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456节

赵守宏没打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深究,他转向托洛茨基道:“不知道托洛茨基先生这一路是否平安,华兰国的饭菜还算合胃口吧。”

托洛茨基苦笑着摇摇头道:“流亡的人还有什么不习惯的,虽然路上颇为惊险,但好在全都平安,我也就没有其他追求的。现在的我已经心灰意冷,不打算再涉足政治了,我只想找个地方隐居了此残生。”

第一千零四章 主义之争

“难道布宁去世之后,红联国就失去锐气了吗?还是身居高位,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之后,昔日锐意进取的布党已经被腐蚀了。”赵守宏的话始终咄咄逼人,因为他知道对付托洛茨基这样的人,只有激怒他才容易行事。

没想到托洛茨基尚未被激怒,波多金斯基反而先怒了:“总领先生我认为你对乌托邦主义有着很深的偏见,这对你认清现实似乎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波多金斯基的话说得很冲,让托洛茨基吓了一跳,他生怕自己的秘书太过冲动,激怒了这位权倾一时的总领大人,如果因此对两人不利那就糟糕了。没想到赵守宏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工人阶级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他们的劳动成果被资产阶级所占有。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只支付比劳动生产少许多的固定工资,资产阶级通过这种行为来谋取利润。而这种行为,被马科思称之为剩余价值,也是资本主义最大的原罪。”

“你也知道马科思主义?”波多金斯基被吓了一跳,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反对红联国的人,居然对乌托邦主义的根本有如此了解。

赵守宏不禁心中暗笑,这些东西我上学的时候就学过,比你背的熟多了,估计你们全加在一起,也没有我对乌托邦主义的了解深刻,谁让咱来自一千年后的华兰联邦来着。

表面上不动声色,赵守宏回答道:“当然知道,而且曾经深入研究过,实际上我对乌托邦注意没有任何敌视,反而还非常欣赏。但马科思也说了,要想实现乌托邦主义需要几个要素,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按需分配;二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听着赵守宏不加思索的说出这么一大套,波多金斯基和托洛茨基都彻底震惊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赵守宏对乌托邦主义是如此熟悉。看了看惊呆的两人,赵守宏笑着说道:“不过两位应该也知道,以如今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只适合实行资本主义而已,乌托邦主义发展的时机尚不成熟,就算鼓捣出一个临时性的设惠主义也不行。这个制度需要进行完善,因为你们如今所设想的制度存在太多的缺陷,根本无法让红联国借此发展到乌托邦主义。”

“你这是什么意思?”托洛茨基皱着眉问道。

赵守宏道:“非常简单,红联国所实行的制度可以举全国之力办大事,但也正因为这样的关系,一旦政府判断失误整个国家就有可能误入歧途,连缓和的机会都没有。红联国所实施的设惠主义用于战时固然威力无穷,可以极大的调动起整个国家的资源,但在平时却有很大的问题。”

“你如此清楚,难道有解决的方法?”托洛茨基皱着眉问道。

“当然有,红联国所实行的设惠主义,最大问题就是取消了中间环节作为经济发展缓冲的商人。以政府的计划经济代替市场调节指导生产,这样固然可以快速提高国家的工业水平,但因为商人和市场缓解的缺失,一旦发展方向出现失误根本无法矫正。此外工厂是国家的财产,这让上至领导下至工人都没有物质刺激,也没有创新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动机。”

“我想你应该无法明白,广大劳动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吧,红联国内广泛开展的星期六义务劳动就是最好的诠释。”托洛茨基反驳道。

“对于红联国内蒸蒸日上的情况,我当然看得到。那些工人之所以工作积极,是因为他们刚刚从苦日子过来,一旦当家做了主人,工作积极性自然会非常高。但是圣人并不算多,你们不能总将工作的积极性寄托在思想觉悟上,毕竟当国家经济好转,下一代成长起来之后,他们不会有父辈的切肤之痛,也不会有那样高的觉悟。一旦他们将好日子视作平常,又怎么会为了没有奖金的固定工资,而拼命的工作和创新,毕竟工厂是否有利润那是国家的事情,他们只需要完成本职工作即可。”赵守宏纵了纵肩说道。

“这不可能,只要用乌托邦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国家会继续强盛下去。”波多金斯基说道。

“可是这样的思想武装需要一个封闭的社会,如果始终封闭民众思想就会被禁锢,国家的科技发展会停滞不前,这与华兰国数百年前的闭关锁国是相同的。如果将社会开放,民众一旦接触到外国的思潮,看到资本主义国家个人丰富的私有财产,思想觉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人都是自私的,在思想觉悟提高到能实现乌托邦主义之前,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无私的。”赵守宏叹气道:“何况绝对的权力会造成绝对的腐败,你们是否能保证每一位上台的新领导,都是头脑冷静手腕灵活的伟人。”

这句话击中了托洛茨基的要害,想到手段残忍的斯特林,他禁不住脸色苍白。斯特林极重的权力欲,性格多疑而手段残酷,这些特点放到一起所造成的性格缺陷,一旦成为国家的意志,整个国家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这才是托洛茨基一直以来,不放弃与斯特林的政治斗争,誓要与其周旋到底的根本目的。说到底身为老布党党员的托洛茨基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他不希望因为斯特林的错误,让新生的红联国付出代价。

“难道乌托邦主义真的只是个梦境,根本无法实现了吗?”托洛茨基双眼无神的坐在那里,口中低声呢喃着。

“那可未必,只不过如今的生产效率和人民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足够高度,无法实现真正的乌托邦主义而已,不过那一天终究会来的。在此之前,国家想要平稳过渡,就必须要有进行过改良,可以有效发展国家,并拥有持续可执行性的设惠主义制度。”赵守宏回答道。

第一千零五章 集成芯片

“难道你真的有办法解决问题?”托洛茨基问道。

“当然。”赵守宏点了点头:“其实这个做法非常简单,真正可以实行的设惠主义,就是将乌托邦主义和资本主义混合在一起,各取长处运行的机制而已。”赵守宏所说的,正是日后华兰联邦慢慢摸索出来的执政理念。正是因为这样先进的执政理念,才会在日后的千年中,让华兰联邦始终处于世界顶峰,成为公认的最强国家。

“结合起来?”托洛茨基似乎有了些明悟,他还想继续询问,赵守宏却笑而不答。这是他未来打算实行的社会制度,可不能轻易对外人透露,尤其是对于拥有可执行性的红联国高层面前。

“不知道托洛茨基先生这次逃离红联国,下一步打算去哪里?”赵守宏突然话锋一转询问道。

托洛茨基叹气道:“祖国是回不去了,估计斯特林还会派出杀手来暗杀我,如果真的没有办法,我就去新大陆南方定居好了。”

“也不用那么悲观,实际上我并不反对乌托邦主义,对国内的华兰共社党都能不加干涉。托洛茨基先生住在西部特区,根本不用担心受到迫害,此外我愿意给你提供安全保护。”赵守宏道:“斯特林的统治注定不得人心,托洛茨基先生不妨守着红联国近一点,在西部特区内冷眼旁观,或许还有取回国家权利的可能。”

“你打算利用我的名气,打击红联国的政府声誉吗?”托洛茨基也不是傻子,立刻就想到了对方可能的目的。

赵守宏笑道:“托洛茨基先生太过小心了,如果你愿意可以隐居在这里。没人会透露你的行踪,没人知道你住在西部特区如何?”

“好吧,我就住一段时间试试看吧。”思虑半晌,托洛茨基最终答应了下来。赵守宏心中暗喜,只要托洛茨基肯留下,未来发挥作用的机会就很大。至少在没有了掣肘之后,斯特林的权力欲会更大,他的残忍手段一旦运用到政府运作中,社会动荡就在所难免。到时候利用机会扳倒斯特林这个手段毒辣的家伙,将比较和善的托洛茨基推上前台,红联国自然会对华兰国感恩戴德,至少一个与条顿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区是很必要的。

在成功救回托洛茨基之后,西部特区再次恢复了平静,政府内部重新埋首于经济建设,仿佛这件事情并未发生过一般,只是所有与任务有关的东西都被存档,以备不时之需。

见到西部特区比较平静,并未因托洛茨基的抵达掀起什么反对红联国的波澜,这让斯特林松了口气。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次的事情乃西部特区所为,但红联国毕竟没有抓住任何把柄。何况西部特区比红联国强大是不争的事实,一旦闹起来对国家发展有害无利。既然对方息事宁人,红联国也乐得装傻,当然在托洛茨基离开之后,也让斯特林省了不少工夫,他很快就掌控了整个国家。

新的红联国五大元帅很快公布了出来,因为伏龙芝的意外逝去,让伏罗希洛夫榜上有名,也间接巩固了斯特林的地位。在获得元帅军衔之后,伏罗希洛夫显得志得意满,而在军方有了巩固的地位之后,他的话语权也得到了极大加强,斯特林开始一步步的开始对付自己剩余的政敌。

尽管经济依然在高速发展,军队也在逐步强大,但整个红联国已经暗流涌动,斯特林心中酝酿的想法正在逐渐成形。好在即将出现**的只是红联国而已,这对西部特区没有任何威胁,实际上没有国家会关注这些,毕竟红联国还没有强大到影响世界,发展自身经济才是如今世界的主流。

各国都在闷头发展国家经济,通过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好莱坞财团,西部特区的产品卖遍了全世界。借助强大的销售能力,西部特区也日渐强盛,经济实力很快达到了白鹰国的五分之一,成为隐形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大战之后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各国都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日渐繁华,世界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就连穷困的红联国都开始借着全国之力提升实力,迅速的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不少资本家和银行家纷纷表示,资本主义的永恒繁荣已经到来,世界将成就永世的和平与富庶,资本主义制度将万世永存。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繁荣背后经济危机的萌芽正在滋长,尽管距离爆发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但形势已经无可逆转。

转眼之间两年已经过去了,这是整个世界和平发展的两年,世界各地竟然连局部战争都没有发生。甚至华兰国内的内战各方都停了下来,他们在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着新的争夺。

在这两年时间中,赵守宏始终在埋头改进他的数控机床。尽管如今的数控机床还非常原始,但精度和效率已经比普通的机床高出不知凡几。随着西部特区加工精度的提高,产品质量节节上升,连带着各种科技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研究,西部特区的半导体元件材料已经从锗变成了硅。这种原材料的性能更好,也更容易利用工业方式制取,这让西部特区的电子行业有了继续扩产的可能。因为硅材料的制取难度更高,也让西大陆科研人员们对西部特区电子产业科技破解的难度再次提升了不少。

电子产业的提升自然不止这么一点,由于激光的研究日益深入,最原始的激光蚀刻机终于出现了,有了这样的利器,加上数控机床对硅晶元的加工越来越精细,1926年初的时候,西部特区终于制作出了1.5微米直径的晶体管元器件。

这粒犹如微尘般的元器件看似不起眼,但却是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在高倍显微镜的帮助下,新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被科研人员们重新优化设计,很快对后世有着里程碑式意义的,被命名为80286的芯片诞生在中川电器厂精密仪器车间里。

第一千零六章 巨型计算机

新的80286芯片集成了13万个晶体管,最大主频20兆赫兹,采用16位数据总线和24位地址总线。处理器的处理速度因此从800千赫兹,一举提高到了25兆赫兹,这样的突破几乎是三级跳的。

依托80286芯片的强大运算能力,新的超级计算机被设计了出来,这种还处于各国科学家设想中的运算神器很快成了西部特区的标准配置。

超级计算机可以加快研究速度,对科研数据演算和许多信息类工作都有极大促进作用,甚至可能促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对此赵守宏非常重视。在整个特区所有电子电器工厂团结协作下,银河型巨型计算机被研制成功,这种每秒浮点运算速度一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赵守宏一次就制造了六台。

大学毕业以后逐渐崭露头角的周仁,在宁远厅建立了完全由华兰人组成了材料研究所。这是赵守宏最为重视的一家研究所,它不但受到宁远厅各个金属冶炼厂的全力合作,也被赋予了新进科研设备的最要权限。任何新式科研设备,这个研究所都能优先获取,银河型计算机也不例外。

与材料研究所有着同样权限的,自然还有雅州电器厂内设立的电器电子研究所,这里也是一台银河型计算机的新家。

除了这两个最为重要的研究所,隔离外国人之后,在巴塘附近秘密建立的两个大型综合类研究所也各分到了一台。第五台计算机被暂时安置在兰州附近的一个军事基地,赵守宏打算在罗布泊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所,那里将开始华兰国自己的核工业科研项目。

因为这样的地区人员容易控制,除了大量华兰人工作人员以外,不少外国核科学家也会前往,其中就包括居里夫妇。未来这第五台巨型计算机,就会做为罗布泊核研究基地的主计算机使用。

最后一台计算机的归属地颇为出乎大家的意料,它被安置在了光海城的万氏动画电影公司地下室内。位于光海城的光明集团公司下属几个研究所内,包括了舰炮、舰船设计、舰用发动机等重要海军研究所,他们都没有捞到第一批巨型计算机,反而让一个小小的动画公司得到了,这让许多高层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大家都不清楚,赵守宏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初衷,就是未来动画电影的制作。在这个科技依然比较落后的年代,文化宣传的方式很有限,各国拓展自身意识形态的手法多半依靠于电影。但是电影作为一个花费巨大的宣传手段,对于拍摄方面受到许多制约。

例如赵守宏曾经动用两个师的兵力,三十多辆坦克和上百万华元资金,拍摄了两部反应西部特区创业艰苦历程的战争影片。这两部影片一经上映,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好评,大家都为激烈的战争场景而震撼,但谁都知道这样的场景花费甚巨。除了赵守宏这样动用政府力量拍摄电影之外,世界上任何一个电影公司都难以承受高额的成本。

即使如此,赵守宏对漏洞百出的特效,以及规模不够大的战争场景,依然很不满意。要想拍出足够好的场景,以及逼真的特效,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至少要提高十倍才行。相比起电影,动画片的制作难度要降低许多,而且成本上也更加划算。

首节上一节456/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