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553节

红衣国内战之中,两国对条顿国建立起了不错的印象,撒尔帝国甚至将条顿国当成了对抗乌托邦主义思想的先锋。希斯勒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决定冒险试一试两国对条顿国的底线。1937年1月14日,条顿国突然派出了国防军第三师和一支警察分遣队开进了莱茵兰地区。

希斯勒的计划可谓冒险之极,在军队内部一经提出,就被众多将领所反对。因为按照当前的情况看,条顿国的军事力量依然处于劣势,一旦遭到撒尔帝国和高卢国的一致对抗,刚刚有起色的条顿国很可能再次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有些将军甚至公开表示,条顿国一旦再次与协约国开战,连一个星期也顶不住。

不过这些将军显然是从纯军事角度分析问题,而忘记了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事实证明希斯勒赌对了,尽管高卢国百般不愿,但是为了对付乌托邦主义联盟,他们还是在撒尔帝国的劝说下忍住了。

第一次军事冒险的成功,让希斯勒心情大好,他立刻开始了新的冒险。作为与条顿国同宗同种的奥地利国,本来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战败而被分裂成了三个民族国家,其中奥地利国就由条顿人组成。

早在条顿国盛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时候,奥地利的不少人就开始崇拜条顿社会工人党和希斯勒,甚至还有人公然身穿社会工人党冲锋队的服装招摇过市,很快条顿社会工人党就派出了自己的密探赛斯?英夸特。

赛斯?英夸特是奥地利出生的条顿人,他在条顿国生活多年,早已成为了社会工人党的成员。在希斯勒将目光转向了奥地利的时候,赛斯?英夸特很快被希姆莱招入党卫队,并进行了大量针对性训练。

就在条顿军队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后不久,赛斯?英夸特被调往奥地利,受命组建一支听命于条顿国的力量。赛斯?英夸特的演讲能力并不差,他在奥地利大肆宣扬条顿人种的优越性,很快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

赛斯?英夸特将社会工人党的种族主义理念慢慢引入到奥地利国,成功组建起自己的黑衫党。黑衫党奉行条顿人至上的理念,大肆宣扬民族主义情绪,并污蔑犹太人是小偷,是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这样的说法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很有市场,赛斯?英夸特的势力在迅速扩大。

奥地利国内开始动荡不安,黑衫党四处出击,在国内大量发动爆炸和暗杀等暴力事件,整个社会在经济危机的基础上又多了治安问题。此时条顿国的势力已经很大,而希斯勒的代表副总理赫斯又暗示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黑衫党与条顿国政府有关系,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奥地利政府左右为难。

在整个1937年中,奥地利的国家资本主义分子在柏林的资助和唆使下,加紧了在奥地利境内的恐怖活动。在那些偏远的山区,国家资本主义分子利用政府的弱势,常常发动暴乱和示威,极大的削弱政府的权威。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威逼利诱

奥地利警察局对各地暴动进行过多次清剿,却是收效甚微,他们甚至从抄获的一些计划中获知,这些黑衫党分子有暗杀许士尼格总理的计划。1938年1月,这种情况又有了新的突破,接到线报的奥地利警察在维也纳的一个办公室内,起获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情报。

这个办公室属于维也纳当地,一个叫做七人委员会的小团体。这个团体看上去只是个自发组织的小政治团体,实际上却是黑衫党在奥地利的地下组织中央机构。

在这个办公室内抄获的文件中,有一份赫斯签署的文件,其中写明奥地利的黑衫党将在1938年春天发动公开反叛,如果许士尼格企图镇压,条顿军将开入奥地利以防止“条顿族人内部流血”。根据后来一些奥地利警察的回忆,其中一份文件甚至有具体的行动方案,当地的间谍要刺杀条顿国自己驻奥地利公使巴本,或者其武官莫夫中将,作为条顿国干涉的借口。

自知军力无法与条顿国对抗,又不想让协约国插手其中,无奈的许士尼格总理只能选择与条顿国谈判,希望能够结束国内的**局面,否则政府就要崩溃了。

在条顿国的邀请下,许士尼格前往慕尼黑的“鹰堡”,会见真在那里等待的希斯勒和戈林。这座希斯勒用来会见外国贵宾的地方,正是当年威廉皇储和费迪南大公商量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地方,如今景色依旧秀美却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已经41岁的许士尼格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鹰堡的大门处,从山下爬上来已经让并不年轻的他气喘吁吁了。希斯勒和戈林将他迎入了客厅,并奉上香浓的咖啡,许士尼格的气息才稍稍平缓了些。

许士尼格是个礼数周全的老派人士,会谈开始之后,他先是彬彬有礼的寒暄,夸赞了几句鹰堡周围的秀丽景色,当地的好天气之类的话,此外也恭维这个房间无疑是举行过多次重大会议的场所。

希斯勒始终盯着喋喋不休的许士尼格一言不发,直到对方将话题再次转回了气候问题,他突然出声打断对方道:“亲爱的总理先生,我们不是来谈天气的。”

许士尼格被无礼打断了说话,这让他感到非常吃惊。不过希斯勒显然没有道歉的觉悟,他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犹如在大街上给支持者们演讲一般:“自从神圣罗马帝国以来,条顿和奥地利诸国就是一个整体,我们都是条顿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奥地利却从来都不把自己当做是条顿族人,奥地利的历史就是一种不断的叛逆卖国行为。正是因为你们之中某些人的自私行为,让整个民族无法形成合力,让我们无法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现在我要告诉你,这种历史性的矛盾现象已经要结束了。”

许士尼格呆愣的看着手舞足蹈的希斯勒,内心的震撼难于言表。希斯勒再次收回目光,死死盯住许士尼格道:“总理先生,现在是时候了,我要告诉你这一切必须终结。条顿国是个大国,条顿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强大。而且我相信以条顿国如今的力量,解决自己的边境问题,是不会有国家出来说三道四的。”

“可是奥地利虽然也是条顿族人,却已经与条顿国分割数百年了。奥地利虽然分割出去,但在条顿民族的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许士尼格还想继续反驳,却被希斯勒打断了。

“完全等于零。”希斯勒已经咆哮了起来:“我告诉你,这完全等于零。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条顿民族的每一个民族主义思想都被奥地利破坏了。一点也不错,所有的这些破坏都是哈布夫斯堡王朝和天主教会的阴谋,如今他们已经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可是元首阁下,奥地利为世界文化做出了许多贡献,他不能与条顿国混而为一。例如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大师……”

许士尼格还没说完就被希斯勒打断了:“贝多芬?我告诉你,贝多芬是在下莱茵出生的,他是地地道道的条顿国人。我今天让你来,是要明确的告诉你,条顿民族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许士尼格傻傻的看着盛气凌人的希斯勒走到窗前,对着外面秀丽的山色咆哮道:“我负有一个历史使命,这个使命将由我来完成,这是因为上帝已经选中了我。我要让神圣罗马帝国的荣耀,再次播撒在整个西大陆上,条顿民族注定要成为世界的中心,要成为执掌世界的民族。凡是想要阻止我的人,都将被摧毁。我选择了一条没有条顿人选择过的最艰难的道路,但我并不后悔,为了条顿民族的兴盛,我义无反顾。现在我已经获得了条顿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比任何条顿国人都伟大,但这一切并非是依靠武力手段。我要告诉你的,是我满怀着对条顿民族的热爱,人民也同样的拥护我,这其中也包括大多数的奥地利条顿人。”

“我很愿意相信这一点,我向您保证,我也希望条顿民族更够更加兴盛。”许士尼格已经完全被吓傻了,他只好顺着希斯勒的话说。

“有愿望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联合起来。可是现在我却看不到这样的诚意,尤其是奥地利在条奥边境修筑的大量国防工事,这是对一个民族活生生的割裂,是背叛的行为。”希斯勒再次回到桌边,双眼直勾勾盯着许士尼格道:“难道你认为自己在奥地利移动一块石头,第二天我会不知道吗?”

希斯勒阴森恐怖的语气,让许士尼格不寒而战,胆小的他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无法出言反驳。希斯勒的脸色笑意渐盛:“难道你以为凭借奥地利孱弱的军事力量,能够挡住我半个小时吗?哪怕你们有坚固的工事。”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条奥合并

希斯勒的声音越来越低沉,那些看似普通的语句却犹如重鼓般,一下下敲击在许士尼格的心坎上。希斯勒的双眼死死盯着他一字一句的说道:“我只要一声令下,第二天太阳出来之前,你们所有可笑的工事都会被炸得粉碎,我非常不愿意让奥地利遭到这种命运,因为这意味着流血和牺牲。不过当你惹怒了伟大的条顿人民,情况将会不受控制的发展下去。在我的军队之后,冲锋队和奥地利军团都会开入境内,没有人能制止他们盛怒之下的报复行动,就连我也不能。”

这样的威胁让许士尼格毛骨悚然,他已经彻底被希斯勒吓住了。当许士尼格失魂落魄的走出鹰堡,他已经签订了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条顿国要求奥地利纳入条顿国的经济体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许士尼格被要求任命一个黑衫党成员包克博士担任财政部长。此外奥地利取缔一切打压黑衫党的政策,所有被监禁的黑衫党成员必须全部释放,由黑衫党首领赛斯?英夸特博士担任内政部长,主要管理警察和保安事务。黑衫党副首领格拉斯?霍尔斯特瑞为国防部长,掌控奥地利的全国军权。此外两国还要以军事交流的名义,有步骤的互换100名军官。

实际上这个条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一个星期之内,让许士尼格将奥地利的所有权利交给黑衫党,以便他们将整个奥地利体系融入条顿国,为两国合并做准备。

回去以后,许士尼格和自己的幕僚们进行了闭门磋商,结果这份条约遭到了那些幕僚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等于是放弃奥利地作为一个国家的所有权利,等于是让国家消亡。如果他们这样做了,最后非常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还会受到迫害。

条顿国在将奥地利兼并之后,必将摧毁整个国家的精英阶层,以防止奥地利再次独立。奥地利人所建设的一切精华都将被抹去,奥地利的历史将不会被提及,作为一个独立团体存在的奥地利人将泯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严重的历史倒退和破坏,是不能容忍的。

许士尼格虽然胆子小,却是个非常执拗的人,在幕僚们分析之后,他也明白了其中的害处,遂决定不按照条约执行。心急的赛斯?英夸特多次催促许士尼格,尽快按照条约将国家交给他们,却始终得不到回应。最后许士尼格甚至直接表示,黑衫党可以作为正常的政党,参加国家政治事务甚至是参加选举,但是直接任命他们担任国家要职,与宪法的条款不合,所以他不能从命。

许士尼格的说法非常明确,两国签订的密约他既不打算执行也不想承认。就在这种情况下,赛斯?英夸特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发动政变。因为黑衫党的民族主义宣传已经深入人心,这次旨在推翻当前总统,建立国家资本主义政府的暴乱行动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认可,甚至有人提前给他们通风报信。

有了诸多的官员支持,赛斯?英夸特得以乘夜率领一群暴徒袭击了总理府,并逮捕了总理许士尼格。总理府卫队在那些官员的命令下,并未进行多少抵抗就缴械投降了,但是在捉捕许士尼格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

总里的贴身卫士们自然不肯轻易投降,结果双方爆发了枪战。黑衫党的这些暴徒枪法相当业余,在激战中有人竟然开枪击伤了许士尼格,让其身受重伤。

本来赛斯?英夸特想要逼迫许士尼格签署总理令,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他。可是许士尼格的胸口意外中弹,让这个计划化为泡影。自知必死的许士尼格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同意签署命令,赛斯?英夸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继续武装暴动,赛斯?英夸特的黑衫党就成了杀死总理的罪魁祸首,人民的公敌。可是如今他们已经骑虎难下,就算不继续将暴动进行下去,也难逃一死了。在这个危急时刻,赛斯?英夸特只好向希姆莱求援。

在接到赛斯?英夸特的求援电报之后,希姆莱立刻将电报内容呈给了希斯勒。见到这份电报的希斯勒大喜过望,他认为控制奥地利的机会终于来了。依照原来的暴动计划,边境线上的条顿军突然入侵奥地利,将边境线上的多个哨卡直接缴械。

条顿军以维护条顿民族安全,防止流血冲突为名,依靠坦克部队的快速行进,很快突入奥地利境内。经过红衣国的内战,条顿军坦克部队已经有了一定的作战经验,在这次突进作战中,他们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数路条顿军分头行动,很快掌控了奥地利多个重要的大城市,而作为首都的维也纳,则由古德里安率领的第三坦克师直接进攻。

因为黑衫党的宣传,奥地利国内对条奥合并的支持力量已经不小了,途中条顿军根本没有遭遇多少抵抗,甚至不少士兵还热情的欢迎他们。在这样友好的氛围下,古德里安得以快速突进,仅仅花费了一天时间,就进入了维也纳市区。

到了这个时候,情况已经无法逆转,那些仍然支持许士尼格的人,也只好选择了屈服。很快由赛斯?英夸特组成的政府建立了起来,条顿和奥利地两国开始了经济、军事、政治方面的全面融合,直到数个月后希斯勒宣布两国正式合并。

合并奥地利之后,希斯勒的胆子更大,他开始将目光望向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作为历史上的悬案,苏台德地区居住的大部分人都是条顿族人,这些对捷克斯洛伐克没有多少感情,反而非常支持条顿国和越来越强盛的条顿国家社会工人党。

条顿国很快向捷克斯洛伐克发出照会,要求该国政府承认苏台德区是有争议的领土。同时要求进行苏台德地区公投,以确定其归属。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小协约国集团

条顿国的无理要求当然遭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拒绝,条顿军以此为借口陈兵边境地区,大有一言不合就发动战争的架势。

捷克斯洛伐克也不甘示弱,其国内地形大多平坦,但与条顿国接壤的苏台德区却是个例外。这里虽然算不上崇山峻岭,却有着大片的丘陵地带。早在奥匈帝国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建国的时候,其政府就居安思危,在苏台德区修筑了坚固的堡垒群,作为预防条顿国入侵的保障。

捷克斯洛伐克历届政府都不遗余力的维护补充这些要塞区,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坚固。捷克斯洛伐克人有理由相信,即便己方的军力不如条顿国,但凭借着这些要塞区,足以将敌人拒之门外。

双方剑拔弩张,颇有立刻开战的架势,西大陆局面顿时紧张了起来。两国对峙可吓坏了撒尔帝国和高卢国,原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牵制条顿国未来可能的崛起,高卢国不但极力打压条顿国,将大量不平等条约强加其上,还在对方的侧后安置了一颗钉子,这就是小协约国集团。

小协约国集团是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高卢国的影响和支持下组成的政治联盟。为维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多瑙河了流域和巴尔干半岛形成的政治格局,三国通过1920年8月14日的《捷南同盟条约》、1921年4月23日的《捷罗条约》和同年6月7日的《南罗条约》,组建成这个军事集团,三年后,高卢国由与三国分别签订了了政治、军事协议,确立了对小协约国集团的领导地位。

首节上一节553/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