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282节

“什么?”梁启超眉头一皱,自从他与蔡松坡闹翻了之后,就没有与这个人有什么交集。如今袁隗刚刚登基,他就跑到这里来显然并不单纯。

“让他进来吧。”梁启超很想知道,这位已经倒向袁隗的抗倭英雄,这次来见自己到底有什么目的。

“老师,学生多日未来请安,还请见谅。”赵守宏再见到梁启超,依然是那般恭恭敬敬的,这让梁启超心中舒服了许多。

“守宏快坐下吧,你我本来只是因松坡而相识,梁某人是当得不你如此大礼的。”梁启超坐在椅子上叹气道。

赵守宏摇了摇头:“我早已拜读老师大作,深以为自身追求之目标。如今我的华兰先锋党党章之中,也颇多老师的观点。赵守宏执弟子礼出于本心,还请老师不要嫌弃才好。”

见到赵守宏如此恭敬,梁启超也是无奈的摇摇头:“可惜你我理念不同,否则我当真愿意接受你这个弟子。”

“不知道老师为何会说与学生理念不同?至少我们追求国家富强的本心皆是相同的。”赵守宏故作不解。

梁启超挥挥袖子:“罢了罢了,我的年纪也大了,恐怕跟不上时代了。你们支持袁隗称帝,原本也只是支持君主立宪而已。”

赵守宏笑道:“我明白老师的意思,您是说袁隗名为君主立宪,实则想要搞君主制。老师的意思是我们的君主立宪想法至是一厢情愿,反而会遭人利用。”

“我就是这个意思,当初我与松坡也说过,他却与我争吵了起来。”梁启超的眼圈有些发红,对于和自己最得意弟子的意见分歧,他是非常介意的。

赵守宏连忙起身,对着梁启超恭恭敬敬的鞠了个躬道:“我今天来就是替松坡兄,向老师道歉的。当时形势所迫,何况需要机密行事,松坡兄为求自保不得不如此。如今大事将成,我才敢过来向老师解释。”

“你说什么?”梁启超惊呼出声,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两个后辈骗过了。

赵守宏道:“袁隗想要称帝早露端倪,如果让他一味隐忍,各地反抗势力必然遭到逐一剪除。等到袁隗坐稳了位置再称帝,恐怕国内已经无人可以抗衡。我与松坡兄假意支持,就是为了让袁隗头脑发热,加快他的称帝速度。如今袁隗果然称帝,他的野心已经展现在国人面前,这样民众才能清醒的认识到对方的真面目。”

“这么说,你们两个都是不支持帝制的?”梁启超问话间,也急迫的站了起来。

赵守宏点了点头:“为了取信袁隗,我故意提出极高价码,要求建立西部特区。而松坡兄则只能与老师您大吵一架,免得袁氏生疑。如今洪宪帝国已成,松坡兄也秘密南归蓄谋反袁,大势已经不可逆转,我才敢将定计说出来。”

“好哇,好哇。”梁启超激动的用手垂着椅背:“你们两个不愧是我看重的年轻人,想不到谋划如此之深,国之幸事民之幸事啊。”

赵守宏道:“如今北华城变得越来越危险,我打算找个机会尽快离去,不知道老师是否愿意同行?”

“我哪里也不去,就等着松坡带兵打回北华城。我要看着袁贼授首,方解我心头恶气。”想不到梁启超一把年纪了,脾气依然如此倔强,赵守宏不禁暗暗摇头。

“老师以为松坡兄胜利之后,袁氏退位,国家又何去何从?”赵守宏问道。

“当然是民主立国,我华兰必将日益强盛。”想到未来一片光明,梁启超已经兴奋得满面红光。

赵守宏摇头道:“虽然我很不赞成袁隗,但他这个中心大旗倒下之后,国家形势并不乐观。”

“守宏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梁启超眉头微皱,当即询问起来。

赵守宏叹气道:“我很想说只要回复民主共和,国家就能再次强盛,但事实并非如此。纵观这次可能起兵反袁的势力,除了松坡兄是矢志恢复民主,恐怕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趁火打劫,孙文海的华兰革命党必然也会参与进来。加上如今北域内部依然分裂成直皖奉三派,彼此之间互相不和,又与袁隗手中的模范师对抗。这样错综复杂的势力关系,在袁氏倒台之后,势必会造成全面的混乱。”

“你的意思是袁氏倒台之后,会造成全国的军阀混战?”梁启超失声道。

“老师说得一针见血,军阀混战。”赵守宏点头道:“中央政府一去就没有了名义上的掣肘,如今各省军权民权都在地方大员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必然会互相攻伐,以争夺权势。为了能够取得胜利,各地军阀必然会求助于列强诸国,以出卖国家主权为筹码,获得足够的利益。”

赵守宏的话让梁启超只感觉脊背发凉,他很想反驳对方的想法,却又无法反驳,因为在他的内心中已经认同了这个说法。“你身为国内最强大的军阀,难道就不能想个办法避免此事的发生吗?”梁启超忽然想起赵守宏手中的力量,那可是连袁隗也忌惮不已的存在。

赵守宏摇摇头道:“我的势力虽然不小,但难以抗衡诸多列强支持的军阀。何况一旦连我也加入了内战,国家就没有了依靠。如果我们内战打到疲累不堪的时候,倭罗两国突然出兵入侵,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那时才是亡国灭种的祸事。”

第六百零七章 护国战争

梁启超越听越是沮丧:“看来国将不国,我华兰民族历经数千载,难道就此覆亡?”

“那也未必。”赵守宏说道。

“哦?守宏有什么好办法?”梁启超问道。

赵守宏指了指自己:“我之所以建立西部特区,不参与到内战之中,就是为了能够为国家挡住外部侵略。我会加紧发展自身,抵抗倭罗的入侵。等到国内各方都打累了,民心思定的时候,我的实力也足以凌驾群雄之上。到时候我们顺势而击,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全国方为上策。”

“似乎这是唯一可以解决的办法了。”梁启超思虑片刻才点头表示同意。

“这件事情非常艰险,其中分寸难以掌控,并非我一个人所能办成,所以我请老师助我一臂之力。”赵守宏说了半天,终于绕到了今天来访的目的上。

“哦?我如今年事已高,只是尚有一点薄名,已经难有作为了。”梁启超摇头道。

“我所仰仗的就是老师的名气。”赵守宏的话开门见山:“如今的西部特区正在试行民主选举制度,所有县以下的行政机构均由当地民众选举产生,他们负责当地的日常管理。可是这些民选之中,难免有舞弊行为,有的地方官员很可能作威作福,在当地行土皇帝之事。我希望老师能够帮我把把关,组建一个民间的监察机构。这个机构不归政府管辖,但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法院在西部特区也是独立存在的,只要老师的监察机构与法院相互配合,相信贪腐问题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哦?想不到守宏竟有此心。”梁启超暗暗盘算,国家即将出现乱局,他留在北华城的确非常危险。自己的一生梦想虽然尚未实现,去西部特区考察一下情况也好,说不定还能为将来的国家政府积累些经验。

打定了主意,梁启超点头道:“好,我去。就让我亲眼看看,你治下的西部特区究竟是何等光景吧。”

“多谢老师。”赵守宏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事实与赵守宏说的一点也不错,时间刚刚过了几日,蔡松坡就以唐继尧、任可澄名义向袁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取消帝制惩办筹安会六君子,并限于25日上午10时以前答复。

12月25日,袁隗对唐继尧等人的要求拒不答复,随即唐继尧、蔡松坡、李烈钧等人联名通电全国,宣布交趾独立。交趾军政府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隗19条罪状,并宣布成立护国军政府和护国军,护国战争终于爆发了。

孙文海始终关注着国内的局势,当交趾宣布起兵护国之后,他也以新组建的华兰革命党名义发表《讨袁宣言》。文中声称“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随后孙文海电令各地华兰革命军,务必与讨袁各派协同作战。

起义各方都按照华兰民国元年旧制恢复都督制,交趾推举蔡松坡为都督,唐继尧为副都督。护国军为交趾军的三个军编成,其中第一军主力由蔡松坡率领,罗佩金任参谋长,下设三梯团六个支队,他们将兵出南原省,得手后进取汉夏;第二军为偏师,李烈钧率领,下设两梯团三个支队,出两粤,相机进取江左省,得手后与第一军在汉夏会师。第三军由唐继尧和龙云率领,下设五梯团十一个支队,负责补给和警卫后方。

12月27日,护国军第一军先头部队刘云峰第一梯团首先出发,向着贵黔的方向前进。护国军出兵,让袁隗大为震惊,他立刻调兵前往阻拦,同时命令各地驻军戒备,以防有革命党发动叛乱。

袁隗发兵的同时,还不忘派人监视赵守宏。他的心里非常清楚,蔡松坡的军队他尚能对付,一旦西特军全面倒向护国军,他的末日也就不远了。不过袁隗很快就不需要为了西特军而烦心了,因为就在国内**初现的时候,倭罗两国已经蠢蠢欲动。

“西园君,你认为如今华兰形势如何?”山县有朋放下精美的茶具问道,此刻他穿着倭服,正跪坐在榻榻米上,看着茶几对面的西园寺公望。

自从上次的合作之后,山县有朋和西园寺公望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缓和了许多。大山岩等人去世之后,他们两个也成了唯二的倭国元老,为了国家安定,他们自然趋于合作。

西园寺公望也放下茶具眯起眼睛道:“我认为以袁隗的为人,这次华兰混战是必然的。这样的混战对帝国有利,我们应该煽风点火,让这样的混战继续下去。等到华兰各方都打累了,才是帝国收取利益的最好时机。”

“难道我们现在不应该出兵吗?”山县有朋眉头一皱,作为一名军人,他最渴望的还是征伐于战场,让军队为国家立不世奇功。

西园寺公望摇头道:“山县君不必如此着急,华兰人历来有内斗的传统,只要没有外部的压力,他们就会一直斗下去。如果我们现在介入其中,华兰人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我们就变成了众矢之的。”

山县有朋点点头,随后颇为忧心的说道:“我想即使我们不动,罗刹国人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西园寺公望神秘的一笑:“那就让罗刹人火中取栗好了,我们只是趁着西大陆全面战争的机会埋头发展,等到华兰与罗刹国打累了,咱们再动手不迟。”

“好主意。”山县有朋出声称赞道,随后两人皆哈哈大笑了起来。

正如山县有朋和西园寺公望所预料的那样,尼古拉二世的宫廷中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首节上一节282/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