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496节

本来倭军打算借助早晨的第一次满潮位,让部队偷袭月尾岛,随后整个船队通过流速很急的飞鱼航道进入仁川港。让大部队和装备都登陆之后,那些商船就可以遗弃了。如果能够赶在晚上的满潮位时离开更好,不能对大军也没有什么损失。倭军仍然可以快速进攻三十公里外的华城,一举切断西特军的补给线。

如果倭军的战略意图实现,对在釜山前线作战的军队是非常危险的。没有补给线就没有弹药和粮食,军心浮动就是必然的结果。

可惜事与愿违,当倭军被哨兵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早上6时53分了,距离满潮位仅仅几分钟的时间。然而西特军在岛上完备的工事,以及强大的反击能力,让发动进攻的第十九旅团毫无进展,大量士兵被压在滩头阵地上难以发动进攻,所以他们才退而求其次,攻占了附近的永宗岛。

早上的满潮位只有三个小时,在经过对月尾岛的进攻失利,又转而进攻永宗岛的过程中,时间在飞速的流逝。眼看着满潮位时间将至,商船队必须退到外海等待下一个满潮位,而已经登陆的倭军必须独立作战十三个小时。在这十三个小时中,这些倭兵没有任何支援,他们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果然退潮如约而至,林铣十郎不得不将前线的指挥权交付给第三十九旅团的旅团长西尾寿造少将,自己率领船队退往外海。从现在开始的十三个小时内,西尾寿造可以独自掌握两万多人的军权,甚至能够夺取占领仁川的首功,但他的心里却一点也不轻松。

西特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他自问在同等兵力下根本无法战胜对方。在这与世隔绝的十三个小时之中,倭军无法获得哪怕一点补给,但是背靠着仁川港的西特军却能够得到港口源源不断的支持。一旦西特军有大部队增援上来,西尾寿造和他率领的两万多倭军有被分割包围加以围歼的可能。

月尾岛上的西特军炮兵迅速调整炮口,与白云山上的倭军炮兵展开了对射。倭军一个炮兵旅团足有近八千人,拥有各型火炮近三百门。幸好为了登陆携带方便,倭军只携带了三十五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明治38年式野炮,其他的大部分火炮都是射程仅有1550米的大正11年式70毫米曲射步兵炮。

这种火炮去掉炮盾仅重63公斤,弹丸重2.5公斤,炮管长750毫米,携带起来非常便利,唯一的缺点就是射程不足。历史上的几年后,就是因为射程问题,这种火炮才被后世著名的九二式步兵炮所取代。

倭国陆军部认为,在仁川的登陆作战很可能需要用小船运送武器,这就需要尽量降低火炮的重量,避免小船无法承载。经过军工专家的计算,发现最轻的105毫米榴弹炮,明治38年式轻榴弹炮也有两吨半的重量,根本不是小船能够运载。如果拆卸成零件运输,安装却非常困难,短时间内难以用于实战。

军工专家因此建议,携带大量口径相同的小口径火炮,这样便于武器运输和弹药补给,陆军部因此只动用了两种最轻的步兵火炮。

明治38年式野炮拥有8350米的射程,足以覆盖整个月尾岛,而大正11年式曲射步兵炮即使有白云山的高度加成,也只是勉强能打到月尾岛大堤附近的西特军步兵阵地而已,对于最高处的炮兵阵地是没有威胁的。

因为倭军需要布置阵地,西特军首先向白云山开炮。因为他们事先已经设定好了诸元,炮弹准确的命中了倭军正在布置的阵地,炸得他们人仰马翻。好在倭军搬上白云山顶的都是曲射步兵炮,最有威胁的野炮并未受到威胁。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炮兵交锋

畑俊六相当狡猾,他知道西特军炮兵一定会盯着白云山顶,所以他让射程短的曲射步兵炮假意向山顶上搬运,而让射程足够远的野炮秘密运送到山下布置炮兵阵地。

就在西特军炮兵对着白云山顶狂轰的时候,山下的三十五门明治38年式野炮突然开火。因为野炮射程高达八公里多,而永宗岛距离月尾岛却只有2.5公里,即使算上海拔高度的不同,也足够用了。

三十多发炮弹命中了炮兵阵地附近,即使炮兵营的配置比较分散,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二十四门榴弹炮损失了六门,战士阵亡了数十人。炮兵营受到了突然打击,火力顿时弱了不少,但幸存的战士们立刻冲了上去,继续对倭军发炮。可是他们重新瞄准倭军野炮阵地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内必然会遭到对方的继续覆盖射击。

眼看着炮兵营即将遭到灭顶之灾,在仁川港的海岸边,突然腾起了道道白烟,密集的炮弹落在倭军野炮阵地上,顿时炸起一片碎肉残肢。倭军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驻守仁川港内的炮团主力出手了。

师属炮兵团使用的都是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炮弹的爆炸威力比倭军的野炮大两倍。四十八门榴弹炮的威力,足以覆盖整个倭军野炮阵地了,经过这一次齐射的打击,倭军野炮死伤大半,畑俊六连忙命令炮兵撤退。

为了防止炮兵再受损失,畑俊六将炮兵放到了白云山背面,防止遭到对方的炮兵报复。西特军炮兵已经打顺了手,失去了目标之后,他们很快将注意力放在了倭军步兵身上。

倭军步兵遭到了密集的炮击,伤亡越来越大,西尾寿造紧急如焚。如今已经开始退潮,海岛边上的水面都已经变成了泥沼,就算想找船离开都不行。泥沼是仁川的另外一个特色,这是几个世纪以来,被潮汐裹夹着带来的泥沙淤积于此,在港湾里形成了长达3.2公里的泥潭。

仁川港没有临海港口通常拥有的砂质或者石质海滩地带,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黑泥。泥潭足以没过人的膝盖,不禁车辆完全无法通行,就连人员行动都非常困难。

本来倭军打算依靠炮兵对射,挨过十三个小时的时间,等到下一次涨潮的时候,再汇合登陆的近卫师团,一起向仁川港发动进攻。可惜西特军的炮火优势,打乱了倭军的计划,现在他们只能在被动挨打与主动进攻之间选择了。

畑俊六和西尾寿造都是果决的指挥官,两人商量之后,决定第三十九步兵旅团进攻仁川港,第四野战炮兵旅团则给予火力支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月尾岛的西特军炮兵受到很大损失,难以对倭国军队造成太强的火力压制。现在永宗岛最大威胁在大陆上,只有消灭了西特军的炮团主力,才能让他们攻取仁川港,或者争取到足够待援的时间。

西尾寿造知道时间紧迫,他立刻派出了一个大队,以分散的队形向仁川港发动进攻。八百名倭兵拉开散兵线,端起步枪冲向了仁川港。实际上他们的冲锋在短短半分钟之内就变成了爬行,尽管在退潮之后永宗岛与大陆之间没有了海水则,但远达两公里的泥潭却是难以攻克的障碍。

一群倭国的矮个子士兵喘着粗气,在几乎淹没大腿的泥沼中艰难前行,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体力。这些倭兵往往要用全身力气,才能将一条腿从泥水里拔出来,向前迈出一步,然后再继续拔另外一条腿。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倭兵的冲锋速度可想而知。然而更可怕的还不是泥潭会将人陷住,而是过低的体温。此时已经是11月,在北方已经进入了初冬时节,泥潭中所含的海水已经低于零度,双腿陷入其中只需要数分钟就会被冻僵,到了最后这些倭兵的四肢被冻得不听使唤了。

这些倭兵的痛苦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对面的步兵阵地上,密集的机枪火力扫射了过来。虽然稀软的泥潭会吸收爆炸威力,让火炮的攻击效果很差,但却不会影响直射的机枪。八百名倭军在对面密集的机枪火力下,根本不堪一击,很快就全都死在了泥潭之上。

见到西特军的机枪开火,倭军炮兵立刻没命的打了起来,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杀伤敌人。可是倭军开炮就需要将火炮移到开阔地带使用,结果很快遭到了炮团主力的压制,倭军炮兵再次死伤惨重。

看了看难行的泥潭,又看了看岛上的情况,西尾寿造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所有人都去砍树,将所有的树都砍下来铺在泥潭上,我们就可以过去了。”

这个设想让倭军官兵们眼前一亮,他们忙活了起来。大片大片树木遭到砍伐,原本郁郁葱葱的永宗岛很快就变成了秃头。倭军费力的将树木运到岸边,甚至不进行修剪就铺到了泥潭上面。树木有一定浮力,面积又足够大,因此能够稳稳的浮在泥潭上。倭军踏着木头浮桥,开始向着仁川港发起了冲锋。

林育容脸色冷峻的站在阵地上,观察着对面的倭军队伍。因为事先并没有预计到倭军会从永宗岛的方向发起进攻,所以这里仅有一些辅助阵地,大约能够容纳两个营的兵力而已。面对倭军在大量炮兵掩护下的集群冲锋,区区两个营无法阻挡的。

林育容立刻投入了一个工兵营和一个步兵团在两个营后方挖掘纵深阵地,同时命令炮兵压制对方的炮火,务必击毁对方的炮兵阵地。

林育容的心里非常清楚,只要能够彻底摧毁倭军的炮兵,对方就算有再多人也没用。显然畑俊六也很清楚这一点,虽然永宗岛的面积不大,他还是尽量分散进行炮兵布置。畑俊六并不一次投入过多兵力,一半的炮兵留在白云山背面的安全地区,与另一半炮兵进行轮换。这样既保证了战斗力和火力持续性,又能迷惑对方的炮兵,让他们无法确定目标。

第一千一百章 战况胶着

对于畑俊六的这点小把戏,林育容并不放在眼里,在纵深阵地基本构筑完成之后,倭军已经失去了攻入仁川港的可能。林育容最担心的是月尾岛上的战况,那里才是真正的众寡悬殊。

在退朝之后,倭军第十九旅团的数千倭兵被留在了岸上,虽然地形上他们处于劣势,但守军人数毕竟太少了。月尾岛只是作为前哨阵地进行构筑,工事虽然是环岛而建,却没有太多的战略纵深。虽然如今利用炮营的火力支援,让没有火炮的倭军难以寸进,但这毕竟无法持久。

因为倭军人数众多,一起发动冲锋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大部分倭军都躲在防波堤下休息,而冲锋的人可以轮番冲锋。西特军兵力过少,每次迎接倭军冲锋都需要全员防守,而炮营的战士们也是如此,在持续射击了数个小时之后,他们搬运炮弹的手臂都要麻木了,炮击速度也大大降低了。

林育容对月尾岛冷眼旁观,他发现倭军最大的问题就是火力不足,为了尽可能多的让士兵登岛,他们放弃了一切辎重,甚至连子弹和机枪都没有带多少。为了节约子弹,倭军在冲锋中很少用机枪掩护,或者用步枪进行射击,他们总是想以刺刀解决问题。

可惜西特军虽然兵力不足,但武器装备却非常先进,而且日常阵地的储备都是十个基数的弹药,根本不用担心消耗光。寺内寿一也很无奈,他率领的第十九旅团将大部分重装备都放弃了,这才造成现在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局面。如今第十九旅团能够发挥的,只有当年乃木希典大将的亡命精神,以猪突战术拼命的发起冲锋,希望能够依靠人数优势突破阵地,消灭被围在岛中心的西特军。

从仁川港到月尾岛进行增援是很困难的,因为这里需要经过著名的飞鱼水道。飞鱼水道位于月尾岛和仁川港之间,是仁川港唯一的交通要道,它长约90公里,宽约1.8公里,水深11米到18米,涨潮时水流速度高达时速9.5公里。

这样水深流急的航道,就是倭军必须先攻克月尾岛的原因。水深流急难以使用小船进行登陆作业,而且因为飞鱼水道的特殊地理位置,让月尾岛的炮火能够很容易的封锁此地。只要有一艘登陆船被击沉在水道内,后续所有船只都会被堵死,连转弯撤退的机会都没有。倭军不敢冒整个船队被完全堵死在飞鱼水道中的险,所以才稳扎稳打的慢慢打。

有利就有弊,飞鱼水道的水深流急宽度窄,同样给守军造成了很大困扰。因为水流太急,如果进行武装泅渡,士兵很容易被冲走,所以仁川港内的贝加尔第二卫戍师主力想要增援月尾岛同样是妄想。

步兵无法上岛,就能用炮火支援了,虽然炮团主力正在对永宗岛的倭军进行压制,但各步兵团都拥有一个装备八门沪2型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兵营,各步兵营还有装备沪1型五十七毫米步兵炮的机炮连,此外各级部队还有不少迫击炮可以使用。这些火炮全都放到一起,同样能够制造出巨大的弹幕。

林育容很快将各步兵团里的炮兵全都集中起来,拉到了飞鱼水道的沿岸地区。这些炮兵都被临时整编在一起,由炮团的副团长临时进行指挥,随着副团长的一声令下,数百门口径不一的火炮同时发射,密集的炮弹覆盖了防波堤周围的大片区域。虽然这些团属和营属火炮口径不大,但胜在数量众多,如雨点般落下的炮弹接连在倭兵中爆炸,伤亡的倭兵数量立即飙升。

寺内寿一被吓了一跳,根据侦查仁川附近只有一个西特军的卫戍师驻扎,其兵力不足一万两千人,根本无法对抗数万倭军。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一个二线的卫戍师,居然拥有如此之多的火炮。在密集的炮弹轰击下,第十九旅团的形势越来越危险,他不得不下令停止了在绿滩和蓝滩的进攻,全军移防转向了红滩。

第十九旅团的进攻面大大缩减,这让他们的兵力数量优势更加无法发挥,而守备月尾岛的一个步兵营则能够集中兵力防守,甚至还有些许休息时间。双方围绕着仁川港周围的两个岛大打出手,战况越来越激烈,就连隔着十几公里外的商船上都能清晰的听到。

林铣十郎心中犹如火焚般急躁,他眺望着远处不时腾起了硝烟,心里计算着双方的力量对比。他的心里非常清楚,虽然倭军兵力占据极大的优势,但在那样极端的地形下,人数优势会遭到很大的限制,对方火力上的优势反而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

在舰桥内来回踱着步子,林铣十郎心中暗暗祈祷着,希望自己晚间发动第二次进攻的时候,先期登岛的倭军能够保存足够的力量,配合后续援军在仁川港打出一片登陆场来。如果他真的能够登陆仁川港,击溃当面的西特军部队,他就能够在数小时内控制华城,切断前方西特军的后勤补给线。

到了那个时候,西特军将不战自乱,只要自己卡住这个交通要道,釜山的倭军就能反败为胜。西特军就算有援军前来,也没有反应时间了。只要自己坚守华城半个月,西特军进入高丽半岛南部的主力部队将全军覆没,华兰人就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了。

倭国败局已定,这是唯一能够争取到主动,不至于输得太惨的办法,对于这一点林铣十郎非常清楚。与林铣十郎一样清楚的,还有蔡松坡和刘伯昭,接到林育容部遭到进攻的消息,两人就围在地图桌前已经整整半个小时了。

“倭军显然已经孤注一掷了,他们想要利用这次进攻,一举吃掉我们。”刘伯昭指了指高丽半岛上的交通线,又指了指华城说道:“因为北部山区很多,所以高丽半岛上虽然有多条道路可以作为运输线,但这些道路无一例外的都必须经过华城。华城是不容有失的,一旦这里被倭军占据,我们将陷入缺粮少弹的境地。”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出击那霸港

蔡松坡点了点头:“倭军这一点看得很准,也敢于下注。不过这次同样是我们的机会,我估计为了这次偷袭,倭军已经调动了其国内仅存的全部精锐部队,如果这支部队被彻底消灭在此地,倭国对国内的防守将会被大大削弱。”

首节上一节496/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