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266节

柴东亮无奈的摇头,这个书呆子,他了解中国的现状却不了解中国人,这次的中国之旅必然要毁灭他在学界和政界的声誉。

古德诺这老头是没希望当选美国总统了

柴东亮并不指望古德诺当上美国总统会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只是出于私人感情提醒她一下罢了。

权力来自哪里就效忠哪里。即使古德诺当了总统,他效忠的依然是美国的选民,不可能因为私人感情而对中国有所帮助。没准这老头当了美国总统之后,还会成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呢

柴东亮记得,就在辛亥**成功之后,在朝鲜有几个日本士兵激动的热泪盈眶,他们爬到山顶鸣枪庆祝,高喊:“辛亥**万岁,中华民国万岁”他们认为中国**的成功将会使亚洲黄种人摆脱欧美白人的奴役,中国的强大将会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帮助。

而在二十多年之后,其中一个枪放的最响口号喊的最凶的日本士兵,却作为间谍化妆成苦力侦察中国的防卫。在武汉的时候,他被当地警察搜干了荷包,将他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以及那几件破衣服都抢了个精光,这个人是光着屁股披着麻袋片一路乞讨回到了满洲的关东军司令部。他对中华民国写下了十二个字的评语:“官是贪官,民是刁民,兵是兵痞”

就在不久之后,这个曾经泪流满面高喊“中华民国万岁”的日本人,一手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凭着对中国的深刻认识,他仅用了数百人就攻占了七万用机枪、火炮、坦克、飞机武装到了牙齿的东北军防御的奉天城,成为侵华的第一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石原莞尔,时任关东军高级参谋,被认为日本二战中最厉害的战略家。

如果国家强大内政修明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会是万国来朝的鼎盛局面,如果搞的民不聊生武备松弛,不挨打倒奇怪了。期望外国人来保护中国,不啻是痴人说梦。

人必自辱后人侮之

现在的二次**,就是孙文自取其辱,不但不考虑实力对比的悬殊,而且更带头破坏他自己亲自参与制定的《临时约法》,被天下人唾弃就是必然的结果。

后来的袁世凯称帝也是如此,古德诺和梁启超都给出了由共和制转为帝制的条件,袁世凯一项都不占,既没有举国拥戴,也没有列强的共同支持,更没打算真正的制定宪政来约束君主权力。

弄的众叛亲离也纯属是自己找倒霉,还捎带毁掉了古德诺教授当选美国总统的机会,算是损人而不利己。

更可怕的是,二次**和袁世凯称帝,这两出闹剧的直接后果是军阀混战,中华大地处处烽烟,新生的共和国成了豺狼角逐的斗兽场,而四万万中国百姓成了这些虎狼任意吞噬的羔羊

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压根就不懂得妥协,参议院得势就要把袁世凯这个大总统搞成橡皮图章,甚至还不但侵蚀司法的权力。袁世凯一朝权在手就把国会给废除了,然后将自己搞成了终身大总统。无论谁当权都恨不得把对方彻底打翻在地,而且要踏上千万只脚,令对手永世不得翻身。

不偏不倚,执两用中孔夫子在两千年前就告诉国人,要保持中庸不要走极端。

可惜,熟读圣贤书的中国人,却偏偏没有这样的智慧,直到二十一世纪,妥协这个很中性的名词,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还是个带有浓重贬义的词语。

“都督,陈英士在上海宣布独立,沪军六十一团和青帮攻打咱们光华集团”高楚观人在门外,就大声的吆喝起来。

柴东亮腾的一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咬牙切齿的道:“这王八蛋还真打上门来了”

古德诺听说发生了大事儿,他作为江淮军在宪政方面的顾问,不方便参与这种军国大事,转身告辞。

柴东亮结果高楚观递过的一张白令纸,这是贺天寿从上海发来的电报。

西历一九一三年七月十八日,陈英士宣布上海独立,策动了原先沪军第六十一团叛乱,他带着青帮和六十一团攻打警察局和上海光华集团。方清雨提前在警察局安排了两个连三百多人,商警总队的主力则确保光华集团的安全。

“都督,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孙文在上海发布讨袁檄文”

“都督,原广东都督胡汉民秘密潜回广州,和现任广东都督陈炯明联名通电,宣布广东独立”

“???原湖南都督谭延闿宣布湖南独立”

“四川都督熊克武宣布独立”

“福建都督孙道仁宣布独立”

“袁世凯大总统宣布撤销孙文办理铁路建设事务的全权,悬赏十万银元通缉黄兴,悬赏五万银元通缉陈英士。”

一份份电报雪片般的飞进了军谘府,副官们跑的不亦乐乎,译电员的手指都敲麻了。

柴东亮冷笑道:“手脚都不慢啊广东、湖南、四川、福建四省加上一个上海,孙文的声势不小嘛”

“都督,六安州急电,河南悍匪白狼被孙文认为为豫军讨袁大都督,他带着上万的杆匪攻破了豫皖交界的光山、商城、光州三座城池,正在大肆劫掠,目前有大举进犯安徽的迹象,六安商民百姓请求都督迅速派兵加强防务”

柴东亮听完,先是沉默了片刻,怒极反笑道:“这还真邪门了,居然打到家门口了”

一群土匪居然摆开架势大模大样的要攻打安徽?这真是叔叔可忍婶婶都不可忍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儿戏般的革命

第二百三十九章儿戏般的革命(求月票推荐票)

光州,又名潢川,以淮河支流小潢河过境而名。 、这里是原是漕运的码头,交通便利,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咸丰朝之后,因为这里的土质适合种植鸦片,故此漫山遍野种满了罂粟。鸦片的巨额利润和水路交通的便利,令这个豫东南小城畸形的繁荣了起来。

这里是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地方,南靠大别山,东临桐柏山,匪患也成了这里千百年来难以医治的毒瘤。明朝末年,李自成打到了光州,架起二十门大炮轰击,城内死伤惨重,城破之后鸡犬不留,只有极少数的人逃到了山里才侥幸活了下来。到了清初,光州城内几乎是一片废墟,清朝从山东、江西、安徽迁移了大批流民,这里才重新有了人烟,直到二十一世纪,这里的老人还在流传着“李自成三洗河南九洗光州”的故事。

一个洗字道尽了多少辛酸和血泪,而这个小城竟然被李自成的贼兵洗劫了九次之多

而到了一九一三年,这样的命运再次降临到了这个与世无争的小城。这次来的土匪不是自称党项皇族余孽的李自成的贼兵,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宝丰县的“趟将”。

白狼坐在四人抬的滑竿上,翻着白眼看着手下衣衫褴褛的匪兵攻打光州城,两杆红旗左右分开,一面写着“豫军讨袁大都督”,一面画着一头狰狞的白色巨狼。白狼的眼睛白眼珠多黑眼珠少,第一眼给人的感觉仿佛是盲人,所以他早年有个绰号:白瞎子。

小时候他上过几天私塾,多少认的几个字,能写自己的名字,在杆匪中也算是难得了。光绪末年,他在巡防营吃过几天皇粮,大清朝吹灯拔蜡之后各地裁撤军伍,白狼也就回到了宝丰老家。其实他真名叫做白朗,因为河南流传白狼乱中原的传闻,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白狼。

民国元年河南遭了大灾,可是河南都督张镇芳不但不救济,反而仗着是大总统袁世凯的表亲加剧了盘剥,民风彪悍的豫西地区顿时就沸腾了起来,仅仅在白狼的老家宝丰就拉起了十几个杆子。白狼也在家乡附近的舞阳县母猪峡拉起了一彪人马,他在军队呆过几年,对于行军打仗多少知道一些,所以在附近渐渐有了名头。白狼的胆子也够大,他绑架了宝丰县长的儿子,勒索到洋枪十杆子弹数百发,又扛起了“打富济贫”的旗号,将周围各地饥民纷纷收拢进了他的匪寨。

民国二年即西历一九一三年春天,白狼的杆子已经聚拢了三千多人,其中还有不少是拖着洋枪投效的官兵,白狼的声势大振。最开始的时候,袁总统听说白狼不过是一杆悍匪,只需派出少量军队即可一鼓荡平,何必大做文章。但他那不争气的表兄弟、河南都督张镇芳却接二连三地发来告急电,说这股悍匪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官军被他们引得晕头转向,以至于本省兵力不足以追剿,要求袁世凯增兵协助。

这话倒也不假,白狼的军队时聚时散,飘忽无定,聚则成军,散则为民,令官军十分头痛。由于队伍混杂,耳目众多,白朗的人马往往在官军派兵围剿之时散去,等到其收兵的时候却突然聚合,给予官军致命的打击。

就在这个时候,白狼又遇见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河南一带的官兵被调往南方和孙文的军队开战,中原一带门户大开。白狼就一路裹挟着流民杀到了鄂豫皖交界的信阳一带。上万的悍匪一路攻破了商城、光山、罗山等县城,现在又将光州城围的水泄不通。

“灌啊灌啊”漫山遍野的白狼军喊着黑话冲击低矮的光州城。

“砰砰”城头上的前装枪发出闷响,霰弹将攻城的白郎君打的肠穿肚烂,脑浆迸裂。

白狼的眼睛眯缝了起来,他没想到这么一座小城居然反抗如此激烈,城里的官兵早就跑没影了,现在守城的是只有老式前装枪和大刀、长矛等冷兵器的红枪会。

匪军的气焰被红枪会的殊死抵抗浇灭,他们像蝗虫般哭爹喊娘的倒卷了回来,令白狼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白狼向滑竿右侧伸出手,亲信会心的递过自来的手枪,白狼抬手一枪,一个正低头往回跑的匪兵应声倒地,随着“啪啪啪”几声枪响,每发子弹都将一个溃退的匪兵打倒。

“谁再贪生怕死,这就是你们的榜样给老子冲,拿下光州,让你们痛快三天”白狼大声的吼叫道。

匪兵被枪声镇住,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又战战兢兢的朝光州城发起了冲击。

“大哥,我回来了”一个满脸横肉的匪首拎着血淋淋的大刀走了过来在,在他身后是七八个吓的面无人色的洋人,其中还有一个是洋女人。

白狼回头看去,原来是二匪首宋老年,他是负责断后的。

首节上一节266/39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