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564节

飞机的速度在渐渐提升,飞行员拼命的将操纵杆拉向自己,希望飞机能够快点升空。然而当剑鱼飞机越过舰桥,进入前甲板区域的时候,一枚二百八十毫米口径的炮弹从天而降,准确击中了舰艏甲板。

没有装甲的飞行甲板无法抵御大口径炮弹的撞击,有破甲能力的弹头穿入机库之后又发生了巨大的爆炸。那些在机库中待命的飞机都处于满油满弹状态,结果炮弹的爆炸让多架攻击机殉爆。剧烈的殉爆在舰艏内部接连不断的出现,冲天的火焰从破洞处喷涌而出,将整个前甲板都撕裂了。

第一架剑鱼式攻击机的飞行员见到这一幕,吓得后拉操纵杆,希望飞机能够在破洞之前飞起来,结果因为速度太低,一头扎进了破洞里。飞机尚未落入机库,就被一波距离爆炸产生的气流撕碎,破碎的金属零件四处飞散,撒满了整个甲板。

后面的第二架飞机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当他看到第一架飞机冲入甲板破洞中,最后落得尸骨无存时,他也彻底慌张了。这名飞行员为了活命,拼命的掰动操纵杆,希望从旁边绕过去,可惜他忘记自己的旁边就是舰桥,结果整架飞机一头撞在舰桥上发生了爆炸。第三架飞机好不容易躲过了第二架爆炸的余波,最终在甲板破洞前勉强停了下来。

光荣号航母遭到重创,根本没有了还手之力,而那几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很快就被对方优势兵力所击沉,撒尔海军舰队的结局已经不可逆转。两艘主力舰开足了马力,在光荣号航母面前来了个阵前转向,十八门二百八十毫米口径主炮一通猛烈射击,将光荣号航母送入了海底。

这是撒尔帝国此战损失的第三艘航母,也是最后一艘。在条顿军转过头来,以三路大军进行围剿之后,盟军已经难以取胜了。盟军节节抵抗,却始终无法守住阵地,在海军无法继续支援以后,这样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就在此时,芬兰方面传出了投降的消息。芬兰政府宣布全国投降,将权力交给红联国扶植的伪政府。库西宁拿到国家权力之后,连遮羞布也不要一块,直接宣布芬兰加入红联国,成为其加盟共和国之一,就这样红联国正式吞并了芬兰。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软骨头,海耶等一大批年轻的军官和士兵选择了离开祖国,他们越过边境前往瑞典,后来又陆续抵达了条顿和华兰等国,为复国积蓄力量。

盟国出兵挪威,一大半的理由就是救援芬兰,限制红联国的扩张。如今木已成舟,再向芬兰提供援助也没有了意义,何况条顿海军的航母舰队也已经出海,寻找消灭萨尔海军舰队的机会,情况已经万分危急。权衡利弊之后,撒尔帝国遂决定连挪威也放弃了,全军回撤到国内。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突袭低地国家

挪威军和盟军残部在海军的接应下,陆续撤退到撒尔帝国的领土上,将挪威拱手让于条顿国。挪威军和盟军的主动撤退,希斯勒大喜过望,尽管为了这次进攻,他损失了超过两万名士兵,以及大小二十多艘军舰,但毕竟挪威已经拿下了。未来潜艇和破交舰船可以借助挪威绵长的海岸线更加隐秘的出击,而凭借一连串的陆上机场,也足以封锁住北海北部地区和斯卡格拉克海峡了。

除了挪威之外,希斯勒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惊喜,盟军孱弱的战斗力让他有些意外,也让他看到了取胜的希望。此外红联军在与芬兰这样的小国作战中,同样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兵力损失超过十五万,几乎与芬兰全国军队等同,这样的战斗力同样让希斯勒不屑。希斯勒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周边的国家都是些貌似强大的菜鸟,这些情报助长了他侵略的野心,一场更大规模的作战即将开始了。

就在条顿军全面占领挪威之后,希斯勒开始授命统帅部制定黄色方案,为入侵高卢国做准备。作为协约国的主要国家之一,高卢国的战斗力不容轻忽,加上马奇诺防线坚固异常更是难以逾越。为了突破高卢国的边境线,条顿将领们想了许多办法,却都是不得要领,进攻计划迟迟无法确定。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做曼施坦因的中将,提出了大胆的偷袭进攻计划,让希斯勒看后欣喜若狂。

在众多参谋和将军商量完善之后,黄色方案被摆上了希斯勒的案头。这是一份对高卢国和低地国家的入侵方案,其中许多战法都是西大陆从未出现过的,对此希斯勒也没有把握。他亲自将曼施坦因叫到办公室,两人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谈话,随后希斯勒才批准了这个方案。

新的黄色方案由被升为上将的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亲自负责,由空军进行配合,这个联合行动方案被确定在4月17日实施。

就在挪威战役结束后不足一个月,条顿军突然向低地国家发起了进攻。伴随着隆隆的坦克履带行进声,大量伞兵被空投到低地国家各处要害。这些伞兵配有充足的弹药,能够灵活的向附近地域发起进攻,他们很快掌握了各处桥梁和交通要道,掩护着随后推进的坦克部队向前进攻。一些国家的军队还企图消灭伞兵,结果遭到了伞兵呼叫轰炸机的攻击。

为了更好的吓唬敌人,戈培尔要求空军的俯冲轰炸机带上嗡鸣器,只要飞机以高速俯冲,急速的风力吹过嗡鸣器就会发出凄厉的尖叫声,借以制造恐怖气氛。这种办法对普通民众非常有效,很快就让各国民心士气大大低落,不少人听到容克87A俯冲轰炸机的嗡鸣器尖叫声,就浑身打颤。

红毛国三天、卢森堡一天、比利时四天,仅仅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各个低地国家纷纷投降,条顿军很快占据了大片领土。比利国立刻紧张了起来,如果条顿军继续进攻,他们将是下一个目标,为了自保比军囤积重兵在烈日要塞,希望能够阻止条顿军的入侵。

条顿国果然在一个星期之后,全面入侵比利国。面对着敌军越来越强的抵抗,条顿军法宝尽出。很快在容克87A俯冲轰炸机的攻击下,比军防御工事无不被摧毁,大军一路撤往烈日要塞。

烈日要塞这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拖延了条顿军半个月,最终让高卢军因而有了准备的强大要塞,似乎又要旧事重提了。只不过如今的军事科技日新月异,再非坚固要塞所有抵挡的了。

当容克87A俯冲轰炸机扔下八百公斤重的大型炸弹,这比什么重炮的炮弹都要管用。轰轰的巨响随之响起,烈日要塞内被炸得千疮百孔,坚固的主碉堡顿时瓦解。

很快条顿军将他们的K5型列车炮也拉了过来,这种由克虏伯工厂研制于1935年的重炮,足有283毫米的巨大口径。因为使用铁路运送,列车炮的机动虽然受限于铁路的位置,却比较轻松迅速。

四门列车炮被运动到烈日要塞以后,很快摆开了架势。每小时八发的射速虽然不快,但因为有四门列车炮一起发射,还是给烈日要塞以巨大的杀伤。原本坚固无比的要塞,最终仅仅坚持了两天便举旗投降了,条顿军得以长驱直入,占据了大半个比利国。

条顿军的快速推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如今他们已经直面高卢国的边境了。在高卢国与条顿国绵长的边境线上,有着一座现代化的马其诺防线,但这条防线只是面对条顿国的,此外在防线后方还有30个师的预备队驻守。

这样的布置方式,让盟军的机动力量极度匮乏,更重要的是在高卢国和比利国的边境线上,并没有防线的存在。当然高卢国也非没有准备,在亚眠地区布置有高卢国最精锐的十个师驻防。一旦条顿军从比利国边境线上入侵,他们将会犹如一道门般将战线推入比利国境内,

高卢军考虑的不错,但是他们漏掉了作为这扇推出去的门,最脆弱的门轴部分,也就是阿登森林地区。

阿登森林坐落于高卢国亚眠地区、比利国东南部和卢森堡北部的三国接壤处,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这块土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此地充斥着浓密的树林、沼泽和湿地,就连步兵也难以通行。正是因为这样困难的环境,高卢军才会忽略了此地,并未驻守重兵,然而这样一个地方,却被曼施坦因注意到了。

当比利国内大战正酣,比军节节败退的时候,高卢军按照以前的计划,将十个师推进到比利国境内,企图依托布鲁塞尔附近的运河阻击条顿军的进攻。

就在高卢军推进到比利国境内的时候,一支强大的装甲军团正在穿越卢森堡向着阿登森林地区推进,而指挥这支部队的正是享誉盛名的条顿国装甲兵第一人古德里安。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冲出阿登森林

坐在自己的III号指挥型坦克上,古德里安的脸色古井不波,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手中那份五十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阿登森林的艰难程度,超过了他的想象,即便最高统帅部早已预计到其中艰难,给他配备了三倍的工兵部队,但前进速度依然比计划晚了两天。

本来根据计划,今天晚上他应该能够穿越阿登森林地区,进入高卢国北部平原,而是现在全军依然在森林深处打转转。就在刚才,他们又被一片沼泽地所阻塞了,工兵部队只好现场伐木建立足以让坦克通过的木桥。

为了防止被高卢军察觉,古德里安率领的第三坦克集团军始终保持着无线电静默,所以直到现在他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条顿军与高卢军在比利国境内的战况如何,他们是否依然在胶着之中;高卢军是否已经发觉了自己的行动,自己踏出阿登森林的那一刻,会不会遭到高卢军优势兵力的围攻,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也是他日夜担心的事情。

就在古德里安发愣的时候,副官踩着烂泥爬上了他的指挥坦克,从舱口探身进去说道:“将军已经可以通过了,我们是否立即通过沼泽。”

“立即通过。”古德里安点头道,随后他又嘱咐了一句:“通过之后命令给先头团全部换装I号坦克和I号突击车,让他们加快前进速度。”

古德里安的想法非常简单,与其让全军都堵在这里,慢慢往前蹭,倒不如给先头团配备重量最轻的坦克,让他们能够快速冲出森林。虽然古德里安手中的III号和II号坦克及变形车辆难以直接通过沼泽,但并不代表I号坦克也不行。作为条顿国最早期的坦克,I号坦克还不足十吨,这样的重量配上宽大的履带,足以让它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森林地区。

当然I号坦克只装备有机枪,火力实在不足,所以给他们配备一部分安装了150毫米SIG33型榴弹炮的I号突击车就非常必要了。有这样的突击车作为补充,先头团足以对任何师级编制以下的高卢军发起进攻。

在古德里安的要求下,被加强了兵员和装备的先头团由舍尔纳上校率领,先期出发了。

十一个小时之后,舍尔纳上校的部队在未携带任何补给品的情况下,冲出了阿登森林地区。面对着广阔的高卢大平原,舍尔纳上校知道不能长久停留在一地,先头团依靠全速向南前进,目标是亚眠地区北部的富尔米。

作为靠近边境地区的小城,富尔米并不算出名,但这一次它却注定名垂史册。舍尔纳上校深知,为了快速推进他的先头团没有携带任何补给品,甚至连汽油也没有多带一点。如今他要考虑的已经不是能否战胜高卢军的问题,而是能否让战士们吃饱肚子,能否让部队保持战斗力了。

如果不能尽快取得充足的补给,战士们将饿着肚子打仗,坦克会因为没有了汽油而无法开动,更可怕的是他所携带的弹药,根本不足以应付一次大战。舍尔纳上校之所以会将第一个目标放在富尔米,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富尔米虽然面积不大,却是前线高卢军的后勤补给基地,这里拥有他所需要的一切。

富尔米有一个团的高卢军驻守,要想弄到物资就必须发起了一次作战,击溃对方的防守部队,否则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举手投降。

当先头团抵达富尔米城外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一点钟了。舍尔纳上校立刻派出了十几名侦察兵前往城中侦察,半个小时以后,侦察兵回报,城中有游动哨的存在,城外挖掘有反坦克壕并有铁丝网,要想进城必须从几个主干道通过,而在主干道的两旁埋设有地雷,坦克只能呈单列进城。

听到侦察兵的回报,舍尔纳上校皱起了眉头。他本来以为后方的高卢军会松懈一些,没想到对方居然有如此的警惕性,让他有没处下嘴的感觉。思虑再三,舍尔纳上校还是决定发动进攻,因为现在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如果他绕过富尔米不打,估计手下的坦克开出五十公里就会因为没油而趴窝了。

迅速调拨了自己手下的兵力,舍尔纳上校命令发动了进攻。作为支援火力的I号突击车被安排在雷区以外待命,剩下的I号坦克从已经被侦察兵摸清的三条道路上同时前进。I号坦克以慢速行驶,尽量不发出太大声音,驾驶员均小心翼翼的跟着前车行动,生怕歪一点踩中地雷。

这样一支坦克部队,战战兢兢的向着富尔米城内驶去。哪怕速度调得再低,也会有引擎发出的声音,何况是一大堆坦克的声音更是无法掩人耳目。“什么人。”高卢哨兵终于发觉了,然而他们的喝问却没有人回答。

“有敌袭。”高卢人终于发觉了,然而根据舍尔纳上校之前的嘱咐,在被对方发现的第一时间,先头的坦克开始了机枪扫射,同时所有坦克打开大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枪声惊醒了所有睡梦中高卢人,他们在军官的指挥下,立刻拿起武器,冲向了入城的各个要道。然而当他们冲到城边的时候,立刻被迎面射来的灯光晃花了眼睛。I号突击炮的大口径榴弹炮猛烈的轰击着城市,加上正在推进中的I号坦克,高卢士兵本能的认为富尔米遭到了条顿大军的包围,已经危在旦夕了。

以为遭到装甲大军包围的高卢军顿时士气低落,抵抗的并不算激烈。先头团的坦克趁着这样的机会,快速通过了雷区冲向城中。

当喷吐着火舌的坦克驶到近前,高卢军的立刻崩溃了。他们扔掉手中的武器抱头鼠窜,一些人甚至逃入雷区,结果很快就被炸死了。条顿军第三集团军先头团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占领了条顿军的后勤基地,海量的武器弹药、汽油和粮食被缴获。舍尔纳上校甚至在仓库中找到了四十三辆雷诺R35轻型坦克,以及六辆B1重型坦克。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白鹰国异动

这批坦克是个不大不小的惊喜,有了它们舍尔纳上校手中的装甲力量将会大大增强,尤其是B1重型坦克的装甲非常厚实,足以让他的装甲部队实力提升几个台阶。

舍尔纳上校很快从无线电中得知,古德里安的第三集团军已经成功走出了阿登森林,正在向着亚眠的方向挺进。他立刻电告古德里安,声称他已经占据了富尔米,请求他们前来汇合。

听说舍尔纳上校攻克了对方的后勤基地,古德里安非常高兴,立刻带着主力部队开赴富尔米。面对海量的补给,条顿士兵们目瞪口呆,古德里安征用了所有附近的汽车来拉补给品,却依然有少半无法带走。无奈之下,古德里安为了不将这些东西留给高卢军使用,只能将整座城市付之一炬。

烧光了富尔米之后,古德里安只留下一个连看守俘虏,大部分兵力转而进攻亚眠。在高卢军尚未反应过来之前,位于高卢国的北部重镇亚眠易手,十个师的高卢军被彻底断绝了后路。

首节上一节564/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