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557节

在得到斯特林首肯之后,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普展开了一场“斤斤计较”的外交战,双方唇枪舌战,为了各自的利益打了三天的嘴仗,最后才将条约细节确定下来。

五天之后,条顿国和红联国对外宣布了《红条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中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双方绝不参加任何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本条约有效期为10年。

签订十年的条约,这是双方都首肯的,以希斯勒的考虑十年时间足够他统一整个西大陆了,到时候集整个大陆之力,再联合华兰国足以轻取红联国。等到整个连接在一起的大陆区被轴心国和华兰国占据,白鹰国所在的新大陆就被孤立了。到了那个时候,白鹰国就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或者是被整个世界孤立而慢慢衰落,另一个选择就是发动战争对抗整个世界。

斯特林也有着类似的想法,十年时间足以让红联国消化吸收所有来自白鹰国的科技,到时候红联国已经足够强大,可以让白鹰国当外援,红联国来个中心开花。先与白鹰国东西对进,占据整个西大陆为据点,再合兵进攻华兰国进而统一全世界。

双方各怀鬼胎,签订了这份看似是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的条约。尽管这其中没有任何联合的意思,却让整个世界为之轰动。撒尔帝国和高卢国突然感觉到自己被耍了,条顿国口口声声想东进攻红联国,却转眼与对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简直是直接打脸的行为。

可惜两国并不知道,这份互不侵犯条约还有密约的存在,如果知道了他们恐怕更会火冒三丈了。在这份条约的秘密附加协议书中规定,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内的三国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条顿国和红联国实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如白兰国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双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线。维持白兰国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仇视白兰国

在西大陆的东南方向,条顿国承认红联国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的利益。

这份密约等于是双方划分西大陆东部的备忘录,按照这份约定的分割,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的北部地区、白兰国和芬兰的东部地区都将成为红联国的势力范围。相对应的,白兰国富庶的西部地区也成为了条顿国的势力范围。

双方的势力分割,给这场波及整个世界的外交大混战画上了一个句号,接下来的利益冲突将通过武力来解决。

1938年在外交争斗中过去,新年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祝福来年的平安,而开始没有人知道,一场波及到全人类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残酷大战正在悄然降临。

因为赵守宏一直以来的刻意扶植,华兰国的文化已经通过影视、动画片等方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华兰国的春节也成为所有国家都要庆祝的节日,其重要程度甚至比肩西大陆最重要的耶诞节。

1939年的春节是2月19日,这一天华兰国普天同庆。在经历了十年建设之后,东部地区也依靠着沿海的优势,很快赶上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建设速度。随着依靠上合组织的经贸往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华兰国经济,已经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国家富强所带来的优越性。

从1910年开始,赵守宏在中川省提出的“五年计划”模式,已经进行到了第六轮的末尾。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华兰国已经整体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帽子,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随着经济危机的过去,各国的关税开始放松,华兰国的经济更是以井喷般的速度发展。如今华兰国再也不是依靠医药、塑料等少数几个产业支撑的外贸体系了。除了能够供应全国各种产品的消耗之外,华兰国还能对外销售几乎所有工业门类的产品。

尽管在国家GDP产值上,依然落后于白鹰国一筹,但在工业体系完整性上,却是远远超过的。就在总统新年致辞上,赵守宏向大家报告了国家经济的喜人变化,同时宣告新一轮的海军造舰计划已经结束。华兰国的两支东大洋舰队和两支斋尼洋舰队已经拥有战列舰十三艘,航空母舰二十一艘,巡洋舰六十七艘,驱逐舰一百一十五艘,以及超过一百艘的潜艇和近七百艘其他各类舰艇。

如今的华兰国不但战舰型号最新,威力最强,吨位上也已经距离撒尔帝国不远了。可以说在不计算人员素质的情况下,华兰国海军不惧全世界任何一支海军。

赵守宏在新年致辞中对海军的描述,让白鹰国的罗斯福心事重重。尽管他从未将赵守宏当做过敌人,但坐在他的位置上就必须通盘考虑国家形势,不能对任何潜在危机视若无睹。

白鹰国因为几年的内战,国力消耗不少,现在的海军已经不如华兰国强大了。而在东大洋上,白鹰国的基地比较零散,难以进行全面防守,尤其是在东大陆的苏禄群岛,更是处于上合组织各国的包围之下,很难守得住。罗斯福甚至在考虑,是否放弃苏禄群岛,以缩小海上防线。毕竟在他看来,白鹰国的利益在风暴洋上,只有与红联国联手,掌控了整个西大陆,才能真正夺得世界霸权。在这之前,东大洋方向上最好的办法就是防守。

不过罗斯福的想法最终没有成行,因为他的目光很快被西大陆的战局所吸引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西大陆三大帝国的解体,原本其领地内的各少数民族纷纷独立,诸如捷克斯洛伐克、波罗的海三国、芬兰、南斯拉夫以及白兰国,这些国家形成的西大陆态势被统称为“凡尔赛体系”。

其中白兰国本身就是从条顿国和罗刹帝国身上挖出来的领土,尤其是作为白兰国出海口的但泽自由市。这个地方虽然名为自由市,实际上却是波兰所掌控的港口,而其地理位置又无巧不巧的将条顿国本土和东普鲁士地区分割开来。

对于白兰国的地理位置,条顿国一直耿耿于怀,尤其希望对东方暂时采取守势的希斯勒,更是打算缩短防御面,而这样做要牺牲的第一个国家就是白兰国。

这个时期的条顿国,对于白兰国的厌恶程度甚至超过撒尔和高卢等国,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包括撒尔帝国和高卢国因为乌托邦主义联盟的压力,而对条顿国的态度转向容忍。但最主要的情况是因为条顿国陆上最大的威胁高卢国,其军事思想转为防御为主,加之因为经济危机而士气萧条,故不想再另起战端。

在一战结束时,条顿国只丧失了阿尔萨斯-洛林两省给高卢国,这两省在历史上曾多次易手予他国,民族成份复杂而难定其归属,就算是丢了也不心疼。但在白兰国的问题上,条顿国不但让其恢复了1772年时的领土,还要丧失西里西亚这一重要的工业产煤区、割让但泽这个超过95%居民都讲条顿语的纯条顿国城市以及“走廊地区”给予白兰国,在名义上成为独立的“利伯维尔”,导致条顿国本土与东普鲁士分隔,严重限制了后者的发展。

大战结束后,条顿国总计丧失帝国时期的13%领土与12%的人口,其中白兰国又占其中极高的比例。出身自条顿东部地区的条顿国魏玛共和时期总理塞克特对白兰国更是痛恨,他曾说过:“白兰国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是与条顿国本身的需求不可调和的,白兰国必须灭亡,而且一定会灭亡。

从魏玛共和国时期开始,政府就在军队中灌输“毁灭白兰国”的信念,后来此主张也同样为柏林的高级官员所接受,魏玛共和国总理约瑟夫?魏尔斯曾公开发表过“白兰国必须受到惩罚”的言论,而撒尔国首相乔治?洛伊德也曾说过:“白兰国被给予的太多,以后会造成大麻烦。”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格莱维茨电台

他的话一点也没错,早在1925年6月起,条顿国就开始对白兰国进行关税战,并对其境内的条顿侨民宣传复仇主义精神,鼓励其分裂运动。这种做法更是在希斯勒当政之后达到了极致。

每年凡尔赛条约签订的日子,条顿国都会召开反省大会,不过这场反省大会实际上却是对条约的批判会。每次开会希斯勒都会亲自到场进行演说,宣扬凡尔赛条约的不公正性,同时着重突出白兰国的卑劣。

在条顿社会工人党执政的条顿国内,白兰裔和犹太裔都会受到极端的歧视,甚至有人当街殴打白兰裔人士之后,只要指明对方的白兰血统,就能避免受到惩罚。

条顿国以白兰国为反面角色,进行大肆的战争宣传,国家也出台立法,对白兰裔民众在条顿国办厂开店都有严格的限制,并刻以重税。

在如今的条顿国内,白兰裔民众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经常遭到毒打,开设的店铺被人打砸之后,报警也无人理睬。到了最后甚至有人在夜晚杀害白兰人,警察却熟视无睹,害得白兰人天黑不敢出门。

白兰人很快成为了继犹太人之后,在条顿国境内受到迫害最大的群体。对此白兰国多次发出严正外交照会,要求条顿国都这种情况予以改正,可是条顿国却开足宣传机构,由宣传部长戈培尔亲自操刀,将这些正规的外交函件宣传成了白兰国的挑衅与藐视,在民间煽动仇视情绪。

面对条顿国内日益高涨的仇视情绪,白兰国显然有一定的准备。昔日的白兰军统帅,如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毕苏斯基冷静的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立刻命令白兰军主力驻扎条顿白兰边境,以防止对方可能的进攻。

然而白兰国政府却并非一心,白兰外交部长贝克勒尔一直坚持亲条顿政策,甚至在条奥合并与入侵杰克斯洛伐的问题上支持条顿国,同时在他的鼓动下,白兰也效仿条顿国,以武力威胁立陶宛,强迫其承认维尔诺属于白兰领土,并施压捷克斯洛伐克,吞并了捷欣一地。这些蝇头小利让白兰国沾沾自喜的同时,却让白兰国在西大陆的形象恶化,国际地位变得异常孤立。

白兰国自以为是个小强国,在西大陆东部也能称王称霸,竟然对周边国家屡屡作出恶行。条顿国的宣传部门也添油加醋,将白兰国的行为丑化后公布的天下皆知,以此来从舆论上打压白兰国的声望。

条顿国煞有介事的与白兰国展开谈判,要求收回但泽市与走廊地区,却被白兰国断然拒绝。条顿国公然宣布派陆军进入边境地区,与重兵防守的白兰军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这个时候,撒尔帝国突然出面斡旋,要求双方保持克制。在条顿国与撒尔帝国签署了密约之后,撒尔帝国突然出面斡旋阻止条顿国进攻白兰国,等于是撕毁了当初的条约,这个行为让希斯勒大为恼火。

实际上撒尔帝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本来他们寄希望于条顿国与红联国死磕,让协约国的陆上压力减轻一些。然而条顿国与红联国突然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却让撒尔帝国感觉到了上当受骗。

为了警告条顿国,撒尔帝国不得不在此事上作出表态,否则撒尔帝国就颜面无存了。条顿国表示同意与白兰国继续以谈判解决争端,算是给了撒尔帝国一个面子,然而各国都不知道,这只是希斯勒的缓兵之计而已。

就在条顿国满口答应谈判,并派出代表团要前往华沙的时候,条顿军已经开始了军队调动。装备有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的62个条顿甲等师,共160万人已经秘密潜伏到了边境地区,现在他们等待的只剩下了一个进攻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1939年8月30日中午,天空中下着丝丝小雨,一群用粗呢大衣掩盖着军服,手里拿着各式武器的军人冒雨来到了格莱维茨。这里是条顿国和白兰国之间的边境小城,距离白兰国边境仅有不足五公里的距离,而那些人目标只是处于郊外的某处而已。

这些人开着汽车,眼神中透露出异常警惕的神色,最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手中所拿的并非条顿军武器,反而是白兰军的制式装备。他们驾驶的汽车被路口的条顿军警拦了下来,一名少校快步走到车内为首一人的身边道:“瑙约克斯中校,鹅肉罐头已经就绪了。”

瑙约克斯中校点了点头:“送到预定地点,我们晚上要用到的。现在开始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我们要出击了。”

“没问题,守军已经都被调走了,保证不会出岔子。”那名少校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开了。载着瑙约克斯中校的车子快速前行,很快隐没在细雨之中了。

入夜时分,瑙约克斯中校带领的突击队,已经潜伏到郊外的一栋小楼外。这里的防御并不严密,显然并非什么军事重地,实际上这里根本不具备任何战略或战术意义,它只是格莱维茨的电台而已。

瑙约克斯中校看了看表道:“去看看接头的人来了没有,注意接收信号,我们马上就要出击了。”

十几分钟后,一名同样身穿大衣的人折了回来报告道:“鹅肉罐头已经送到,就在附近的树林里。信号刚刚接收到,祖母去世了!”

祖母去世了!这句看似毫不相干的电文,实际上却是行动开始的暗语。瑙约克斯中校兴奋得点了点头:“非常好,我们立刻行动。记得按照预定方案行动,谁也不许露出马脚。”

“没问题。”瑙约克斯身边的几十名条顿士兵笑着站起身来,纷纷脱掉了身上的粗呢大衣,原来在大衣的掩盖下,他们身穿的竟然都是白兰国军服。

瑙约克斯的装束也是一样,脱掉大衣的他抄起步枪一挥手:“前进,占领格莱维茨电台。”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反击”白兰国

首节上一节557/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