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535节

赵守宏漫不经心的说道:“我知道凯末尔总统希望保持斯曼共和国的独立性,不愿意加入任何可能让国家成为傀儡的组织,这一点可以理解。不过密切的经济合作,并非一定要加入组织嘛。”

“愿闻其详。”伊斯麦特听出其中话里有话,当即追问。

赵守宏道:“我打算在上合组织之外,推行准会员制度的观察员位置。贵国可以担任上合组织观察员,能够参加上合组织的会议,但没有表决权。”

“似乎保持了我国的独立性,但这对我国的困境有何帮助。”伊斯麦特好奇的问道。

“当然有好处,观察员等于是准会员机制,我们可以签订一项条约。”赵守宏解释道:“条约中可以写明华兰国全面收购斯曼共和国生产的各种矿物,但需要有一定条件。”

“什么条件?”伊斯麦特知道这才是重头戏。

赵守宏道:“贵国必须保证,在与我国合作之后,断绝与其他国家的一切合作。斯曼共和国在对其他国家的关税方面,统一参考上合组织的规定。此外斯曼共和国无法生产的军民商品,必须全部从上合组织内部进口。”

“贵国的要求似乎太过分了,这等于是控制来斯曼共和国的经贸活动,与奴隶何异?”伊斯麦特显得有些恼怒,赵守宏却不慌不忙的说道:“如今西大陆有人愿意进口你们的产品吗?拥有了华兰国,你们就拥有了稳定的贸易目标。何况贵国并非上合组织成员,随时可以退出条约,这并不算是牵制和奴役吧。”

“随时可以退出?”伊斯麦特的眼睛滴溜溜转动着,这个方案让他非常动心。赵守宏同样感到满意,要想控制一个国家,首先要控制其军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武器系统的走向注定了他的政治走向。华兰国武器的口径独此一家,手枪皆为10毫米,步枪和机枪口径是7毫米,高射机枪15毫米,这样的口径全世界都很难找到。

如果斯曼共和国购买力华兰国的武器,弹药就只能从华兰国购买,这就等于自己的军队间接受到对方的控制,华兰国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掌控斯曼共和国。当然这只是最初级的装备,高级的装备控制就更难了,因为制造规格不同,离开了华兰国那些装备甚至可能成为废铁。一旦双方翻脸,华兰国只需切断弹药和零配件输送线,对方的军队战斗力自然冰消瓦解。

以武器控制国家的策略,在这个时代尚处于萌芽时代,伊斯麦特并没朝这个方向想。他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华兰国之所以提出如此要求,是为了以武器平衡贸易而已。

伊斯麦特很快答应了下来,双方的具体谈判自然由专门人员进行,但斯曼共和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加入上合组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个消息,心情最差的恐怕就是斯特林了。在失去了克里木半岛以后,红联国在黑海的港口只剩下一个敖德萨,如今勉强作为民用港口,负责红联国南方各种物资对海外的调运。

斯曼共和国加入到与红联国敌视,甚至还处于战争状态的上合组织,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一旦斯曼共和国宣布对红联国封锁达达尼尔海峡,红联国的黑海港口就算是废了,整个南方对外调运将不得不走陆路,这要给罗马尼亚等过缴纳不少的过境税,成本将会直线提升。

红联国的外部形式越来越不利,斯特林感觉到非常大的压力,罗刹女皇嫁给赵守宏之后,华兰国对红联国的敌意越来越盛,而这个国家偏偏还越来越强大。

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全世界有两个国家逆势上涨。除了利用对新占领地区大规模投资,保障国家经济快速上涨的华兰国之外,就是利用计划经济体制,对国家进行整体规划发展的红联国了。

红联国本就比较落后,而斯特林依靠着世界经济危机的机会,大量从国外购入二手机器,扩建起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让国家的工业产值在这几年中翻了一番。但是这看似骄人的战绩,在赵守宏领导的华兰国面前却相形见绌,斯特林甚至感觉彼此之间的距离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不少。

如今虽然双方并未继续开战,但是斯特林却隐隐感觉到,如果双方再打起来,华兰军将占据绝对的优势。为了对抗越来越强大的华兰国,红联国必须找到外援,而他所想到的外援就是已经快要掌握全国势力的罗斯福了。

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罗斯福领导的白鹰共社党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麦克阿瑟与马歇尔配合,采取了避实击虚的战术先西后东,很快占据了大量属于政府军的地盘。

作为诱敌部队的巴顿不负众望,将政府军主力牢牢牵制在东部地区,让麦克阿瑟得以率领大陆军主力,逐步蚕食了白鹰国位于西部和南部的土地。如今政府所能可能控制的只有华盛顿和纽约附近的数个州而已。

在这片越来越窄小的土地上,三十万政府军和十多万外国志愿军在作着最后的挣扎。白鹰国引以为傲的工业体系,已经大部分落入了罗斯福的手中,白鹰国政府再也不能依靠本国的工业体系供给军队运转了,如今胡佛政府只能依靠撒尔帝国的海运为他们提供援助。

如今的撒尔帝国却在偷笑了,依靠着为白鹰国提供大量军事物资以换回黄金。撒尔帝国的重工业体系又活跃了起来,国内就业持续增加,经济正在好转。整个国家都在对外贸易中获取了好处,同时因为白鹰国的迅速衰落,新大陆经济联合体自动解体,新大陆南方的原白鹰国势力被撒尔帝国和高卢国渗透,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其中赚取了大量利润,算是值回了票价。

这次经济危机之中,除了各国政府之外,最惨的恐怕就是白鹰国的四大财团了。在好莱坞财团大部分撤出白鹰国之后,整个国家基本上都成了克利夫兰财团的地盘,另外四大财团的产业被收缴殆尽,最惨的就是芝加哥财团。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红色白鹰国

芝加哥财团的产业都是芝加哥工业区的实体企业,现在他们旗下工厂全都成立白鹰共社党的财产,整个财团变成了空架子。

洛克菲勒财团和杜邦财团的企业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就算是损失最轻的摩根财团,也快要被内战耗尽资金了。本来作为最容易出逃的金融资本,摩根财团可以将自己的产业转移到新大陆,继续本来的发展。

可是小约翰摩根是个非常爱国的人,对于国家的动荡他心怀内疚,认为是自己的不理智判断造成金融市场的惨跌,这才让国家变成了这个样子。在白鹰国遭遇如此巨变之后,他毅然决然的用家族财产负担起了政府的财政需求,小约翰摩根本人也被胡佛总统聘任为国家财政部长。

这样的财政部长没有一点荣誉感,小约翰摩根拥有的只是无尽的麻烦和工作。临危受命的他夜以继日的工作,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家产都投入了进去,可是情况却依然在恶化。另外三大财团也是同样的做法,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家业虽然庞大,但根基就在白鹰国。一旦白鹰国成为乌托邦主义的天下,他们的势力将会冰消瓦解,再无生存的余地。

在经济全球化还未开始的时代,这种情况就是财团最大的悲哀。四大财团鼎力支持胡佛政府,却无法阻止大陆军的进攻,现在他们才第一次发现,人民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麦克阿瑟的军队占据了白鹰国大部分领土之后,人数已经扩充到了上百万人。马歇尔兵围圣迭戈军港,迫使白鹰国东大洋舰队全面倒向罗斯福政府,很快大陆军的空军部队也建设了起来,罗斯福手中的军事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

就在这个时候,红联国派出特使前往芝加哥,于罗斯福总统签订了经济互助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等于红联国承认了罗斯福政府的合法性,让其有了晋身国际社会的资本,也补上了其最后一块短板。

4月1日,大陆军围攻华盛顿和纽约两城,这已经是胡佛政府最后的据点了,在胜利无望之下,撒尔帝国和高卢国的雇佣军不得不选择了撤退,胡佛政府被彻底抛弃了。

在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防守没有了意义之后,胡佛总统于四大财团的主要领导者一起,登上了前往撒尔帝国的轮船,今后他们只能组成流亡政府,在世界各国寻求支持了,白鹰国已经彻底落入罗斯福的手中。

经过四年多的大战,白鹰国东部遭受了战火的严重损害,经济损失极为惊人。好在其重工业基础都在芝加哥附近的五大连湖地区,并未受到太多的损伤,恢复经济并不算太难。

罗斯福宣布组建白鹰乌托邦主义共和国,白鹰共社党成了唯一的执政党,整个国家进入计划经济体制。全国所有工业体系和土地都被纳入国家管理,成为了国有企业和农场。国家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包裹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房屋等,罗斯福的手段要比斯特林高明得多,他以怀柔手段推行共社主义,利用四大财团留下的浮财为全国人民发放福利,很快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

白鹰国变成了赤色国家,让接到消息的赵守宏发呆了很久。白鹰国这是后世千年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竟然变成了乌托邦主义国家,这样的转变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赵守宏心中清楚,未来的历史走向再非他可以掌控。华兰国究竟能够走向何方,已经没有了投机取巧的可能,未来所能依靠的只有国家的硬实力。

就在罗斯福政府宣告白鹰乌托邦主义共和国建立,国家依靠计划经济,开始恢复经济的时候,条顿国也开始了自己的经济复苏计划。在国内大量民众心向条顿社会工人党之后,新一届大选已经没有了悬念,1932年希斯勒正式上台,当选为魏玛共和国的第六任国务总理。

似乎天意也在希斯勒这一边,在他当选总理之后的四个月,总统兴登堡与世长辞,整个国家再无掣肘他的力量。希斯勒集总统和总理的权柄于一身,成了国家最高掌权者。

整个条顿国落入了国家资本主义者手中,希斯勒开始在全国推行他的理念。在纽伦堡进行的党代会上,希斯勒提出了一个全面备战的“四年计划”。他随后就任命空军司令戈林为“四年计划”的全权负责人,条顿国开始了全面的战争经济计划阶段。

希斯勒宣布的四年计划,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条顿国的经济全面复苏,达到可以承担战争的程度。国家在经济上承担的任务,是给条顿国人民创造若干“自力更生”的条件,也就是说,给条顿国人提供武器,以便打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鉴于条顿国经济的发展因缺少“生存空间”而受到限制,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有扩大“生存空间”才能保证条顿国人民获得生活的资料。换言之,也就是为条顿国获取食品和原料的来源。

此时条顿国经济部门的职能有两个:一个是在有限的领域内保证人民的生活条件,另外一个是创造若干能“自力更生”的条件。军事上的努力要辅之以经济上的努力,在四年的期限内,要组织调整条顿国的经济,以便支援耗费巨大的战争。要尽一切力量发展燃油、合成橡胶、钢铁、化工工业,以减少条顿国对进口原料的依赖。

希斯勒对经济工作的指示,是条顿国总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获取国外原料,武装手段就不可避免了。这些建议得到了戈林的支持,但是要达到的目的还是老生常谈,即条顿国如何武装起来打赢最后一场战争。

与德皇的军火和经济巨头们在一战当中所做的同样建议比较起来,唯一的新意就是把条顿国的经济自给自足与扩张主义联系起来。这和经济部长雅尔马?沙赫特的最终目标,重振条顿国经济并使之重返世界市场是正好相反的。所以条顿国成立了一个不隶属于经济部,而是直接向戈林本人负责的四年计划委员会。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新式战斗机

条顿国出现了以戈林及其亲信为核心的一个特殊集团,掌握着全国的贸易、生产、国民经济和原料分配。不幸的是,在兼任空军头子的戈林领导下,这种分配必然向空军、航空工业部门以及遍及条顿国各地的所谓“赫尔曼?戈林”康采恩的各个企业倾斜,因此根本就不可能是公平的分配。

希斯勒的动向,让赵守宏仿佛又看到了熟悉的历史,他感觉要想对抗白鹰国和红联国的乌托邦主义联盟,撒尔帝国和高卢国是靠不住的,他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希斯勒和他的国家资本主义条顿国。

撒尔帝国和高卢国也有同样的想法,在援助白鹰国胡佛政府不成之后,撒尔帝国接纳了这个白鹰国流亡政府,同时开始对条顿国进行经济援助,并逐步松绑凡尔赛条约的束缚。

条顿国是未来对付乌托邦主义的主力军,在这之前要想让华兰国争取到主动,条顿国的好感是很重要的。尽管当年赵守宏就对希斯勒进行投资,帮助他壮大社会工人党,并逐步掌控了全国的政权。但是任何人达到那样的高位,首先考虑的都是本国利益,要想争取到这个准盟友,需要更多的筹码和支柱。

幸好赵守宏早已留有后手,这个时候他终于能够用出来了。就在白鹰国和条顿国经济都开始大幅上涨的时候,赵守宏来到了位于华兰国最南方的阿拉伯省,会见一些神秘的客人。

令赵守宏有些意外的,是那些人竟然邀请他去看一场飞行表演。对着这些外国友人的好意,赵守宏只好从命了。这次飞行表演然赵守宏感觉到异常震撼,刚刚1933年,这架展示的飞机已经有了许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雄姿。

后三点式起落架,全金属蒙皮,下单翼设计,三叶定距螺旋桨和20毫米口径机炮。这一切二战时期螺旋桨战斗机的必然要素都已经完全了,它已经具备了打败大部分敌机的能力。

除了那个略微上翘的机鼻,以及稍显纤细的机身,这架飞机与后世的一代名机BF109非常相似。赵守宏忍不住问旁边的人道:“这架飞机是谁研制的?性能非常不错。”

毛瑟公司的董事长路德维希笑道:“让大总统见笑了,这位设计师您也是认识的。他本来在您的设计局里工作了两年,后来我们几个公司联合重组巴伐利亚飞机厂,他被邀请回来担纲总设计师。经过几年的努力,这才制造出如此优秀的飞机。”

赵守宏恍然:“难道你说的是梅塞施密特?”

“不错,您看他已经来了。”路德维希笑着用手指向了右侧。

首节上一节535/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