便让他过来一趟吧,我和他交代点事情。”
“好!”
有第一支远征军,就会有第二支,但说句实话,如果可以,周卫国并不希望这支军队远渡重洋,异国他乡的日子,又岂是那么好过的?更何况,前路迷茫,他们或许要面对的,是强大的德国军队!德军的飞机、大炮、坦克,可都不是日本能比的。那个时候,他们能靠的,只有他们自己,以及与他们并肩作战的队友,不管他们是国军还是八路,出了国门,就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中国军人!法国人靠不住,英国人更靠不住!这个时候,就只有靠同为中国人的袍泽们。
一个多小时后,古非烟站在了周卫国面前,“老烟。”
古非烟点点头,“怎么了?”
“没什么,告诉你一声,国军已经就位,八路军大约在明天就能抵达济南,你这边的话,等八路军到济南了再一起去海阳就好。”周卫国开口,“此去英国,或许是在法国的西南部,一切小心。明天我会先见一见八路军这边的指挥,让你和他达成共识,这样,面对国军的时候也能有底气一些。但不管怎么样,国内的矛盾,别带到国外让人家看笑话。”
古非烟点点头,“这点我知道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英国人靠不住!”周卫国沉思着道,“所以,别全都指望英国人!不管什么时候,要留好退路!这一去,是咱们中华的10万儿郎啊!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他们能全须全尾的回到中国,而不是埋葬在异国他乡。”
“好,我会注意,出了国门,我相信的,只有我自己和手中的枪!”
“那我就放心了。”
……
6月25日,海阳。
十万军队是什么概念?周卫国不是没有见过,但眼前这一片乌压压的士兵们站着,没有一人说话,他的心里就有些酸涩。
681.远征第一军(二)
此一去,不知多少士兵将埋骨他乡;此一去,又能得几人征战而回。
周卫国不是主将,所以,他只是来送行的,国军主将,是一名叫李培的中将,周卫国并不认识,也没有听说过。这让他对着十万战士的未来充满担忧,但是,该交代的也已经交代了,他相信,古非烟会处理好一切。
“全体都有!敬礼!送出征!”周卫国大声的命令着。
于是,独立师所有战士都对着十万军士敬礼,看着那十万军士,有序的登上轮船。有的人听见了周卫国这边命令的声音,但是没有人回过头来,他们的目光,都在前方。
“礼毕!”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放下手后,周卫国大声的诵读着,眼眶微红。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而警卫团,也跟着周卫国诵读,一时间,几千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
声音越来越大,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一首《岂曰无衣》,最适合现在的场景不过,送十万人出征,所有人的情绪都有些变化。有的人,喊的撕心裂肺,到最后,只能嘶吼。
渐渐的,十万远征军中有的人红了眼眶,落下眼泪,却没有回头,也没有用手去擦,只是默默的受了这一份心意。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去为其他国家征战,这是他们中所有人从未想过的事情。
上峰的命令到来的时候,他们也都是懵的,怎么就要出国了呢?出国不是去旅游,不是去求学,而是去征战,还是上战场。
美国派了轮船过来,独立师海军,也会护送一段路程。
海风吹的人有些迷眼,《岂曰无衣》一直被诵读到所有战士都上了轮船。
轮船的甲板上,密密麻麻,全都是中国的战士!出国后,他们只有一个名字,中国军人!
“全体都有!”周卫国嘶哑的声音再一次响起,“敬礼!”然后右手敬礼,看着那群很多他都不知道名字的人,有的人年轻,有的人年长些。
“唰!”警卫团所有人,也都敬礼,看着登上轮船的战士们。谁都知道,这一去,凶多吉少。
再然后,轮船起航。
这个时候,甲板上的战士们也忍不住了,有的摘下帽子挥舞着,有的人只是单纯的挥着手。
古非烟松口气,终于结束了,刚刚的气氛,实在是有些压抑,随后,他勾了勾嘴角,也对着周卫国挥了挥手,当然,他知道周卫国可能看不到。
独立师的战士们见此,也跟着挥手,这一次,他们要远离故土作战,刚刚是他们的师座亲自送他们啊,有的人心中还是激动,眼眶中的湿润还未褪去。
周卫国也挥了挥手,这种送行的感觉,可真不好啊,只希望,一切顺利。
“好了,回去吧。”
“是!”
……
6月28日,英国丘吉尔政府承认戴高乐为自由法国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