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309节

起码老百姓已经懂得,政府是自己纳税养的,而不是朝廷养了他们,这就比清朝统治期间强了千百倍了。

军谘府张贴了大量的文告,同时启动了民宪党的宣传工具,告诉老百姓让流民子弟读书的意义,军校和各个公立中学的学生也被发动了起来,让他们向过往的人群散发传单。

流民既然到了这里,落地生根是必然的事情,如果他们的子弟不能受教育,这种贫穷就会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贫富分化过于严重同时阻断了底层子弟向上的通道,就会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到时候将会付出更大的成本来维持社会秩序。如果流民子弟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长大就有能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缴纳更多的税款回报社会,这才是良性循环。

这些宣传其实很多老百姓并不懂,但是他们确信柴东亮不会骗他们,既然军谘府说让他们读书对本地人有好处,那肯定就是有好处。

自打柴东亮用两颗咸鸭蛋骗下了芜湖之后,他治理地方最重诚信,说给老百姓分田地就一定要分,说把矿产资源收益让全民共享,就一定要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军谘府良好的信誉收获了百姓的信任,柴东亮推出的各项制度都能得到人们充分的理解和配合,哪怕是暂时不理解的事情,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执行。

所有人都相信一点,柴都督不会害大家

一九一四一月,离柴东亮穿越到这个世界的一九一一年十一月,过去了两年零两个月,也就是整整五十个月。

在五十个月的时间里,柴东亮从一个揣在两颗咸鸭蛋战战兢兢诈城的小菜鸟逐步成长为中国势力最大的实力派人物。一直压着他令他透不过气的孙文、袁世凯两大巨头,则因为民国建立之后的昏招频频,已经由神坛跌落到了人间。孙文不知所谓的“二次**”被天下人唾弃,被视为破坏民国的罪人,连国民党内部都已经离心离德,等到孙文搞出“中华**党”,要求党员按指印发誓效忠他之后,黄兴、李烈钧、柏文蔚???包括汪精卫都对他避之不及。

袁世凯则利令智昏,用兵痞威逼选举他作为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并悍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英阶层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包括一直支持总统制的梁启超等名人都对他彻底失望。

柴东亮的声望则一日高过一日,出兵收复在满洲挫败了关东军妄图分裂中国的推行了全面的免费教育和初步的福利制度,令他成为中国政坛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不论是中国的精英阶层还是欧美列强,都已经认为他的接替袁世凯,结束民国之后乱局的不二人选。

缺乏声望,一直是柴东亮的短板,比起数十年始终不渝反清的孙文,比起推行洋务手握北洋逼得清廷退位的袁世凯,甚至比起被**党从底下拉出来,硬塞给他首义元勋名义的黎元洪,柴东亮都有巨大的差距。毕竟他的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以及对手持续不断的犯错,从前的最弱一环,现在竟然成了他最强的地方

再过半个月就是春节了,让袁世凯再在总统府过最后一个年吧

柴东亮一直不愿意武力统一中国,这是建立在军事实力不如北洋或者是双方力量均衡的基础上的,一旦兵火连天那真是中国人的噩梦。所以,柴东亮打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自己再统一全国。

但是事易时移,袁世凯妄图以模范团收北洋的兵权,这就如同清末的时候,载沣等人企图收地方督抚的权力一样,令本来还勉强能够维持统一的北洋瞬间分崩离析???北洋已不足为患

柴东亮还有一个忌惮就是怕统一战争中,日本人趁火打击,但是如果能抢在第一此世界大战之前完成统一,那日本人也同样不足为患。在柴东亮的办公室里,还有一张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派人制作的图画,画面是一个手中握着宝剑的菩萨骑着一条火龙,火龙口中喷出烈焰,下面是燃烧的欧洲地图。这幅画是日俄战争之后制作的,日本人打败了俄国,令整个西方世界一片惊慌,黄种人对白种人的胜利,使得德国皇帝惊呼“*祸”即将到来。在西方学者的描述中,中国被日本占领,一千万由日本军官指挥的中国士兵在二十个日本精锐师团的引领下,浩浩杀向西方,基督教文明被亚洲人彻底摧毁。当这个手握宝剑的菩萨(暗指日本)成功的驾驭了火龙(暗指中国),西方的末日就要到来,上帝之鞭将沉重的抽在基督徒的身上。

日俄战争之后,即使是一向仇视俄国的英国民间也开始同情俄国人,同为白种人他们无法容忍这种失败。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之下,列强是绝对不能允许日本出兵占领中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从伊藤博文时代,日本顶尖的政治家都认同吸干中国的经济利益,而不直接占领中国的原因。

日本还没有能力对抗西方列强,直接出兵占领中国就等于和西方彻底决裂,日本将会面临列强的军事威胁,伊藤博文等人非常清楚这一点。

但是,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形势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列强自顾不暇哪里还能考虑到什么*祸的威胁?

而在历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九一四年的八月份就会爆发,时间只有区区八个月了

八个月之内实力超过日本,显然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柴东亮必须在八个月内结束统一战争,否则的话陷入内战中的中国,就要面临来自日本巨大的威胁

但是,战争正能如他所愿的在八个月内结束吗?柴东亮没有把握

..第二百七十六章 民宪党的发展

安庆军谘府里,民宪党的党魁顾维钧像个小学生一般,恭恭敬敬的听柴东亮面授机宜。 .

“少川,最忠实的选民是农民,城里人心眼活泛,还是农民最实诚,他们如果拥护一个党派,会子子孙孙好几代人都投这个党的票到乡下拉选票,千万不要穿的这么周正,越朴素越好,只要衣服没补丁就行,和农民不要谈太多的政治理念,脱了赤脚帮他们插一下午的秧,比你搞一百场演讲都有效果”

“农村里族中的老人,一定要对他们谦恭有礼,只要他们肯支持你,一个家族的选票都拿下了你的选举班子里必须有几个会说各地方言的,和农民聊天的时候就用他们当地的方言,他们就会把你们当自己人”

柴东亮滔滔不绝的向他传授着拉选票的秘诀,顾维钧虽然是宪政专家,但是真刀真枪的拉选票这一套,他还真的不太熟悉。柴东亮讲的口水四溅,顾维钧听的频频点头。

“少川,袁世凯自己昏了头,解散国会也就罢了,还解散了国民党,这一下得罪的人海了去拉,正是咱们民宪党千载难逢的良机。今后的世界不论怎么发展,还是政党政治的世界,如果你能做到我和你说的那几点,咱们民宪党就能长盛不衰顾维钧不知道柴东亮从哪里来的自信心,但是自从跟随了他之后,江淮军的势力从安徽一省逐渐扩张到皖奉、鄂五省,而且冯国璋担任都督的湖南、雷震春担任都督的广东、程德全担任都督的江苏,也都惟柴东亮的马首是瞻。云南、广西、贵州等省份也都派遣使者,向安庆军谘府示好,

柴东亮基本控制了长江以南以及塞北地区,势力稳稳的压过了北洋,袁世凯除了一个中央的名义之外,北洋系已经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顾维钧对柴东亮佩服的死死的,这个都督治军、实业、民生包括政党建设,都很有一套,几乎就没看到他走什么弯路犯什么大错,所以他对柴东亮的话也深信不疑。

柴东亮说的这些拉选票的手段,在后世只是亚洲宪政国家和地区的常识罢了,日本自民党牢牢抓住了农村选民,几乎成了万年的执政党,选举失败的次数屈指可数。连续执政三四十年,选民才感到厌烦换了个民主党来试试,结果发现日本已经没有哪个党派可以代替自民党了。

其他的党派长期没有执政机会,所以行政人才极为匮乏,即使偶然大选获胜也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可以做出良好的政绩。

正是因为自民党的长期执政,日本首相虽然三天两头换一个,但是却可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不受到过大的冲击。日本从二战后的一片瓦砾变为世界经济第二强国,也只不过用了三十年罢了。

柴东亮最喜欢的国家瑞典,也是社民党长期执政,一个北欧的小国被建设成为了人间天堂。日本和瑞典的经验表明,合法的反对党的存在是令执政党不敢懈怠的最有利的监督工具。柴东亮根据后世的经验,他明白一个道理,几百上千个小党派彼此纠结的议会制度,绝对不适合大国,尤其是中国这种农业人口占到九成以上的国家就更不适合。只要执政党不变,首相三两天换一个不要紧,如果执政党三两个月变更一次,那么所有的政策都无法顺利执行,这种内耗是中国无法承受的代价。

大国的议会制度,要么是两党轮流,一个党派起码干四年到五年,要么是一个实力超群的党派长期执政,一群在野党虎视眈眈的监督,伺机取而代之。虽然日本自民党和瑞典的社民党已经大不如前,日本和瑞典也因为社会福利过高和生育率过低带来的人口老龄化产生了很多的社会弊病,但是自民党和社民党毕竟已经带领这两个国家走上了发达之路,而且拥有了大批世界级的企业,国家的经济已经奠定了深固不摇的基础。

但是不管是哪种制度,合法在野党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让党派自己监督自己,如同是让老子监督儿子,有个屁用?

正在俩人谈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个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穿着灰色呢子大衣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一雁?有事儿吗?”柴东亮问道。

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原以五千孤军力抗张勋、冯国璋、雷震春三路大军,守卫南京城二十多天以心狠手辣著称的原先讨袁军代理司令——何海鸣。

何海鸣的眼镜片厚的像酒瓶底,他走路几乎没有声息,周身透着一股阴冷的气息,令人不寒而栗。江淮军中的将领几乎都和他没什么来往,这家伙给人的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柴东亮身边的人,治安厅长杨梆子是个这家伙口蜜腹剑当面叫哥哥背后掏家伙,商警总队的副总队长方清雨也是个这厮心黑手狠,对自己的命和别人的命都在乎。但是都不及何海鸣那种天生的狠辣,这家伙像野狼一般,有种对危险本能的直觉,守卫南京的时候,他不晓得杀了多少人,凡是被他认为有可能叛逃的人,都被他毫不犹豫的清洗掉。事后验证,虽然也有个把冤枉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没有杀错

“都督,廉政公署衙门已经建好了,人员都是我亲自挑选的,请都督视察。”何海鸣面无表情的道。

柴东亮一摆手道:“不必了,你办事我放心,不过我话说到头里,廉政公署直属我一个人领导,对任何官员都有权力监督审查,但是绝对不许滥用私刑,一旦被人检举出来,别怪我言之不预。”

何海鸣淡淡一笑:“都督放心,我已经请教过了杨厅长,他教了我很多种不用刑也能套出口供的手段。”

柴东亮哑然失笑,杨梆子恐怕是失策了,没准将来有一天,他教给何海鸣的手段会用到他自己身上。杨梆子在天津和上海担任警察厅的厅长的时候,就有他敛财的传言,只是以前这厮不归自己管辖,柴东亮也懒得去问,现在他担任了江淮巡阅使衙署的治安厅长,如果还敢故伎重萌,那就真应了请君入瓮的故事。

柴东亮笑道:“一雁,坐下喝杯茶。”

何海鸣摇摇头:“都督,我还有公事在身,如果您没有别的我就先去办差事了。”

柴东亮点头道:“好,公事为重,你去吧。”

等到何海鸣走后,顾维钧不解道:“都督,咱们有警察厅,有訾议局,还要单独搞一个廉政公署做什么?”

柴东亮笑道:“警察厅管的事情很繁杂,訾议局虽然反腐颇见成效,但是经常被他们揪出政府里的贪官污吏,对咱们军谘府的形象也是巨大的损害,时间长了老百姓也会对咱们失去信心。廉政公署是独立部门,和别的衙门都没有统属关系,只负责对官员的监察,很多赃官可以由他们挖出来,不待訾议局发觉,就已经法办了,这样不至于影响政府的权威。”

顾维钧连连点头,然后起身告辞:“都督说的有理,我这就去安排”

柴东亮微笑道:“少川,好好干”

顾维钧刚出门就和脚步匆匆的高楚观撞了个满怀。

“向原先生,出什么事儿了?”柴东亮问道。

首节上一节309/39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