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 第194节

尽管从未去国外留学,但西大陆的科技知识他还是有所了解的,在博尔济吉特王爷似是而非的描述下,他就知道对方使用的可能是汽车了。可是李纯万万没有想到,这种在西大陆发达国家还只是被当做玩物的汽车,赵守宏竟然将之应用于军事了。

感觉到对方援兵的强大,李纯劝博尔济吉特王爷撤回科尔沁,而他自己也要回冥北交令。博尔济吉特王爷早已被对方的汽车队吓破了胆,听说李纯要撤退,他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不等李纯拔营,他已经带着残余的科尔沁骑兵离开了。

在驱逐了科尔沁骑兵之后,邓锡侯带队回到了包头。此时吴禄贞和张绍曾的冥北独立师已经开始打扫战场,同时清剿城内尚未被消灭干净的科尔沁骑兵。见到汽车队又回来了,吴禄贞两人带着一个警卫连迎了上去。

“两位应该就是吴禄贞大人和张绍曾大人吧。”下了汽车,邓锡侯带着几个人走到吴禄贞两人身边,行了个军礼问道。

“在下吴禄贞(张绍曾),不知道这位大人如何称呼。”两人笑着打招呼问道。

“在下是大蜀人民军独立八旅旅长邓锡侯,奉都督命令前来增援,不知道老大人可还安好。”邓锡侯问道。

“我在这里。”赵尔巽缓步从士兵群中走了出来。吴禄贞知道自己如果想要投靠赵守宏,赵尔巽的安全就是晋身之资。因此在大战之中,吴禄贞始终将赵尔巽安置在最为安全的地方,直到战斗结束才请了出来。

第四百一十七章 抢占内匈奴

见到赵尔巽出现,邓锡侯连忙再次敬礼道:“老大人安好,都督让我们再三致意,说是让老大人受苦了。知道后金军要对诸位不利,都督特意派我们千里奔袭前来解救。我们一路没敢停留,三天走了上千里路,这才及时抵达了。”

“三天上千里?”吴禄贞咋舌道:“这样的行军速度太过惊人了,难道就是靠这些汽车?”

“不错,这是都督在得知老大人受困之后,紧急从工厂调拨过来的,否则我们还来不了这么快。”邓锡侯说道。

赵尔巽点了点头:“不过你们的人似乎已经将车坐满了,我们回去恐怕也是要靠走的。”

“老大人误会了,这些汽车是给你们的。吴镇统和张镇统可以带上你们的部队,与老大人一起乘车回到中川去。”邓锡侯笑道。

“邓大人怎么回去?”吴禄贞好奇的问道。

邓锡侯道:“独立八旅奉命在包头一线展开兵力,务必阻止北域新军深入内匈奴。我们要驻扎在这里,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既然如此,绍曾兄带人保护赵总督会中川吧。我带一部分人留下来,帮助邓大人防守此处。”吴禄贞说道。

张绍曾当即反对:“那怎么行,赵都督对你可是非常赏识的,我看还是吴兄回去,我带兵留下好了。”

吴禄贞还想劝阻,邓锡侯说道:“两位不必争了,你们手下的官兵经过这么远的行军又是连场激战伤亡恐怕不小,部队也很疲劳。你们还是回到后方去休息吧,进入内匈奴六盟的并非只有我这个一个旅的部队,人数还是够用的。”

“既然如此,我们也就不推让了。大家在这里休息一夜,我们明天就启程离开。”吴禄贞说道。

“我记得蓝天蔚大人也在二十镇任协统,为什么这次他没有跟你们一起来?”邓锡侯无意中想起当初著名的士官三杰似乎还有一个叫蓝天蔚,他也是个爱国的进步青年。

吴禄贞苦笑道:“理念不同分道扬镳而已,自从我们发现北域军要暗害我们之后,我和敬舆带兵向西突围来找赵都督。蓝天蔚是坚定的共兴会会员,他见到大事不成,带着一些亲信乔装改扮去南方了。”

“原来如此,大家志向不同,共兴会也是大有可为的。”邓锡侯点点头,就不再问了。第二天早上吴禄贞和张绍曾保护着赵尔巽等一众赵家人,登上了前往中川的汽车。邓锡侯则开始分兵部署,他们将以包头为中心,建立一系列的坚固阵地。

高语罕和田颂尧两个旅的速度也不慢,他们从青原征调了大量马匹,全军以极快的速度直奔多伦诺尔汇宗城。就在邓锡侯抵达包头之后的几天,他们就在多伦诺尔汇宗城,见到了匈奴大王公章嘉五世。

穆达与章嘉五世本就是老相识,他在写来的信中极力夸赞赵守宏对各民族一视同仁,甚至在政府和军中都有大量伊蕃猛等各族人任职,对于贫困的各地少数民族都给予很大帮助,想尽办法帮助他们致富。随后穆达还以青原为例,告诉他如今青原各旗的变化有多大,生活已经开始慢慢富裕。

见到了这封信之后,章嘉五世的心里也活泛起来。匈奴虽然在后金有一定地位,但因为害怕匈奴崛起,抢了后金的江山,因此从康熙之后的历代后金皇帝,都开始对匈奴实施打压的政策,这让匈奴人与后金人开始离心。

更有问题的是后金人并非一视同仁,与后金皇室有着血缘关系的科尔沁部总能获得很大的优惠待遇,而其他匈奴各部却始终处于贫困线,这让内匈奴其他五盟都对科尔沁非常敌视。

如今听说赵守宏对各民族一视同仁,竟然还多加照顾,这让章嘉五世感到十分意外。他对穆达还是非常信任的,自认为多年的老朋友不会故意骗他,因此他就有了归顺赵守宏的念头。

后金的末日谁都看得出来,这些日子以来后金军没能镇压江夏的起义军,全国各省反而纷纷宣布独立,后金王朝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对于一直受到打压的匈奴人,可没有为后金贵族殉葬的想法。如今见到军容整肃的蜀军,加上穆达的极力推荐,最终让章嘉五世下了决心。

章嘉五世很快以活佛的命令,向内匈奴各盟下达了天谕。他声称是长生天给了他启示,赵守宏将是为匈奴人而生的领袖,只要能够跟随他,匈奴族将不会再有冻饿之苦。

章嘉五世的天谕受到了不少内匈奴王公的支持,很快额济纳土尔扈特旗、阿拉善厄鲁特旗、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加入大蜀军政府。

袁隗听到这个消息惊恐万状,他大骂李纯办事不利,竟然直接退回了冥北,任由蜀军占据广大的匈奴地区威胁帝都。袁隗生怕赵守宏会从北方长驱直入,一举占领整个直隶,那时候他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便为没戏唱了。鉴于这种情况,袁隗立刻将冯国甫调回帝都掌控禁卫军,改由段瑞泉担任汉夏前敌总指挥。

冯国甫星夜兼程返回帝都,袁隗给他的命令是调集一切兵力,坚守张家口一线,同时与科尔沁部联系由他们牵头,维持哲理木盟和昭乌达盟的统治,以作为冥北三省和直隶的缓冲。

可惜袁隗并不知道赵守宏在想什么,为了不过分逼迫袁隗,使得双方翻脸,赵守宏的势力并未向张家口地区渗透,而是止步于锡林郭勒盟。同时刘湘与铁路修筑队配合,在章嘉五世的许可下,一条贯穿内匈奴的铁路线正式开始修筑。

北域新军重新调动部署,对夏口的进攻暂停了下来,但是江口已经被其攻克,江面上又横着后金海军。剩下的江夏和夏口两镇处于首尾难顾的态势之中,汉夏的防守岌岌可危。

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口拉锯战

就在这样的危局之下,黄彬乘船抵达了江夏。听说中原江夏举事成功,海外革命党人一个个心潮翻滚,恨不得插翅飞回国,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况且,他们自认为是革命起义的倡导者和发起者,如今眼看中国革命行将成功,怎能没有我等的亲身参与?毕竟这一天的来临,是海外热血志士多年梦寐以求。

带着如此兴奋的心情,黄彬在江夏码头下了船,他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径直来到中原省谘议局大楼。

“都督,黄彬先生到了。”以为副官向黎元洪报告着。

黎元洪正紧皱眉头看着窗外,心中思索着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因此他第一遍没听清楚。黎元洪回过头来问道:“谁来了?”

“是黄彬,他正在门外等候。”副官又说了一遍。

“黄彬?”黎元洪的眼前一亮,正愁没有得力指挥人才的黎元洪大喜过望他忙道:“快请。”

“黄彬兄来的及时啊,我等盼望已久了。”黎元洪对黄彬表现的十分热情。

“听闻都督率兵起义,为国家民族争得一块聚义之地,黄彬实在佩服。”黄彬说话十分客气,毕竟这汉夏是人家打下来的。而且黎元洪带着起义军,也与北域新军血战连场,可谓功劳不小。

“黄彬兄言重了,如今作战形势极为不利,我还想请你帮我啊。”黎元洪首先将黄彬放到了帮忙的位置上,其实是怕他夺了自己的都督之位。

黄彬如何听不出来黎元洪的心思,只是他一心为了革命,对于这都督的位置却并不热心。他连忙道:“黎都督但有驱使,我黄彬必定尽心竭力。”

“好啊。”黎元洪当即拍板道:“黄兄知兵之名我早已得知,今天幸有你相助,我现在就将战时总司令的职位交给你。你全权接手汉夏三镇的作战事宜,一切军队皆有你节制。”

“多谢都督。”黄彬毫不推诿,立刻走马上任。当一个总指挥这么容易吗?没错就是这么容易。前线已经万分吃紧,这种情况下由不得推诿客气,黄彬当日就走马上任,亲自带人偷偷渡过龙江到前线视察。

虽然说北域新军已经占据江口,实际上部分革命军依然在江口的部分地区坚持抵抗着。就在黄彬到来的前五天,后金军攻陷循礼门,残余的革命军向南退却,退往江口华埠商住区。

接手指挥权当日,黄彬就赶到了江口六渡桥满春茶园,他将指挥部设在这里,以就近指挥留下的江口军民与北域军进行巷战。巷战很快自循礼门帝汉铁路以南的歆生路开始,革命军躲进街巷,利用那里的复杂地形暗中朝后金军开火。

江口民军多是本地人,他们人头熟地段熟,战士们以数人为一组穿街过巷,和穷追不舍的后金军在老江口城区环绕迂回,打起了城市游击战。从歆生路退到后城马路,从后城马路到进花楼街,从黄陂街、王家巷到四官殿、朝龙王庙革命军灵活的打击着北域新军,给对方造成了重大伤亡。

江口老城像一座深藏莫测的巨大的迷宫,街巷曲折纵横交错,走得进去不见得走得出来。老江口没有东南西北的直向街道,生人进入根本辨不清方向,房屋密集层叠重复,看不见前后首尾,革命军退进街巷如游鱼入水,有江口市民的支持,北域新军越打越心虚。

“总指挥,有个商人要见你。”就在黄彬考虑着下一步行动计划时,卫兵突然向他报告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不见,没看到我正忙着吗?”黄彬摆了摆手,因为战事不利,他现在烦躁异常,根本没精力去管别的。

“那个商人说是您的老朋友委托他来的,还说这位老朋友姓赵。”卫兵继续说道。

首节上一节194/62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