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73节

实际上海伦凯勒早已能够听到声音,只不过因为害怕太过惊世骇俗,医生在进行包扎的时候,为其带上了隔音耳塞,刚才趁着解绷带摘去耳塞,才让海伦听到了声音。此时见到两人忘我的哭泣着,赵守宏笑着摆摆手,让医生和护卫们都退了出去,而他最后离开,轻轻的关上了病房的门。

十几分钟之后,抹着红肿眼睛的沙利文小姐终于出了病房,此时赵守宏依然坐在病房外的长凳上没有离开。见到赵守宏,沙利文小姐深深一躬道:“感谢您赵先生,是您给了海伦新生,也让我们获得了最好的礼物。我将给海伦的父母写信,让他们将医药费寄过来。”

赵守宏笑着摇头道:“沙利文小姐,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治愈海伦并不是为了那点医药费。实际上我的医院是为了我领地内的居民们免费医疗的,这里并不收取任何医疗费用。”

“不收医疗费?”沙利文小姐显得十分吃惊:“可是我们又该如何报答您的恩情?”

赵守宏笑着背起手来踱到窗边,看着外面万里无云的天空说道:“我很羡慕你的国家,可以让海伦凯勒这样的残疾孩子,生活的那么好,甚至可以在你的陪伴下,完成大学的学业。”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沙利文小姐茫然的摇了摇头。

赵守宏微笑着道:“其实我是想说,在我的祖国,即使一个健全的孩子,也难以得到学习文化的机会。因为在我的祖国有太多的压迫和苦难,我很想改变这一切,但却有些力不从心。更为重要的是我的祖国处于诸多列强国家的压榨之下,而他们的国民却对我们知之甚少。我希望沙利文小姐和海伦凯勒小姐能够在华兰各地走一走,观察一下华兰的现状,然后利用你们手中的笔将这一切宣扬到世界各地,让其他国家的民众能够了解华兰,这样可以避免许多误会,也会少去许多战争。”

“你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肯为国家付出的人,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听完赵守宏的话,沙利文小姐为之震惊。

“高尚、有能力不敢说,但我自问是个肯为国家付出的人。”赵守宏转过头来对着沙利文小姐微笑道。阳光透过窗子洒在他的身上,将他伟岸的轮廓描上一条华丽的金线,在那一瞬间沙利文小姐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整个世界将为这个年轻人而改变。

一个月之后,沙利文小姐带着对新世界充满好奇心的海伦凯勒登上了回归白鹰国的轮船,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消失在地平线的上海港,沙利文小姐一阵感叹:“真是个神奇的年轻人,他竟然能够在这个古老而落后的帝国之中,建立起那样的工业区来。我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人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帮助他建立大工厂,建立那么多学校,还有这样厉害的医生在为他工作。”

“或许是这个国家沉睡的太久了,需要这样一位领导者带着它走出阴霾。当人们在黑暗中长久的摸索,一线阳光都会让他们充满渴望,甚至是奋不顾身的为之奋斗。”海伦凯勒也算是有感而发。

沙利文小姐回想着川西的种种奇迹,禁不住露出了一抹微笑,她的心中甚至升起了一丝对赵守宏的好感,一些从未有过的异样情绪正在心中慢慢发酵。而此时的海伦凯勒正好奇的观察着四周,实际上自从重新获得了听觉和视觉之后,她感觉什么都十分新鲜,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着四周。

海伦凯勒转过头来,对着自己的老师微笑道:“拿破仑不是说过吗?华兰是一头睡狮,千万不能把它唤醒。华兰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在我看来拿破仑的这句话就快要实现了,而实现它的人就是他。”

“你说的是对的,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你说我们应该帮助他吗?”沙利文小姐想起了临行前,赵守宏嘱托他的事情。

“为什么不呢?至少我们欠他一个人情,等回去以后我会依照约定,用手中的笔描绘华兰,让全世界都了解它,还有他的医院中那神奇的医术。”海伦凯勒的眼睛亮了起来:“当然,还有那神奇的有声电影和同样神奇的川剧,那个变脸实在太神奇了。”

“赵先生不是说了吗?那个有声电影很快就会出现在白鹰国的,到时候你又能看到那个神奇的川剧了。”沙利文小姐笑着说道。就在两人憧憬着未来的生活时,白鹰国人却没有看电影的闲情逸致。

从19世纪的后期开始,当时为了给铁路、制造业和矿业融资,企业纷纷发行股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场成为白鹰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8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日交易数量第一次超过100万股。

第一百五十章 金融动荡

1889年《华尔街日报》成立,标志着白鹰国证券市场开始步入股票交易时代,查尔斯?道开始在《华尔街日报》发表大量关于股票投资的文章。1896年道琼斯指数成立,此时,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不仅对借款者、投资者和那些在证券市场工作的人员意义重大,而且成为白鹰国经济发展状况和活力的晴雨表。

1895年至1904年白鹰国发生了第一次合并收购的浪潮,大工业家和金融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工业托拉斯。从1900年开始,工业股票成为白鹰国股票的主体,这标志着白鹰国股票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年白鹰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1901年白鹰国钢铁公司成立,这是第一次涉及10亿美元以上的重组交易,当时白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00亿,白鹰国钢铁涉及的重组交易相当于白鹰国经济总产出的7%。

实体经济的繁荣与兼并造就了华尔街金融业的兴起,所有的白鹰国人都惊讶的发现,竟然有这样一个无需劳作就能赚钱的途径,因此许多人开始将手中的钱投入股市获利。

一些银行家与工业主开始利用自己庞大的资金在股市中圈钱,同时以股票的形势收购其他企业以壮大自身。然而畸形繁荣之下是日益增长的隐患,而缺乏金融监管的白鹰国金融市场,根本没有应对这种隐患的能力。

1907年仲春,由于一年一度的白鹰国农业金融周期的作用,大量资金被回笼。虽然1906年白鹰国西部获得了农业大丰收,但1907年的农业形势似乎没那么好。收成不好有可能影响到白鹰国的出口,进而对白鹰国公司在西大陆的融资造成困难,金融大腕们很快开始忧虑伦敦的可用资金状况。

5月24日,《商业金融纪事报》报道了部分股票的“猛烈下跌”,还称“证券市场依然令人不安”,然而这些报道在当时并未引起大多数投资人的注意。与大多数投资人不同,一些嗅觉敏锐的金融家已经感觉到了危机的临近。

6月时,大通银行的杰克?摩根先生发电报给他的伦敦合伙人:“这里的一切仍然令人沮丧,纽交所每日的成交量都在减少,可能要等到夏季才会有些好转。然而一场调整是必要的,我认为接下来经济应该会有起色,因为局面已经不能再坏了。但我怕我等不到那一天,或者说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起色。”

摩根的话很不幸的应验了,1907年夏天,白鹰国资本市场遭遇了一场重大的经济冲击。为了维护黄金储备,撒尔中央银行对白鹰国的金融汇票强制实施禁令,如此一来,白鹰国公司就无法靠贷款从伦敦输入黄金。

到1907年夏末,这个禁令迫使伦敦市场上的白鹰国证券成交量从4亿美元减少到了3000万美元。成交额的大量缩水,意味着白鹰国的债务人很难通过出售手头的证券来清偿债务。其结果就是,原本输入白鹰国的黄金突然又回流到伦敦,因为白鹰国的债务人只能借此解决偿付问题。从1907年五月到八月,白鹰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将近10%,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了白鹰国的流动性紧缩状况。

与此同时,白鹰国财政部为兑现一些七月到期的国债,从国民银行体系提取了三亿两千万美元的存款。虽然从整个国家资金流向的角度来看,此举对流动性并无任何影响,但事实上这些资金只可能从主要的金融中心抽取。因为在农业融资的影响下,白鹰国农业地区的国民银行仅持有相当少的现金储备。

到了盛夏时节,金融动荡进一步延续着,没有一丝好转的迹象。6月28日,纽约市新增的两千九百万美元债券发行计划面临流产,仅收到了二百一十万美元的投标,这些免税债券所提供的利率仅为4%,这显然是不够的。政府也想提高利率,但根据法律规定,各市政府不能给出更高的利率。

从1907年的6月到9月,到处弥漫着资本短缺的气氛,股票市场又下滑了8.1%。也就是说,在这一年的前三个季度里,股市市值实际上已经下跌了24.4%。在这个炎热而漫长的夏天,投资人们的心却是拔凉拔凉的。股票市场的走低对经济投资的消极影响,足以与三月的那场暴跌等量齐观,许多人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

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接踵而至,1907年8月3日,愚蠢的肯尼索?芒廷?兰迪斯法官判罚标准石油公司二千九百二十四万美元,理由是该公司违犯了禁止私下从铁路公司获取回扣的法规。

法官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他的人品也是十分正直的,但这个判罚所能造成的影响却不是他所能预估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罚款数额之巨,还在于作为一个信号,此举意味着联邦政府将不遗余力地加大企业管制。以这个判罚为信号,各地投资人开始对经济投资失去了信心,许多人不再看好白鹰国经济,他们纷纷从股市里撤资造成了资本更加短缺。

在这个金融动荡的时候,本该救市的政府却没有什么动静,因为他们也自身难保。1907年8月底,纽约市政府再一次进入债券市场。过期债款面临偿付压力,现有的债券更使纽约市政府不堪重负,对于救市他们力不从心。人们开始担心,一旦政府无法筹集到必需的资金,它可能不得不裁员。可是,这一年的金融市场正经历着剧烈的紧缩,纽约市政府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就在纽约市政府即将崩溃的时候,大通银行的摩根果断出手,他帮忙在西大陆销售政府债券获得了成功。最终在这一次的债券发行之中,全部债券都被认购了下来。

由于摩根的出手,白鹰国股市侥幸躲过了一次危机,债券问题解决之后,金融大亨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自然资源领域,尤其是铜矿业。粗铜的成交量与价格陡转直下:从1月18日的每磅24鹰分下降到8月底的每磅18鹰分。

第一百五十一章 ‘精明’的海因兹

铜矿公司的股价也受到严重打击,在1907年的前三个季度里,这些公司的股价指数下跌了41%。白鹰国的金融市场没有得到根本上的好转,尽管摩根出手相助,但厄运依然在继续。真正的危机来自于一次失败的收购,而他的执行者叫做弗里茨?奥古斯塔斯?海因兹。

海因兹幼年在德国接受教育,随后他考入了纽约市哥伦比亚采矿学院。1889年,20岁的海因兹迁居蒙大拿州的比尤特,到那片“地球上最富饶的山”上淘金。随着电气照明的广泛应用,铜这种金属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高产的铜矿在当时就意味着庞大的财富。

在比尤特的海因兹独居于一个小木屋中,在那里他担任波士顿–蒙大拿联合铜银矿业公司采矿工程师长达两年,每日的工作所得为五鹰元。1891年,海因兹发明了一个适用于独立的小矿业公司的熔炼法,正是在那个时候,他从纽约筹集到三十万美元的资本,随后成立了蒙大拿矿石采购公司。

接受过科学训练的海因兹倡导了许多先进的采矿和熔炼方法,最终他在比尤特找到了一种更为聪明的赚钱方式。创立蒙大拿矿石采购公司之后,海因兹买下了许多由其他公司所有的、临近铜矿富集地带的地产。一旦海因兹发现别人的矿脉在自己的地产上,他就威胁将依据蒙大拿州的那部颇具争议的“矿脉顶法”提起诉讼。

在该法案下,矿主有权顺着自己地产中的矿脉进行开采,即使矿层延伸到邻人的地产也不会受到限制;而且矿主能够禁止邻居开采位于其矿脉顶之下的矿产,如果他们不遵守还可以提起诉讼。

为此海因兹雇了37名律师,采取禁令和诉讼的方式阻遏其他矿业公司。当时,他与竞争对手之间悬而未决的诉讼高达133起。为此海因兹获得了为人精明且不择手段,性格坚强却卑鄙下流的名声。

很快海因兹又和标准石油公司扛上了,原来亨利?罗杰斯与标准石油公司的其他主管也看到了统一西部铜矿产业的巨大前景,于是他们在1898年出资七千五百万美元组建了统一铜业公司。

成立之后,统一铜矿公司突然发现,在自己购买的许多地产上,都会有海因兹的人以“矿脉顶法”的名义要求他们禁止开采。然而,海因兹不仅拒绝并入统一公司,更以一种堂吉诃德式的勇猛,在法庭上继续与标准石油公司打官司。统一铜业公司当然不甘心向这位暴发户低头,而是反过来起诉海因兹,并索赔三千二百五十万美元。

罗杰斯信誓旦旦地要干掉海因兹,他说:“标准石油公司的大旗绝不会降下,即便耗上几千万美元,我也要让这家伙滚出蒙大拿。”想不到罗杰斯不幸言中,他的代价的确有上千万美元。1906年2月,经过数年的诉讼,饱受困扰的统一铜业公司最终不得不息事宁人,他们用一千二百万美元买下了海因兹手上的大部分地产,让他直接走人了。

三十七岁的海因兹获得了巨额现金,更是击败了著名的标准石油公司,这样的胜利让他志得意满,很快他又将目光放在了华尔街上。就在卖掉蒙大拿的所有土地之后,海因兹回到了他的出生地纽约,并且决定进军金融业。

凭借着巨额的现金,海因兹很快买下了纽约商业国民银行,并在1907年2月成了这家银行的总裁。随后加入了银行家圈子的海因兹很快成了六家国民银行,十二家州立银行,六家信托公司和四家保险公司的董事。

同时他还将自己的矿业资产大部分转移到了联合铜业公司之中,这家公司是他在1902年出于避税需要整合而成的矿业公司。除此之外,海因茨还为他的两个兄弟开了一家经纪行,并以近十万美元的价格为他们买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一个席位,至此他算是正式进入了华尔街。

危机就在这个时候悄然到来了,由于1907年的整个夏季金融市场波动中整体下行,随着利率上升和股价下跌,海因兹兄弟开始担忧起他们在联合铜业公司的资产来,因为该公司的股票一直被用来保障他们在众多金融机构中的地位。为了托起联合铜业公司的股价,对金融业一知半解的海因兹兄弟玩起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游戏。他们大量购进这家公司的股票以保证市值,为此他们通过华尔街的20家经纪行做起保证金交易。

股市整体下跌造成了投资人的信心丧失,大量资金流出股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因兹兄弟的做法无异于螳臂当车。很快他们发现即使投入了全部力量,联合铜业公司的市值却始终在下降之中,而他们的资金也开始枯竭了。

到了十月间,海因兹发现已经无力回天,他不得不宣布操纵联合铜业公司股票失败。而以这次操纵失败为契机,华尔街的金融颓势就像在一个庞大的气球上刺了个破洞,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崩溃了。

1907年10月,当白鹰国银行危机爆发的时候,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应付任何巨大的金融风波。

首先是贷款给海因兹兄弟,实行这些操纵市场行为的银行被挤兑,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随后心里恐慌引发了纽约多家银行和信托公司被挤兑,各大金融机构因为大量债务无法收回,资金链纷纷断裂。一个星期之后纽约市的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投资公司宣布倒闭,致使这种恐慌迅速蔓延,很快波及到了全国。

首节上一节73/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