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344节

在两大集团公司的带动下,西部特区内不少华兰人大企业都进军南十字星共和国,建立起华兰人经济迈向世界的第一步。华兰人的经济文化圈在经历了数百年沉寂之后,终于再次实现了扩张。

在南十字星共和国建立起来之后,华兰人已经在东大陆地区陆续建立起两个新国家。两个新国家的领土都如此庞大,军事力量也在突飞猛进的增长,加上西部特区对倭罗作战的大胜,让华兰人在世界上的声望陡然提升。在各国保守压迫与歧视的华兰人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原本将华兰人不当人看的白人也都客气了起来。

德诺拉罗斯福并未失言,借着华兰人地位提高的机会,他向议会递交了取缔《排华法案》的提案。这个提案让国会内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德诺拉罗斯福甚至在国会内做了一次名为“傲慢与偏见”的演讲,他声称随着封建皇朝的覆灭,华兰正在进行了一场深及底层的社会变革,华兰人在变得越来越睿智,越来越聪明,如果我们依然以老眼光看人,势必为白鹰国未来的外交工作造成妨碍。华兰国未来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应该现在就做好准备,不要到时候才追悔莫及。

德诺拉罗斯福的演讲得到了不少议员的赞同,但因为如今白鹰国的孤立主义盛行,致使这个提案未能通过,为此德诺拉罗斯福愤怒的表示,白鹰国将因为这次的错误而付出代价。

投票结束后,德诺拉罗斯福给赵守宏写了一封长信,他为自己无法改变国会的想法而表示道歉,同时表示他将继续为取消《排华法案》而努力。在信的最后,他也委婉的提出华兰人的地位高低,更主要的基础是自身的发展,只有华兰国越加强大,才会让所有人不敢藐视。

对于德诺拉罗斯福言辞恳切的来信,赵守宏深以为然,不过对于白鹰国国会的固执,他表现的异常愤怒。借着白鹰国继续实行《排华法案》的当口,赵守宏直接宣布委托好莱坞财团,在白鹰国内征召华兰侨民。只要他们愿意将可以移居西部特区,享受与特区人民一样的待遇。

第七百四十五章 战线后撤

西部特区的待遇,以及那里医生的神奇医术通过兰芳共和国对外的散播,早已在海外华兰人中得到了认可。如果不是因为越洋船票太贵,在白鹰国饱受欺压的华兰裔侨民早就陆续回国了。如今有好莱坞财团的客轮进行运输,一切费用西部特区全部担负,这些侨民乐得回归故国,去见识下向往已久的西部特区。

一场新的大迁徙运动迅速展开,在好莱坞财团的打点下,白鹰国海关很痛快的将华兰人都放走了。白鹰国的《排华法案》本就是旨在减少国内的华兰人数量,这次迁徙正中白鹰国政府的下怀,对此他们大力支持,将国内上百万的华兰裔侨民都痛快的送回了华兰国。

让赵守宏吃惊的是自己的一时义愤居然有了意外收获,在白鹰国居住的华兰人,大多数都是底层的工人,尽管他们没有什么太高的学识,却是难得的熟练工人,有这些人的加入,西部特区各工业区扩产速度又加快了不少。

有人欢喜有人愁,西部特区的工业扩产速度随着大量熟练工人的输入,变得越来越快。白鹰国的生产却出现了停滞状态,大量熟练工人北抽调走,让那些下游的小工厂叫苦不辍。因为失去了华兰裔熟练工人,工厂被迫降低产量,这也影响力白鹰国赚钱的速度。

不过这些问题白鹰国政府不会理解,此时他们正专注于对南十字星共和国的投资与建设。澳新利亚内乱进行了近半年,当南十字星共和国建立,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1918年的四月。

历经四年的苦战,西大陆战场上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在将同盟国军队南北截断之后,华兰参战军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段,与高卢军一起抵抗着来自北方的巨大军事压力。

条顿军的高效作战方法与强大的炮兵火力,让协约国一方着实吃了不少苦头,但在这个时候华兰士兵的聪明才智就显现了出来。修筑半地下工事,挖掘纵横交错的封锁沟,以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布设地雷。这些土匪出身的华兰士兵又经过了正规的军事训练之后,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不按常理出牌成了华兰军队的制胜关键,华兰的老兵油子们躲炮的功夫,甚至连最精锐的高卢国步兵也深感佩服。他们每每都能够守住条顿国人的进攻重点,自身损失却不大,尽管进攻的条顿国人伤亡也不大。

尽管歼敌不多,但华兰人的蘑菇战术给协约国联军赢得了时间,他们在罗马国北部发起了一连串的进攻,很快将奥匈军逼出了罗马国的国境线。随后英美军队和意军一起,对奥匈帝国发起了反攻,迫使对方全线转入防守。

见到奥匈军节节败退,威廉二世着急了,他撤换了西线的指挥官,将名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放到了这里,用于对撒尔国和高卢国作战。

在分析了这一段时间的作战报告以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惊讶的发现,高卢军的防线每次被突破,条顿军都无法继续前进扩大战果。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华兰参战军,因为这支由华兰人组成的军队总能坚守阵地,结果让条顿军不得不照顾自己的侧翼,防止被对方割裂。

因为泽克特的宣扬,加上近两年西特军的傲人战绩,让条顿军内部对赵守宏有着很深的戒惧。连带着所有的华兰军队,都被条顿军注意上了。尽管知道面前的华兰部队与赵守宏没有关系,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还是认为最好少惹为妙。

两人谋划之后,最终决定改变进攻方向,绕过华兰参战军驻守的防线,条顿军主力转而西,全力进攻利摩日。条顿国原本的计划是进攻里昂,只要突破了这里,就能从后方切断撒尔白鹰等国的补给线,让进攻奥匈帝国的协约国军队崩溃。

然而有华兰参战军驻守的里昂实在难以攻克,条顿军不得不退而其次。只要突破了高卢军防线,协约国联军就会害怕被切断后路,这样才能将这些人拉回来。尽管效果不会太好,但好过无法突破防线。

条顿军突然转换进攻目标,在协约国总参谋部尚未弄明白之前,集中火力的条顿军第八集团军借助着一百多辆条顿制a7v式坦克和大量mp18i冲锋枪的帮助,一举攻克了利摩日,突入高卢国腹地。

借助着铁路的便利,条顿军向着高卢国政府驻地波尔多疾奔,他们打算在协约国军队回防之前,彻底消灭高卢国政府。这样一来高卢国就等于亡国,条顿国再扶植起一个傀儡政府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要消灭了高卢国政府,前线的高卢军都会投入对方的阵营,成为条顿国一方的盟友。接到消息之后,高卢国人被吓了一跳,他们一面给协约国联军发报,要求他们立刻撤回防守,一面利用火车的便捷将华兰参战军从里昂运往波尔多。

参战军的轻装帮助了他们,因为华兰参战军没有多少重武器,比条顿国的运输速度快得多,结果在条顿军将大量重型装备运送到前线之前,轻装上车的参战军已经抵达了拉罗什,沿着多尔多涅河布置防线。

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华兰人的形象已经大为改观,高卢国主流报纸甚至称他们为高卢国的守护者。华兰参战军的每一次胜利,都会被报纸大书特书,借以提振高卢国的士气。徐树铮也因为善于防守和反击,成为了协约国军队中的明星,他以十万人数次挡住条顿国百万大军进攻的故事,也被广为传颂。

如今华兰参战军不惜千里转进,很快堵在了条顿国人的前进道路上,这让大部分高卢国人都安心了。在他们的惯性思维中,只要后华兰军队在,条顿国人就打不过来。

百姓可以这么想,身为参战军总司令的徐树铮却不能这么想。在里昂有强大的战备工事,防守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这里却属于高卢国的腹地,根本没有任何工事的存在。一旦条顿国发动大规模进攻,华兰参战军能否挡得住,伤亡又会有多大,这一切都难以判断。

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份大礼

知道条顿国军队的强大,徐树铮亲自到前线视察。他一处处的查看阵地,提出整改意见,沿河修建的工事群越来越坚固了。

为了保卫自己最后的陪都,高卢国人不吝啬任何物资,各种华兰参战军需要的钢筋水泥和铁丝网都敞开供应。高卢国人甚至组成了一只三十万人的民工队,帮助华兰军队挖掘战壕。

在高卢国人的大力支持下,华兰参战军奇迹般的在三天之内就修好了一条防线。当然因为高卢国青年大部分都上战场了,留在后方的都是妇女和老弱,民工队中自然也充斥着年轻女子。

在华兰人的名声越来越响以后,参战军的官兵们都被高卢国人当做英雄传颂。在国外作战,那些土匪都安分了不少,面对外国女人他们都显得温文尔雅。(实际上是对洋人的天生畏惧)

高卢国女人对华兰男子的评价也因此非常高,认为他们都具有绅士风度,非常尊重女性。

对于浪漫的高卢国女人来说,接近这些英雄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一夜情了。结果在修筑工事的这段时间,战壕里发生的浪漫爱情故事数不胜数,至于后来造成高卢国出生了多少华法混血儿,就没有人能统计了。

为了保护陪都,高卢国人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协约国联军各队伍全部后撤,向着里昂地区前进之外,高卢国将所有预备队都投入到了防线上。除了华兰参战军如今剩下的六万多人以外,高卢国还投入了三个集团军共五十万大军。

在阴错阳差之下,多尔多涅河畔的防线成了高卢国人最后的生命防线,这里竟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胜负的关键手。条顿国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除了进攻的三个集团军以外,他们又抽调了三个集团军作为掩护侧翼和为进攻部队提供支援。

1918年4月1日,在西方愚人节的这一天,条顿国军队最终开始了强渡多尔多涅河的攻势。这一次条顿国人用上了全力,各种大口径重炮层出不穷。双方的空军也在天上拼命的厮杀,不时就能看到拖着黑烟的飞机坠向地面。在这个还没有降落伞的时代,每一架坠毁的飞机内都有至少一名飞行员的牺牲。

高卢国人豁出去了,在卢尔瓦河大区,阿基坦区、比利牛斯山区全部高卢国青年都被征召起来,甚至连青年妇女都有不少加入了军队。他们将在进行简单训练之后就被推上战场,作为前线部队的补充力量使用。

徐树铮的压力也非常大,这一次不同以往,条顿国人的进攻压力更大了。即使以这些土匪老兵的油滑,也难以讨到好去,他们不得不放弃战场游击战术,与对方打起了正规防御战。

战斗在一刻不停的进行着,双方的伤亡都在迅猛上涨,但在华高卢军队的坚守下,条顿国人始终不能过河一步。条顿国人在持续的增兵,战斗日趋白热化,徐树铮也失去了往日的轻松,他站在地图桌前皱眉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多。华兰参战军已经只剩下了四万多人,在五天的防守之中,这支在战场上从来都是游刃有余的军队损失就超过了三成。

“将军,有个人要见你。”卫兵突然进入指挥部,对着徐树铮报告道。

“不见,这里是军事重地,战时绝不能让闲杂人等进入。”徐树铮摆摆手道,现在他正看着沙盘犯愁。

卫兵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那个人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还说他来自国内。”

“哦?国内?”徐树铮的脸色微微一变,最近国内的政局动荡,他是知道一些的。尽管段祺瑞最后打败了对手,再次当上了国务总理,但徐树铮却为皖系的将来深深忧虑。

今天听说国内来人了,他就一定要见一见。说不定这个人是段祺瑞派来,与他进行一些交涉的,如果真是这样他可以借机了解一下国内的详细情况。

“我去见他吧。”徐树铮摆摆手,带着卫兵们走出了指挥部。

一出门徐树铮就看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穿着华丽西装的中年男子。他的脸上架着黑边眼镜,嘴角挂着一抹微笑,看上去是那样的从容不迫。徐树铮见到来人微微一愣,他本以为段瑞泉会派来个熟人没想到来人他根本不认识。

徐树铮上前道:“这位客人我们似乎不认识,还请问高姓大名。”

“徐将军客气了,我们的确不认识,这次来我也不是以个人名义来的。”来人笑着回答道:“在下陈文褒,是汉兴集团公司驻西大陆总代理,如今我的驻地就在波尔多。”

“汉兴集团公司?赵守宏的人?”徐树铮眉头微微皱起,他与赵守宏并无什么瓜葛,两人也从未见过面。只不过因为国内的派系斗争,他始终视赵守宏为敌人。不过平心而论,即使以他这个自视甚高的角色,也不得不承认赵守宏有着超凡的能力。

陈文褒对着徐树铮点了点头道:“不错,我的确来自西部特区。这次我是奉命而来,希望与徐将军洽谈一笔生意。”

“生意?”徐树铮唯一皱眉,他自认为没有什么好与赵守宏谈的。

陈文褒点了点头道:“不错,我们的公司可以为您提供一批防守的必要装备。这其中包括三百门三十七毫米平射炮,一百五十门一百零五毫米口径榴弹炮,三万把一三式冲锋枪,一千挺轻机枪,以及至少十个基数的弹药。”

首节上一节344/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