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243节

随着生活的日益好转,赵守宏在民间的支持率持续上升,他的这个呼吁,立刻得到了民间的回应。在大蜀军政府的治下,很快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海量资金的持续投入之下,一座座新工厂建立起来,新的铁路和公路也在慢慢延伸。尽管这些建设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效果,但是要假以时日,凭借土地人口和资源方面的优势,超越倭国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国家的科研越来越深入,赵守宏开始担心那些外籍教授会出现将高科技项目泄露到本国的问题。为此赵守宏不但加大了保卫工作力度,还决定另外开辟新的由华兰人组成的研究所,作为高级项目的研究。而那些外籍科学家的研究所,将大部分改为理论研究。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大量华兰人学生跟着外籍科学家一起研究,已经有不少人能挑大梁了。赵守宏考虑后决定,让这些人建立新的研究所,这个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所将迁往西域省,作为汉兴集团旗下的直属研究所,专门研究各种实用科技和前沿科技。

大蜀军政府治下蒸蒸日上,北域政府所控制的各个地区却依然不太平,7月袁隗以武力击溃谭延闿、李烈钧等人以后,各地国大党都督纷纷逃亡国外。至9月1日,张勋率军攻入文海城,又有大批革命党人流亡倭国,二次革命终告彻底失败。随后黎元洪等十九省区军事长官发布联合通电,主张先选总统后制宪法。

10月6日,袁隗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同一天罗刹、高卢、倭、撒尔、罗马等13国驻帝都公使照会外交部,承认袁隗政府。当选大总统之后,袁隗立刻开始收权,文海城被更名为南华城,而帝都则变成了北华城。由于国大党被宣布为非法,议会之中缺席太多,袁隗干脆取消了议会,至此所有权利归于袁隗一手,政治上再无掣肘。

“恭喜大总统,终于得偿所愿。”众多官员对着坐在大总统座上的袁隗连连道贺。此时身穿大元帅服,坐在宝座上的袁隗,俨然是新一代的皇帝。杨皙子冷眼旁观,看着那些满脸喜色的北域官僚,心中不免好笑。所谓极盛则衰,北域政府以军事立国,经济根基太浅,这样的兴旺又能坚持多久?

“如今国大党已去,唯一妨碍大总统掌控全国的,就只有一个赵守宏了。”冯国甫首先开口了,他的言下之意非常清楚,那就是要对中川下手。

“我认为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头脑更加灵活的段瑞泉却表示反对:“上次王占元与蜀军发生了交火,结果被对方单以炮火在十分钟内消灭了一个营。这样的火力密度,北域各军自问都办不到。而在事后消息公布时我们才知道,当时对面的蜀军只有一个团而已。”

“那是王占元无能,打不赢蜀军却用这样荒唐得理由搪塞,试问一个团怎么可能有如此强大的火力,难道他们全是炮兵不成?”冯国甫显然对这个消息不予置信。

“你……”站在一旁的王占元气得说不出来,可是人家官职高上一大截,他也不好太过给冯国甫难看。

袁隗也点了点头,他的心中也不太相信,或者说不想相信。对练兵很有心得的袁隗,在入都之后,耗费大量财力将自己的模范团变成了模范师。如今这个由袁克定亲自统带的模范师,其武器装备为全北域之冠,就是在西大陆也是一等一的强军。袁隗完全无法想象,比这支部队还要强大的军队,又是什么样子的。

“我认为可以试试,只要是有心算无心,应该不成问题。”曹锟显然是支持冯国甫的。

“万一双方翻脸,岂不是又要全国大战了。如今战乱刚刚平定,国库空虚难以为继,打仗的钱从何而来。”靳云鹏摇头表示反对。

“中川相当富庶,只要占据了那里,军费不成问题。”李纯提出了解决办法。

徐树铮冷笑道:“打下中川?如果打不下来,咱们难道要看着自家军队崩溃不成?”官员们在对大蜀军政府的问题上,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基本上就是冯国甫为首领的直系主战,而段瑞泉为首的皖系希望暂缓。双方各抒己见,说的袁隗头都大了。

依照袁隗的本心,他是希望试探一下的。毕竟赵守宏对经济军事的发展都是一把好手,如果看着其做大,蜀军将会越来越难以收拾。更何况蜀军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扩军,一旦其新军训练完成规模将与北域军相当,而对方的武器装备自然更加优良,自己的胜算就更小了。

第五百二十三章 重兵围剿

袁隗沉吟半晌,最后才拍板道:“咱们就试探一下,但不要惹怒了对方。你们谁有办法,既能试探出蜀军如今的战斗力,又能不让对方找不到进攻的借口?”袁隗显然是被之前鹿钟麟兵进中原省吓怕了,所以才有这样的问题。

众将都低头思索了半天,冯国甫突然说道:“如今白朗叛军已经回窜中南,如果咱们用大军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对其进行挤压,他们必然会向西逃窜。只要其窜入中川境内,咱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行试探了。”

“好主意。”袁隗笑着说道:“就照此办理吧,不过这次去的军队不能太多,而且要务必派遣谨慎之人前往,各位可有人选?”

王占元沉吟片刻道:“我的麾下有个团长叫孙传芳,他为人机灵善变,是个可造之材。我看这次让他去,应该没有问题。”

“好,就这么决定了,孙传芳即刻提升为第2混编旅上校旅长,给他最好的装备,我要看看蜀军究竟有多强。”袁隗坐在宝座上冷笑道。昔日的盟友转瞬间就会变成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这充分说明了政治的黑暗。但是让袁隗没想到的是,早在他蜗居洹上村的时候,赵守宏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并在他身边埋下了一颗钉子。

一份由杨皙子亲自提供的情报,通过北华城的情报站以无线电的形势发出,很快传到了光海城。这份特级情报在翻译成华兰文之后,被以最快的速度送达赵守宏的办公桌上。

接到这份电报,赵守宏反复看了两遍,当即冷笑出声。“老袁你果然忍不住了,不过我注定会斩断你的爪子,不让你在大战前给我捣乱。我不会让你在国家工业复兴的这个重要阶段,搞得全国动荡不安。”

北华城总统府的无线电忙碌了起来,大量的消息被派发到全国各地的北域军将领手中。刚刚平定了国大党叛乱的北域军,尚未有休息的时间,就开始了第二次大调动。

南方各省掌控未服,自然不能过多抽调兵力,集结中南的部队主要是来自邻近几个省的。北域军第3师、第6师、第27师、第28师五万大军云集中南,从三个方向对白朗起义军进行围剿。

这些军队更多的是虚张声势,作为追击主力的则是孙传芳率领的第2混编旅。尽管上次一个营被蜀军轻松报销,但孙传芳却并不服气,他自认为如果全面大战,北域军未必不能击垮蜀军。其实这也是全国大部分人的想法,毕竟北域军那全国第一强军的名声在外,而蜀军虽然战绩突出却要低调的多。

带着对北域军绝对的迷信,孙传芳率队进入了伏牛山中。他手下的第2混编旅实际是为了这次试探行动而刚刚编成的。这支部队虽然成军于汉夏城,实际上却集中了北域军的诸多精锐,能战的老兵极多。他们的武器装备也非常好了,除了配备到连级的马克式机枪,全旅还有32门76毫米口径山炮。

北域军采用的是16炮制炮兵营,也就是说仅仅这一个旅兵力,袁隗就给他配备了两个炮兵营,这才其他北域军师级编制都是没有的。这样的炮兵编制也是因为上次的作战,有感于对方的炮兵火力密度,才进行了专门的加强。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火炮的存在,孙传芳才有与蜀军硬憾的底气。

此时的白朗手下仅有四千多人,虽然看上去数量不少,但因为连续的高强度作战武器损失极大,弹药也极近枯竭了。如今面对以洛阳、许昌等地为基地,从三个方向压上来的近六万北域大军,他只能转头往伏牛山中逃跑。

可是伏牛山也不可能永远保护着起义军,如今正是春荒时分,天气虽然一天天转暖,但想要在山里获得足够食物,却是十分困难的。后面的北域军紧紧追赶,他们利用兵力优势平行推进,不给白朗军任何可以寻找的空隙。白朗军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停下脚来,就连想要打破一个山寨获取些粮食也不可能。起义军刚刚开始攻城,用不了一个小时北域军即到,在连续三次失败,损失了数百人之后,白朗只好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眼看着起义军的粮食越来越少,部队却已经被赶着越过了卢氏县城,在这样下去他们有被赶出山区的危险。面对这种情况,白朗只好召集他手下的几个头领商议。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大家说说应该怎么办?”白朗将摆在面前的困难都说了出来,让众人一起拿主意。

“白狼大哥,咱们这样跑下去也不是办法,倒不如打官军一个伏击,也好多缴获些武器弹药和粮食。”宋老年脾气火爆,第一个表示与其被追的累死,不如奋起反击。

“老宋别心急,硬拼不是办法。”王心传比较老成,当即制止道。

“不是办法也要拼,你看看咱们被官军一路撵着,都快走投无路了。”宋老年道:“粮食快吃完了,人也就剩下这些了,再不拼就没机会了。”

“别着急,白朗大哥会有办法的。”李鸿宾在一旁劝解着。

“对,听大哥的。大哥一定有办法。”丁万松这么一说,大家都将目光望向了紧皱眉头的白朗。

可是如今的白朗也是毫无对策,他虽然头脑灵活,但毕竟不是神。面对从三个方向压上来的北域军,凭借三千多缺枪少弹的起义军根本无能为力。

“要不咱们去高原省如何?”宋一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宋说的对,咱们可以去高原省看看。上次咱们那批枪不是他们送的?”王心传当即表示同意。

“可是咱们跟人家没有交情,只是送了一次武器而已,人家未必肯收留咱们啊。”李鸿宾感到很担心,毕竟蜀军人强马壮他们也是知道的。

“我今天晚上就带上一些人越过省界去看看,万一能够联系到他们也可以了解一下情况。”脾气最急的宋老年站了起来。

第五百二十四章 种植先锋树

“你的脾气太暴躁,万一惹怒了蜀军怎么办?”白朗摇头道:“何况咱们后边有这么大的一条尾巴,人家不怕担干系吗?”

“白狼大哥,这已经是咱们最后的活路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弟兄们死吧。”丁万松说道。

白朗看了看几位首领道:“这样好了,让李鸿宾和王心传去。你们记得要和颜悦色,我们是去求人的,不要惹怒了人家。”最后白朗还是决定派两个脾气比较平顺比较细心的头领过去。

其实白朗等人并不知道,在他们前面的高原省洛南县境内一支大军正在严阵以待,随时关注着他们的情况。在洛南县北面四百公里的延安,一个重要的人物正在当地视察,他就是如今的大蜀军政府都督赵守宏。

“这里是高原省北部的中心啊,也是红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守宏边走边说道。

“是啊。这些地方干旱少雨,植被太过稀少,就连山羊都难以养肥。”跟在赵守宏旁边的是如今高原省的省长杜斌丞。杜斌丞是高原省米脂人,今年刚刚二十五岁。尽管年纪轻轻,他却已经从中川综合大学吏科毕业整整三年了。经过在中川的吏员岗位上数年的实践,聪慧的杜斌丞脱颖而出,这次被选为了高原省省的省长。

能过回到家乡做官,又是这么大的官职,杜斌丞却没有一点衣锦荣归的感觉,他所感到的是深深的责任。高原省的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的高低起伏将整个省分为了北部红土高原,中部关中平原和南部秦岭山地三部分。其中山地占到全省面积的三成五,而红土高原面积占了四成五,只有可怜的两成土地能够进行农业耕种。

因为耕种面积过少,加上气候干燥少雨,所以农耕时代的高原省十分贫困,粮食甚至难以自给。红土高原上的农耕年代可以说与华兰族的历史一样长,但是红土高原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这里的夏季又多暴雨而且比较集中,在植被破坏之后,造成了此地严重的水土流失,高原地形也因此而变得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而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了生存,当地百姓开始蓄养山羊。能够翻山越岭的山羊的确很适宜这样地形起伏植被稀少而干旱的地形,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山羊非常厉害,它可以将深埋土中的植物根部挖出来吃掉,为了能够填饱肚子,红土高原上的山羊经常如此。将植物连根挖掉的行为,使得高原上植被更加稀少,水土流失也就更加严重。

首节上一节243/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