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355节

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动出兵

与此同时,西南军阀的唐继生和陆荣廷等人也发表声明,支持直系各督军的通电,呼吁政府正视地方政府的合法权益,不要以武力残害百姓。

没想到冯国甫下台以后,还摆了自己一道,段瑞泉感到十分气愤。如果他真的担任总统,的确是会推行武力统一的国策,可是现在直系和西南军阀联手,等于是把话挑明了。如果段瑞泉当了总统,他们很可能联合反攻,到时候大战一起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段瑞泉很清楚,皖系派出的参战军人数众多,已经抽调了太多的精兵,如果他这个时候贸然动手,很可能被直系和西南军阀联手敲掉。更何况无论国内局势如何紧张,段瑞泉始终没有忘记,在他身边还有一个无比强大的赵守宏。

西部特区的势力越来越大,始终无法完成东部统一的段瑞泉对此却毫无办法。现在他就如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尽管知道最后的结局也许不尽如人意,但因为已经投入了太多的筹码,却是身不由己的不得不赌下去。

如今的段瑞泉心里很明白,如他当上大总统,就算没有动手进行武统,其他两派也可能会先发制人。到时候就算段瑞泉想要解释,并且愿意与对方和平共处都是不可能的。唯一稳住两方势力的方法,就是自己做出一种姿态,一种与他们妥协的姿态。

基于这样的考虑,段瑞泉最终没敢自己担当那个大总统的角色。为了表示自己愿意和平的决心,段瑞泉宣布与冯国甫一起急流勇退,放弃了内阁总理的职务,同时将总统这个表面上国家的最高职位,交给了北域系德高望重的元老徐海昌。

徐海昌的上任只不过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实际上双方在底下的暗战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牵制直系的力量,段瑞泉开始与冯国甫商议,希望在最后一批的二十万参战军中,直系能够占据一定的份额。

冯国甫怎么会不知道段瑞泉的想法,一旦皖系和直系的部队都被过多抽调,双方就能达到力量的平衡。冯国甫本来就很眼热被白鹰国武装起来的参战军,等到这些经验丰富的军队回国,必然是兵强马壮的存在,绝对会成为中坚力量。

看着皖系一支支军队走上战场,冯国甫本就非常着急,在他看来一旦大战结束,这些部队回到国内,皖系将成为足以抗衡西特军的存在,直系就彻底沦为二流了。如今段瑞泉的提议可谓正中下怀,可是对于直系出兵十万的要求,冯国甫却又犹豫了。

锻炼出一支铁军固然是好,但也不能放弃国内的根基,直系掌控的部队本就不多,一旦被完全抽空,恐怕连本来的地盘都会丢掉。按照冯国甫的计划,让曹锟率领第三师出征,再拉壮丁组建一些新兵部队,最多出动五万人就顶天了。

在段瑞泉的再三要求下,冯国甫虽然答应出兵,却咬死了直系只出动五万人。段瑞泉对此却毫无办法,直系出动五万人,剩下的就只有皖系填人了。可是如今皖系兵马不足,如果抽调十五万人,哪怕其中有大半都是拉来的壮丁,也够让人头疼了。

就在段瑞泉打算不管军队战斗力多抓壮丁,以凑足人数的时候,顾维钧却找到了他。

“段总理我有点事要找你。”如今的顾维钧见到段瑞泉都只是微微一欠身,就像各国公使做的那样。这种近乎傲慢的做法,段瑞泉却没有去加以纠正,因此他现在见到西部特区代表的时候,精神压力和见列强公使相差不大。

实际上段瑞泉更怕见顾维钧,列强毕竟距离华兰尚远,其对政府的威胁性远低于近在咫尺的西部特区。就算是国内战斗最紧张的时候,皖系都将最精锐的第四师安置在张家口,就是害怕西特军什么时候突然偷袭北华城。

见到满脸微笑的顾维钧,段瑞泉感觉心中忐忑不安。“你找我有什么事情?西部特区又要建立新省了吗?”段瑞泉试探着问道。

“当然不是,我这次来是为总理排忧解难的。”尽管顾维钧说话时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但段瑞泉怎么看那笑容中都有一股阴谋的味道。

“不知道西部特区又打算做什么?”段瑞泉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

顾维钧正色道:“我听说华兰参战军兵源不足,第三批人员尚未招满,不知道西部特区能不能加入?”

“这……”段瑞泉有些发愣,他不知道赵守宏到底在想什么。从以前坚决反对出兵,西部特区毫不参与,突然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变成了主动出兵参与。

见到段瑞泉在那里发愣,顾维钧又道:“特区打算出兵八万,同时建议交趾军亦出兵两万。”

“什么?”段瑞泉吃惊的抬起头来看着顾维钧。如果说直皖两系除了内斗还有所顾忌的,那就是实力强悍的西南军阀了。西部特区虽然实力强大,但始终对外作战,对国内各方的内战,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西南军阀虽然地方经济与中原和江南无法相比,却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蔡松坡本人指挥技艺高超,又是民主共和政治的捍卫者,因此时时威胁着北域政府的统治。

交贵两省经济不算太强,无法长期养活大量军队,所以在护法战争之后,交趾系就又将部队裁撤为三个师六万人的规模了。如果这次能够将其三分之一的兵力抽调出来,就可以让交趾系丧失大部分进攻能力。

只因为这个理由,段瑞泉也愿意将一半的兵力名额分给赵守宏了,何况他也清楚西特军的战力。一旦西特军在西大陆战场上展现出强悍的战斗力,就算是他所在的中央政府,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会增加许多。

段瑞泉已经打定了主意,让赵守宏出兵参加世界大战了,他假装关心的问道:“不知道西特军打算派出哪支部队参战?”

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锋树的妙用

“西特军第一军,中川第一卫戍师以及空军第一师。”顾维钧显然早知道他有此一问,当即说道。

段瑞泉听到还有空军参战,心中不免暗暗吃惊,不过他并未在脸上表露出来。想了想段瑞泉道:“也好,就如守宏所愿吧。”

“多谢段总理,只不过我们这次出兵八万,这第三批参战军的统帅之职应当由我方担任吧。”顾维钧又提出来一个问题。

“这……”段瑞泉眼珠一转,他心想反正这些军队到了西大陆,都会统一归到徐树铮名下的,又何必争这一时的名份,所以他当即点头答应了下来,这也成了他在卸任总理之前的最后一道命令。

赵守宏之所以突然转变态度,希望能够出兵西大陆,是因为他看到条奥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大战很快就要分出胜负了。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的一个月,亲自统帅奥匈军作战的斐迪南大公最终没能逃过他的命运,被一枚大口径炮弹直接炸死了。

奥匈帝国作为一个二元君主国,没有主体民族的存在,国家凝聚力本就比较低。身为国家唯一继承人的斐迪南大公去世,让国家的凝聚力更是大为削减。这个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奥匈帝国军队战斗力大降。

条顿国本就已经是勉力支撑了,再缺少了奥匈帝国的助力,失败已成必然。在这个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华兰在战后的国际地位,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战功。在国家利益面前,赵守宏也只好将与威廉皇储的私人感情放在一边了。

在这样的时刻加入战斗,不会如刚开战时那般激烈,他的军队就可以在尽量减少伤亡的情况下,多获得一些大战经验,这对将来的军队建设也有好处。此外他也有一些经济方面的考虑,在条奥境内还有三百多万华兰民工的存在,这些人都是华兰工业所急缺的技术工人。如果这些人得以回到祖国,华兰的工业必然出现爆发式增长。在段瑞泉的首肯下,西特军和交趾军都开始抽调部队,向着黄岛开进,那里将是参战军集结的地方。

始终忙碌得脚不沾地的陈文褒此时又来到了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当这次他再见到塔拉特帕夏的时候,心情是无比的畅快,见到陈文褒的塔拉特帕夏却是另外一种心情。

自从华兰植树公司进驻斯曼帝国,已经一年时间了。开始的时候,帝国三巨头对这些人并不看好,也没有多加关注。而这些人却利用带来的树苗,开始有计划的在科威特种植树木。

科威特和阿拉伯半岛与马福祥控制的红海省隔海相望,海上交通异常便利。自从斯曼帝国答应植树划界,大量人员和树种跨海而来,大量进入了这些地区。一片片种植区很快被建立了起来,让所有人感觉到不可思的是,这些被华兰人称为先锋树的新树种一经种下,只需要浇灌一次就无需再管,它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

这些先锋树的生长速度实在太快了,让那些斯曼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仅仅需要一个月时间,这些本来不足半米高的小树苗就会成长为高达三米左右的大树,其树冠足以覆盖三米方圆的地区。

实际上这些树的根系扎得极深,它们可以从很深的地下汲取水分,庞大的树冠又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氧气和有机物。在不知不觉间,地面的沙子被根系化为泥土,慢慢成了可以耕种的地面。树木根部甚至有类似豆子固氮瘤般的存在,足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肥,储存在土壤之中,其效率要比普通豆类高上许多。

在这些震惊世人的能力之下,先锋树得以在阿拉伯半岛全面铺开,到了一年后的今天,整个阿拉伯半岛除了撒尔国占据的亚丁湾和也门之外,全都种满了先锋树。加上先期种满树木的科威特,斯曼帝国可要亏死了。

正是因为接到了这些情报,塔拉特帕夏才不愿意见到陈文褒,因为那将意味着斯曼帝国又丧失了大片领土。看着一脸无奈的塔拉特帕夏,陈文褒忍住自己的笑意道:“大人,一年时间已经到了,按照约定我们必须履行合同。”

“贵方能不能缓一缓,毕竟这些都是我国的国土,交接需要很长时间。”塔拉特帕夏道:“何况我还需要商量一下,看看恩维尔是否同意这样做。”

“怎么?难道贵国有毁约的想法?”陈文褒眉头一皱道:“贵国接受了我们的武器之后,击败了埃及撒尔军,如今你们掌控整条苏伊士运河,又完全占领了整个埃及并向利比亚推进。我想这一切的胜利,离不开军队对武器的依赖吧,如果贵国毁约,我们将会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停止对你们的弹药供应。”

“千万不要。”塔拉特帕夏惊得险些跳了起来。斯曼军队虽然英勇,但始终械不如人,因此每次作战都是十分吃亏。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武器的优势,斯曼军队第一次雄起,打得撒尔国陆军望风而逃,这种感觉是如此的好。可是西部特区一旦停止供应弹药,斯曼军队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这样的局面使他们难以忍受的。

塔拉特帕夏看着陈文褒,此刻他心中已经转了无数个念头。在继续高歌猛进与违约溃退之间,他最终只好选择前者了。“好吧,我同意将阿拉伯半岛和科威特地区交给西部特区,作为上一次购买武器弹药的酬劳。不过我需要与恩维尔商量一下,一个月内必然会给你满意的答复。”

陈文褒笑着点了点头:“对于贵国的诚信,西部特区深感满意。赵先生要我转告恩维尔阁下,作为对老客户的奖励,我们将免费提供十个基数的弹药作为奖励。”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这是陈文褒在西大陆无往而不利的绝招。听到陈文褒居然提供了巨额的奖励,他的脸色顿时缓和下来,有这批弹药的投入,他相信能占据更多的土地了。

第七百六十九章 阿拉伯省

在听说陈文褒赠与大批弹药,又得到其保证,不会中断对斯曼帝国的贸易之后,恩维尔才勉强答应了将土地划归西部特区的做法。这一次斯曼帝国与西部特区签署的是秘密条约,并未对外公布,随后新的阿拉伯省就被建立了起来,华兰又得到了一块漂浮在石油上的‘贫瘠’之地。

负责移民的杨晳子不敢大意,他立刻启动了新的移民计划。大量新移民被安置到已经绿化完成的阿拉伯半岛和科威特地区,建设新的石化工厂,这是为了将来开采石油所做的准备。

事先要以有所准备,很快就有数万华兰族移民先期被充斥到这些地方,至于这里的原住民,都按照与斯曼帝国签订的合约,全部迁入了巴格达地区。因为有大量先锋树的作用,这里的沙漠已经全都成为了可以耕种的土壤,他们在建立化工厂之余,可以开垦足够的农田,解决自身粮食问题。

阿拉伯半岛的根基被快速打牢,杨晳子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里,从人口安置到民兵建立,从工厂基建到铁路修筑,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过目。在赵守宏的解说下,杨晳子深知在大战结束之后,西部特区所扩张的地域将有一段危险时期,如果不能牢牢掌握这些地盘,很有可能得而复失。

杨晳子的埋头工作让赵守宏非常感动,他随后决定任命杨晳子为阿拉伯省的省长,全权负责那里的建设情况。移民部的工作同样还由杨晳子兼任,这样他能够便利的向阿拉伯省移民,巩固那里华兰族的统治地位。

在整个西部特区的政府部门内,有无数个如杨晳子般拼命工作的人,这让赵守宏得以清闲下来,更多的去思考华兰民族的未来,也更多的去思考新的科技走向。就在阿拉伯省的建立被中央政府批下来的时候,赵守宏就在中川兵工厂见证了一次武器测试。

首节上一节355/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