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523节

顾维钧外长首先向三国提交了备忘录,提出此次大战是由高卢国单方面挑起,与华兰国并无任何想干。华兰国在战争中始终严密防守,希望高卢国政府能够迷途知返。而高卢国政府非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的一再增兵,华兰军忍无可忍之下,才最终发动了反攻。但是华兰军保持了应有的克制,在占据谅山之后,并未第一时间进军河内,表现出了相当的克制和友善。华兰国认为高卢国应该对此次事件负全责,接受国际社会的惩罚,并赔偿华兰国一切损失。

看着这份备忘录,白里安的脸色无比难看,他知道对方这次是占着理的,而且又打了胜仗,自己根本没有多少翻盘的机会。

最近几次华兰国在外交方面越来越有自信,让西大陆各国也明白,那个如软柿子一般的华兰国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的新华兰国。今后的外交战场上,他们必须重视这个国家,将其当做平等的对手来看待。

高卢国本来也不敢轻易动武,但是有华兰国内势力的邀请,又有倭国的联合行动,才让他们有了足够的底气。谁能想到西部特区的力量如此之大,不但剿灭了国内各方势力,还一举逼降了倭国,如今高卢国独木难支,本土又有万里之遥,根本无法顾及东方的殖民地。今后高卢国与华兰国搞好关系尚可,如果惹恼了这个东大陆的地头蛇,他们就有难了。如今高卢国所想的就是保住殖民地,其他一切都好商量了。

撒尔帝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的脸色也颇为尴尬,在国内他一直宣扬警惕东方的西部特区崛起,可是当初没有多少人响应,不少人还嘲笑他是胆小鬼。等到撒尔帝国政府真正开始重视的时候却为时已晚,西部特区已经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如今他们又统一了华兰国,让撒尔帝国再无轻易摆布对方的可能。

这次高卢国的确做得很不地道,让他想要帮忙辩解都找不到话题。张伯伦看了看脸色苍白的白里安道:“我认为这次高卢国无故动武,是受到了倭国的挑拨,这件事情的主谋应该是倭国政府。如果因为高卢国受到挑拨,就将罪责全部加在他们的身上,未免有失偏颇。”

张伯伦说的纯属是歪理,但他又不得不这样说,否则根本无法给高卢国脱罪。如今倭国已经战败投降,不少政府官员和高级将领都被华兰国秘密处决,可以说是死无对证了,就算将罪责都推到倭国身上,也没地方去追根究底。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新北华条约

顾维钧却是笑道:“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国家。高卢国对我国的侵略,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我认为既然高卢国做错了,就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为了赔偿我国的损失,我认为高卢国应该割让中南半岛北部地区,作为对我国的赔偿,就以北纬17度线为界好了。至于那些俘虏,我们就作价三亿白鹰元由高卢国赎回好了。”

这一番条件,让白里安听得直翻白眼,对方的狮子大开口如果政府同意就有鬼了。半个中南半岛的殖民地被割让,再赔款三亿白鹰元赎回俘虏,高卢国就不止是伤元气的问题了。如果国家真的如此做了,恐怕国内会发生革命的。

白里安用求助的眼神看了看张伯伦道:“贵国的条件太过苛刻了,高卢国无法承担,还请能够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条款。”

“不错,贵方未免太过苛刻了。”张伯伦也帮腔道。

“苛刻?我已经是极力压缩了赔偿。如果按照我们的人员装备等损失,贵国要付的钱起码多上十倍。”顾维钧冷哼道:“我们只是希望贵国以土地抵债而已,否则必然让你们倾家荡产。”

“你这是讹诈。”白里安终于忍无可忍了。

“是吗?你可以选择不接受,我们直接来拿好了。”顾维钧毫不相让,如今华兰国强大如斯,他还有什么可以顾忌的。

顾维钧的强硬,让白里安直接就软了下来,撒尔帝国也不想与华兰国发生无畏的冲突,所以张伯伦并未说出什么过激的言论。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这个时候白鹰国国务卿弗兰克连忙打圆场道:“大家都消消气,外交谈判就是妥协的艺术,何必如此针锋相对。这次高卢国的确不对在先,但受到倭国蛊惑也是事实,我认为大家应该本着和平友善的态度,进行此次外交谈判。”

“弗兰克国务卿认为,华兰国应该做出姿态,对高卢国不予惩罚?”华兰国和白鹰国至少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友善,所以顾维钧说话的语气和缓了许多。

如今在国际事务中,给白鹰国最大压力的毕竟还是撒尔帝国。白鹰国需要联合华兰国,抵制撒尔帝国和高卢国的外交压力,所以就算担心华兰国强盛以后,影响白鹰国在东大洋上的利益,他也不能做的太过明显。

听到顾维钧的反问,弗兰克笑道:“这当然不可能,做错了事就要付出代价,这是多年来的国际惯例,是不能被废除的。但是大家都份属盟国,世界大战中也曾经并肩作战过,不能将事情做得太绝。华兰国至少应该降低些条件,让高卢国可以接受才好。”

“那么弗兰克先生认为,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让步?”顾维钧显然很给弗兰克面子的,竟然询问他的意见。

看了看白里安和张伯伦,有看了看顾维钧,弗兰克清了清嗓子道:“对于华兰国所应得的赔偿,我认为应该适量。我看双方以河内为界,分割中南半岛的殖民地,同时高卢国再付给华兰国一亿白鹰元,作为战争的赔偿以及赎回俘虏的费用如何?”

“既然弗兰克先生都这么说了,我愿意让一步。”赵守宏提出的底线只要赔款而已,对于土地没有多少要求。如今弗兰克提出的这个方案已经超出了预期,顾维钧赶快答应下来。这样得到了实惠,又显得非常尊重白鹰国的提议,对双方的关系很有好处。

“这不太好吧,割让殖民地国会是无法通过的。”白里安满脸的难色。

“白里安先生请你注意,我们已经应弗兰克国务卿的要求,将条件压低了许多。如果贵国依然不知进退,我们就无法保证和平的来临,那么一切后果将由贵国承担。”顾维钧直接将弗兰克拉入了自己的阵营,以战争相威胁,给高卢国以极大的压力。

见到双方又要谈崩,张伯伦赶快站起来道:“华兰国的要求也算合理,白里安先生无法决定,而已将消息传回国内定夺嘛。”能让高卢国保住绝大多数殖民地,已经是最大的外交胜利了,张伯伦认为高卢国应该知足。

撒尔帝国也不是真心支持高卢国的,只要让其影响力在东大陆继续存在即可。适量削弱高卢国,有利于让其依靠撒尔帝国,这对帝国的利益是有好处的。

各国都心怀鬼胎,没人会为了其他国家而真的卖力,这也就有了可供利用的间隙。弗兰克和张伯伦都已经表达了己方的看法,白里安也没法反驳,他只好将消息传回国内,让那些大人们去定夺了。这是高卢国第一次成为砧板上的鱼肉,这让他们极为不适应。但是如今高卢国战败,他们已经没有能力保住殖民地不被华兰国侵占。

白鹰国和撒尔帝国已经做出了姿态,如果己方否决这个决议,两国也不好再阻拦。华兰国将在没有任何掣肘的情况下,对中南半岛大规模用兵,到时候高卢国拿什么去抵御对方的进攻。

在斟酌之后,高卢国最终同意了华兰国的提议。新的《北华条约》正式签订,高卢国作为战败方,同意割让河内以北的中南半岛殖民地,并赔款一亿白鹰元,作为赔偿对方军费和赎回俘虏的费用。华兰国也表示承认高卢国对河内以南地区的统治权,并同意在必要时期,受高卢国邀请可以派军队协防。

最后的条款纯属是给高卢国的遮羞布,此次他们割地赔款,却没有获得任何实质上的利益,估计其国内政府距离倒台也不远了。华兰国却是大赚了一笔,有了这块土地作为缓冲区,华兰国可以拒敌于河内以南,有了更好的战略态势。更让赵守宏欣喜的,是在控制了河内之后,安南保大帝也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为了利用这位安南国的末代皇帝,赵守宏可以有许多发挥的空间。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政体大讨论

新条约的签订,让民间群情激昂,国家自豪感空前提高。大家回顾数年来的经历,这才发现西部特区建立之后,国家所签订的各项条约似乎都是有利于华兰国的,西部特区花费了十几年时间,竟然将国家过去六七十年所受到过去的屈辱尽数赎回,可谓居功至伟。

民间的向心力空前提高,临时的华兰政府居然比前几届的正式国民政府支持率还高,可谓是个对民主政治的绝大讽刺。不过赵守宏是不会在政体问题上一意孤行的,他借着民间的情绪高涨旧事重提,再次掀起了政体大讨论。

华兰政府下令各大报纸增刊一个板块,专门用于国内各位知识分子甚至是平民,抒发自己对政体的思考。任何人都能够免费刊登消息,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的政治模式,供全国人民查验思考。广播电台同样有专门的频道,播音员会将各地群众来信一一播报,以供大家分析讨论。

因为多次政体变更,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竟然刺激着民间对政治更加敏感和主动。参加这次讨论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很快就超出了赵守宏的预期,尤其是在原西部特区的辖区内更是全民参与。这是一场波及全国的空前大论战,也是大选开始之前,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赵守宏这次除了确定国家政体之外,也愿意培养大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提高大家的政治自觉性。这样可以让民间成为监督政体的一股力量,让国家政治的走向多一重保障。

这次赵守宏的措施非常实用,很快就有不少人在报纸上刊登了自己的文章或者给电台写信,说明对政体的想法。发表文章的人之中,东部各省比较单一,都是文人和教授们,原西部特区的人结构比较杂,因为多年普及教育,那里的识字率已经达到了九成九以上,而且多数都有中学学历,足以支持他们写出这样的文章。

正是因为人员结构上的不同,东部各省几乎都在讨论民主共和与立宪政体,西部特区各省就要纷乱的多了。他们之中有部分人支持民主共和或者立宪政体,但大多数支持的却是西部特区的政体结构。

中央政府高度集权,禁止军人参政,建立民间人士为主的法院,地方实现有限自治等等,都是百姓们很容易接受的规章制度。西部特区的一些法律界和政界人士在报纸上解释了西部特区的政体运行结构之后,西部特区模式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甚至有些人提出,让赵守宏登基称帝,将国家再次恢复到帝制,居然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大讨论一直进行了两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民间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思想公诸于众。开始的时候,东部各省害怕赵守宏的打击报复,还用笔名发表文章,而西部特区却是开放已久,大家敢于直言政府的错处成了习惯,自然都是用真名发表文章。见到那些人没有受到任何打击报复,东部各省的文人们也放心了,后来他们同样开始用真名刊登文章,甚至敢于直斥政府过失了。

在大讨论中,赵守宏每天都收看各种报纸的政体讨论,从中汲取切实可行的想法。一看之下赵守宏才发现,原来民间也有如此多的高人,竟然能够相处各种奇思妙想,用以限制政府权力,阻止腐败的产生,或者是提高政府效率。当然其中也不乏国大党左派宣扬共和民主和共社党宣扬乌托邦主义的文章,不过如今这两种制度在国内的名声都不太好,响应的人并不多。

到了最后,大家的想法居然趋于统一,认为应该让赵守宏称帝,然后在国内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由国内几大政党通过选举轮流组阁。对于这样的想法,赵守宏不禁大皱眉头,当皇帝他是不想的,君主立宪也不是他所愿意的政体,毕竟他的大脑中,保存着千年以后的各种政体形势,随便拿出一种来都比君主立宪制强。

为了正确引导舆论,他以笔名在申报上发表了一片文章,阐述自己对政体的想法。首先他认为国家的权利应该属于人民,以全国人民选举而成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但这个机构并不负责行政等具体事务,而是用于选出国家的议员,让他们去推举执掌国家的政党。

这样可以形成三层制约,由现有的华兰先锋党、华兰共社党和国大党左派形成竞选的三大政党。三大政党可以组成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机构,但是能否成为议会的议员,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就让党派受到人民制约,而不至于让党派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家将设立宪法,宪法的制定由议会完成,但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代表的通过,方能正式施行。宪法中将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否定国家政府和议会的合法性,有权重新选举新的国家政府和议会。

现在的宪法基本照搬西部特区基本法的内容,其中规定由民间法律人士组成的法院,不受任何政党的指挥或检视,由民间人士组成的民间监察机构,有权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起诉讼和弹劾等内容。此外国家军人不得干政,现役军人不得参加政府工作,军人退役五年之内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以此最大限度的限制了军人干政的可能。

华兰国所有矿产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组建企业进行经营,矿产和能源企业将作为国有企业,受到国家辖制,但由民间人士进行经营,盈利以分红的形势上缴国库。

经营国企的民间人士需要遵从国家整体战略要求,以分配自己的产量和销售方向,但国家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经营,在违反法律之外,不得对企业的产量销量和盈利等条件有具体限制。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普选国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参加党派的人士不得超过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工人、农民、商人将按照比例分配,同时官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得进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逐级选举产生,一切由县级以下政府进行。

国家继续实行西部特区的方法,县级以下政府由地方自治,各级领导除县长外,皆有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官员与议会、政府相同,每一任期为六年,最多连任两届。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选举产生的议会,将由三大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组成。议会拥有审核政府预算,选举政府构成等权利,但只负责大方面的决策,对于政府具体的决策不得干预。

议会选举将进行两轮,第一轮选举所淘汰的政党,将进入到国家监察机构,负责对政府的纪律检查工作,避免出现腐败。第二轮选举淘汰的政党负责议会的管理,由竞选失败的党派领袖担任议长,议长有权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有权弹劾总统。

胜选的党派领袖将担任国家总统,由他组建国家政府。组建政府有权招收其他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府,有权对国家具体发展进行决策,但遇有重大问题则需要由总统提出,由议会进行审核。议会如果驳回提案,总统还有一次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案的机会,用以修正议会的决议。

首节上一节523/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