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53节

“程大人亲来有失远迎,失礼了。”赵守宏脸上挤出笑容对着程璧光施礼道。尽管自从甲午海战以来,海军的地位一落千丈,就连这个巡洋舰司令都只是三品参将衔了,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自己毕竟只是四品道员,比人家可是官低一品的,自然要先行礼。

“赵大人不必多礼,你敢打撒尔人可是对我老程的脾胃。我刚刚从外海回来,听说你在光海,就一路从吴淞跑过来了。结果一看才发现,你看起来比传言之中还要精明干练啊。”程璧光是个粗人,他可不习惯那些朝廷虚伪套话,说起话来自然没有那么多文言文。

赵守宏心中不禁一笑,自己最近光是见那些社会名流官场大员了,说话之中不自觉带上了些酸气,如今见到这个武将竟然都改不过来。知道这些武将最烦的就是文人酸气,他当即笑道:“程大人不见怪就好,其实说话总是掉书袋我也烦啊,可是在帝都的时候不得不如此。”

“赵大人果然还是个武将的材料,说起话来直爽,我就喜欢这样的,那些说话咬文嚼字的家伙,我是一百个不待见。”程璧光将头上的船型海军帽拿下来扔在桌面,大马金刀的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却是一点也不客气。

赵守宏吩咐卫兵去沏茶,然后他自己也做到旁边道:“程大人这次来有事吗?不会只是为了见我一面吧。”

“什么大人大人的,说起来怪麻烦的,我看我就叫你一声守宏,你叫我一声老程就行了。”程璧光上来就与赵守宏套近乎,方法却是如此拙劣,让赵守宏不禁好笑。不过人家毕竟官职高,又是海军的实权人物,愿意与自己拉近感情,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如此我就不客气了,不知道程兄这次来有什么事?”赵守宏也是顺杆往上爬,直接称兄道弟起来。

赵守宏的豪爽很对程璧光的脾胃,他笑道:“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我的军舰需要入坞清理了,可是所有船坞都在建造商船,所以我只好找你来想办法了。”

赵守宏一听就明白了,船只在大海中航行,难免被一些寄生的贝类海藻附着在船底上。这些寄生物一旦过多,船只是非常消耗燃料的,尤其是军舰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隔上几个月,船只都要进入干船坞清理船底并刷防锈漆,这是正常的军舰维护工作。

平时这些工作都是由江南船坞完成了,不过因为朝廷不拨款,江南船坞自然不会免费给海军进行军舰维护,实际上巡洋舰队的军舰已经有数年都没有清理过了。这次很显然是程璧光知道自己接手了江南船坞,想过来探探口风,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能够免费进行船底的清理维护。

一百零七章 艰难的海军

“程兄应该知道,如今我的江南船坞正在满负荷建造商船,而且正准备搬迁到芦潮港去,所以短时间内应该无法进行军舰的维护。”赵守宏笑道:“何况如今江南船坞完全转为商办,这也算是我的产业了,程兄总要开个价钱吧。”

“这……”程璧光的脸上颇有难色,他不是不想给钱,关键是海军经费受到朝廷的极大压缩,再加上各级官员的层层盘剥,本来就十分紧张。对于军舰维护所需要的一笔巨款,他是真的凑不出来。

“新船坞已经在芦潮港开始修建了,大约两个月之后就能使用了,到时候如果海军需要进行军舰维护,我自然是求之不得。”赵守宏笑眯眯的说道。

程璧光脸上一红:“大哥我有些话实在难以启齿,本来这些话是无法对你说的,不过既然守宏不见外,我就勉强说说好了。如今国家艰难,给予海军的经费少之又少,那些钱只够我们发放军饷和伙食,哪里有钱进行军舰维护。如今我手中的那些军舰舱门的密封橡胶已经裂成碎片了,都没有钱换换。尽管士兵们尽心保养,可是舰身依然锈迹斑斑,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如此说来,海军的确十分艰难啊。”赵守宏叹气道。

“可不是,我们的军饷也少之又少,我都没脸告诉别人我饷银是多少,养家都十分困难。”程璧光大打感情牌,希望能够让赵守宏动了恻隐之心,帮他清理一下军舰。

赵守宏笑道:“这样如何?等到新船坞建好之后,我免费为程兄的军舰做维护,不但清理船底,还包括重新刷漆和更换老化零件,此外江南机器总局能生产几种速射炮,只要我能动用的,都可以给程兄的军舰换装,也算是增强海军战斗力了。”

赵守宏的口气急转直下,让程璧光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良久他才猛然站起,瞪大眼睛惊呼道:“守宏此话当真?”

“当然是真的,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而已。”赵守宏笑道。

“没有问题,只要是我职权之内的,我一定答应。”听说军舰可以得到全面整修,程璧光心中大喜,他当即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海军之中有不少曾经留学西大陆的人嘛,我最近打算建立一家海事学校,专门训练船长和水手,希望他们能够来当客座教授,有时间讲讲学。也让学生们了解一下西大陆的先进知识,开阔一下眼界。”赵守宏笑着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有用吗?我们这些人学的都是海军,那是要打仗的,教商业水手没用啊。”程璧光挠头道。

“商船水手是海军的有力补充嘛,一旦国家有战事,海军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商船水手就是最有利的补充啊。”赵守宏道:“何况我也不会让大家白白讲课的,每节课我给五个鹰洋的课时费如何?”

程璧光被说得有些心动,不论其他的,光是这动动嘴皮子就有五块鹰洋的报酬,足以让军官们趋之若附了。海军实在太穷了,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果真的当了客座教授,赚些外快补贴家用也好。

程璧光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而赵守宏又说道:“如果海事学院的学员能够上舰实习几个月,我愿意每人每天出三个银元的实习费,作为对海军的补偿。”

“当客座教授没问题,我和几个老兄弟说一声就行。至于上舰实习,这个我做不了主,要请示萨军门才行。”程璧光回答道。

程璧光口中所说的萨军门,正是统管龙江和巡洋两大舰队的统制官,如今华兰海军第一人的萨镇冰。赵守宏也知道程璧光的难处,这实习的事情只好暂时作罢了。

“怎么?有海军的人找上门来了?刚才那个帅老头是谁?”见到程璧光走了,住在隔壁的沈若雪走了进来,对着赵守宏询问道。

“著名历史人物程璧光,看起来很帅吧,人家可是巡洋舰队的司令官。”赵守宏笑道。

“程璧光?看起来卖相不错,年轻个三十年足以当小鲜肉了。他来做什么?要订购新军舰吗?”沈若雪问道。

“订购新军舰?”赵守宏莞尔一笑:“海军连吃饭都困难还订购新军舰?这次来他是化缘的。”赵守宏笑着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得沈若雪连连摇头:“在咱们那个时代,哪一国的政府不是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太空舰队的建设之中,生怕落后于他国挨打。想不到华兰国在这个时代如此愚昧,连海军的经费都被压缩到这种程度,真是不知死为何物。”

“算啦,朝廷也不容易,他们手中的钱连维稳都不够,怎么会有心思维持海军。”赵守宏摆摆手道:“国家积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朝中又有那么多顽固派不思进取,实在艰难啊。”

“怎么?去了趟帝都,你就变成皇太后的贴心人了?还给他们说好话。不会是皇太后逆生长,让你心动了吧。”沈若雪取笑道。

“说什么胡话,我连皇太后长什么样子都没看见,只是隔着帘子上了次朝而已,说什么心动啊。要说心动,有你这么个大美女在身边,心动也是对你啊。”赵守宏反击道。

“居然调戏人家,不理你了。”沈若雪听得脸上一红,随即扭过身去。

“你这么早过来,不会是叫我吃早饭的吧。”赵守宏做到椅子上,将自己杯中的茶喝了一口问道。

“被你瞎闹我都忘记了,我有正事找你。”沈若雪回头瞪了赵守宏一眼叉起腰说道。

赵守宏一阵无语,到底是谁先瞎闹啊,这种事情也能怪到我的身上。不过看在她那娇俏的摸样上,自己还是原谅她好了,毕竟和女人讲理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好吧,沈大小姐,那就说说正事是什么吧,我还赶着去吃早餐。”

“黄炎培这个人你听说过没有?”沈若雪道。

第一百零八章 救援黄炎培

“当然听说过,黄炎培号楚南,笔名抱一,江北省川沙县人。华兰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华兰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华兰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华兰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赵守宏这些日子看历史书,没少对这个时代的名人下功夫,对于黄炎培这样的著名人物,他自然是如数家珍。

“那就对了,你不是打算兴办学校嘛,这样的教育家应该对你有很大帮助。前两天有人告发他运动办学,鼓动排金革命,如今已经被两江总督端方下令抓起来了,江北省提学使毛庆蕃正在光海城调查这件事情。”沈若雪话音刚落,赵守宏已经抓起衣服冲出了房门。

“唉,你怎么跑了,你还没吃早饭啊。”沈若雪在后面叫了两声,可是赵守宏却连头也没回。

“安康道兼建昌道员赵守宏?”毛庆蕃手里拿着下人递来的拜帖满脸的困惑,他是听说过这位家世显赫,文武全才的少年英雄的。只是自己一个江北提学使,似乎与这个中川道员没有什么交集才对,他来见自己到底为了什么事情。

“快请。”尽管对方比自己低了一品,可是赵氏家族势力极大,他得罪不起。何况人家依足了礼数,先送拜帖然后亲自登门拜访,拒之门外于理不合。

进门之后两人是一番寒暄,赵守宏开门见山的问道:“听说毛大人正在彻查黄炎培一案?”

“的确如此,有人举报黄炎培运动办学,鼓动排金革命。”毛庆蕃愣一下才回答道,他想不到赵守宏问的竟然是黄炎培。

“我认为这纯属是诬告,黄先生创办广明小学和师范讲习所宣讲西学,自然被那些顽固守旧之人所忌讳,被人诬告在所难免。如今像黄先生这样一心为国培育英才的开明人士不多,如果任人诬告就逮捕下狱,岂不是寒了众多学子的心,于毛大人的名声也有损啊。”

“这……我也非常爱惜黄先生的才学,只是总督大人有命,我不得不如此作为。”毛庆蕃感觉自己太冤了,他也是同情黄炎培的,可是如今却好像自己忌贤妒才一样。

“卑职愿意用身家性命担保,希望毛大人能够对黄先生网开一面。”赵守宏施礼道。

毛庆蕃叹气道:“其实这两天有不少士绅过来为黄先生求情,我也十分为难啊。这样好了,既然赵大人愿意担保,我就与你联名担保黄先生,也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如此多谢毛大人。”赵守宏笑着说道。两人联名上表端方不提,赵守宏没有等着结果,也没有亲自去接黄炎培出狱。他知道对于这些文人,不能太过亲热,否则他们可能会怀疑你有什么企图,倒不如欲擒故纵等他来找自己。对于自己给黄炎培作担保,如果他不亲自登门道谢,那就不是文人作风了。

等待着工业区的建设,赵守宏闲来无事琢磨起文化宣传来。来自后世的赵守宏深知宣传的重要性,而喜欢历史的他,可以在历史书中找到无数依靠宣传取得优势的事例来,所以他也有这样的想法。在当今的华兰,消息扩散最快,思想最为开明的,自然是已经成为远东最繁荣商埠的光海城。

首节上一节53/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