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336节

开始的时候,那些商船还想顽抗,可是兰芳海军毫不手软。一旦顽抗直接就是大炮轰击,而且全部装填燃烧弹,不少水手因此被烧死。在被击沉了几艘船之后,澳新利亚人彻底老实了。

兰芳海军将大批俘获的船只都押送到附近的基茨港内,这里虽然珊瑚礁遍布,港口情况并不算好,但毕竟是最靠近达尔文港的,由华军控制的港口。而且这些地方通行虽然困难,也是指大吨位钢铁战舰的,对于那些吃水很浅的木质风帆船,这里与其他港口没有多大区别。

眼见补给无望,澳军决定在粮食吃完之前,与华军决战以博取最后的生存机会。澳军全军开出达尔文港,向着华军防线进发。此时的华军兵力已经今非昔比,一个星期前刘远率领的兰芳第一军在范迪门湾内登陆,与巴兰迪推进过来的华军一起,对达尔文港的澳军形成包围圈。

如果澳军不主动出击,最后的结局就是被困死在达尔文港内。如今澳军全体出击,华军决定与对方决战,尽快解决西澳的白人军队。为了指挥便利,刘远和白朗将指挥部门合并到一起组成联合指挥部。

双方都是依托西特军系统建立起来的,彼此运作手法与规程都完全相同,联合起来也没有任何不适应的情况出现。在指挥方面,尽管刘远的军阶更高,但考虑到白朗更加熟悉地形,总指挥还是交给了白朗担任,而刘远作为副总指挥负责协调兰芳军与澳洲华军的配合。

在距离达尔文港六十公里外的平原上,兰芳军第一军和华军第二师、第三师摆开了阵势,等待着对方的进攻。

澳军可以绕过华军进攻巴兰迪,借以补充粮食给养,不过澳军指挥官是不会做出如此愚蠢决定的。巴兰迪有不下于五千人的守军,澳军就算绕过正面,也难以很快攻克那里。一旦战斗时间拖得过长,从后面杀上来的华军,会让他们腹背受敌的。

第七百二十七章 华澳前哨战

要想打开通往巴兰迪的通道,就必须堂堂正正的击败华军主力,这一点交战双方都非常清楚。澳军的总指挥是从中东战场上回来的威廉格兰特,在历史上他曾经创造了挽回澳新利亚颜面的别士巴冲锋,让协约国各国对澳军的战斗力评价有所改观。

不过在这个时代,威廉格兰特还没有成为那个澳新利亚的英雄,就被政府急急忙调回国内。为了增强达尔文港的澳军力量,他又被调离了自己心爱的骑兵旅,赶赴这里担任总指挥官。

尽管威廉格兰特在中东也没打什么露脸的仗,但毕竟参加大战快三年了,战斗经验非常丰富。他将澳军第三师放在中间,第九师的两个旅分作两翼,掩护着第三师发动进攻。

首先与澳军相遇的,是作为华军先头部队的第二师第15团。这个团里除了从国内抽调来的部分退役军官,士兵还未打过什么仗。不过因为多年来受到澳洲白人的欺压,这些华人一旦拿起武器,就对白人有着深刻的仇恨。仇恨对初上战场的士兵很有好处,愤怒的火焰让他们忘记了危险,也忘记了死亡的恐惧。

双方的搜索队首先不期而遇,双方几乎同时做出动作,寻找各自的掩体。澳军用手中的菲尔步枪向着对面射击,华军也不示弱,当即用手中武器反击。华军虽然没有重武器,但轻武器却相当先进。因为兰芳共和国的参战,华军已经换上了新式武器,他们不但使用菲尔步枪,还有华兰产的零九式轻重机枪和掷弹筒,这些轻便的武器让他们在步兵遭遇战中占尽了上风。

华军搜索队配属的五挺机枪猛烈开火,压制着澳军的射击。尽管华军搜索队只有一个排,比对面一个连的澳军少上许多,但五挺机枪却抹平了这个差距。澳军的机枪随后也开火了,因为他们装备的是撒尔国维克斯水冷式机枪,前进时就只能拆卸开才能由单兵负载。

当华军的轻机枪开始射击时,澳军士兵需要趴在地上,艰难的组装起重机枪,再用水壶里的水加满冷却套筒,才可以进行射击。因为华军射击了两分钟以后,澳军的机枪才开始射击。

澳军一个连只配备三挺重机枪,尽管重机枪的火力密度比轻机枪高,但也难以压制对面的五挺轻机枪。很快这些澳军重机枪就倒霉了,两门掷弹筒开始不歇气的往澳军一方投掷了十几枚榴弹。尽管掷弹筒的瞄准系统不佳,士兵也都是新手,但好在对方没有压制火力。在战士们的努力下,经过了十几次发射,一枚榴弹终于命中了机枪。

一挺维克斯重机枪被直接命中,射手和副射手遭到弹片射杀,机枪也歪在一边完全损坏了。对方搜索队居然有‘炮’,这个消息让澳军大吃一惊,他们万万想不到,对方仅仅三十多人就拥有火炮,这样的配备密度在澳军是不可思议的。

不等澳军选择撤退,华军方面组装完成的三挺零八式重机枪就狂吼了起来,密集的弹雨笼罩了澳军部队,让他们完全抬不起头来。在两门掷弹筒的通力合作下,澳军剩下的两挺机枪也相继报销了。

失去了重火力的支援,澳军立刻选择了后撤,但华军火力太过密集,稍一起身就有可能被击中。在损失了十几个人之后。澳军搜索队不再选择撤退了,他们只能趴在地上拼命的射击,阻止对方发起冲锋的同时,祈祷着大部队赶快来救援。

澳军主力前进的速度很快,二十分钟后就抵达了交战地域。见到己方吃亏,澳军主力立刻架起山炮对着华军猛轰。见到对方出动了炮兵火力,华军搜索队立刻选择了撤退。在机枪的掩护下,华军搜索队丢下了七八具尸体,很快撤回了树林中。

听说前哨战失利,搜索队损失超过半数,威廉格兰特十分生气,尤其是在听说对方人数少于己方之后。不过这也算是个好消息,从搜索队人数上推算,对方大部队的人数并不算多。

澳军主力继续向南挺进,打算与华军来一次硬碰硬的接触。大队前进了五公里远,就望到了远处的步兵阵地。原来听到前方密集的枪声之后,15团的团长就知道遇见了对方大部队。威廉保险起见,他并未带队前往救援,而是就地挖掘阵地,准备阻击敌人的进攻。

因为时间紧迫,他们没有构筑密集的防御体系,大家多数只是挖掘了散兵坑。零零散散分布在阵地上的散兵坑组成了华军的防线,这些只是临时工事,最多作为单兵掩护射击的屏障而已。

很快15团各级指挥官的望远镜里,就出现了澳军士兵那特有的宽檐帽。尽管澳军参加了数年残酷的西大陆作战,他们的军队中依然充斥了浪漫主义气息,军方宁可舍弃实用的钢盔,也不肯放弃具有牛仔风格的宽檐帽。

这些尚未有机会进入西大陆战场的澳军士兵们,对战争毫无惧怕,尤其是在对付黄种人的时候,他们更加不会害怕。海军的失败需要归罪于他们的疏忽,这是军官们给的说法,而光荣的陆军可不会如海军一般窝囊。

西战血的教训摆在眼前,澳军依然采取了步兵冲锋,第三师六旅17团首先发动了冲锋。两千余名战士手里拿着菲尔步枪,拉开散兵线向着华军阵地冲来。

面对着敌军的冲锋,华军立刻以机枪火力予以反击。不过华军的还击很快招来了澳军炮火的报复。在澳军炮兵的密集炮击下,两挺重机枪登时被炸毁当场,四名机枪手阵亡。

华军顶着澳军强大的炮兵火力,坚持对澳军冲锋队伍发动反击,在他们并不算精准的射击下,澳军的冲锋队伍损失不小。在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了轻机枪的作用。

轻机枪移动非常方便,华军机枪手往往打出一个弹匣就转移一个散兵坑,这样往往让澳军炮兵找不到目标,炮击只能是徒劳无功。有这些轻机枪的支援,澳军的冲锋道路布满了尸体和伤兵。

第七百二十八章 冒雨行军

在并不密集的掷弹筒失去作用以后,手榴弹成了澳军的噩梦。尽管团长严格限制了弹药的使用,还是有超过三十枚手榴弹被在第一波中掷出。巨大的爆炸声让澳军队伍一滞。

这支澳军的装备比较落后,他们还从未见到过有部队使用手榴弹。在密集的爆炸声中,澳军的冲锋队伍被迫撤退了。一连打退了澳军四次冲锋,澳军冲的越来越近,而华军15团的伤亡也超过了五百人,但是他们依然毫不畏惧,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遭遇澳军大部队的电文早已发出,而接到电报之后的白朗大喜过望,他认为对敌作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为了不让澳军缩回达尔文港,让华军陷入残酷的巷战之中,白朗认为应该将对方隔离在野外加以消灭。如果要这样做,华军15团就必须尽量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给主力部队穿插制造机会,这也就是15团坚守阵地的原因。

面对这份命令华军15团的团长很清楚,自己会受到何等的压力。他知道如果仅仅凭借散兵坑,他是绝不可能守住此地的。在对方的进攻闲暇,团长亲自抄起工兵铲,带领着大家挖掘工事。

土木工事以非常快的速度被延伸,现在当务之急的,就是将那些散兵坑串联起来,成为曲折的战壕,这就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华军打一阵挖一阵,他们的阵地不但没有丢失,反而越修越坚固。眼看着华军工事越来越完备,威廉格兰特禁不住皱起了眉头。

当面的华军人数显然不多,战斗力却越来越强,威廉格兰特显得有些着急。他立刻命令炮兵集中火力轰击左翼,迫使华军将主力转移到那里。华军果然上当,将预备队投到了左翼位置,终于阻止了对方推进。不过澳军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很快密集的炮火就落在阵地上,将华军不少人打死打伤。

华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面对着两个正规师的轮番进攻,预备队在快速的减少。因为没有强大的炮兵火力,华军只能用迫击炮和掷弹筒进行偷袭式的炮击,这让防守一方非常吃亏。

好在15团的团长并未忧心多久,很快后续的14团也赶到了。两个团通力合作,总算稳稳守住了防线。眼看天快要黑了,对面的华军防线依然无法突破,威廉格兰特决定就地挖掘战壕,建立一条临时的防御阵,以便澳军就地宿营休息。

澳军没有夜战的觉悟,已经劳累了一天的士兵们早已饥肠辘辘,听说休息宿营之后,行军锅就被架了起来。士兵们忙着烧火做热汤,配着发下来的黄油面包吃起了晚饭。

眼看着远方到处是星星点点的篝火,澳军显然是停止进攻休息了。华军指挥官也赶快命令休息,尽留下少数部队在阵地中哨戒,其他人立刻开火做饭,也吃起了今天的第一顿饭菜。

澳军决定休息一夜,等到明天早上继续发动进攻,而华军则满足于守住阵地,也不会轻易惹动对方。吃过晚饭以后,疲惫不堪的双方士兵都选择了就地睡觉,随着篝火的渐渐熄灭,相隔数公里的双方相安无事,战场上很快陷入了平静之中。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发现,在距离他们三十多公里外的地方,有一支军队正打着火把连夜行军。这支部队就是著名的白狼佣兵团,他们出身于钻惯了山沟的起义军,爬山的耐力相当不错。

当然如今的白狼佣兵团也不全是当初跟随白朗的那些人了,后来所补充的新兵,各种情况的都有。他们有的是南原剿匪的俘虏,这些俘虏都是从给参战军的人中挑选出来的,他们身强力壮,手上罪行也比较少。有的则是因为特区的法律关系,被迫解散的高原省刀客,队伍中还有来自川西、中南和北疆的响马与土寇。

这么一群杂七杂八的人汇合在一起,本来是非常不好统带的。不过有赵守宏专门派出的生化人教官,这些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这些人虽然自由散漫比较野,但却有个好处就是服从强者,在生化人卫兵们显示了一下自己的手段之后,这些人就全都服帖了。随后利用高强度的训练,让这些人都明白了什么叫打仗,什么叫做战术。

如今的白狼佣兵团尽管在纪律方面仍旧不尽如人意,但战斗力却远超普通的部队,就算是在乌拉尔战场上打拼出来的正规军,在单兵能力和小规模配合上也无法与这支队伍相比。如今的白狼佣兵团,就是赵守宏身边隐形的准特战师了。

赵守宏将这支队伍投送到澳洲战场,就是因为他们民间团体的身份,以及高强的战斗力,而这一次他们要完成的就是一项难度很高的任务。

王心传此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擦了擦汗看向身后的战士们。为了赶时间,白狼佣兵团已经行军了一天半夜时间,在漫长的近二十个小时内,他们仅仅休息了一个小时。不过这些战士的身体素质真是没话说,到了这个时候依然情绪高昂精神饱满,显然长时间行军并未让他们太过疲累。

就在这个时候,远方的天际隐隐闪动起雷光,原本有些闷热的天气出现了一丝凉意。十几分钟之后,磅礴的大雨从天而降,几乎迷茫了所有人的眼睛。火把已经被浇熄了,战士们只好将背包中的防水战术手电拿了出来。

之前因为电池不足,他们不敢将电量全部耗光,所以才舍弃手电而使用火把。现在雨太大了,人虽然可以穿上雨衣,火把却不可能保存,所以他们只好用起了压箱底的手电筒。不敢过分消耗不多的电量,他们用的非常节约,每个班只打一个手电筒,其他人用绳子栓在一起,跟着最前面的人前进,这样只能续航三个小时的手电筒就能轮换使用了。

大军冒雨又向前走了一个小时,凭借着指挥官们手里的指南针,行军大方向是不会错的。不过因为雨太大而看不清周围的情况,加上地面已经开始积水,战士们都趟着没膝盖的水前行,在黑夜中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第七百二十九章 涉水入城

看到情况不太对劲,王心传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沿着队伍向后面走去。他很快就找到了位于队伍中间的白朗等几名将领:“白朗大哥,情况不太对啊。”

“出什么事情了?”白朗见到走在队伍前面的王心传回来,还以为前面有什么问题。

王心传道:“雨太大了,根本无法辨别周围的情况,何况现在积水太深了,我们继续前进恐怕会有危险。”

首节上一节336/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