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559节

分割合围这个古老的战术,却被图哈切夫斯基玩出了新花样。十三万红联军日夜饱受空军和炮兵的狂轰乱炸,却没有丝毫以地面部队进攻的意思,仿佛罗刹军决意用炸弹直接解决对方一般。面对罗刹军的优势火力,红联军唯有困守阵地,他们既无弹药又无粮食,处境极为危险。

听说驻乌克兰军队主力被包围,斯特林知道情况危急,他急令西部方面军司令巴普洛夫先行飞赴前线亲自指挥,率领预备队方面军主力南下,为被包围的部队解围。巴普洛夫也是心急如焚,斯特林给他下了死命令,他不敢违抗的。现在十三万大军危在旦夕,如果他救援不力,恐怕会被送上军事法庭的。

想着在大清洗中,那些只因为一点小错就被屠杀的同僚,巴普洛夫就感觉到后背冒凉气。不过大清洗也给了他一些希望,在五大元帅以去其三之后,他不免多了一些想法,如今正是立功的时候,他就怕立功慢了不够升入元帅级别。

为了彻底摧毁攻入乌克兰的罗刹军,巴普洛夫大将决定把预备队方面军兵分三路,北路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出发,迂回前往格尔洛夫卡。中路从扎波罗热出发,直接进攻顿涅茨克,南路则从赫尔松出发,一路围剿从克里木半岛北上的罗刹军。

巴普洛夫想法非常明确,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他不但要将克里木半岛的前出部队打回去,还要消灭那些包围乌克兰方面军的罗刹军,希望能够将其歼灭。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伏兵破敌

如今已经成为大将的巴普洛夫心里惦记着元帅位子,打起仗来自然是勇猛无比,可惜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图瓦切夫斯基的圈套之中。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北路军也不知道,他们因为距离远近,已经与主力部队的行进速度脱节,成为了一支孤军。

图哈切夫斯基始终盯着援军,见到对方的齐头并进出现错漏,他立刻请示了张学良,随后率领一支部队迎了上去。三个坦克军的兵力,这已经是罗刹军全部的机动力量,这次图哈切夫斯基已经有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想法。

越过第聂伯河以后,北路军以急行军的速度,向着东方急进。他们认为这是在自己的国内,有什么风吹草动自会首先知道。他们怎么可能会想到,在前方的丘陵地带,敌军已经张开大网等着他们了。

为了保证埋伏的秘密性,大军已经在这里潜伏了两天时间。这两天没人敢生火做饭,包括图哈切夫斯基在内的所有人都依靠又冷又硬的干粮熬了过来。所有在附近活动的百姓都被控制了起来,以防止消息的走露,在这种严密的防守措施下,没人知道这一片看似宁静的丘陵地带,实际上却是杀机四伏。

巴普洛夫已经是一天两次发来严令,要求北路军加快行进速度,务必要在三天之内抵达预定地点。实际上北路军的前进速度慢,并不能怪在他们的头上,他们的路途太远,何况道路上河流密布,有不少因为开发不足的原因而没有桥梁。

北路军的指挥官崔可夫上将心急如焚,因为考虑到北路军行程最远,本来给他们配备了大量机械化装备,这其中包括最新型的BT7和BT7A快速坦克,T38轻型坦克,SU12自行火炮,还有各种载重吨位的嘎斯卡车。

这支六万人的部队,是仿照华兰军建设起来的纯机械化部队,以卡车携带大量火炮,同时辅以大量坦克和自行火炮,让这支部队的攻击能力很强,是首都卫戍部队中的王牌。

巴普洛夫大将对这支部队寄以厚望,希望能够借助装甲部队的威力,突破图哈切夫斯基的包围圈,将被包围的乌克兰方面军救出来,可惜他忘记了乌克兰中部有着众多的河流。

因为红联国的工业建设才刚刚开始,许多基础建设不到位,在乌克兰地区的公路还在兴建之中,桥梁的建设更是远远落后了。崔可夫上将出发之后吃惊的发现,许多河流上竟然没有桥梁,有桥梁的承载力亦不够,难以承载大吨位的坦克和火炮。

为了让部队过河,崔可夫只能派出所有工兵部队架设浮桥。机械化部队使用尚在初级阶段的现在,除了华兰国以外,各国都没有什么大规模运用的经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例如在工兵方面,原本的步兵部队过河,只需要用木头随便架设一道浮桥即可,但是现在却必须要计算承载能力。

尽管如今红联军的坦克还都属于轻型坦克,也普遍有超过十吨的重量,在这样的重量下,普通桥梁根本难以通行。没有专用工具,红联军的工兵部队吃尽了苦头。因为红联国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工兵中根本没有会计算承载能力的人,崔可夫不得不临时从当地征调桥梁工程师入伍,帮助工兵部队架桥。

没有足够承载力的钢构件,崔可夫就直接从当地工厂里征调工字钢代用,虽然架起来的桥耐用性极差,但勉强可以通过装甲部队了。依靠着这样的桥梁架设方式,速度自然快不起来,当中路军和南路军已经接近目标的时候,崔可夫的北路军还在萨马拉河畔的彼得罗巴甫洛夫卡城附近兜圈子。

因为急着赶路,崔可夫没有放出侦察部队,他拼命的催着大军前进,希望能够在中路军抵达顿涅茨克的时候赶上去。然而当他们越过城市前进了三十多公里之后,突然遭到了炮兵打击。

此时北路军正在进入丘陵地带,因为道路狭窄,坦克只能呈单纵队行进。崔可夫上将坐在他的BT5TU型指挥坦克里,正计算着行军路线和时间,考虑着应该如何说辞才不会被巴普洛夫军法处置。

忽然而至的炮弹惊醒了沉思中的崔可夫中将,开始的之后只是一发炮弹击中了后队的嘎斯卡车,引爆了车上的炮弹,随后炮声突然密集的起来,将正在进入丘陵地带的后队两个团淹没在了一片爆炸的烟尘之中。

崔可夫上将顿时知道不好,他急忙命令大军后撤,退出丘陵地带组织阵型,然而这样的决定却太晚了。因为在思考问题,崔可夫上将没有注意到,他的部队大部分已经进入了丘陵地带,在这么狭窄的道路上,坦克掉头是很困难的。如果倒车离开此地,崎岖的山路上,坦克根本不敢快开,就算没有任何人打扰,他们要想后退撤出,至少也要三个小时以上。

图哈切夫斯基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当位于丘陵外围的大口径榴弹炮阵地开始发威的时候,位于丘陵另一头的步兵也开始动手了。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无后坐力炮陡然开火,命中了即将驶出丘陵地区的三辆BT7快速坦克。这些坦克为了追求速度,大幅削弱了装甲,结果在战斗中立刻显露出不足之处。

当大口径炮弹击中的时候,薄弱的装甲犹如纸片一般被撕开,内部的成员毫无幸理。剧烈爆炸将炮塔掀翻,几个坦克地盘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将整条路都堵死了。

图哈切夫斯基等得就是这个机会,他立刻命令对被包围的部队发动进攻。所有的机械化步兵都放弃了车辆,他们埋伏在丘陵上这么久等待的就是这一刻,大量无后坐力炮纷纷开火,炸得崔可夫部队人仰马翻。越来越多的坦克被命中摧毁,崔可夫只好命令坦克部队开足马力向两侧的丘陵上冲击,希望能够杀开一条血路。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倭族援军

图哈切夫斯基的心思缜密,早已经想到了对方所有突围的方式,随着隆隆的马达声传来,一辆辆奔狼3型坦克出现在丘陵顶部。虽然在丘陵上使用坦克非常困难,但这些拥有七十六毫米口径坦克炮的中型坦克,至少能够补充反坦克火力的不足。

当大量红联军坦克开始爬坡反击的时候,立刻遭到了这些坦克炮的轰击而纷纷被摧毁。罗刹军三个坦克军的武器装备,其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崔可夫,此时又是攻其不备,将红联军压在了山岭之下。

崔可夫上将虽然奋力冲击,却难以突破严密厚实的包围圈。政委们身先士卒,带着红联军士兵发动冲锋,然而在密集的火力下,这样的做法是徒劳的,红联军很快被消灭殆尽。

最后只有崔可夫带领着三百多放弃了重装备的士兵逃出了包围圈,只不过他们已经没有继续作战的能力了。

罗刹军全军出动,进攻乌克兰地区,怎么会如此容易就能破解,在红联军紧盯着图哈切夫斯基与布柳赫尔的军队时,一只黄种人组成的队伍正在向着顿涅茨克方向袭来。

在接到崔可夫部队全军覆没的消息时,巴普洛夫的中路军已经抵达了顿涅克茨城外,与驻守本城的罗刹军两个师爆发了激战。本来巴普洛夫是打算利用北路军的机动能力,大迂回切断顿涅茨克的后援,然后再聚而歼之。只要取得了这个立足点,预备队方面军就可以继续向东进攻,进而将乌克兰方面军接应出来。

巴普洛夫大将心中暗暗打鼓,他感觉自己似乎掉入了一个圈套,而图哈切夫斯基想要的就是让他来救援。为了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抵抗力量,他立刻电令南路军向北靠拢与他汇合,然后争取将乌克兰方面军的残部拉出来,再想撤退的办法。

南路军遭到了罗刹军克里木军团两个师的激烈抵抗,没有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得到巴普洛夫大将的命令后,他们立刻摆脱了罗刹军的纠缠,向着顿涅茨克方向撤退。

巴普洛夫在指挥部队拼命的进攻,希望能够占据顿涅茨克为据点,可惜城内防守的罗刹军拼死抵抗,让红联军无法得逞。六天以后,五万多人的南路军抵达了顿涅茨克与中路军汇合,巴普洛夫手中有了近二十万兵力心中大定。

就在巴普洛夫考虑是否应该绕过顿涅茨克,直接进攻包围乌克兰方面军的罗刹军时,他的部队忽然遭到了重兵包围。巴普洛夫被吓了一跳,他立刻派人侦察,结果回报的结果却是对方都是身材矮小的黄种人。

巴普洛夫彻底懵了,他立刻判断包围他的军队是属于华兰国的。如果被华兰国的军队包围,自己生还的希望就很小了,巴普洛夫想到这里入坠冰窖,他放弃了突围的想法,立刻组织就地防御,抵挡敌军可能进攻。

实际上巴普洛夫是在自己吓自己,华兰国不可能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对红联国宣战,否则他将有可能陷入与白鹰国的决战之中。一旦华兰国正面对上整个乌托邦主义联盟,赵守宏的计划也就彻底破产了。将自己的国家在战争一开始就推到前线,这是赵守宏绝对不会干的,至少在三方势力其中一方遭到极大削弱之前,他不打算押注。

包围巴普洛夫所部预备队方面军的,实际上是倭族雇佣军的十二个师。在倭族部队参加红衣国内战,后来又有部分留守摩洛哥之后,倭族雇佣军缩水近一半。不过有倭国陆军士官学校源源不断的送来新的兵员,让缩水的雇佣军很快恢复了旧观。

如今赵守宏对动用这支不需要高额抚恤金,不需要担心伤亡,也不用担心世界舆论压力的部队用起来非常顺手。让这么大规模的倭军在罗刹军序列中,对华兰国的外交没有多少影响,却能够极大的加强罗刹军战斗力,同时让张学良掌控罗刹国军事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这一次倭族雇佣军再次出击,是由郭松龄亲自指挥的。本来在红联国领军多年的图哈切夫斯基,甚为了解红联军各个将领的喜好与斯特林的脾气,所以他才会摆出这个围点打援的局让他们钻。他知道如今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巴普洛夫大将是斯特林最器重的领军人物,自然会让他率领部队救援。

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斯特林除了抽调首都的兵力别无选择,而因为首都的防御问题,人数又不会太多,这正是个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好机会。图哈切夫斯基算准了巴普洛夫的脾气,所以将自己所有的机动部队,用来消灭红联军的王牌装甲部队,结果让崔可夫憋屈的成为失败者。

对于顿涅茨克方向上,他并没有消灭巴普洛夫的准备。一来是兵力实在不够,难以兼顾两个战场,他甚至打算在消灭崔可夫部队之后,连对乌克兰方面军的包围也撤去,以避免己方的损失。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面对正在东进的西部方面军没有取胜的把握。

红联军在乌克兰的预备队方面军已经接近二十万,加上乌克兰方面军残部的六万多人,如果西部方面军的三十万部队再抵达,红联军的兵力将大大超过罗刹军,他如果能够守住现在成果,已经是邀天之幸了,怎么还有心思继续进攻。

可是张学良给他的援助,却让他再次燃起了全歼红联军主力的希望。十二个倭兵师,超过二十万兵力的投入,让他有了一支战力极强的生力军。这支部队的装备与罗刹军差不多,足以对相同数量的红联军形成优势,将他们投入顿涅茨克就有了胜利的希望。

这个临时被改变的计划,很快就被付诸实施了,在对方两路军汇合时候,倭军迅速汇聚了过来,将巴普洛夫大将的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倭军很快开始在包围圈外围挖掘工事坚守,同时以火炮对包围圈内进行全方位覆盖。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歼灭战

倭军并没有空军的编制,罗刹军的空军又在对乌克兰方面军进行狂轰乱炸,根本无暇顾及这边,所以他们只能以单纯的步兵火力,对包围圈中的预备队方面军主力进行打击。

幸好这片区域不算大,倭军炮兵足以做到全覆盖,结果在这样先发制人的攻击下,红联军的炮兵遭受惨重损失,大口径火炮几乎损失殆尽。巴普洛夫大将气得直骂娘,但已经无济于事,没有炮火的帮助,红联军只能依靠自己手中的轻武器,对包围圈外围的部队发起冲锋。

倭军迅速建成的防线有大量机枪火力,凭借着火炮加机枪的无缝对接火力覆盖,红联军根本难以冲出包围圈。

到了晚上,倭军毫不心疼的用照明弹帮助前线步兵照亮阵地前数百米的地域,想要夜袭的红联军毫无侥幸的可能,巴普洛夫大将对此也是一筹莫展。

巴普洛夫大将拼命的突围,他认为倭军既然没有发动总攻,说明包围圈并不严密,对方的兵力数量不足。所以他希望能够创造奇迹,带领预备役方面军突出重围,撤退到红军城去。

可惜巴普洛夫大将并不知道,倭军之所以并未进攻,除了打算以防御战消耗预备队方面军的人员和弹药之外,还因为罗刹军主力正在围歼乌克兰方面军,后勤部门不可能同时供应两场大战役级别的总攻。

在顿涅茨克以东地区,罗刹军已经在做最后的围剿了。随着大量火炮的加入,乌克兰方面军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他们的活动区域在缩小,受到炮击的密度却在节节升高。面对着不停歇的炮击和轰炸,他们只能捂紧耳朵蹲在工事里,默默忍受着罗刹军的进攻。

首节上一节559/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