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594节

无比郁闷的条顿国没有战略轰炸机,这些日子以来他们被动的抗击着白鹰国和撒尔帝国的战略轰炸,着实憋了一肚子气。撒尔海峡的相隔,让条顿国最强大的陆军难以施展,海上的潜艇战又被数量庞大的白鹰国水上巡逻机压制,难以发挥大的作用,而在陆上的战斗除了红联国方面之外,西大陆绝大多数地区已经进入条顿国的版图中,这让条顿陆军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在华兰国与白鹰国开战之后,希斯勒就派出了自己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普亲自前往北华城,商讨华兰国加入轴心国集团的可能性。让里宾特洛普没有想到的,是华兰国在他抵达的当天就宣布建立东大陆自由联盟。这个组织由华兰国、罗刹帝国、安南国、倭国、斋尼国、斯曼国和高丽国组成,作为一个全面战略合作的军事集团展开合作。

这个简称为东盟的军事联盟组织成立,算是彻底断绝了里宾特洛普的想法,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商谈轴心国与东盟的同盟事宜。当然在这其中,里宾特洛普是有私心的,他尤其是看中了正在激战的哥伦比亚地区,希望让条顿国以此为跳板进攻北方的新大陆中部,进而威胁白鹰国本土。这样一来,条顿陆军也就有了施展的空间。

条顿国的想法华兰政府自然清楚,对此接待他的华兰国外交部长顾维钧说得很明白,双方合作对抗白鹰国及协约国联盟可以,但仅限于分别对抗。双方的合作限于矿产和物资方面的互相交易和支援,华兰国可以全面开放各种战略稀有矿产和武器的出售,价格按照市价的一半,但军事合作敬谢不敏。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吞并瑞典

虽然与条顿国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赵守宏很早就给他们下了一个定论。条顿国是一条野狼,当有着共同目标的时候,野狼是可以团结协作为了胜利而战的。一旦目标失去,野狼为了充饥会扑向自己的同类。对于这样定时炸弹一般的战友,除非能够居于领导位置,否则华兰国是能避则避。

在经过一系列的协商之后,华兰国却始终不同意让条顿国进入东盟势力范围与白鹰国作战。用顾维钧的话说,就是华兰军有能力有信心消灭来犯之敌,不需要条顿军队的帮助。西大陆更需要条顿军队的支撑,那里才是条顿国大有作为的广阔之地,当然如果希斯勒元首愿意的话,南大陆同样是个好地方。

顾维钧的意思非常明确,罗马国如今几乎成了条顿国的附庸,要打败盟军之后,瓜分世界的就是华兰国和条顿国。在这种情况下,华兰国要的是东大陆和新大陆,西大陆则归条顿国所有,如果希斯勒想要,对于南大陆的控制权也可以商量。

当然这样的划分并非绝对,如果条顿国海军有能力跨洋远征,进攻遥远的新大陆也未尝不可。顾维钧这样的提议等于白说,如果条顿国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撒尔帝国早就不复存在了,他们又何必忍受对方夜以继日的战略轰炸。

华兰国的目标是世界霸权,这一点从赵守宏时代开始就已经确定了,绝对没有与他国分享的可能。这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问题,绝对没有妥协的余地,之前与条顿国的合作,可以说是双赢的,是两国共同发展各取所需的结果。而从现在开始,就是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以条顿国今时今日的国力,不可能屈居华兰国之下,所以华兰国有必要组建自己的势力,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这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方向,因此里宾特洛普此行的失望,也就早已经注定了。

尽管没有达成全面军事合作,但能够从华兰国购买到价格低廉的武器和矿产,已经是让希斯勒非常满意了。大量廉价矿产的进入,对军工企业的扩产非常有利,这样条顿国对瑞典铁矿石的依赖就降低了许多。在没有了被切断供应的可能之后,希斯勒着手开始准备入侵瑞典。

别人手里有总不如自己手里有,丰富的矿藏放在自己的手里,才不怕被他人卡脖子,希斯勒是非常坚信这一点的。当今世界除了资源丰富的南大陆正处于混乱之中以外,领土几乎被瓜分干净了。

尽管华兰国占据了大量领土以及丰富的资源,让希斯勒看得眼馋不已,但他们知道现在可不能招惹华兰国。这不光是协同对白鹰国和协约国作战的问题,就算是单对单,他也不认为条顿国有战胜华兰国的实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条顿国的发展空间就被限制死了,有资源的土地变得非常紧缺,希斯勒要抓住每一点机会。在白鹰国的战略轰炸稍缓之后,希斯勒突然派出舰队越过卡特加特海峡,在哥德堡登陆了。

与此同时驻守芬兰和挪威的条顿军也越过了边境线,向着瑞典境内进攻。虽然此时已经是十月,但条顿军有着完备的防寒装备,根本不怕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严寒。当条顿军从四面八方杀上来的时候,瑞典人显得手足无措,他们此时才明白自己纵容希斯勒的侵略,给他输送优质铁矿石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养虎为患这句话在瑞典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条顿国强大陆军的进攻下,人数不多装备落后的瑞典军队节节败退,根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条顿军节节胜利,瑞典人只能竭尽全力的抵抗,但是这样的抵抗注定是无谓的,当条顿伞兵空降兵力空虚的首都斯德哥尔摩之后,所有反抗都停止了,瑞典政府宣布投降。

吞并了瑞典之后,条顿国有了自己稳定的优质铁矿来源,这让饱受条顿国含硫铁矿困扰的国内钢铁企业受到了很大鼓舞,克虏伯等钢铁公司开始捉摸扩大生产的可能。

在将瑞典纳入麾下之后,希斯勒的胃口似乎好了许多,在西大陆已经无处可占的情况下,他一面命令包克元帅继续加紧对红联国的最后进攻,一边给自己当初的亲信侍卫长隆美尔加强兵力,让他在南大陆继续扩展势力。

因为罗马军队的软弱,墨里尼在南大陆扩充实力的愿望非但没有实现,反而遭遇了重大损失。对于罗马军的作战成绩,隆美尔感到非常无语,他很想问问罗马军的统帅,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配备有完善的坦克和火炮系统,并拥有空军支援的罗马国陆军,居然被那些地方部族武装的游击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更奇葩的事情还有,就在三天前,罗马军的一个集团军司令部竟然被游击队捣毁,集团军司令尼尼微中将以下六名将军和三十多名校官被击毙,造成了驻守利比亚南方的一个集团军出现混乱。结果在混乱之中,游击队从军火库偷走了三十多辆CV33超轻型坦克和大量弹药,临走时还将军火库完全炸掉了。

实际上在南大陆的罗马国殖民地上,混乱的何止这一个集团军。如今罗马国在南大陆的殖民地混乱不堪,当地驻军难以镇压反叛,局势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在对国内军队越来越失望之后,墨里尼最终决定邀请条顿国出兵,帮助稳定南大陆的局势,这也是希斯勒决定出兵的原因之一。

墨里尼对希斯勒显得有些低声下气,他是以请求的语气发出这份求援电报的,而在电报中他给出的条件也非常有诱惑力,突尼斯以西的殖民地将被割让给条顿国,作为出兵的条件,同时罗马国将负担在其土地上作战的条顿军一切后勤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希斯勒大笔一挥,先期给隆美尔增加了十万大军和三百辆坦克,作为第一批进入罗马国殖民地的武力保障,以避免削弱己方殖民地的防守兵力。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吞并苏禄群岛

为了保证隆美尔的作战,希斯勒甚至为他专门配备了一支由一百三十架容克87A型轰炸机和八十架BF109G型战斗机组成的空军部队,担任空中掩护和支援地面作战。对付一群手拿轻武器的游击队,隆美尔居然都能拿到如此好的装备,可见希斯勒如今手中力量充足,也能时不时财大气粗一把,至于其背后有什么引申含义,就不是外人所能测度的了。

进入罗马国殖民地以后,隆美尔出人意料的以军队掌控了殖民地政府,亲自将后勤补给抓在手里。这样的情况似乎有吞并之意,显然对盟友是非常不礼貌的,不过墨里尼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在经历了连番大战之后,罗马军的战斗力之孱弱已经让墨里尼伤透心。多次请求条顿军擦屁股的历史,让墨里尼不再将自己当成国家资本主义的先行者,而是作为了希斯勒的学生。身份的转变,让墨里尼从心理上已经完全靠向了条顿国,希望依靠条顿国强大的武力,帮助罗马国进行战争。在这样的心态下,条顿军无论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受到墨里尼的无条件支持。

隆美尔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知道罗马军之所以如此不堪,实际上与后勤补给问题有很大关系。罗马国的后勤补给体系,作为全世界数得着的腐败体系,其效率低下错误百出闻名于世,甚至前线因此发生过许多奇葩的事情。

前线步兵分派手榴弹,打开箱子却发现里面是一瓶瓶红酒,炮兵打开炮弹箱准备开始战斗,却发现炮弹箱内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黄油,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更有甚者感恩节时期,送弹药的专列要让位于送火鸡的火车这是非常正常的。平时家信、咖啡、香烟、口香糖,甚至是圣诞小礼物这些战场上无用的奢侈品,其优先级别甚至都比军粮和武器弹药高。此外诸如炮弹和子弹口径不对,后勤官员腐败,将武器装备倒卖给黑市等问题屡屡发生,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隆美尔不想被这种奇葩的后勤补给能力拖垮,所以他只能暂时接管对方的政府和后勤体系,防止各种混乱的发生。条顿军的后勤补给制度非常先进,在接管罗马国殖民地之后,很快高效的运转了起来。借助着后勤补给的顺畅,条顿军四面出击,很快压制了游击队的活动。

隆美尔的手段高明,让游击队难以发挥出战斗力,他们只能躲入雨林兜圈子。对于那些游击队,隆美尔才不会放在眼里,他更像建功立业,成为千古名将。依靠希斯勒给他调集的军队和武器,他很快又开始了对协约国殖民地的蚕食,条军国在南大陆的殖民地在持续扩大。

条顿军进入罗马国的殖民地并继续向南进攻,并未引起多少波澜,白鹰国在那里没有殖民地,撒尔帝国因为国力的衰弱与南大陆的**,也不愿意关注那个地方了。真正对此事引起关注的,除了表示欢迎的罗马国之外,只有华兰国的参谋本部对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发出了警戒令。命令要求那里的部队做好一级战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毕竟在进入罗马国殖民地以后,条顿国和华兰国的势力范围算是接壤了。

对于条顿军的戒备,顶多是一种未雨绸缪而已,如今条顿国与华兰国还是盟友关系,在白鹰国倒下之前,不太可能会出什么岔子。谢明爵和赵守宏更加关心的还是东大洋方向,这里才是华兰国的根本命脉所在。

就在白鹰国埋头准备以一次大战役,彻底摧毁华兰国东大洋舰队的时候,斋尼洋驻东印度群岛分舰队却突然出动,掩护着一支装载了一个卫戍军和四个倭族步兵师的大规模船队,突然在苏禄群岛的吕宋岛登陆了。

驻守苏比克军港的几艘老久驱逐舰和鱼雷艇还未出港,就被华兰巡洋舰尽数击沉。在彻底摧毁了白鹰国海上力量以后,倭军和华兰军开始在吕宋岛上登陆,很快就击溃了白鹰国的殖民地军队。

由岛屿构成的土地零散而狭小,最适合北华级战列舰那420毫米口径主炮的发挥。在战列舰的炮击下,白鹰军根本无法抵抗,即使在防炮洞内依然无法幸免,如果趴在地上距离爆炸点六百米都能被震碎内脏,这样的情况如何防守。

在倭军动用了新式的火焰喷射器之后,白鹰殖民军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们在敌军推进到附近之前,就选择了举手投降,生怕会面对恐怖的舰炮和火焰喷射器,那简直不是人类能够承受的死法。

华兰军发动进攻一天之后,负责苏禄群岛防务的克拉克中将宣布投降,他与十七万白鹰军俘虏,将会在俘虏营内渡过大战结束前的日子。作为日内瓦公约的签约国,谢明爵是不会下令虐待他们的,相反这些士兵会好吃好喝好待遇的养起来,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每天上课,被华兰国派来的老师进行不厌其烦的洗脑。对于这样的洗脑教育,白鹰国军官有曾经进行抗议,但得到的回答只有一句,日内瓦公约并没规定俘虏不能上课。

苏禄群岛的易手,让白鹰国顶在华兰国腹部的一把匕首被拿掉了,白鹰国海军部万万没有想到,在海军遭受重创之后(白鹰国海军部并不知道受损的都是老式军舰,还认为是华兰国最新锐战舰受损),竟然还敢主动出击,进攻苏禄群岛。

憋着一肚子气的海军部长命令东大洋舰队加快准备速度,他同时从海岸警备队的舰队里又抽调了十七艘驱逐舰,加入到夏威夷的进攻舰队,打算给华兰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接到这份加快准备速度,一个月内必须出击的电报,尼米兹摇头苦笑道:“金这是怎么了?他也是从底层干起来的,难道不知道海战的准备有多么繁琐吗?”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进攻计划

“问题还不止我们的后勤补给问题。”斯普鲁恩斯中将道:“根据我们的间谍侦察,华兰国明面上的几个潜艇基地都空了,所有潜艇已经出航。”

“四十五艘潜艇全部出击吗?也不算是个大问题。”叼着烟斗的休伊特中将挑了挑眉毛,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你认为华兰国只有这些明面上的潜艇吗?他们这批潜艇都是三十年代初建造的,我不相信他们的潜艇一直没有发展。”斯普鲁恩斯中将反驳道。

哈尔西上将听得不禁感慨道:“华兰国十几年前制造的潜艇,却比我们现在最好的潜艇还先进少许,如果他们再继续发展,我想不出应该如何反潜。”

“好了先生们,不要自己吓自己了。华兰国最近十年专注于国内建设,除了海军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建造计划之外,似乎没有新的海军计划。我记得当初赵守宏宣布开建一百艘新式潜艇,结果后来这个计划不了了之了。”尼米兹拍拍手道,他知道如果继续下去,恐怕大家会被未知的恐惧搞得方寸大乱,这实在没有必要。

“司令说得对,至少国内又派来了十几艘驱逐舰嘛,依靠我们的声呐系统,应该会有所斩获的。”哈尔西呵呵笑道,他明白尼米兹的意思,当即闭口不言了。

“我只是担心国内,他们派来了驱逐舰,海岸线的反潜工作怎么办?”斯普鲁恩斯中将纵了纵肩道。

“小伙子们,现在就看你们的了。我认为华兰国东大洋舰队虽然损失惨重,但还有数艘排水量比我们更大的航空母舰,如果让他们形成合力依然很危险。何况对方的岸基轰炸机虽然不善于对海轰炸,如果我们靠得太近也会遭到攻击的。”尼米兹看了看几人道:“我们必须将敌人分开打,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我建议派出分出一支舰队去进攻倭国本州岛,那里华兰国的空军最为弱小,是个容易进攻的地方。如果本州岛被我们占领,就可能作为基地反攻他们的首都,这是华兰人不能容忍的。”

“这样改变计划好吗?”斯普鲁恩斯显得有些担心。

尼米兹道:“我们是为了吸引对方的航母舰队,这样的进攻对方肯定会倾力救援,并希望利用岸基轰炸机与我们决战的。我们就虚晃一枪,让他们找不到我们的影子。主力部队却直接向南,进攻新几内亚岛,这样我们的舰载机就对华兰国的岸基航空兵构成了优势,攻克这个大岛很有把握。”

“如果对方反击,将航母舰队开过来前后夹击怎么办?”休伊特中将问道。

“非常简单,他们的航母舰队从本州岛返回新几内亚岛,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早已攻克了新几内亚岛,并将我们的空军运送上去了。等到它们回来,我们就可以利用航母和岸基航空兵的合力,给他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尼米兹看着指挥室内众人道:“诸位还有没有问题。”

首节上一节594/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